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教融合、校園體育成為熱詞,我們需要怎樣的體育課改革?

2020-12-14 澎湃新聞

5月28日,隨著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這一天閉幕,因新冠肺炎疫情推遲的2020年全國兩會畫上了句點。此前一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已在北京閉幕。

在本次會議期間,有眾多關於體育的議案、提案,涵蓋了體教融合、青少年體育教育、全民健身等方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此前接受媒體採訪。 資料圖

熱詞:體教融合

姚明: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在本次兩會期間,體教融合是眾多代表提及的體育熱詞。

在今年,姚明所做的題為《體教融合不能忽視人格塑造》的發言中,建議將適齡體校學員、專業運動員全部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提升其人文素質、科學素質。

姚明同時還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鼓勵中小學校與體校加強合作;體校教師進教師編制,在工資待遇、職稱評定、繼續教育等方面納入教育系統統籌;提高基層教練員、裁判員待遇,鼓勵基層教練員參與學校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

姚明還用一句話總結,「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離開體育的教育是不牢固的。」

這樣的觀點,與中國跆拳道協會和中國空手道協會主席管健民的提案不謀而合。

在管健民所做的《關於進一步增強教育和體育系統合力推動中小學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中,他指出中小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諸多問題,而這些亟待解決的難題,僅靠教育部門單兵作戰顯然勢單力薄,多年來的實踐效果也不佳。

管健民認為,如何發揮國家、地方各級體育單項協會在專項技術、人才方面的組織優勢,調動體育單項協會服務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不僅需要體育系統主動發力,更需要教育部門主動協同。

更重要的是,管健民認為體教融合是對體育的再審視及競技體育發展的指導思想,最終落實到兩個具體目標上:可持續發展的體育、綜合化的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女排國家隊隊長朱婷。 新華社 圖

熱詞:重視校園體育課

上海小學每周增加一節體育課

在本次兩會中,不少代表和委員提出了重視學校體育教育的提案。

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紅在政協大會上發言指出,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隱患,小眼鏡、小胖墩、小糖人等情況突出。我國缺乏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體質監測和幹預體系,每天鍛鍊一小時的學生不足30%。

程紅建議,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增加體育成績在考試和升學測試中的佔比,將青少年體質問題納入績效考核,實施必要的行政問責。

事實上,目前各地方教育主管單位已經認識到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在兩會期間接受採訪時就表示,

「我們要小學增加一節體育課,現在是三節,到今年下半年全部變成四節,再往後是每天要有一節體育課。」

奧運冠軍葉詩文還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提出應在全國小學推行遊泳課,讓遊泳成為小學生階段的必修課。

當然,不只是小學,初高中同樣需重視體育教育。吳志明等百餘位委員就聯名提出《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要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並給予語文、數學等主科一樣的考分權重。

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戴立益也在提案中指出——正是因為中考要考體育,在所有學齡段的孩子中,初三年級的孩子體能是最好的,然後高一高二高三,孩子的體能是逐年下降的,「原因就是高考不考體育」。

由此,戴立益建議,適時推出在高考加試體育,讓體育成為第四門主課。

熱詞:全民健身

體育在脫貧攻堅中扮演重要角色

除了小學、初高中、高校體育教育需更加重視,朱婷在《體育教育「關口」前移,啟蒙從學齡前兒童抓起》的提案中還提到了要將體育教育的「關口」應該前移到學齡前兒童。

朱婷認為,「重視幼兒體育啟蒙,早早在小朋友心裡種下參與體育的種子,讓運動成為伴隨一生的習慣。這關係到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也關係到我們全民族身體素質的提高。」

而這早已不僅僅是學校體育教育的範疇,也是連接到全民健康、全民健身的大方向之中。

例如,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副主席楊揚,就在政協大會上提到了要加強社區兒童青少年體育設施規劃和建設。

她認為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的運動啟蒙和興趣培養更多起始於社區,要將社區兒童青少年體育納入全民健身、社區發展等建設範疇。

「2歲到16歲是人的運動敏感期,也是成長的關鍵期。」山西省政協常委、山西大學體育學院院長陳安平認為,體育是培養青少年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好中小學體育課不僅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運動能力養成,而且對提升社交能力、塑造拼搏精神、健全人格品質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

而在擴大體育運動人口的基礎上,向全民健身邁進,也有助於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

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卞志良就在政協大會上作為民族品牌代表發言,認為全民健身有助於推進全民健康,讓奧運品質的體育用品全民共享。

正如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長黃炳峰所提倡的,「體育運動蘊含著團結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更高榮譽。這種精神同樣有助於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成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專業教練深入校園體教深度融合孕育體育沃土
    專業教練深入校園體教深度融合孕育體育沃土
  • 傳遞體育改革強音 開創體教融合新局——訪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
    浙江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鄭瑤認為,體教融合不是部門工作和領域資源簡單的疊加,而是通過改革破除部門資源流通壁壘,實現「1+1>2」的重要舉措。在談到浙江在體教融合中的特色做法時,鄭瑤說,在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方面,「學校+俱樂部」「學校+體校」「社會力量+體教合一」的創新模式在浙江遍地開花。通過體育協會、俱樂部派駐專業教練,學校普及至少一個特色體育項目;通過發揮體校專業優勢,與學校合辦專業性較強的特色體育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教體合一」,民辦學校辦競技體育漸入佳境。
  • 王登峰撰文探析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學校體育的改革方向
    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今天,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在《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年第44卷第10期發表《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學校體育的改革方向》,對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學校體育的價值定位及其改革方向進行分析。
  • 以體育人,滿天星訓練營的體教融合思路
    原標題:以體育人,滿天星訓練營的體教融合思路最近,體育課、體育老師很「火」。10月,山東青島一中學體育老師當班主任,遭到家長強烈反對,引發「體育老師能不能當好班主任」的激烈爭論。而就在當月,教育部透露已經啟動將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在此之前,教育部還明確釋放信號:體育課不僅重要,而且未來還將必須布置作業。
  • 體教融合作用初現,校園體育是職業體育人才搖籃
    在21日的CBA選秀中,江門小夥區俊炫成為狀元秀,榜眼秀和探花秀分別是祝銘震和林庭謙,前三位球員均出大學。校園體育是職業體育的搖籃,大學生球員逐漸成為CBA球員輸送的重要渠道,體教融合作用初現。在職業體育極度發達的國家,校園體育亦是充滿繁榮和活力,在世界居於領先地位。校園體育有著健康良性的體系,有著豐富的人才儲備,是職業體育人才的「搖籃」。目前中國的足球、籃球等相對發展較快的職業體育運動,校園體育與職業體育、社會體育之間的存在著隱形的壁壘,校園體育為職業體育輸送的人才鳳毛麟角。
  • 「體教融合」或有望緩解學校體育的割裂之痛
    原標題:「體教融合」或有望緩解學校體育的割裂之痛 由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的《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今天發布,這份文件從8個方面對深化體教融合提出了要求,也給出了指導意見和一部分解決方案。
  • 觀察|體教融合作用初現,校園體育是職業體育人才搖籃
    校園體育是職業體育的搖籃,大學生球員逐漸成為CBA球員輸送的重要渠道,體教融合作用初現。在職業體育極度發達的國家,校園體育亦是充滿繁榮和活力,在世界居於領先地位。校園體育有著健康良性的體系,有著豐富的人才儲備,是職業體育人才的「搖籃」。目前中國的足球、籃球等相對發展較快的職業體育運動,校園體育與職業體育、社會體育之間的存在著隱形的壁壘,校園體育為職業體育輸送的人才鳳毛麟角。
  • 【體教結合】網球進校園·快樂體育課
    【體教結合】網球進校園·快樂體育課 2021-01-15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體教融合新機遇|網球進校園一直在行動
    課前準備過程中,同學們幫助教練井然有序的開展著課前準備工作,因為學校還沒有專業的網球場地,教練往往會在籃球場上準備一個短網和十幾支球拍,孩子們則拿著各自的網球拍滿臉歡欣雀躍的在一旁期待著。對於這群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打網球的體育課令他們開心又興奮。
  • 陽光體育 育陽光青年——臨沂大學探索實踐「體教融合」促進大學生...
    來到臨沂大學這所革命老區孕育、沂蒙精神浸染的校園,繁花似錦,美輪美奐。目之所及,到處呈現著一派青春勃發的景象。《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了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目標。在臨沂大學,體現「體教融合」、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的實踐也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 體教加速融合,體育用品業迎來發展新契機
    愛高體育運營總監梁嘉華介紹,自2015年以來,隨著全民對校園體育重視程度的提高,公司的校園足球器材銷售也經歷了大幅度增長。「就在這個月,體育總局和教育部發布了一份體教融合的重要文件,裡面提到要鼓勵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體育在中考當中的分值會增加,另外,教育部體衛藝司王登峰司長也談到了家庭體育作業的概念,這些我覺得對於這個行業都會有很大促進。」梁嘉華說。
  • 體教融合:推進青少年體育治理現代化
    當前,青少年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及其健康治理本身的複雜性,青少年健康治理成為全球公共治理、公共衛生等領域的焦點問題。  為實現完整教育和釋放體育的育人功能,發揮體育在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9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更好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體教融合新觀察(上))
    編者按:近年來,青少年體質健康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問題為各方廣泛關注。日前,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對推進體教融合提出了8個方面的具體措施。本版今起推出「體教融合新觀察」系列報導,就相關話題展開探討,敬請關注。在青少年成長中,體育應當發揮什麼作用?
  • 體教融合開啟學校體育工作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新時代
    、教體結合的探索,到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學校體育工作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代。教體結合沒能構建起適合我國青少年學生發展實際的教體結合的競訓模式,體教結合則實質上變成一種解決運動員文化教育、消化退訓者就業問題而採用的階段性臨時辦法。《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的發布,為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加強學校體育工作。
  • 黔南州:體教融合,為競技體育培養後備人才
    比賽中雙方對抗黔南州以體教融合為核心,與教育部門緊密配合,推動重點體育項目進校園,克服黔南州沒有專業體校的短板,在青少年體育、競技體育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許校長介紹,隨著體教融合的不斷深入,學校有專門的運動場館,拳擊運動員擁有相對較好的訓練環境。
  • 體育總局:體教融合 開闢青少年教育新路徑
    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在會上介紹,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傳遞「健康第一、全面發展」的強烈信號,目的是解決好青少年的健康發展問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 「體教融合」不是簡單的資源相加!只是活動身體的學校體育過時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慈鑫)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於9月21日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慈鑫攝李建明表示,體教融合不光只是把體育和教育兩個部門的資源進行簡單的相加,主要是一種理念變革,這種理念是要達到以文化、以體育育人的目的,使體育在育人方面的綜合功能和價值得到更大的釋放,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所以,體教融合是指體育和教育在價值、功能和目的上充分融合,共同作用於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
  • 體育賽事是體教融合發展的載體
    11月26日,貴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文化節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其中,2020年足球迎新杯比賽也迎來了高潮——男子組決賽,由教職工代表隊對陣20級體教4班代表隊。教職工隊代表合影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最終教職工代表隊以一粒進球的優勢,5比4戰勝了20級體教4班代表隊,捧起了本次迎新杯的冠軍獎盃。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最終教職工代表隊以一粒進球的優勢,5比4戰勝了20級體教4班代表隊,捧起了本次迎新杯的冠軍獎盃。
  • 【體教】體教融合,大體協和中國籃協再有戰略合作
    在此次教育部公開的函件中,除了明確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外,還指出家庭要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運動氛圍,積極引導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或體育鍛鍊;配合學校切實減輕孩子負擔,不盲目參加課外培訓、跟風報班
  • 高等院校在體教融合中的責任與擔當 ——北京體育大學舉辦體教融合...
    體教融合已經是體育界和教育界討論多年的話題,隨著今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的提出,體教融合有望收穫更多實際成果。,深刻認識體教融合在建設教育強國、體育強國進程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