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新書問世!跟隊22年資深記者追根溯源 揭秘女排精神的誕生歷史

2020-12-15 騰訊網

9月29日,在中國女排奪取女排世界盃一周年紀念日之際,一本有關於中國女排的新書《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問世!

新書《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

該書作者是京報集團體育新聞部高級記者孔寧,自從1998年報導中國女排開始,跟隊長達22年。孔寧自從接過排球條線以來,與中國排球的歷任主教練和隊員都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其筆鋒淳樸,觀點犀利,善於傾聽,講述故事細節的點點滴滴,也極其善於抓住女排人物性格的閃光點呈現給球迷讀者。

孔寧工作照

2005年,孔寧曾以中國女排雅典奧運決賽大逆轉為題材,出版過《大逆轉:中國女排重新崛起紀實》一書,講述了中國女排在陳忠和的帶領下重塑輝煌的點點滴滴。孔寧回憶:「在21世紀初期中國女排陷入低谷無人問津時,我時常一個人坐著綠皮火車跟著中國女排去各地訓練、比賽,同吃同住。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和中國女排的教練、隊員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親眼見證了她們的一點一滴,積攢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為創作《大逆轉》一書我進行了幾十次訪談,查閱了如山的資料,這不僅讓我積累了豐富的材料,也讓我養成了收集、整理資料的習慣,為我現在寫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大逆轉》一書2005年問世

在那之後,孔寧收到一封信。信中說:「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之後,我的女兒愛上了中國女排。但她如今不幸已是白血病晚期,在病床前我將您的《大逆轉》讀給她聽,她很振奮很開心,她是帶著幸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謝謝您。」收到這封信讓孔寧百感交集,他為自己的書給了小女孩力量源泉感到欣慰。

到了2019年,中國女排世界盃奪冠,已經收穫了隊史第十座世界冠軍獎盃。孔寧又陷入了思考。女排精神究竟從何而來?歷史的淵源是什麼?為什麼中國女排始終能夠在挫折中前進,她們的骨子裡流淌著怎樣的血液?

為了撰寫這本新書,孔寧在疫情期間再次整理、查閱文獻資料,結合自己常年採訪的手稿,重新歸納,編輯出版,記錄了中國女排自創立伊始到奪取第十冠的過程,全面記錄了中國女排近70年的發展史和「女排精神」的根源、誕生過程,也披露了許多自己記者生涯中採訪到的鮮為人知的故事。這其中,既有「中國女排在組建初期曾到處『打遊擊』」,「陳招娣當年『對抗』袁偉民的事跡入選初中語文課本」,也有「郎平為何決定二次『出山』執教中國女排的幕後原因」等等,為讀者展現了中國女排的歷史縱深。

「我與這支傳奇隊伍一起經歷過高光時刻,也經歷過黑暗與彷徨。但不管在巔峰還是低谷,女排人始終在頑強拼搏,女排精神始終在傳承發揚。」孔寧說。(文/葉珠峰)

相關焦點

  •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新書發布
    昨天是中國女排勇奪2019世界盃冠軍一周年的日子,由北京日報出版社策劃組織的《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新書發布及籤售會在西單圖書大廈舉行。本書作者、京報集團體育新聞部高級記者孔寧,以及中國女排隊員曾春蕾、劉曉彤等出席了發布會。
  •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新書發布
    昨天是中國女排勇奪2019世界盃冠軍一周年的日子,由北京日報出版社策劃組織的《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新書發布及籤售會在西單圖書大廈舉行。本書作者、京報集團體育新聞部高級記者孔寧,以及中國女排隊員曾春蕾、劉曉彤等出席了發布會。
  •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新書上市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由北京日報出版社打造的《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於29日下午在西單圖書大廈舉行了新書發布會。本書作者、北京日報社體育部高級記者孔寧,以及中國女排隊員曾春蕾、劉曉彤出席了發布會。
  • 《中國女排》闡釋女排精神
    本網訊(記者王坤寧)9月29日,正值中國女排勇奪女排世界盃冠軍加冕十冠王一周年紀念日之際,由北京日報出版社策劃組織的《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新書發布及籤售會在北京圖書大廈舉行。本書作者、京報集團體育新聞部高級記者孔寧,以及中國女排隊員曾春蕾、劉曉彤等在現場分享了她們對女排的熱愛以及對「女排精神」的理解。
  • 曾春蕾劉曉彤出席助力《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新書上市
    :一種精神的成長史》在西單圖書大廈舉行了新書發布會。本書作者、北京日報社體育部高級記者孔寧,以及中國女排隊員曾春蕾、劉曉彤出席了發布會。但不管在巔峰還是低谷,女排人始終在頑強拼搏,女排精神始終在傳承發揚。
  • 女排精神不朽
    讚嘆的是,貫穿始終的就是:女排精神不朽!歷史重現電影不是歷史,這部電影更不是紀錄片,記者懷著一些細節必然有藝術加工的心理踏進首映禮現場,然而驚人的歷史重現依然讓人感人肺腑,那才是屬於我們全體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 本報記者孔寧新書明日籤售,曾任電影《奪冠》體育顧問
    電影《奪冠》正在熱映中,由該片體育顧問、本報高級記者孔寧撰寫的新書《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也正式與讀者見面。明天,正值中國女排十冠王一周年紀念日之際,孔寧將帶著他的《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走進西單圖書大廈,進行現場籤名售書,並和廣大讀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共同感悟中國女排精神。
  • 女排精神的起源與歸屬
    35年前,中國女排首次獲得世界冠軍,她們向美國、前蘇聯、古巴等世界強隊的勇敢挑戰被宣傳為拼搏精神,進而被稱為女排精神。當時,中國女排剛剛躋身世界強隊之列,實力上並不具有優勢,但競技體育的魅力和懸念正在於挑戰,這也是由弱到強的必經之路,沒有捷徑可走。在此之前,中國男排的一場重要勝利引發了北大學子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
  •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一書發布
    由北京日報出版社打造的《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昨天下午舉行了新書發布會。本書作者、北京日報社體育部高級記者孔寧,以及中國女排隊員曾春蕾、劉曉彤出席了發布會。《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發布02:17來自北京體育廣播電影《奪冠》正在熱映,中國女排和女排精神再次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一書發布
    由北京日報出版社打造的《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昨天下午舉行了新書發布會。本書作者、北京日報社體育部高級記者孔寧,以及中國女排隊員曾春蕾、劉曉彤出席了發布會。請聽記者李嵬的報導:李嵬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記者電影《奪冠》正在熱映,中國女排和女排精神再次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昨天,就在中國隊獲得世界女排十冠王的一周年的時候,《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一書舉行了發布儀式。
  • 女排精神照耀「玻璃美人」的寫作夢,揭秘趙蕊蕊變身作家之謎
    一個從小就進入專業隊的運動員,學校教育幾乎是空白,所以對她來說,寫作只是停留在小時候的日記,長大後的訓練日誌、比賽總結,從來沒敢想過會走上一條文學創作的道路,因為對於她這樣一個整天在球場上跟對手玩命的女孩來說,文字離自己太遙遠了,完全就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世界。
  • 《奪冠》:你或許不了解女排,但一定可以了解「女排精神」
    這其中有鞏俐、黃渤、陳可辛的明星效應,更有中國女排和「女排精神」的巨大感召力。何況,中國女排還有「女排精神」加持——某種程度上,女排總是和「女排精神」連在一起,這是一種由時間慢慢積澱下來的、沉澱在國民心中的情結,揮之不去,難以割捨。也正因如此,為中國女排這樣一支神奇的隊伍拍一部電影,可以想見有多麼困難。電影尚未公映,各種爭議紛至沓來,如今電影公映後,爭議依然不斷。即使4天票房破2億,還是有人嫌它不夠猛。
  • 傳承女排精神 天津市舉行紀念少先隊建隊71周年主題活動
    央廣網天津10月13日消息(記者楊煜)10月13日是中國少年先鋒隊的第71個建隊日。13日上午,共青團天津市委、天津市少工委在天津美術館開展「從小學先鋒 長大做先鋒」天津市慶祝少先隊建隊日主題活動,共青團天津市委書記班子成員、天津女排代表、「女排精神傳承中隊」少先隊員代表、少先隊工作者代表約120人參加活動。
  • 女排精神,輝映華夏!
    有一種不服輸叫中國女排!有一種堅持叫中國女排!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
  • 中國精神,女排精神
    1中國精神1952年人類歷史上,首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在莫斯科舉辦,沒有邀請中國。此時在女排競技領域,中國隊就是一個不被人正眼瞧的小孩子,積極跑去參加各種比賽,在被虐的同時只為了多些經驗。孫晉芳暴扣,郎平暴扣暴扣暴扣,可是日本隊緊咬比分,剛剛反超一分,就被郎平一記暴扣將比分扳平。
  • 永遠的女排精神——《中國年鑑》四十年全景記錄中國女排「奪冠」歷史
    、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作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象徵,不僅成為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更成為中華民族銳意進取、昂首前進的精神動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簡稱《中國年鑑》)作為中國唯一的綜合性國家年鑑,忠實記錄了中國女排近四十年來拼搏奮進的熱血歷程。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以七戰七勝的戰績首次榮膺世界冠軍,實現中國三大球的歷史性突破,同時也開創了世界女排的一個新紀元。
  • 中國女排的精神是什麼?
    如果把女排精神,濃縮到一個人的身上,毫無疑問,當之無愧者應屬「郎平」。她是中國現任女排總教練,也是中國女排的傳奇球員,女排歷史上,總共獲得過10個世界冠軍,其中8個和她息息相關。辭掉教練,可是誰來挽救中國女排,國家體委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郎平就在那年,郎平擔任了日本聯賽全明星隊的主教練,年薪20萬美元,如果回國執教,月薪只有500塊錢,而且,需要承擔巨額的違約金。
  • 《中國女排》精彩發布,曾春蕾、劉曉彤現場助陣
    新書首發會在西單圖書大廈如約與大家見面了。信中,她說自己的女兒得了白血病晚期,在醫院裡,她給女兒一字一句地讀完了這本書,女排的頑強不屈的精神帶給了她女兒很大的安慰,非常感謝你的書陪伴她走完了人生最後一段路。孔寧說,這一封信我一直留著,這件事」濃縮「著廣大球迷對中國女排的熱愛,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球迷的熱愛促使著我去完成這本書。這本書40萬字,記載著中國女排最」精華「的值得我們銘記的歷史時刻。
  • 女排精神與中國國運
    中國女排緣起之時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歷經浩劫後百廢待興,但好在,歷史前進的腳步已然推開了中國的大門,在發展的高速路上,中國逐步擺脫了落後的尷尬境地。經濟、科技、文化的不斷復興一次又一次的成為了國人的驕傲,但體育卻成為了中國發展的短板。
  • 「女排精神」是誰最先提出的?這本書帶您重溫中國女排的傳奇
    起起落落數十年間,總有人始終追隨和陪伴著這支隊伍,《北京晚報》資深記者孔寧就是其中一位,他見證了中國女排的數次巔峰,可以說是最熟悉、最了解中國女排的人之一。繼2005年的前作《大逆轉》之後,他再度續寫女排近十多年的淚水與輝煌,推出《中國女排:一種精神成長史》(北京日報出版社)一書,揭示了女排精神何以激蕩人心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