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蒂斯估價最貴畫作將上拍

2021-01-10 新京報

馬蒂斯《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油彩畫布,60.5×81.1cm,1923年作於尼斯。

佩吉與大衛·洛克菲勒。

法國畫家、雕塑家、野獸派創始人和代表人物亨利·馬蒂斯創作於1923年的《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將亮相5月在紐約佳士得舉行的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系列珍藏拍賣。4月6日、7日,這幅作品在佳士得北京藝術空間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克勞德·莫奈作品《拉瓦古的塞納河》。

據介紹,馬蒂斯的《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估價5000萬至8000萬美元,是拍賣史上估價最高的馬蒂斯作品,有望在下月刷新藝術家的個人拍賣紀錄。這也是佳士得帶到中國估價最高的一件作品。去年,佳士得就宣布了大衛·洛克菲勒遺產委員會委託佳士得拍賣佩吉與大衛·洛克菲勒夫婦二人的私人珍藏。據佳士得介紹,今年5月在紐約開拍的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系列珍藏拍賣將涵蓋大約1550件拍品,屆時拍賣所得將捐給洛克菲勒夫婦支持的12家慈善機構。

畫作故事

畫中女子是馬蒂斯最愛的模特

《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是馬蒂斯1923年在尼斯創作的畫作。畫中的女子是馬蒂斯生前最喜愛,也是最重要的模特,名叫Henriette Darricarrère,曾在1920年至1927年作為馬蒂斯的模特。

據佳士得印象派集現代主義藝術部聯合主席Giovanna Bertazzoni介紹,畫中的這位女子曾是一名舞者,所以她的線條具有雕塑般的美感。

研究馬蒂斯的專家傑克·柯沃特曾這樣評價馬蒂斯的這位模特,「在這七年裡,Henriette擅長扮演各種角色,她極富戲劇感的存在,也促進了馬蒂斯藝術的演變。她很容易就表達出馬蒂斯需要的情緒和氛圍,同時又能展現她自我的存在。」

馬蒂斯是一位來自法國北部的畫家,1917年開始,他在法國南部的尼斯待的時間越來越長,一開始他作為一名旅居者住在酒店裡,1921年9月開始,他租了一間公寓住。

「尼斯的陽光對他來說很重要,充足的陽光也讓馬蒂斯意識到光線的變化很重要。」Giovanna說。

1923年完成這幅畫作後,當年11月,馬蒂斯將其送往了法國秋季藝術沙龍展。當年12月,秋季藝術沙龍展閉幕第二天,馬蒂斯的藏家本海姆·熱納(Bernheim Jeune)畫廊的主人若斯(Josse)和加斯東·本海姆·熱納(Gaston Bernheim-Jeune)兄弟買下了這幅作品,作為了他們的私人藏品。

1958年,佩吉與大衛·洛克菲勒夫婦從芝加哥現代派收藏家萊裡·布勞克手中購入了這幅作品,後來一直掛在他們位於哈德遜松林大宅的客廳。

估價為何高

馬蒂斯作品本來就少,這幅作品保管完好

據Giovanna Bertazzoni介紹,此前馬蒂斯的拍賣紀錄是一幅靜物花卉題材的作品,2009年在佳士得巴黎所創下的3500多萬歐元(約4200萬美元),而這幅「躺臥女性」題材的馬蒂斯作品估價就高達5000萬至8000萬美元。

Giovanna說,馬蒂斯不像畢卡索那麼高產,他本來創作的作品就比較少,出現在拍場的作品也很少。馬蒂斯是一位色彩大師。作為「野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將色彩的自由表達帶上了新高度。這幅1923年的《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是馬蒂斯日趨成熟的作品。

其次,這也是馬蒂斯「躺臥女性」題材在私人收藏領域最好的一幅作品。「我們第一次看到這幅作品,是2013年在洛克菲勒夫婦位於哈德遜松林大宅。這件作品保存完整,品相完美,沒有任何損壞或修復的痕跡。」

藏家故事

做藝術品一生的「保管者」

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國歷史上擁有特殊地位,他藝術收藏、貿易與慈善事業方面皆有豐厚遺產。大衛·洛克菲勒曾說:「我們的收藏動力源於對美的追求。」他和妻子佩吉珍藏的藝術品涵蓋印象派、現代藝術、美國藝術、亞洲藝術、英國及歐洲裝飾藝術,以及中國、日本、韓國與歐洲瓷器等多個範疇的頂級藝術珍品。他們在購藏這些藝術品中,有一個默契,就是必須是兩人都喜歡的作品。

在大衛·洛克菲勒自傳中,他講述自己與藝術的淵源。他兒時的記憶中就有他母親沉迷亞洲藝術以及研究土魯斯·勞特累克版畫的情景。而他對現代藝術的喜愛則深受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首任館長阿爾弗雷德·巴爾(Alfred Barr)的影響。

阿爾弗雷德·巴爾成了大衛·洛克菲勒與妻子佩吉的「老師」,給他們推薦了一些法國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作品。他們在阿爾弗雷德·巴爾的指導下購買的第一幅主要作品是皮埃爾·勃納爾的花卉畫,然後就是馬蒂斯的一幅靜物畫。

他們買下的第一幅印象派作品是雷諾瓦的《鏡中的加布裡埃》,1951年花了5萬美元買下的,掛在他們紐約家中的客廳。

佩吉與大衛·洛克菲勒收藏中很重要的一筆就是購買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的藏品。這次將在紐約佳士得上拍的畢卡索1905年創作的《拿著花籃的女孩》就是洛克菲勒夫婦從葛楚·史坦珍藏中購入了。

佩吉與大衛·洛克菲勒夫婦收藏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投資,他們在購買某些作品時就已決定日後將其捐贈給博物館或重要機構,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

大衛·洛克菲勒曾這樣理解他所收藏的藝術品:「如你有幸與優美藏品相伴一生,應當儘可能與他人分享。我之所以說『相伴一生』,意指當你慢慢成長,便會發現自己並未曾真正『擁有』任何藏品,不過是在『保管』而已。」

採寫/新京報記者 何建為 本版圖片由佳士得提供

相關焦點

  • 蘇富比將上拍亨利馬蒂斯名作 估價過億元
    據外媒報導,蘇富比全球印象派及當代藝術品總監海倫娜·紐曼表示倫敦蘇富比將於近期上拍亨利·馬蒂斯作品《Odalisque au fauteuil noir》,這件「Odalisque」作品是馬蒂斯最經典的作品之一。紐曼介紹稱對於印象派及當代藝術品市場來說,近四年來行情一直很好,而蘇富比對於 2015年的市場行情也充滿期待。
  • 畢卡索:拒絕參加馬蒂斯葬禮,但致敬偉大對手
    德拉克羅瓦《阿爾及爾的女人》局部這幅畫作不斷出現在畢卡索的記憶中,直到某個契機出現,那就是:野獸派大師馬蒂斯過世,畢卡索決定以自己最擅長的抽象畫來展現馬蒂斯畫中的宮女,相較於德拉克羅瓦、馬蒂斯較為保守的表現方式,這無疑是一種正面攻擊。
  • 霍克尼最貴風景畫領銜,富藝斯紐約晚拍逾1.34億美元收官
    大衛·霍克尼《尼克爾斯峽谷》布面亞克力 213.4x152.4 cm 1980年作成交價:USD 41,067,500藝術家風景畫最高價全場最受矚目的拍品>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尼克爾斯峽谷》以4106.7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68億)成交,創下藝術家風景畫成交價新高,領銜全場拍賣。
  • 蘇富比紐約晚拍,流拍、撤拍、叫停中的一場「選前」苦撐
    但更讓人意外的是,重點拍品馬克・羅斯科的畫作流拍、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釋出的館藏拍賣前被叫停、高價拍品賈科梅蒂雕塑被撤拍……都發生在這一場美國大選前的拍賣中。74.6萬美元成交,德加的畫作以68.5萬美元成交,2幅讓·杜布菲的畫作以316.6萬美元、328.7萬美元成交,另一張由已故義大利設計大師卡羅·莫裡諾(Carlo Mollino)設計的餐桌也以618.1萬美元成交,在今天蘇富比的拍場上,布魯克林博物館總計取得近2000萬美元的成交。
  • 全球10大最貴名畫,第一估價20億元,你看得懂這些畫嗎?
    1、《你何時結婚》 市場估價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億元):《你何時結婚》為所有畫中價格最昂貴的,市場估價約3億美元。這幅畫是由法國印象畫家保羅所創作,畫中的兩位大溪地女子身著大溪地傳統服裝,給人一種非常大膽的美感。
  • 一幅畫賣出2億,別再說常玉是東方的馬蒂斯了
    痴迷裸女與靜物花卉的富二代,年少輕狂卻晚年落魄的異國公子,他的油畫又被拍出新高價了。7月8日晚,香港蘇富比春拍現場,常玉在1950年代的作品《綠色背景四裸女》,以2.58億港元(含佣金)落槌。價格僅次於去年以3億港元成交的《五裸女》,那幅全球最昂貴的華人油畫作品,當時便「出圈」引發熱議。
  • 永樂首拍古代書畫夜場成交榜TOP5 2.63億《王文公文集》成為最貴古籍
    12月2日,永樂2020年首拍中國古代書畫夜場順利收槌,本專場共計有135件精品佳作,最終斬獲5.56億元,1件億元級別拍品,誕生了世界最貴宋版書以及伊秉綬個人拍賣最高價的紀錄。三卷孤本以1億元起拍,經過前後近半小時的激烈競投,最終由場內買家以2.6335億元投得。這一價格也創造了宋版書的最高價紀錄,同時也是世界最貴古籍善本。
  • 弗裡達在病床上畫出生命傳奇,馬蒂斯在輪椅上剪出另一片天地
    她畫得最多的,就是自己,她坦言這是因為「我常常獨在」「我就是自己最熟悉的最好的主題」。弗裡達將自己看成了一個私人的世界,將其投射在畫布上。其間能夠讓人感受到累累病痛給她帶來的變化,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精神狀態上的。例如,她筆下自己的身體常常是裸露並且帶傷的,甚至有時把身體裡外翻了個個兒,心臟被置於胸前,並如X光那樣顯示自己斷裂的脊柱。即便她畫水果或花卉,其意象往往也經過她自己的形象來加以過濾。
  • 塞尚罕見畫作拍出上億高價
    新華網倫敦2月4日電(記者夏曉)法國著名畫家保羅·塞尚的一部畫作4日晚在倫敦佳士得拍賣行以1350萬英鎊(約合1.3億元人民幣)售出。    塞尚出生於1839年,是法國著名後印象派畫家,被譽為「新藝術之父」,他為藝術創作從19世紀時代觀念轉變到20世紀全新觀念奠定了基礎。
  • 畫得「狂野」的馬蒂斯,內心有一片寧靜花園
    估計觀展的人們一定覺得很驚異,畢竟在當時很少有藝術家會將窗戶畫成五顏六色的。馬蒂斯不希望色彩只是構圖和造型的附庸,而是主導畫面、可以傳達意圖的最主要元素,這也是現代主義繪畫中所倡導的,對色彩和形式的解放。
  • 莫奈、畢卡索、馬蒂斯西方「畫家天團」組隊來蓉
    為人民和平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9月27日起,《現代之路——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暨<陳像·蛻變>攝影展》就將在成都博物館開展。據介紹,除了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睡蓮》,還有包括畢卡索、馬蒂斯、蘇拉熱等大師共51幅作品參展。
  • 法國畫家馬蒂斯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馬蒂斯對雕塑藝術所貫注的極大熱情,如同他在繪畫中使用著飽滿、單純的色彩一樣,他希圖做到體量和形態「本能地向我湧來」。1907年所作的《斜倚著的裸體I》,是將他同時所作的油畫《藍色的人體》「翻譯」為雕塑。
  • 馬蒂斯曾孫女講述家庭生活對馬蒂斯藝術的影響
    影片關鍵的講述者是亨利和艾美利亞的曾孫女索菲·馬蒂斯(Sophie Matisse),作為馬蒂斯的家庭一員,她將通過自己的視角探討家庭生活對馬蒂斯的影響。這個畫盒是索菲的曾祖父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年輕時候的。另一位家庭成員送給她一幅小畫,那是1897年馬蒂斯與妻子艾美利亞(Amélie)戀愛時為她畫的。它足夠小,可以滑進畫盒的蓋子裡。這個家族的名字無法避免的與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緊密聯繫在一起。
  • 「媽寶」馬蒂斯?他畫的每個女人都像媽!
    馬蒂斯的一生,都試著在他藝術作品裡面表現出一種寧靜的感覺,這在他的畫作中就可以窺見,對於他愛情,自然也不例外,而他的家庭生活,想來無法給予他這種感覺。於是最終,在馬蒂斯70歲的時候,兩人分道揚鑣。馬蒂斯在給妻子畫最後一幅畫像的時候,曾說,「雖然這幅畫曾讓你哭泣,但是,在畫中,你看上去是那麼美麗動人。」
  • 動動耳朵03-馬蒂斯找到了肚子裡那個太陽
    這幅畫和這個人,我記得很深。今天因為工作原因,補看了《局部》第二季。這季節目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拍攝,拍了三個晚上,每晚拍五個小時,陳丹青邊逛邊講畫。節目最後一期,陳丹青講馬蒂斯和畢卡索的故事。以下是我在看這期視頻時所整理的筆記,附帶一些我自己的看法。艾略特說:「只要有一件新的好作品出現,歷史上所有的經典都會跟著動一動。」
  • 想要解壓,就來畫一幅野獸派的畫作吧!
    前幾天無意間看到有人再臨摹馬蒂斯的作品,遠遠望去紅彤彤的一片,那樣的畫風,一看就知道是來自野獸派的作品,那就是馬蒂斯。亨利馬蒂斯的畫作是讓人看一眼就印象非常深刻的人,顏色特別的鮮明,用色也很大膽,如果看過他的介紹就會發現,馬蒂斯是經歷過兩次大戰的人,但是很奇怪的是,他的作品帶給哦我們的感覺卻是歡快、寧靜和舒適的,完全不像是經歷過戰爭的人。
  • 現當代藝術欣賞(馬蒂斯與野獸派)
    野獸派最負盛名的是馬蒂斯,馬蒂斯與我們上一期說到的畢卡索,一起被視為20世紀法國畫壇上的兩位最重要的藝術家。馬蒂斯和畢卡索是一生的好友和競爭對手,各自發展了表現主義和立體主義。馬蒂斯的古典繪畫基礎紮實,後來明顯受到梵谷色彩表達和西涅克點彩繪畫的影響。馬蒂斯的作品1905年開始定型,其作品很少能夠見到明顯的線條,線條主要以色彩的交界呈現出來。
  • 那個畫的非常可怕的人:新作即將上拍估價6千萬美元
    當數個形體出現在畫面中,或者說只要同一張畫布上出現了幾個人物,那一刻已經開始講故事了,而乏味將伴隨著故事的詳述而來。畫本身通常沒有講故事的聲音大,因為我們的確一次次地處於一個狀態中,這是極端原始的狀態,影像間的故事述說行為讓我們無法抵消。
  • 馬蒂斯的宮娥與莫奈的塞納河,洛克菲勒家族要拍了用於捐贈
    大衛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作為銀行家的他是老約翰洛克菲勒最小的孫子。2017年,101歲高齡的大衛·洛克菲勒在睡夢中離世。他與妻子佩吉生前收藏的1500多件藝術品或將組成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慈善拍賣,於下月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舉槌,全部拍賣所得將捐贈給包括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哈佛大學、洛克菲勒大學在內的10家機構。
  • 馬蒂斯|生活不止一種顏色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法國著名畫家二十世紀野獸派的代表人物其畫作因擅長運用鮮明大膽的色彩以及單純、靈動的線條而聞名於世。「我有顏色,我有畫布,哪怕我用最簡單的方式去做,比如在畫布上擺上四、五塊有造型表現力的顏色,或是畫上四、五條有造型表現力的線條,我也一定要純粹地表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