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肉一塊兒長,給孩子一份特別的運動指南

2021-02-13 果殼童學館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朋友們也該動起來了,果醬今天準備了運動課程表,爸媽也有份兒,快看過來。

周末,你的孩子會參加體育運動嗎?他們喜歡騎自行車嗎?喜歡與同學們玩追逐遊戲,在操場上踢球嗎?運動能改善睡眠質量、體態、注意力、行為,並減少超重與肥胖的機率。孩子們需要體育運動,超重會使他們在之後的人生中,罹患一系列嚴重疾病的風險增高。

在澳大利亞,官方的體育運動指南建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每天至少活動三小時,活動內容包括從簡單地走動到活躍玩耍,捉迷藏或追逐遊戲,以及其他劇烈運動,包括跑步或跳躍。更大一些的孩子(五歲以上),需要加大運動強度,每天至少運動一小時,同時,每周至少做三次強健肌肉和骨骼的運動。

孩子們需要什麼樣的運動呢?他們的運動量是否達到了標準,我們該如何評估呢?

有氧運動

跟娃說:「去,做一些有氧運動吧!」

他們很可能不知所措,或立馬跳幾下。那什麼是有氧運動呢?騎自行車、慢跑、散步、跳繩、遊泳和踢足球都是許多孩子喜歡的有氧運動。任何涉及大肌群的運動都可以認為是有氧運動,我們的身體為了能將儲存的脂肪轉化為能量,需要運送氧氣來讓肌肉工作,一些低強度運動,能將心率增加至最大心率的65%~75%。(最大心率指的是,心臟全力工作時每分鐘跳的次數,可以簡單的用220減去年齡來估算。)以這種方式增加心率,能讓你的心臟和肺努力工作,使它們保持最佳狀態。

不單單是孩子,任何年紀的人,規律地進行有氧運動,都能減少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壓。規律的有氧運動還可以幫助孩子改善行為表現,促進心理健康,提高學習成績和思考能力。除此之外,喜愛運動的兒童,長大後堅持運動的機率更大,好的運動習慣將使他們受益終生。

時間:每天做中等強度運動60分鐘;每周三次,每次20-60分鐘高強度運動。

項目:騎單車、在室外奔跑、跳舞、遊泳等

全家一起動:戶外活動、散步,做家務


強健骨骼的運動

負重鍛鍊能夠給骨骼加壓,有助於增強骨骼的強度。現在的孩子通常都是「小細胳膊,小細腿兒」。少年時代末期或20歲初期,通過負重鍛鍊增加骨頭負荷和強化肌肉非常重要。近年來,孩子們負重鍛鍊的減少(特別是在青春期前後)可能會導致骨骼強度弱,骨密度不能夠得到充分發育。等他們年紀大了,骨密度下降,骨折風險就大幅增加。簡單的遊戲運動和奔跑都有助於保持孩子骨骼強健。

改善平衡能力;

有助於關節健康;

改善高血壓和降低膽固醇;增強心血管和肺部的健康程度。

項目:跳房子、騎單車、奔跑、跳舞、遊泳、體操、跳繩、跳躍、武術訓練

全家一起動:打籃球或網球,慢跑、爬山

強化肌肉的運動

強化肌肉的運動不僅能讓孩子的肌肉更強壯,讓他們的關節免受傷害,還能使孩子在體育活動中表現更出色。給肌肉施加一些壓力有助於增加肌肉量,使肌肉更強健。你在做肌肉強化練習的時候,相當於讓肌肉抵抗一種阻力,導致肌肉微撕裂。這時候,大腦會收到「快將能量傳輸過來」的信號,接下來,肌肉就能夠得到修復和生長了。值得注意的是,健身房裡的肌肉訓練,並不合適16歲以下的孩子,在骨骼成熟前,最大負重練習不利於他們的身體健康。孩子們應該使用與年齡相符的器械,循序漸進地練習。

有助於心血管健康及肌肉的強度和靈活性;

改善體態和平衡能力;

強化骨骼;

減少壓力和抑鬱。

對肢體極小的衝擊應力;

增強耐力、肌肉強度和心血管健康;

維持健康的體重和健康的心肺功能。

項目:爬樹或爬操場器械、弓步走、騎馬、跳舞、拔河、降低難度的伏地挺身(如雙膝跪地)、仰臥起坐

全家一起動:球拍類運動、攀巖、遊泳、山地自行車、鍛鍊身體柔韌性的系統課程(如普拉提、瑜伽)


拉伸運動

拉伸有助於保證肌肉處於最佳長度,保證關節全方位運動,並降低扭傷和勞損的風險。孩子們的柔韌性普遍較好,但過於柔韌也可能帶來傷害。所以,最好是拉伸最緊張的肌肉,肌肉緊張也可能會影響姿勢。為了防止由不良姿勢帶來的傷害,鼓勵孩子定期拉伸就很重要了,特別是在他們長時間坐著閱讀或看屏幕之後。長時間面對電腦或久坐時,隔一段時間就起來拉伸腿筋、肩膀和脖子。孩子們成長時,骨骼生長可能快於肌肉,導致肌肉緊張,因此在青春期時可能會出現生長相關疾病,引起疼痛。拉伸運動對緩解症狀很有好處,並在預防這些疾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時長:兩組30-60秒的拉伸,每個肌群每周拉伸兩到三次,或有氧運動後每個肌群拉伸5-10分鐘。

項目:腿筋拉伸(坐在椅子上,膝蓋呈90度彎曲。將一條腿向前伸,俯身向前伸展,直到臀部和腿上部分感覺到拉伸),胸部拉伸(將小臂搭在兩邊的門框上,肘部與肩膀同高,行前跨出一步,感受肩膀的拉伸),脖子拉伸(頭向一邊傾斜,保持住,感受脖子另一側的拉伸。)

全家一起動:家庭瑜伽、普拉提,拉伸課程

親子運動不僅有助於健康,還能增進感情,尤其是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爸爸們,快加入進來吧。

果醬哼唧


果醬也「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做自己的一份事兒去。

翻譯:NPC  圖片翻譯:聽香  圖片摘自www.apia.com.au

加入【果殼閱讀科學親子課堂】微信群方法

添加主頁君微信:wxmkid,註明親子課家長,TA會邀請您入群。

本文版權屬於果殼童學館,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kids@guokr.com

相關焦點

  • 孩子網課期間坐的時間太長,整理10分鐘針對久坐族的運動指南
    現在疫情期間網課時間很長,孩子又有多少時間在坐著?除了會提升令人虛弱不堪的慢性肌肉骨骼疾病、後背僵硬疼痛、頭痛和消化不良的發病率之外,久坐不動還有可能導致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甚至癌症。久坐傷腰長時間坐在椅子上,會被背部的下腰椎帶來沉重的負擔,而腹部和臀部未被使用的肌肉就會變弱,從而無法提供支撐。這一切都會造成腰背部疼痛,或者加重慢性疾病。
  • 是時候,給女性一份正確的運動指南了
    斯黛茜·西姆斯(Stacy Sims)在她撰寫的女性運動訓練指南《咆哮》(ROAR)的序言中這樣寫道,女性運動生理學依舊是一門新興,亟待發展的學科。其次,運動前還要充分熱身,平時訓練女性要更加注重腿部肌肉訓練,尤其是對小腿後側腓腸肌、比目魚肌,以及大腿的膕繩肌和股四頭肌的鍛鍊,因為這些肌肉能夠有效地「分流」前交叉韌帶所承受的衝擊力。腦震蕩為何青睞女性?除了前交叉韌帶撕裂,另一項困擾女性運動愛好者的傷害,是腦震蕩。
  • 最適合孩子長個子的4項運動,常鍛鍊的孩子都比同齡高
    兒童健康專家的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孩子比不參加運動的同齡孩子高4至8釐米。適度的運動可以刺激斑塊的骨phy和骨骼,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並增強身體的肌肉,骨骼和韌帶。幫助孩子長高;運動還可以緩解壓力,並使孩子更加陽光和安全。
  • ​肌肉骨骼經常疼痛?這樣運動真的能緩解
    原創 溪子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不論何時,都不要輕易放棄運動!有一種看不見的痛,叫肌肉、骨骼痛!風溼及肌肉骨骼疾病(RMDs)主要表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關節疼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疾病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造成身體殘疾,甚至影響壽命。兒童和成年人都是好發人群,通常由免疫系統故障,感染和關節、肌肉、骨骼逐漸退化等因素造成,也可以說RMDs是多種疾病的組合。據統計,有200多種疾病會引起RMDs,很多人被這種疾病「無情」折磨著。
  • 飲食+睡眠+運動,助力孩子長個兒
    池婧涵提醒,孩子生長發育有兩個最重要時期:一個是三歲以內,特別是一歲內的前3個月,其生長速度是後9個月的總和。另一個就是青春期,這期間有些孩子一年能長10~14釐米。家長要特別注意把握好這兩個關鍵時期,孩子營養要跟上,睡眠要充足。好睡眠和體育鍛鍊,對孩子身高增長非常關鍵除了遺傳,有哪些外在因素會影響身高?池婧涵表示,對孩子來說,睡眠和營養比較關鍵。
  • 孩子的骨骼發育黃金期,錯過少長10公分
    如何才能讓孩子發育的更好一些。鄰居夫婦都是醫生,經過他們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孩子的骨骼發育有4個黃金時期,只要能夠及時抓住,孩子的身高至少能比自己高上10公分。第一階段:6個月6個月是寶寶骨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由於開始陸續長出乳牙,寶寶的體內需要大量鈣質的支持,寶寶到底缺不缺鈣,看這個部位就知道了。
  • 吳京兒子秀肌肉上熱搜:這2種運動別讓孩子過早接觸,危害一生
    最近,演員謝楠(吳京的老婆)發了一則微博,微博中的照片是兒子吳所謂,光著膀子露出結實的肌肉,看起來身體特別的結實。 謝楠也在微博中寫道:無所謂這堅實的臂膀,好想依靠一下,反思了體重,放過了孩子。樂媽在看了看身旁那個只知道玩泥巴的孩子後,不得不感嘆一句:人比人怎麼就這麼氣人了。
  • 運動時需要骨骼、肌肉、軟骨和韌帶的相互作用,你知道他們是如何...
    我們的身體之所以能跑能跳,除了需要神經系統的調配作用之外,還需要依靠筋骨的工作,人體運動系統中有骨骼、肌肉、韌帶和軟骨,合併稱為運動的四大天王。為了使身體的運動功能發揮到極致,必須要對四大天王的作用進行了解,保證他們發揮正常的運轉。
  • 10歲「日本小李小龍」一身肌肉,網友:這孩子長不高了
    有的人佩服小朋友的毅力,以及強烈的崇拜信仰,有人反對孩子過早的力量訓練。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會破壞兒童的正常發育,會讓孩子長不高、損壞生長板等。事實真是如此?亦作承重(weight-bearing)活動,一般透過撞擊地面,再把力施加於 骨骼上,以助長骨的生長與力量。所以,通過力量訓練訓練肌肉並不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影響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主要還是遺傳基因,還有營養、睡眠等。
  • 什麼運動最能刺激孩子「長高」?記住這4個答案,長高無憂!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適當的運動,有助於鈣的吸收,更有利於骨骼生長發育
    幫助長個子的健身方式  跳遠:立定或助跑跳遠均可。起跳時踏跳要有力,在空中挺膝展髖,兩臂上伸,充分展體;落下時前腳撐著地,屈膝緩衝。可根據自己體質情況每天做7~10次,中間適當休息。保持心情的愉悅,因為孩子在情緒低落的時候生長激素分泌較少。因此,不要打罵孩子,也不要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
  • 肌肉是人類骨骼的保護層,而HMB是肌肉的保護層
    健康骨骼 保持健康骨骼要做到: (1) 食用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飲食。 (2) 適量運動能夠起到提高骨強度的作用。 (3) 中老年人、缺乏運動等骨質疏鬆高危人群儘早到正規醫院進行骨質疏鬆檢測。
  • 運動與腦科學專家告訴你,什麼樣的運動會讓孩子更聰明
    孩子能夠長高,是由於全身骨骼的生長,尤其是長骨的生長,因為長骨兩端的骺軟骨部分是骨的生長點。由於體育運動改善了血液循環,骨組織得到了更多的營養,同時,運動對骨骼起著一種機械刺激作用。所以,能促使骨骼生長加速,使孩子身高隨之有所增長。
  • 事半功倍,一份運動年齡表,拿去不謝!
    運動年齡表3~5歲幼兒期3~5歲學齡前兒童大肌肉發展較快,身體協調性較之嬰兒期有所增加,更適合戶外運動。8-12歲孩童期此階段的孩子力量、速度、耐力以及靈敏性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骨骼相對較脆弱,因此要避免強烈的運動衝擊,並注意運動時長。①打桌球:鍛鍊身體的靈敏性,減輕眼部疲勞、預防近視。
  • 專家: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運動指南是什麼?
    在目前的特殊時期,大人和孩子都長時間待在家裡,在家健康運動特別重要。對於各位家長來說,這也是一個增進親子感情的好時機,平時忙於工作,現在宅在家,正好帶上孩子一起運動起來,足不出戶鍛鍊身體,增強全家人的抵抗力,身體棒棒抵抗病毒!
  • 孩子出現這2種信號,有可能就長不高了,有益長高的方法,你知道嗎
    文|爸媽指南(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都知道,身材高挑的人,穿衣服好看,而且也會更有自信。醫生還提醒:孩子出現這2種信號,預示要停止長高。1.肌肉看起來更緊實無論是男孩和女孩,一般在身高定型之前,身體的肌肉會逐漸變得緊實。
  • 幫助孩子長高的運動,比吃鈣片有用!
    幫助孩子長高的運動,比吃鈣片有用! 適量的運動不僅能加快生長激素分泌,刺激骨骼和骺板,增強韌帶、骨骼和肌肉,還能舒緩壓力,讓孩子變得更自信。因此,想要孩子長高高,比起吃鈣片,還不如做運動來得有效果,那麼哪些運動能幫孩子長高呢?我們一起來pick:
  • 橫向高抬腿,促進孩子骨骼生長,健康長個
    鍛鍊目標這個運動有助於強化孩子四肢力量,促進孩子骨骼生長,健康長個子。
  • 春夏之交這些習慣阻礙孩子長個,常按孩子這些部位,娃多長10公分
    那麼像小蘇孩子的這個情況,倒是經常能在醫院看見。特別是在春夏之交,孩子的許多不良習慣,其實都會阻礙他們的個子生長,下面就帶各位家長了解一下。哪些習慣容易阻礙孩子的個子生長?很多家長對孩子長個子的問題非常掛念,特別是一些自己個子並不是很高的家長,他們生怕孩子和自己一樣長不高。
  • 春季長個黃金期,我為你總結了一份孩子長高秘笈!
    吃得太多太胖,生長發育受到影響,才真的有可能長不高。3.長個就要多補鈣。很多寶媽說:為了給孩子長個,我和爸爸每天給孩子牛奶天天當水喝,鈣片每天不斷,還有骨頭湯、小公雞每周都給孩子喝,這樣就能長1米8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