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為了看看這位陳氏老人兒,誰還會去陳家溝?

2020-12-09 太極體驗家

陳家溝坐落於河南溫縣,是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陳氏太極拳從最早的長拳開始到現如今的享譽全球,前前後後經歷了400年的時間,一句話, 陳家溝之與陳氏算是沃土,成就了陳氏太極拳。

在被譽為太極第一村後,陳家溝瞬間變得聲名鵲起,據陳家溝的人介紹,早些年每年5月份開始到10月份,這半年的時間,會有大批的太極拳愛好者蜂擁而至,前往陳家溝。

即便是到了幾年,到陳家溝的人越來越少了,原因不難理解,畢竟隨著網絡的發展,通過網絡學拳更便捷,省時間成本也比較低,這樣的大環境下到陳家溝學拳的人逐年減少,但是即便是現在網絡能解決學拳問題,還是有一批鐵桿拳迷不遠萬裡每年奔赴陳家溝

為何?

原因很簡單,看看這位固執的陳家溝老頭,陳小星

陳小星,陳小旺老師的胞弟,相比較陳小旺全世界的奔走,陳小星就低調很多了,雖然師承陳照丕,深受祖父陳發科的影響,功夫極高,但是他給自己定下了幾十年不變的原則,一輩子立志在陳家溝授拳,不離開陳家溝

而成名後的陳小旺等很多太極拳高手都先後離開了陳家溝到外面發展,但是陳小星始終堅守陳家溝,不曾離開,相比較大城市的繁華,陳家溝是單調了些,但是卻也對拳術的精進提供了更好的環境,誘惑少,清淨,這些都是現代人練拳最難得的

很多拳迷為了一睹陳小星的風採,真真的到陳家溝,到陳家溝親眼看陳小星的拳術對這些深度拳迷是非常樂意的

像這樣固執的老人不多了,他們不追求名利,一心用在拳術的精進上,這些才是陳氏太極拳的脊梁,才是陳氏太極拳最寶貴的傳承。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陳自強老師現場演練演練陳家溝陳氏太極槍教學!
    陳自強老師現場演練演練陳家溝陳氏太極槍教學! 來源:今生遇見你是我之幸也 原標題:陳自強老師現場演練演練陳家溝陳氏太極槍教學
  • 陳家溝現如今最厲害的內功高手:其貌不揚,從未離開過陳家溝
    陳家溝地靈人傑,四百年前自陳王廷創立長拳以來,傳承未斷一代勝過一代,到後來改名為陳氏太極拳,培養了很多太極拳高手,現有的很多太極拳門派也都與陳家溝與陳氏太極拳有著千絲萬縷的練習當年的楊公露禪就是三次拜師到陳家溝學成之後創立了楊氏太極拳成為一代開宗立派的太極拳大師
  • 話說太極拳(7)|楊露禪真的來陳家溝偷拳了???(連載)
    勸說他讓楊露禪過繼給陳德瑚做義子,到陳家溝去,不單是生活條件好,如果陳家族長允許,也可以學習陳氏家族的祖傳武藝太極拳。  當時,楊露禪家境貧困,其父素聞陳德瑚大名,也知道懷慶府陳家溝的陳氏家族與廣平府東街的武氏家族都是知名大戶,陳德瑚與武家行二的武汝清還是同科進士,陳武兩家關係甚密,又見掌柜王昶態度誠懇,便同意兒子到陳家溝去。
  • 探秘陳家溝
    隨著巴士和的士無縫轉接順利進行,愈靠近陳家溝心情便按耐不住的激動和興奮,那層神秘的面紗也被緩緩揭起… 村外下了車,獨自一人背著包,忐忑而小心翼翼地往裡走去。村口的武術學校內看見少男少女正在操練著太極拳的動作和架勢,拐彎處的大石上寫著餘秋雨先生的「中華大秘,藏於太極」的八個大字。
  • 走出陳家溝:百名拳師全國開館,全球200站點免費培訓
    及至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廣開傳拳之門,太極拳逐步演變出諸多太極拳流派,後人便把陳王廷創立的太極拳稱為陳氏太極拳,因此陳家溝也被視為太極拳發源地。 而400多年過去,現今陳氏太極拳輩分最高的「高手」,是四位陳氏第十一代十九世傳人: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他們也被稱為「四大金剛」。 在陳家溝,孩子們不論將來是否走上太極拳傳承之路,孩童時候都會玩著摔跤、翻跟頭、站樁,或者比誰打的拳好。「打套拳再出門」,是孩子們出門玩之前,很有可能會從各自父母那裡聽到的一句話。
  • 在陳家溝素來有小架不出門,迷陣之外就這一招不外傳
    學習太極拳的愛好者們,關於陳家溝自然是不陌生,早在九十年代隨著太極拳被申請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後,陳家溝就被譽為太極第一村。追溯歷史,陳家溝也算是實至名歸,四百年前陳家溝的陳王廷開始鑽研長拳,後來改名為陳氏太極拳,此後的歷史中先後有很多知名的太極拳大家出現。在陳氏太極拳的基礎上,更是因為陳氏的推廣有了後來的楊露禪,創立了楊氏太極拳,此後隨著拳迷們的需求陸續產生了很多的門派,到現在常見的有孫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等等。
  • 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此行嚮導陳亞軍,是陳氏家族第二十世後裔,也是太極拳大師陳小旺的入室弟子。他介紹,陳家溝歷史可上溯至明初。明洪武年間,朱元璋令山西洪洞縣民眾向懷慶府(今焦作一帶)移民。陳氏先祖陳卜扶妻攜子行走在移民隊伍裡,最後落腳在溫縣常陽村。常陽村位於焦作市溫縣城東5公裡外的清風嶺上,南臨黃河,北靠太行,山水旖旎,那裡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常年水流不斷。
  • 《中國文化報》盛讚陳家溝:一個小村的太極全球傳奇
    陳家溝人以拳會友、以拳為媒,把「太極拳」打進了生活,打開了一條走向小康生活的康莊大道。新思想引領小康路「以前陳家溝人雖練拳,但僅僅是為了個人強身健體。祖輩的規矩不允許我們去教拳掙錢,認為那是賣藝,自降身份。所以大部分村民只能依靠種地為生,收入單一,生活也緊巴巴的。」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陳照森卻破了這個規矩。
  • 走訪陳家溝,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
    △圖來自於網絡此前,馬保國本人還一直在聲稱「為太極拳正名」、「高手在民間」,在得到了小小的教訓後,現在聽來那些話也都淪為了武林笑柄。近兩年關於「太極拳是花架子」的說法層出不窮,為了讓大家有更清晰的一個認識,我們特意來到了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溝。
  • 太極拳門戶之爭:陳家溝溯源 一種以姓氏命名的功夫帶來百年迷霧
    陳家溝僅存的畫像,誰是陳王廷?蔣發又是誰?陳王廷的著作因年代久遠多遭散失,現尚存《拳經總歌》和《長短句》詞一首。《長短句》陳氏第九世陳王廷創編太極拳壓「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閒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欠官糧早完,要私錢即還,驕謅勿用,忍讓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癲。
  • 陳氏太極拳近代發展史
    以紀念這位優秀太極拳家。)     1928年一代宗師陳發科從河南的陳家溝來到北京,從此開始了他在北京的三十年授拳生涯。他開創了陳式太極拳在全國發展的新紀元,是近代陳式太極拳的傑出代表。     19世紀50年代,學拳於陳家溝的楊露禪來京傳播太極拳。在其子楊班侯與楊健侯、其孫楊澄浦三代人的努力下,太極拳在北京已經相當流行。但是發源於陳家溝的陳氏太極拳卻不為人所知。
  • 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拳七大門派齊聚——陳家溝
    昨晚,為了慶祝太極拳成功申遺!太極聖地陳家溝隆重舉行了「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慶祝活動,太極拳六大門派齊聚「光明頂」——陳家溝。太極拳聖地——陳家溝陳家溝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城趙堡鎮,距離溫縣5公裡。300多年前,陳紹傑的先輩、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創編了太極拳,太極拳自陳王廷首創之後,在陳家溝世代相傳,到現在只有3000多人的陳家溝,如今有著太極拳學校3個、家庭拳館40多個和拳師800多名。
  • 若問太極古今事 請君且看陳家溝
    數百年來,這裡記錄了一個又一個關於太極拳的故事……尋源曾經的謀生技能走鏢時的保命手段陳家溝原名常陽村,位於黃河北岸、河南溫縣縣城東5公裡的清風嶺上。明洪武年間,因陳家溝陳氏始祖從山西移民到此繁衍生息,加之村中有三條深溝,遂改名陳家溝。後因匪盜出沒,村裡成立了武學社,陳家溝人開始習練家傳長拳,漸漸習武成風。
  • 太極拳並非陳家溝,武當青城也沒有太極拳,真正的太極產生曝光
    首先我們要說的是,太極拳並非陳家溝。武當青城之前也沒有太極拳,那麼太極拳是從哪裡來的呢。這要從楊露禪,前輩說起了。 楊露禪 楊露禪,生於1799年直隸省廣平府人,10歲時到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德瑚家為僮,學習拳藝。
  • 第一次去陳家溝,陳長興說了兩句話,楊露禪轉身就走了
    楊露禪師承陳長興,十八年的時間三次到陳家溝學拳,最終離開師門後,創建了楊氏太極拳,並且將太極拳推廣到全國各地。楊露禪是一位功夫高手,但是他更是一位太極拳的推廣家,放到現在他則是一名成功的商人,當然他的產品是健身太極拳。
  • 探源陳氏太極拳與洪洞通背拳
    洪洞通背拳的起源至今尚無確切定論,洪洞通背拳與陳式太極拳的淵源關係也眾說不一,其中洪洞通背拳始祖郭永福與陳家溝陳氏家族第十四世陳有孚為同一人的說法,更給洪洞通背拳的起源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往前去獅子抱繡球。展手一腳踢煞。回頭二換出不差。只轉兩拳護膝。當場按下滿天星。誰敢與吾比並。(二)陳式太極拳長拳譜(據唐豪《行健齋隨筆》)懶扎衣立勢高強。丟下腿出步單鞭。七星拳手足相顧。探馬拳太祖傳留。當頭炮勢衝人怕。中單鞭誰敢當先。跨虎勢那移髮腳。拗步勢手腳和便。獸頭勢如牌挨進。拋架子短當休延。孤身炮下帶著翻花舞袖。拗鸞肘上連著左右紅拳。玉女攢梭。倒騎龍。
  • 行走中原丨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此行嚮導陳亞軍,是陳氏家族第二十世後裔,也是太極拳大師陳小旺的入室弟子。他介紹,陳家溝歷史可上溯至明初。明洪武年間,朱元璋令山西洪洞縣民眾向懷慶府(今焦作一帶)移民。陳氏先祖陳卜扶妻攜子行走在移民隊伍裡,最後落腳在溫縣常陽村。常陽村位於焦作市溫縣城東5公裡外的清風嶺上,南臨黃河,北靠太行,山水旖旎,那裡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常年水流不斷。
  • 河南溫縣陳家溝,太極拳真正發源地
    在改革開放以後太極拳劃分為一種強身健體的健身方式,並不是像馬保國那樣用太極拳去爭強好勝,與人搏鬥,最後只能是譁眾取寵。在河南焦作溫縣的陳家溝一直被稱為是太極故裡。在明末清初,陳氏第九代陳玉廷將祖傳拳術結合《易經》中的太極陰陽之理創編出了陳氏太極拳。由此之後,太極拳才真正走向了世界。
  • 楊露禪18年三上陳家溝 為什麼第三次才學成?恆心化成楊無敵
    下面來說說他三次去陳家溝習武的事,前後可是花費了18年時間,從一個少年到學成後成為了年過40的中年大叔,可以說,對武術的痴迷千古第一人!楊露禪第一次去陳家溝習武。碰了很多次壁,最後只好想了個辦法,裝作流浪街頭的啞巴,大約在冬季,暈倒在陳長興家門口,陳長興動了惻隱之心,收留在家當傭工。楊露禪是個有心計的人,在傭人期間,把陳家人練拳的動作全部記了下來,晚上等夜深人靜偷偷習練。
  • 河南陳家溝,太極拳的發源地,帶你了解太極文化
    這麼多人都在打太極拳,可是真正了解太極文化的卻沒有幾個,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太極拳真正發源地是陳家溝。陳家溝位於河南焦作溫縣,據說在400多年前,這裡還不是陳家溝,有一個姓陳的人遷徙這裡,在這裡繁衍後代,由於陳氏人丁興旺,後改名陳家溝。當初的太極拳也只是為了自己強身健體,也許創造這套拳的陳氏先祖可能自己也沒想到,有一天這套拳會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