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妄說呢?金剛經說佛法不可說,佛法在心中。我現在說一說,是把我自己看後的想法說一說,所以是妄說。
每個人讀完書後有每個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有人常舉的例子,說不同的人看《紅樓夢》,看到對林黛玉的描寫,每個心裡所描繪的林妹妹的長相是不一樣的。看書的人喜歡長相清雅些,他腦海裡的林妹妹就是清雅的;看書的人喜歡不胖不瘦的,即使書裡說她弱不禁風,他腦海裡的林妹妹也不會是瘦得撐不住身體的。
每個人看完《金鋼經》對佛的理解也會是不一樣的,就象每個人對真理和智慧的理解不一樣。我認為金剛經說的真理沒有固定說義。引申開來,我們所接觸過的《道德經》不是真理,《論語》不是真理,現在很多的認為對的東西也不是真理,佛法不講真理。 真理就像我們現在的科學,今天論證的東西明天還會有新的發現。 真理和智慧是一名詞,需要不斷地體驗、發現、證明。即使是千縝萬密驗證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完美的智慧或最後的結論。
有一個笑話說的,說一對老夫妻一起過日子幾十年了,有一天妻子對老公說:「我今天都有點不了解你了。」都過了幾十年,幾十年的長相斯守還搞個有點不認識了。
我們看事物的眼光是有局限的,靠看、靠聽、靠接觸、感觸、靠聞、靠品、靠實做等,每一條途徑都是有我們生理和心理的局限。比如蝴蝶扇動翅膀的聲音我們聽不到,紅外線我們肉眼看不到。
我們看到的世界只是世界的一角。一沙一世界,一人一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打個比方:我們喜歡站在魚缸邊看金魚,有誰知道可能地球、銀河系也是個巨大的「魚缸」,有另一種生命在隔著「魚缸」看我們。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就是說天地似一個大容器。
真理不一定是真理。佛變幻萬千。佛在心中,各顯各相。所以要成就自己,可以將自己的東西資助別人來積累功德,更大的福德是身體力行並讓別人能體悟他自己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