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最高目的:無傷跑到老

2020-10-17 愉快的跑步



點藍色字關注「愉快的跑步」【全網同名】


很多朋友工作之後,運動量大幅度減少,身體每況愈下,過勞肥或者啤酒肚成為常態。於是想通過跑步來減肥,買了跑鞋和速乾衣服,在附近的操場或公園開始刷圈,但是沒跑多久,不僅沒減掉幾斤肉,反而就出現了各種傷病。


跑步最開始的1個月,先後出現腳踝疼痛,足跟疼,小腿腫痛,然後膝蓋內側、膝蓋外側也出現酸痛......


本來是想跑出一個健康的身體,卻帶來了無盡的傷痛。

據一項調查統計,中國超過1/3的跑者曾出現膝蓋受傷,約1/5的跑者曾出現腳部或腰部受傷,約1/7的跑者曾出現腳踝受傷或足底筋膜炎,幾乎沒有傷病的跑者僅佔15.7%。


1


為什麼會受傷?


用一位跑圈大神的話就是:當你的能力不夠就貿然提速或者增加跑步距離時,傷病自然會找上門。


簡單來說就是:過度使用身體導致傷病。

當我們鍛鍊的時候,身體肌肉會出現輕微損傷,被稱之為「微創傷」,在我們休息和恢復的時候,這些「微創傷」能自動癒合,並因此變得更加強壯。如果身體修復的能力和損傷的程度相當,就不會發生傷病。正是這種精妙的平衡讓我們在鍛鍊後變得更健康,也能跑得更舒服,更快。


當身體修復的速度跟不上損傷的程度時,這種運動和恢復之間的平衡就會被打破,於是傷病就發生了。




2


跑步最容易受傷的3類人群


1.跑步初學者。在還沒掌握跑步的基本知識之前就迫切開跑。


2.跑步激進者。在身體還未適應跑步節奏之前就盲目地增加跑量、增大跑步速度。


3.有傷病史者。忽視自己的傷病史,不注意恢復與休息並進行高負荷的劇烈運動。



3


跑步最容易受傷的5種情況


1,跑步受傷,你可能沒有穿對鞋。


一雙合腳的跑鞋鞋真的很重要,很多人開始跑步就穿著一雙平板鞋或者匡威的休閒鞋,這類鞋幾乎沒有緩衝,對於跑步新手的保護顯然不夠。


還有一些跑友在買跑鞋的時候沒有選到合適的,特別是新手,尺碼還是按照平時穿鞋的尺碼買。一般來說,選跑鞋最好選擇大半碼或者一碼,這樣不會擠腳,導致磨起水泡或者黑指甲。足部有缺陷的跑者更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鞋子。


廣告

無傷跑法

作者:戴劍松 鄭家軒

噹噹

2,跑步受傷,跑前不熱身,跑後不拉伸


跑前熱身是為了讓腿部、背部、肩膀等肌肉激活,讓身體在跑步前期更快進入運動狀態,避免肌肉拉傷,關節損傷,抽筋等情況發生。


跑後拉伸是為了讓運動後的肌肉放鬆下來,避免過度緊張,造成肌肉和膝蓋酸痛,影響下一次運動。跑後拉伸除了放鬆肌肉之外,還能讓肌肉的線條顯得更好看。


延伸閱讀:圖解20個跑後拉伸動作,每個跑者都應收藏


3,跑步受傷,你的跑姿可能有問題。


錯誤的跑步姿勢會造成足底筋膜炎、膝蓋、小腿、大腿、臀大肌等部位酸痛,所以我們一定選擇正確的跑步姿勢,避免受傷。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對於新手來說又非常重要。首先我們來看下,有哪些錯誤的跑步姿勢,看你有沒有中招?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才是正確的跑步姿勢?請看下圖:

4,跑步受傷,你的跑量過大,沒有休息足夠


很多跑者為了追求成績,比如全馬跑進330、310或者300,於是沒日沒夜的累計跑量,一個月跑200公裡都算是少的,多的能到500-600公裡。跑量過大,留給身體恢復的時間就不夠,於是就很容易受傷。所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如年齡、體重、心率等因素,制定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和訓練量,留給身體足夠多的恢復時間。


5,跑步受傷,你的速度過快,核心力量不夠


很多跑步愛好者跑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想著怎麼能跑快一點。於是貿然提高速度訓練,然後就受傷了。這是因為你的核心力量還達不到提高速度的能力。


核心不僅僅是指「腹肌」,包括從肩膀到臀部的一切肌肉。核心力量練好了,不僅能讓你跑得更穩更快,還能減少傷病的發生。


送大家4組徒手練習跑者核心力量的動作,簡單易學,每天花10分鐘,就能練成跑不傷的身體。


平板支撐



動作要領:從基本平板支撐開始,臀部不要下塔或是上拱,一旦你能持續該動作1-2分鐘,你就需要開始增加變化以觀察效果;抬起一隻手臂或一條腿,或者同時抬起方向相反的手臂和腿(左臂右腿或右臂左腿)。比如下面這些變式動作:



臀橋



動作要領:平躺於地,將腳靠近臀部,向天花板上挺臀部,確保肩膀和膝蓋在一條直線上。初學者應該輕鬆保持30-60秒。



更高級的鍛鍊是可以重複做升降運動,並保持更長時間的上挺。當變得容易後可抬起一條腿。


還有一種變化的動作:側橋。


側橋基礎動作


側橋高級動作


深蹲



動作要領:雙腳分開,比肩略寬,雙腳腳尖稍微衝外,挺胸收腹,後背挺直;下蹲,使大腿與地面平行或更低。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在深蹲到最低點時不能放鬆肌肉,否則會對膝蓋產生傷害;還原。重複動作。


難度加大一點:




4


跑步最常見的5種傷病


1.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病理:是由於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的過度摩擦,導致韌帶或滑囊發炎並使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所引起的。


主要表現形式:膝蓋外側疼痛。在下樓或下山時疼痛加重。


損傷的主要誘因:跑前的熱身及拉伸不夠充分;跑步姿勢不規範;跑量過大造成嚴重負荷;髖外展肌群不夠強大以及跑後沒有進行適當的按摩放鬆。


遇上了怎麼辦?


髂脛束按摩


●你可以通過冰敷來減少疼痛感、緩解膝蓋壓力。

●你可以對髂脛束進行拉伸或者滾泡沫軸,建議滾泡沫軸,緩解疼痛的效果好一些。

●還要記得休息,休息也是跑步中的一大學問。

●不過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加強臀外展肌的訓練。(參照本文之前提到的核心力量訓練中的臀橋和側橋。)


2.髕骨關節疼痛症候群(跑步膝)



病理:主要是由於膝關節伸屈時髕骨運動軌跡不良造成勞損、創傷以及錯位。


主要表現形式:膝蓋下方疼痛。在做類似於上下樓或下蹲的動作時,疼痛會加劇。


損傷的主要誘因:髕骨周圍的肌群薄弱以及跑者的不當訓練行為。所以要想預防該損傷的發生我們首先要制定好良好的跑步計劃,避免訓練不當。其次就是加強股四頭肌的鍛鍊,加強髕骨周圍的肌群。


遇上了怎麼辦?


拉伸股四頭肌


●進行及時的休養治療,要在恢復期減輕訓練量,循序漸進,如果加量過大容易引起二次損傷。

●進行相關的力量訓練保證股四頭肌的力量。

●穿可以給你提供必要的支撐的合適的跑鞋。


3.脛前疼痛



病理:主要由於附著在脛骨上的小腿肌肉收縮導致骨膜反覆牽拉所引起,多為慢性炎症。


主要表現形式:局部腫脹、按壓疼痛。


損傷的主要誘因:步態異常,如足過度內旋或外旋;足部、小腿負荷過度;訓練量增加太快;長時間在硬地面跑步以及踝關節柔韌性不夠。想要預防該損傷你需要做的就是逐漸增加跑量以及選擇一雙適合自己足型的專業跑鞋。


遇上了怎麼辦?


拉伸腓腸肌


● 按摩有助於改善病情。在症狀有所好轉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小腿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的鍛鍊。

● 確保你跑步時穿著適合你足型的正確的跑鞋。

● 在鍛鍊前後做徹底的拉伸,特別注意拉伸腓腸肌。

● 有計劃、循序漸進地增加你的跑步距離。必要時減少跑步的時間,慢慢地找回狀態。

● 改進你的跑步技術,這不但有助於治療你的傷病,還能預防它們復發。


4.跟腱



病理:跟腱是由連接小腿後方肌群與跟骨的帶狀肌腱纖維組成,張力通過肌肉收縮傳遞到跟腱。跟腱炎一般指跟腱急慢性勞損後形成的無菌性炎症。


主要表現形式:為足跟部上方及內部的疼痛、酸痛、壓痛、僵硬,在活動後加劇。


損傷的主要誘因:跑步前熱身準備不充分;跑量過度;扁平足以及外傷或感染這四點。其中如果是因為扁平足引起的就一定要選擇一雙適合該足型的跑步鞋,其餘三點只要多加注意改善便能避免。


遇上了怎麼辦?



拉伸跟腱


● 建議選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藥物進行外敷,冰敷也可以。

● 拉伸附著於跟腱的肌肉對於減輕張力至關重要。

● 當然如果症狀相對嚴重的跑友可以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便可得到恢復。


5.足底筋膜炎



病理: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症所致。


主要表現形式:足底任何部位的疼痛,從足跟到足弓。最常見的疼痛位置是足跟前方4 釐米 的地方,在按壓時可能會有觸痛。

 

疼痛往往在你早晨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嚴重,或者是在長時間的休息、足部沒有負重之後。輕柔地運動會減輕疼痛,但足部著地時間一長疼痛又會加重。足底部受到突然的拉伸(如上樓梯或墊腳尖)可能會使疼痛加重。


損傷的主要誘因:跑者體重過大導致長期處於高負荷的壓力下,其次就是跑步過量。另外從結構上也有導致足底筋膜炎的不良因素,例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過短等。所以要想減少該損傷的概率除了控制體重和跑量外,選一雙適合自己足型的跑鞋也是至關重要的。


遇上了怎麼辦?



拉伸足底


●除了進行冰敷或者一定的藥物治療外,簡單的足底按摩及拉伸也有很好的效果。當然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選擇在足跟部有緩衝墊並且對足弓有良好支持的跑鞋。不要穿舊的、磨損的鞋(特別是運動鞋),這些鞋可能不能給你的足跟以良好的緩衝。

●在鞋裡放入鞋墊和足弓支持墊。即便你只有一隻腳感覺疼痛,也要在兩隻鞋裡都放入鞋墊或支撐墊。

●定期對跟腱和足底筋膜做輕柔地拉伸有助於緩解症狀。用按摩球來按摩足底,以拉伸、活動足底筋膜。

●在你睡著以後,你的足底筋膜往往會縮短收緊(這就是為什麼疼痛往往在早晨最重)。可以在睡覺時戴上夾板以保證足底筋膜受到持續的拉伸。


跑步並不是為了追求競技水平,只有克服了大規模的『傷病潮』,它才能帶來更大的健康和快樂。跑步,就應該是無傷跑到天荒地來。

在微信公眾號(愉快的跑步)回復「01」,免費推送「跑步聖經」大禮包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分享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網際網路、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跑友參考。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跑步資訊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支持理解。

相關焦點

  • 跑者的最高境界:無傷跑到老!
    日復一日的奔跑裡,能做到無傷跑步,是每個跑者的終極目標。2017年開始接觸跑步,3年後,全馬跑進了4小時,從名不經傳的跑界小白,蛻變成了小有名氣的運動達人。她說,跑步的好處,只有你堅持跑起來才能體會!她叫左萍,來看她的跑步故事。
  • 跑者的最高境界:無傷跑到老
    關注慧跑,助您輕如羽、跑無傷日復一日的奔跑裡,能做到無傷跑步,是每個跑者的終極目標。因跑步結緣的跑友讓我開心,因跑步鍛鍊我的信念更加堅強,因跑步我灑下的足跡更加綿長!我們要跑步,還要無傷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忘初心,為健康而跑!
  • 10個忠告,教你如何無傷跑到老
    每一位跑者開始跑步的時候都有各種不同的初心,有的是為了減肥,有的是為了身體健康,有的是為了挑戰自己...不管什麼理由,我相信很多跑者跟我一樣,堅持跑步之後,都會想:怎麼樣才能跑得更快、更遠?往往很多跑者為了能快一點達到目標,開始加大跑量,提高速度,然後身體就慢慢出現了各種傷痛個疾病。
  • 用好外力,輕鬆無傷快樂跑步
    用好外力,輕鬆、無傷、快樂跑步北方,零下30度,多地出現雨雪天氣,氣溫真的太低了。我們普通人,做不了像那出徵的「蒙面」英雄,但我們可以做自己心目的英雄。對於跑步的人來說,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堅持就是勝利,堅持了,你就是你的英雄。昨晚,幾個跑友突然想在解放公園畫一隻標準的「老鼠」,「老鼠」太形象,解放公園跑過的軌跡圖真像老鼠,我總覺得跑步的人都挺有想像力的。
  • 跑步是否傷膝?
    ……馬拉松可不背這個鍋,從一開始就說明了,跑馬對身體要求很嚴格的極限運動,首先無心臟、腎臟、高血壓、膝關節炎等疾病,其次要從短距離,小塊肌肉練起,至於是否傷膝,跟自身的原因有很大的關係,有的人跑到70歲,身體健碩,膝蓋無任何症狀,有的人一跑即傷,膝蓋疼痛欲裂,所以跑步傷膝是道偽命題,因人而異,我剛剛接觸馬拉松的時候,由於體能跟不上,以及對膝關節的過度使用,導致跑步膝頻頻來襲,這個時候,休跑靜養兩天,
  • 跑到100歲不是遙不可及!長期健康無傷奔跑的10大關鍵是這些
    令人欣喜的是:很多跑者已經將跑步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希望自己活到老跑到老,將跑步長期堅持當然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但要實現跑一輩子,最大的障礙就是傷痛。
  • 千萬別,一年跑2個全馬,無傷跑到老最好!
    跑步會上癮,但是跑馬千萬別成癮,熱愛跑步但千萬別瘋狂跑馬,想要無傷健康的跑的更久,下半年千萬別衝動的報名N個全馬賽事了,周末少參賽平時多跑5公裡,才是健康跑步最佳的方式。
  • 無傷奔跑的10大終極要領:最後一點很重要|跑步|跑者|力量訓練|慢跑...
    跑步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活到老跑到老是許多跑者的願景,但要實現將跑步這種積極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一輩子,最大的障礙不是無法堅持,而是傷痛。  85%的跑者曾經或者正在經歷傷痛,這無疑是大眾持久、健康、無傷跑步所面臨的最大攔路虎。
  • ​無傷奔跑的10大終極要領:寫在新書《無傷跑法2》上市之際
    點擊☝ 藍字,關注慧跑跑步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活到老跑到老是許多跑者的願景,但要實現將跑步這種積極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一輩子,最大的障礙不是無法堅持,而是傷痛。 85%的跑者曾經或者正在經歷傷痛,這無疑是大眾持久、健康、無傷跑步所面臨的最大攔路虎。
  • 71歲王大爺跑步56年,從關節炎跑到北馬9星,但是他想說……
    71歲王大爺跑步56年,從關節炎跑到北馬9星,但是他想說……昨天,跑步女神發表推文《跑圈喜報!焦安靜的小老妹,莒馬冠軍小婧,被清華大學錄取啦!》,分享跑步相關的文章。今天跑步女神小編分享:71歲王長勝大爺跑步56年,從關節炎跑到北馬9星,但是他想說……上圖左一,是王長勝大爺,西安跑友
  • 想要健康、長久、無傷跑步的10個忠告
    作為業餘跑者,你可以遵循一些老司機的忠告,及時反省一下自己的跑步習慣,少走一些彎路,讓自己健康、長久、無傷地跑下去。 日本田徑聯盟科學委員山地啟司博士在《跑步重點指導》一書中提到:跑步如果是以健身為目的,就要配合休息,否則疲勞過度,身體反而會出現毛病。 我們跑步追求的並不是某個數字,而是越來越好的健康狀態。
  • 怎樣跑步不傷膝蓋?無傷跑步快來get這幾個技巧
    很多人會選擇跑步這項門檻低的運動,但也有人「談跑色變」,覺得跑步會對膝蓋造成損傷。的確,不正確的跑步方法會讓膝蓋勞損,那麼怎樣跑步才能不傷膝蓋、無傷跑步呢?怎樣跑步不傷膝蓋?必須了解正確的跑步方法1.重視跑前熱身跑步前期做好拉伸動作,可以有效地進行熱身。熱身能讓人打開身體,快速地進入跑步的狀態。
  • 多威聯合權威專家指導無傷跑,傳授怎樣跑步不傷膝蓋!
    有研究機構針對跑步傷病曾經做過調查,結果表明,無論是業餘跑者還是職業跑者,跑步的受傷比例高達80%。不過,如果在跑步過程中做好充足的準備,無傷跑也並不是沒有可能。如何才能無傷跑,怎樣跑步不傷膝蓋呢?8月22日,多威舉辦了「奔跑夜市」的活動,針對無傷跑、怎樣跑步不傷膝蓋等內容做了詳細普及,讓跑者更安全跑步。
  • 跑步打卡十公裡:跑步無傷,感覺真好
    其實昨晚就在體育場內跑了兩公裡,感覺左腿沒什麼問題,才有了"傷"後的十公裡。之所以打引號,是因為我沒看醫生,不好下結論。其次,除了前兩天跑步左腿有反應之外,走路完全沒影響。我向一名跑友描述我的情況時,他說我可能疲了,需要休息調整。我問的這位,沒看他休過,天天在跑,前不久還跑了個城際一百公裡,同樣是人,不得不服。 提到我的這個傷由,不得不說八月份十公裡破55分鐘,配速破5分30秒,這次PB徹底激起了我的挑戰願望。到了九月份,天氣更適合跑步了,以前感覺稀罕的5分30秒配速多次超越。
  • 如何才能無傷跑步?快來和多威一起學習正確的跑步方法
    如何才能無傷跑步?快來和多威一起學習正確的跑步方法時間:2020-09-03 13:24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才能無傷跑步?快來和多威一起學習正確的跑步方法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大家也都開始注重養生了,如何能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一直是我們比較關注的話題。
  • 《無傷跑法2》隆重發布| 激活人生,暢聊「無傷」
    其實跑步這項運動是需要系統學習的,當你開始學習,有了一套系統、循序漸進的跑步理論和方法時,你會發現你會對跑步的認知只是冰山一角,跑步遠比你想像的要複雜的多.如何才能跑步持久不受傷呢?慧跑自2015年至今針對中國跑者的跑步研究與實踐研發推出適合中國人的跑步方法——《無傷跑法》同名系列叢書。
  • 跑步不傷膝蓋,不負責任的跑步才傷膝蓋
    某一次跑步後,感覺膝蓋部位有點隱隱的疼,但是不嚴重不礙事,還是能跑的。所以你就堅持了下來,結果,小傷變大傷。 一些跑步發燒友讓他休息感覺,像給他上刑一樣難受。我們總是這樣,覺得一點點小傷就無所謂,不會妨礙我們的跑步。結果,原本休息就能緩解的小傷病,變成了需要去醫院治療的大傷病。
  • 跑步不傷膝蓋,不負責任的跑步才傷膝蓋
    所以,膝蓋受傷,很大情況下都是你對跑步不負責任,不自查也不內省。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導致膝蓋受傷的那些原因。幾種比較常見的膝蓋損傷跑步導致的膝蓋損傷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下面幾種,來看看你的膝蓋傷屬於哪一種。1.
  • 2021年無傷跑步的5個法則(文末有福利)
    因此,跑步傷不傷膝其實因人而異。簡單來說,要看你怎麼跑,有什麼樣的膝。 第一類:體重過重且本身肌肉力量不夠的人。這類人群的膝關節本身就承受了過多的壓力,還沒有很強的腿部肌肉對膝關節進行保護和支撐。 ③ 10分鐘法則:跑前10分鐘熱身,跑後10分鐘拉伸,比急著跑步更重要。 ④ 談話法則:對於以健身為目的而跑步的跑者,堅持慢跑就很好。如果你在跑步中,能和別人進行完整的對話,那就說明你的呼吸節奏很好,這就對了。 ⑤ 500~800公裡法則:好的跑鞋,可以讓你足下生風,還能減少傷病的機率。而一雙損壞的跑鞋,可能也會讓你更容易受傷。
  • 激活儲備心率,合理運用心率區間,讓跑步更高效
    文/跑者説儲備心率就是最大心率減去靜態心率,儲備心率值越大,心臟承受負荷能力越強,也代表個人運動能力越強,利用儲備心率科學劃分運動強度區間,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去跑步。一、了解什麼是MHR、RHR、HHR、THR理論最大心率(MHR)=220—年齡,例如一個35歲的人,其最高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