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碑文原文
粵若。常然真寂。先先而無元。窅然靈虛。後後而妙有。總玄樞而造化。妙眾聖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無元真主阿羅訶歟。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風而生二氣。暗空易而天地開。日月運而晝夜作。匠成萬物然立初人。別賜良和令鎮化海。渾元之性虛而不盈。素蕩之心本無希嗜。淚乎娑殫施妄。鉀飾純精。間平大於此是之中。隙冥同於彼非之內。是以三百六十五種。肩隨結轍。競織法羅。或指物以託宗。或空有以淪二。或禱祀以邀福。或伐善以矯人。智慮營營。恩情役役。茫然無得。煎迫轉燒。積昧亡途久迷休復。於是我三一分身景尊彌施訶。戢隱真威。同人出代。神天宣慶。室女誕聖。於大秦景宿告祥。波斯睹耀以來貢。圓甘四聖有說之舊法。理家國於大酞。設三一淨風無言之新教。陶良用於正信。制八鏡之度。煉塵成真。啟三常之門。開生滅死。懸景日以破暗府,魔妄於是乎悉摧。棹慈航以登明宮。含靈於是乎既濟。能事斯畢。亭午升真。經留二十七部。張元化以發靈關。法浴水風。滌浮華而潔虛白。印持十字。融四照以合無拘。擊木震仁惠之音。東禮趣生榮之路。存須所以有外行。削頂所以無內情。不畜臧獲。均貴賤於人。不聚貨財示罄遺於我。齋以伏識而成。戒以靜慎為固。七時禮讚。大庇存亡。七日一薦。洗心反素。真常之道。妙而難名。功用昭彰。強稱景教。惟道非聖不弘。聖非道不大。道聖符契。天下文明。太宗文皇帝。光華啟運。明聖臨人。大秦國有上德。日阿羅本。佔青雲而載真經。望風律以馳艱險。貞觀九祀至於長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齡總仗西郊賓迎入內。翻經書殿。問道禁闈。深知正真。特令傳授。貞觀十有二年秋七月。詔曰:「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群生。大秦國大德阿羅本。遠將經象來獻上京。詳其教旨。玄妙無為。觀其元宗。生成立要。詞無繁說。理有忘筌。濟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即於京義寧坊造大秦寺。一所度僧廿一人。宗周德喪。青駕西升。巨唐道光。景風東扇。旋令有司將帝寫真轉模寺壁。天姿泛彩。英朗景門。聖跡騰祥。永輝法界。案西域圖記及漢魏史策。大秦國南統珊瑚之海。北極眾寶之山。西望仙境花林。東接長風弱水。其土出火浣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壁。俗無寇盜。人有樂康。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廣闊。文物昌明。高宗大帝。克恭纘祖。潤色真宗。而於諸州各置景寺,仍崇阿羅本為鎮國大法主。法流十道。國富元休。寺滿百城。家殷景福。聖歷年。釋子用壯。騰口於東周。先天末,下士大笑。訕謗於西鎬。有若僧首羅含,大德及烈,並金方貴緒,物外高僧。共振玄綱。俱維絕紐。玄宗至道皇帝。令寧國等五王親臨福寺建立壇場。法棟暫橈而更崇。道石時傾而復正。天寶初。令大將軍高力士送五聖寫真寺內安置。賜絹百匹。奉慶睿圖。龍髯雖遠。弓劍可攀。日角舒光。天顏咫尺。三載,大秦國有僧佶和。瞻星向化,望日朝尊。沼僧羅含僧普論等一七人。與大德佶和。於興慶官修功德。於是天題寺榜。額載龍書。寶裝璀翠。灼爍丹霞。睿扎宏空,騰凌激日。寵賚比南山峻極。沛澤與東海齊深。道無不可。所可可名。聖無不作。所作可述。肅宗文明皇帝。於靈武等五郡。重立景寺。元善資而福祚開。大慶臨而皇業建。代宗文武皇帝。恢張聖運。從事無為。每於降誕之辰。錫天香以告成功。頒御饌以光景眾。且幹以美利故能廣生。聖以體元故能亭毒。我建中聖神文武皇帝。披八政以默陡幽明。闡九疇以惟新景命。化通玄理。祝無愧心。至於方大而虛。專靜而恕。廣慈救眾苦。善貸被群生者。我修行之大猷。汲引之階漸也。若使風雨時。天下靜。人能理。物能清。存能昌。歿能樂。念生響應。情發自誠者。我景力能事之功用也。大施主金紫光祿大夫。同朔方節度副使。試殿中監。錫紫袈裟僧伊斯。和而好惠。聞道勤行。遠自王舍之城。聿來中夏。術高三代。藝博十全。始效節於丹庭。乃榮名於王帳。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公子儀。初恐戎於朔方也。肅宗俾之從邁。雖見親於臥內。不自異於行間。為公爪牙。作軍耳目。能散祿賜。不積於家。獻臨思之頗黎。布辭憩之金罽。或仍其舊寺。或重廣法堂。崇飾廊宇。如翬斯飛。更效景門。依仁施利。每歲集四寺僧徒。虔事精供。備諸五旬。餵者來而飯之。寒者來而衣之。病者療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清布達娑。未聞斯美。自衣景士。今見其人。願刻洪碑。以揚休烈。
詞曰:
真主無元,湛寂常然。
權輿匠化,起地立天。
分身出代,救度無邊。
日升暗滅,鹹證真玄。
赫赫文皇,道襯前王。
乘時撥亂,乾廓坤張。
明明景教,言歸我唐。
翻經建寺,存歿同航。
百福偕作,萬邦之康。
高宗纂祖,更築精宇。
和宮敞明,遍滿中土。
真道宣明,式封法正。
人有樂康,物無災苦。
玄宗啟聖,克修真正。
御榜揚輝,天書蔚映。
皇圖璀璨,率土高敬。
庶績鹹熙,人賴其慶。
肅宗來復,天威引駕。
聖日舒晶,祥風掃夜。
祚歸皇室,襖氛永謝。
止沸定塵,造我區夏。
代宗孝義,德合天地。
開貸生成,物資美利。
香以報功,仁以作施。
暢谷來威,月窟畢萃。
建中統極,聿修明德。
武肅四溟,文清萬域。
燭臨人隱,鏡觀物色。
六合昭蘇,百蠻取則。
道惟廣兮。應惟密強。
名言兮三一。主能作兮臣能述。建豐碑兮頌元吉。
大唐建中二年歲在作噩大簇月七日大耀森文日建立
時法主僧寧恕知東方之景眾也
朝議郎前行台州司士參軍呂秀巖書
助撿挍試太常卿賜紫袈裟寺主僧業利
撿挍建立碑僧行通
僧靈寶 僧內澄 僧光正
僧和明 僧立本 僧法源
僧審慎 僧寶靈 僧玄覽
僧景通 老宿耶俱摩 僧明一
僧保國 僧志堅 僧義濟
僧玄德 僧利用 僧元□
僧奉真 僧至德 僧和光
僧景福 僧太和 僧崇德
僧德建 僧去甚 僧廣德
僧福壽 僧□□ 僧寶達
僧□明 僧和吉 僧□□
僧遙□ 僧日進 □□輪
僧[這-言+(衣-〦)]和 僧崇敬 僧惠通
僧□□ □居信 僧文貞
僧文明 僧昭德 僧曜原
僧仁□ 僧玄真 僧明泰
僧利□ 僧敬德 僧元□
僧幹□ 僧守一 僧光□
僧聞順 僧普濟 僧凝□
僧衝和 僧英德 僧靈德
僧靈壽 僧還淳 □敬真
後一千七十九年鹹豐己未武林韓泰華來觀幸字畫完整重造碑亭覆焉惜故友吳子苾方伯不及同遊也為悵然久之。
景教碑文中文解讀
粵若。常然真寂。先先而無元。窅然靈虛。後後而妙有。奇妙真道,亙古不變,真實無聲,在萬有之先,無始無終,眼所不能見,自在永在。總玄樞而造化。妙眾聖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無元真主阿羅訶歟。創造宇宙萬物,至高至聖,三位一體,奇妙永恆的獨一真神。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風而生二氣。判十字以定四極,賜聖靈以生二氣;暗空易而天地開。開天劈地,地不再空虛混鈍;日月運而晝夜作。日月運行,晝夜肇始;匠成萬物然立初人。萬物匠成,始造人類先祖;別賜良和令鎮化海。賜予上帝本來良善和熙之形象,令人管理天地萬物;渾元之性虛而不盈。素蕩之心本無希嗜。性情寬厚謙卑,單純樸素。淚乎娑殫施妄。鉀飾純精。間平大於此是之中。撒旦魔鬼的誘惑,敗壞了原初完美純潔的本性;
隙冥同於彼非之內。是以三百六十五種。肩隨結轍。競織法羅。惡性漸長,善性漸微,自結365種羅網,紛然沓至;或指物以託宗。或空有以淪二。或禱祀以邀福。或伐善以矯人。誤以偶像為源頭,或將原初旨意化為烏有,或藉祈禱祭拜以求福祉,或假冒為善自傲於人。智慮營營。恩情役役。茫然無得。煎迫轉燒。積昧亡途久迷休復。營營役役,思慮愁煩,茫然無得,徒勞無功;久久迷途在愚昧之中,找尋不到原初路徑。
於是我三一分身景尊彌施訶。戢隱真威。同人出代。因此,三一真神派遣光明榮耀的聖子救主彌撒亞,降卑為人,來到人間。神天宣慶。室女誕聖。於大秦神差遣天使報佳音,宣告童女瑪麗亞懷孕生子於大秦(敘利亞)。景宿告祥。波斯睹耀以來貢。明星告祥,波斯博士見星象帶著禮物來朝拜聖子。圓甘四聖有說之舊法。理家國於大酞。二十四位聖者所著齊家治國之偉大古老的律法(舊約)因此而成全。設三一淨風無言之新教。陶良用於正信。祂建立三一真神之新教,聖靈默默指引;因信而稱義;制八鏡之度。煉塵成真。祂設定八方境界,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啟三常之門。開生滅死。祂開啟真理之門,引人出死入生。懸景日以破暗府,魔妄於是乎悉摧。祂將日光照耀黑夜,摧毀魔鬼的罪惡;棹慈航以登明宮。乘坐慈悲之舟登臨明亮殿宇;含靈於是乎既濟。能事斯畢。亭午升真。受聖靈恩膏,日清月朗,回歸真我。
行施洗之禮,洗滌浮華,潔淨罪惡。
經留二十七部。留下二十四卷聖書(新約),張元化以發靈關。闡明原初之智慧,開啟靈魂之眼睛。法浴水風。滌浮華而潔虛白。印持十字。融四照以合無拘。以十字架為印記,萬民歸一。擊木震仁惠之音。東禮趣生榮之路。鼓瑟敬拜,恩惠之音遠揚;朝東而行,奔走生命榮美之路。存須所以有外行。削頂所以無內情。信徒留須以表明外在作為,理髮以象徵內在平靜,不畜臧獲。均貴賤於人。不聚貨財示罄遺於我。不蓄奴卑,不分貴賤,不聚貨財,有福同享,齋以伏識而成。戒以靜慎為固。禁食警醒,潔身自好,七時禮讚。大庇存亡。七日一薦。洗心反素。真常之道。一天七次禮讚,七日一次祭奠,洗滌心靈,回歸聖潔。
妙而難名。功用昭彰。強稱景教。 永恆真理之道,奇妙而難以命名。其功用昭彰,勉強稱之為景教。惟道非聖不弘。聖非道不大。道不聖不能彰顯,聖無道不能弘揚。道聖符契。天下文明。聖道契合,天下文明。
太宗文皇帝。光華啟運。明聖臨人。大秦國有上德。日阿羅本。唐代開國皇帝太宗年間,賢明的聖人大秦國主教阿羅本,從敘利亞來到中土。佔青雲而載真經。望風律以馳艱險。駕青雲,載真經,乘風破浪,不畏艱險,貞觀九祀至於長安。於公元635年(貞觀9年),抵達長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齡總仗西郊賓迎入內。太宗皇帝派遣宰相房公玄齡,帶宮內臣僕到西郊歡迎,迎入朝廷。翻經書殿。問道禁闈。邀請至皇帝藏書室,翻譯經典,皇帝在禁宮內親自問道。深知正真。特令傳授。深感此道之正義和真實,皇帝下令傳授與民。
貞觀十有二年秋七月。詔曰:貞觀十二年七月,皇帝詔令約:「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群生。大秦國大德阿羅本。遠將經象來獻上京。詳其教旨。玄妙無為。觀其元宗。生成立要。詞無繁說。理有忘筌。濟物利人,宜行天下。」「聖道沒有恆定不變的名字,聖人沒有始終如一的身體。教化隨地域而設,為使眾生得益裨。德高望重的敘利亞主教阿羅本,攜帶經文和聖像,遠道而來,靖獻於京城。詳其教旨,玄妙自然,觀其元宗,源於真理。言辭清晰,道理雋永。濟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即於京義寧坊造大秦寺。一所度僧廿一人。於是,命令在京城義寧坊建造大秦寺(教堂)一所,由二十一位僧人管理。
宗周德喪。青駕西升。巨唐道光。景風東扇。周朝衰敗,老子去了西方,唐朝興起,基督的教導來到了東方。旋令有司將帝寫真轉模寺壁。天姿泛彩。英朗景門。太宗命畫皇帝肖像一幅,懸掛於寺廟之壁,天姿泛彩,滿室生輝。聖跡騰祥。永輝法界。聖光帶著祥和的氣象,永遠的光芒照亮了殿宇。
案西域圖記及漢魏史策。根據西域圖記和漢魏史策,大秦國南統珊瑚之海。大秦國南統珊瑚之海,北極眾寶之山。西望仙境花林。東接長風弱水。北極眾寶之山,西望仙境花令,東接長風若水。其土出火浣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壁。俗無寇盜。人有樂康。出產火棉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壁,夜不閉戶,人民康樂。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廣闊。文物昌明。律法非光明不能通行,君主非賢明不能堅立。疆土廣闊,文風昌明。
高宗大帝。克恭纘祖。潤色真宗。而於諸州各置景寺,仍崇阿羅本為鎮國大法主。高宗皇帝繼位,仰慕真道。於諸君建立景教寺,立阿羅本為鎮國大法主。法流十道。國富元休。大道暢通行於民間,國安民富。寺滿百城。家殷景福。景教寺遍布各城,家庭殷實而幸福。
聖歷年。釋子用壯。騰口於東周。聖歷年(公元699年),佛教得勢,佛教言語在東邊盛行。先天末,下士大笑。訕謗於西鎬。先天末(公元713年),卑鄙之徒在西邊譏笑誹謗。有若僧首羅含,大德及烈,並金方貴緒,物外高僧。共振玄綱。俱維絕紐。景教主持羅含,主教及烈,以及各城尊敬的高僧(教士)捨棄俗世的追求,同心合一,極力維護天道。玄宗至道皇帝。令寧國等五王親臨福寺建立壇場。玄宗皇帝名令寧國等五位郡主,親臨吉祥的景教寺廟,建立敬拜之所。法棟暫橈而更崇。道石時傾而復正。他重修了傾倒的法梁,重豎了廢棄的道石。
天寶初。令大將軍高力士送五聖寫真寺內安置。天寶初年(公元742年),玄宗至道皇帝令大將軍高力士送五皇畫像,安置於寺內。賜絹百匹。奉慶睿圖。並賜絹百匹,以示慶祝。龍髯雖遠。弓劍可攀。日角舒光。天顏咫尺。龍鬚雖遠,弓劍可攀,日角舒光,天顏咫尺。三載,大秦國有僧佶和。瞻星向化,望日朝尊。公元744年,大秦國僧侶潔和,望著這顆感化人心的星星(中國),監察如同日頭髮光的皇帝,來朝廷拜訪。沼僧羅含僧普論等一七人。與大德佶和。於興慶官修功德。皇帝差羅含、普論等一行七人,在興慶宮,與潔和主教做禮拜。於是天題寺榜。額載龍書。於是,皇帝在教堂題字立碑。寶裝璀翠。灼爍丹霞。睿扎宏空,騰凌激日。其光彩如翡翠霞光,其智慧如宏空光芒。寵賚比南山峻極。沛澤與東海齊深。美麗的饋贈高過南山,豐富的恩澤深於東海。道無不可。所可可名。聖無不作。所作可述。大道包容萬象,可行的均可命名。聖人無所不能,所作的便可述說。
肅宗文明皇帝。於靈武等五郡。重立景寺。肅宗文明皇帝在靈武等無郡重建景教寺,元善資而福祚開。大慶臨而皇業建。美善的福分臨到國土,帝業建立,普天慶賀。代宗文武皇帝。恢張聖運。從事無為。代宗文武皇帝大力推廣遵行聖道,崇尚自然無為。每於降誕之辰。錫天香以告成功。頒御饌以光景眾。聖誕之日,賜天香以宣告成功,發糧食以榮耀聖道。且幹以美利故能廣生。聖以體元故能亭毒。聖人活出聖道之美善,故聖道得以廣傳。
我建中聖神文武皇帝。披八政以默陡幽明。我們聖人般的文武皇帝設立了朝廷八個分部,以分幽暗與賢明。闡九疇以惟新景命。他分闢了九個類別,更新教義。化通玄理。祝無愧心。闡明玄理,無愧於心。至於方大而虛。專靜而恕。廣慈救眾苦。善貸被群生者。聖道寬廣,專靜而恕,救贖苦難,賜福大眾。我修行之大猷。汲引之階漸也。聖道紮根,漸漸推廣。若使風雨時。天下靜。人能理。若能使風調雨順,天下寧靜,人順道理,物能清。存能昌。歿能樂。物體潔淨,生活安寧,死者安樂,念生響應。情發自誠者。我景力能事之功用也。溝通融洽,情發自誠,此乃景教之功用啊。
大施主金紫光祿大夫。同朔方節度副使。試殿中監。大恩人伊斯僧,北方節度副使(Associated Secondary Military Commissioner for the Northern Region)、試殿中監(Examination-Palace Overseer),錫紫袈裟僧伊斯。和而好惠。聞道勤行。身著御賜金紫袈裟,性情溫和,虔誠躬行。遠自王舍之城。聿來中夏。他從王含之城(Rajagriha)來到中國,術高三代。藝博十全。睿智博學,多才多藝。始效節於丹庭。乃榮名於王帳。先效力於宮廷,後在疆場揚名。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公子儀。初恐戎於朔方也。肅宗俾之從邁。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子儀,起先在北領兵,後隨肅宗皇帝旅行。雖見親於臥內。不自異於行間。他雖為皇家內侍,路途中與他人等同。為公爪牙。作軍耳目。為肅宗之手足,軍中之耳目。能散祿賜。不積於家。獻臨思之頗黎。布辭憩之金罽。樂施善助。將御賜之珠寶以及黃金地毯獻上。或仍其舊寺。或重廣法堂。崇飾廊宇。如翬斯飛。不僅修繕舊堂,而且建設新堂。修飾殿堂,使廊宇輝煌。更效景門。依仁施利。在行為中彰顯躬行真道,依仁施利。每歲集四寺僧徒。虔事精供。備諸五旬。餵者來而飯之。寒者來而衣之。病者療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每年召集各寺僧侶,靈修侍奉五十天,寒冷有衣穿,生病的得醫治,死者得以安葬。清布達娑。未聞斯美。最虔誠的佛教僧侶之中,如此美善聞所未聞。自衣景士。今見其人。願刻洪碑。以揚休烈。身穿白衣的景教信徒,見如此信德,願刻碑立傳,以紀念弘揚他們的德行。
詞曰:
真主無元,湛寂常然。無始無終,亙古永恆的真神,無聲無息,無形無像,
權輿匠化,起地立天。擁有教化和完善的權柄和能力,創造了萬物天地,
分身出代,救度無邊。三一真神派遣聖子,降臨人間,施行無邊的拯救。
日升暗滅,鹹證真玄。太陽升起,黑暗消失,見證真神的奧秘。
赫赫文皇,道襯前王。太宗皇帝,榮耀輝煌,繼承前帝之道,
乘時撥亂,乾廓坤張。平定亂象,天地乾坤擴大,
明明景教,言歸我唐。光明的景教傳唐朝,
翻經建寺,存歿同航。翻譯經典,建立教堂,生死有渡,
百福偕作,萬邦之康。百福皆作,萬邦康樂
高宗纂祖,更築精宇。高宗繼位,修築聖殿,
和宮敞明,遍滿中土。和諧寬敞明亮的宮殿遍滿中土。
真道宣明,式封法正。真道宣明,封官正法,井然有條。
人有樂康,物無災苦。人民康樂,天下太平。
玄宗啟聖,克修真正。玄宗登臨皇位,克己躬行,靈修正道,
御榜揚輝,天書蔚映。御榜揚輝,天書蔚映,
皇圖璀璨,率土高敬。皇圖璀璨,全國崇敬,
庶績鹹熙,人賴其慶。百業興旺,安居樂業。
肅宗來復,天威引駕。肅宗繼位,治理國土帶著天威,
聖日舒晶,祥風掃夜。如日頭般明亮舒展,和祥之風吹遍全地,
祚歸皇室,襖氛永謝。皇室歸於安樂,肅殺之風永遠凋謝。
止沸定塵,造我區夏。騷動叛亂止息,皇朝堅立。
代宗孝義,德合天地。代宗孝順公義,德合天地。
開貸生成,物資美利。開明慷慨,國富民強,
香以報功,仁以作施。賞賜恩德,仁愛好施,
暢谷來威,月窟畢萃。如日輝煌,如月璀璨。
建中統極,聿修明德。建宗統極之時,韋修明德,
武肅四溟,文清萬域。武力平息四海,文章萬域清明,
燭臨人隱,鏡觀物色。觀測人心,鏡觀萬物,
六合昭蘇,百蠻取則。光照全地,百蠻景仰。
道惟廣兮。應惟密強。真道何等寬廣!人之回應何等渺小!
名言兮三一。主能作兮臣能述。建豐碑兮頌元吉。
三一真神難以命名!
主的作為是應當稱頌的。
於是,建立豐碑,歌頌那自在永在的上帝。
大唐建中二年歲在作噩大簇月七日大耀森文日建立
時法主僧寧恕知東方之景眾也
朝議郎前行台州司士參軍呂秀巖書
建於大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元月第七日,主日。
建立時,法主僧寧恕主管東方景教眾聖徒
朝議朗前行太司土參軍呂秀巖書
助撿挍試太常卿賜紫袈裟寺主僧業利
撿挍建立碑僧行通
僧靈寶 僧內澄 僧光正
僧和明 僧立本 僧法源
僧審慎 僧寶靈 僧玄覽
僧景通 老宿耶俱摩 僧明一
僧保國 僧志堅 僧義濟
僧玄德 僧利用 僧元□
僧奉真 僧至德 僧和光
僧景福 僧太和 僧崇德
僧德建 僧去甚 僧廣德
僧福壽 僧□□ 僧寶達
僧□明 僧和吉 僧□□
僧遙□ 僧日進 □□輪
僧[這-言+(衣-〦)]和 僧崇敬 僧惠通
僧□□ □居信 僧文貞
僧文明 僧昭德 僧曜原
僧仁□ 僧玄真 僧明泰
僧利□ 僧敬德 僧元□
僧幹□ 僧守一 僧光□
僧聞順 僧普濟 僧凝□
僧衝和 僧英德 僧靈德
僧靈壽 僧還淳 □敬真
後一千七十九年鹹豐己未武林韓泰華來觀幸字畫完整重造碑亭覆焉惜故友吳子苾方伯不及同遊也為悵然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