9月29日,在中國女排奪取女排世界盃一周年紀念日之際,一本有關於中國女排的新書《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問世!
新書《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
該書作者是京報集團體育新聞部高級記者孔寧,自從1998年報導中國女排開始,跟隊長達22年。孔寧自從接過排球條線以來,與中國排球的歷任主教練和隊員都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其筆鋒淳樸,觀點犀利,善於傾聽,講述故事細節的點點滴滴,也極其善於抓住女排人物性格的閃光點呈現給球迷讀者。
孔寧工作照
2005年,孔寧曾以中國女排雅典奧運決賽大逆轉為題材,出版過《大逆轉:中國女排重新崛起紀實》一書,講述了中國女排在陳忠和的帶領下重塑輝煌的點點滴滴。孔寧回憶:「在21世紀初期中國女排陷入低谷無人問津時,我時常一個人坐著綠皮火車跟著中國女排去各地訓練、比賽,同吃同住。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和中國女排的教練、隊員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親眼見證了她們的一點一滴,積攢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為創作《大逆轉》一書我進行了幾十次訪談,查閱了如山的資料,這不僅讓我積累了豐富的材料,也讓我養成了收集、整理資料的習慣,為我現在寫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大逆轉》一書2005年問世
在那之後,孔寧收到一封信。信中說:「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之後,我的女兒愛上了中國女排。但她如今不幸已是白血病晚期,在病床前我將您的《大逆轉》讀給她聽,她很振奮很開心,她是帶著幸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謝謝您。」收到這封信讓孔寧百感交集,他為自己的書給了小女孩力量源泉感到欣慰。
到了2019年,中國女排世界盃奪冠,已經收穫了隊史第十座世界冠軍獎盃。孔寧又陷入了思考。女排精神究竟從何而來?歷史的淵源是什麼?為什麼中國女排始終能夠在挫折中前進,她們的骨子裡流淌著怎樣的血液?
為了撰寫這本新書,孔寧在疫情期間再次整理、查閱文獻資料,結合自己常年採訪的手稿,重新歸納,編輯出版,記錄了中國女排自創立伊始到奪取第十冠的過程,全面記錄了中國女排近70年的發展史和「女排精神」的根源、誕生過程,也披露了許多自己記者生涯中採訪到的鮮為人知的故事。這其中,既有「中國女排在組建初期曾到處『打遊擊』」,「陳招娣當年『對抗』袁偉民的事跡入選初中語文課本」,也有「郎平為何決定二次『出山』執教中國女排的幕後原因」等等,為讀者展現了中國女排的歷史縱深。
「我與這支傳奇隊伍一起經歷過高光時刻,也經歷過黑暗與彷徨。但不管在巔峰還是低谷,女排人始終在頑強拼搏,女排精神始終在傳承發揚。」孔寧說。(文/葉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