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不訓子」,老祖宗留下的忠告,聽懂的父母一生受益

2021-01-19 好孕

文|好孕姐

前幾天帶著樂樂去參加親戚家孩子的滿月酒,吃酒席的時候都是和帶著孩子的家長坐在一起。席間一個遠方親戚的4歲兒子,一直不停地搗亂,自己不好好吃,也影響酒席上其他人用餐。我看著這位媽媽強忍著怒意,一直在盡力控制著自己的脾氣,好言相勸小孩子。旁邊一位年紀大的阿姨也一直在勸,不要生氣,老祖宗有言,飯前不訓子,等孩子吃完飯再好好和他講道理。後來孩子在媽媽的耐心勸說下,開始變乖了,好好吃飯了。

中華文化傳承至今,真的很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一些簡單的名言俗語就能說出一個人生道理,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到現在讀來聽來仍然是智慧,值得後人揣摩和學習,比如飯前不訓子。老祖宗有言:飯前不訓子,裡面蘊藏大智慧,聽懂的父母一生受益。

首先飯前訓子,影響食慾,耽誤孩子身高發育

飯點的時候,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氣氛都是相對輕鬆的。一般孩子在這樣放鬆的氛圍下,食慾也會大增,能多吃點飯。但是很多父母喜歡選擇在這個場合對孩子進行教育和訓斥,不管孩子有錯沒錯,家長都要說教一番。往往父母一旦對孩子進行說教,總會想起孩子的一些錯事,只會越想越生氣。然後不由自主就各種責怪,語氣也加重。孩子在這樣的壓力下,心情很緊張害怕,難過壓抑的根本沒心情吃飯。食慾變差,沒有胃口,根本吃不下去飯。這樣時間長了,不利於孩子營養補充,不僅耽誤孩子的身高發育,而且影響身體健康。

再者飯前訓子,會破壞親子關係,影響家庭和諧

平時的時候,家長都忙於工作,一家人很難整整齊齊坐在一起。而吃飯的時候正是一個契機,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氣氛融洽,這樣的氛圍不僅有助於家庭和諧幸福,而且對孩子的教育也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如果每到飯點這個輕鬆的氛圍,父母就開始訓斥孩子,孩子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輕鬆氛圍被破壞掉了,孩子還會很恐慌,為什麼好不容易一起吃個飯還要教訓我,是不是我很差勁,父母是不是不愛我了等等。在這樣的場合下訓斥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想逃離,不願和父母進行交心的溝通和交流,會導致孩子和父母的心越來越疏遠,嚴重破壞親子關係,影響家庭和諧。

人們常說,家庭幸不幸福,從飯桌上就可以看出來了。一家人經常整整齊齊坐在飯桌前心平氣和地吃飯聊天的家庭多半是幸福的。所以在這麼溫馨的時刻,就不要大動幹戈了,就算孩子再惹人生氣,也要控制一下自己,想想大人一動火,這頓飯誰都吃不安生,得不償失。孩子有錯,可以飯後找個時間慢慢說教,孩子也更容易聽得進去。

相關焦點

  • 「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前人留下的俗語,還有借鑑意義嗎?
    比如這句「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如果僅從字面上來解釋,那就是「吃飯之前不要訓斥孩子,睡覺之前不要訓斥妻子」。其實,這句話包含著教育孩子和夫妻相處的大道理。「飯前不訓子」在教育孩子上有什麼意義呢?值不值得現在的家長借鑑?前人之所以認可「飯前不訓子」,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解讀。其一,糧食很寶貴,吃飯很重要。
  • 農村老話:「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下面就來一起學習一下,農村老話「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農村老話:「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飯前不訓子,簡單地說就是吃飯之前不能教訓孩子。農村人認為,飯前訓斥孩子,使其胃裡的消化液大大減少,吃到肚子裡的食物不能充分地得到消化,人體難以吸收,時間長久了會造成孩子的食欲不振,造成營養不良。睡前不訓妻,是說在睡覺之前夫妻之間就不要再吵架了,因為人帶著負面情緒上床睡覺,對人的身體是不利的。
  • 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啥意思?古人經驗現在受用嗎?
    而民間也流傳著許多相關的俗語,在古人關於如何處理家庭矛盾的俗語中,有這樣一句話,讓人頗感玩味: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所謂「飯前不訓子」,指的是當子女犯有錯誤的時候,如果需要教育,不要選擇在飯前這段時間。在我國古代,由於人民的思想較為落後,很多家長管理子女的方案以簡單粗暴為主——比如著名的「棍棒之下出孝子」就是典型。
  • 老祖宗的忠告:為人處世,牢記三句話,餘生順風順水!
    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總覺得做人好難、人際交往能力弱,那就來聽聽老祖宗的告誡吧?老祖宗的忠告:為人處世,牢記三句話,餘生順風順水!第1句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中國向來講究來而不往非禮也,其實這話說的就是給予他人便利,早晚他人會給予我們便利。
  • 老話「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老祖宗的忠告,真的準嗎?
    老話說得好,「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中國流傳下來的老話俗語多到一籮筐都裝不完,這些老話背後蘊含的道理也重如泰山。那這句老祖宗的忠告,真的準嗎?一、上半句的含義釣魚現如今更多的只是一種愛好,在過去,這可是一種營生,有的人會將釣來的魚賣給別人換取銀兩生存,又或者填飽肚子。雖說這句話是老祖宗的忠告,但是任何的忠告不懂其背後的含義那都是白瞎。所以「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這一句老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精華在下半句,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忠告,因為這在古人的心目中,都是犯忌諱的事情,一旦執意去做後果往往都不堪設想。第一、窮不搬家相信大家都聽過俗語「人挪活,樹挪死「,那為什麼還會有」窮不搬家「的說法呢?難道其實家庭生活特別貧困,也不應該重新換一個地方發展嗎?
  • 俗話說「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忠告
    但是卻有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這究竟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釣一下魚就要窮三年,玩個鳥就會毀一生呢?這句俗語下半句甚至比上半句都要經典,你們一定沒聽過,一起看看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吧。俗語是「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是挺有意思的一句俗語,但是其實下半句才更經典,你們一定沒聽過,那就是「一朝學會狗攆兔,從此踏上不歸路。若是戀上鷹,兩眼含淚望天空。」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老祖宗的忠告,老人言,口口相傳的民間智慧
    老人的智慧都是他們的人生經驗,一代一代地傳授,直到今天依舊散發著民間智慧的光芒,儘管距今已多年但是老祖宗的智慧永不過時。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名句,值得我們去學習領悟,定會受益匪淺。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只有經歷過才懂其中的奧秘,回想我們自己的過往,多多少少會走些彎路,而老人們的這些話其實就可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
  • 老祖宗的忠告
    其實每一句俗語的由來,都是老祖宗的經驗總結,裡面都蘊含有一定的人生哲理和自然規律。 除了生產生活外,在為人處世上,老祖宗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其中有一句俗語你應該知道,那就是「男怕三搖頭,女怕闊步走。」
  • 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而像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幾千年來,老祖宗用智慧把他們的生活經歷,編成了通俗易懂的俗語,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這些俗語,便是他們看透人性,看透人心的總結,老祖宗用這些話來忠告我們,生活中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那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
  • 老祖宗留下的這2句處世忠告,句句經典,耐人尋味
    《圍爐夜話》分為221則,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勤儉等十個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業」為本的深刻含義王永彬在《圍爐夜話》中留下的這2句處世忠告,非常耐人尋味!《圍爐夜話·第五七則》寫道: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勝於靠他人。
  • 人不能太過於單純,鬼谷子留下的3句忠告,悟透後能少走彎路
    那接下來就來跟大家聊聊,人不能太過於單純,鬼谷子留下的3句忠告,悟透後能少走彎路。一、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功歸人而過歸己,救患扶災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人際交往當中,一個人如果總是重重地指責別人,對自己的指責很輕或是避而不談,那麼就不能與這樣的人合作共事。
  • 牢記老祖宗的忠告
    中華文化傳承了幾千年,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瑰寶和智慧,而其中有一部分是「俗語」,說到俗語,如今已經被很多人所忽視,在很多人看來,那些所謂的俗語已經過時,甚至顯得很陳舊。其實如果這樣理解就錯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很多俗語其實都來源於生活,是數代人的人生經驗和總結得出來的,而這些智慧可以說是經歷了歷史的驗證和考驗,留下的大多是真理,哪怕細細參悟,就能讓我們受益匪淺。自古以來,健康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健康是最重要的。無論你有多少財富,你都無法與健康的身體相比。
  • 老祖宗忠告:一個人能不能熬出頭,看這3件事就行,十有九準
    其實老祖宗早就有留下忠告,一個人能不能熬出頭,看這3件事就行,十有九準。首先是善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德五讀書」,古人們認為這些對於人生影響因素很大的因素,前面三個基本都是自己很難控制的,而在我們能夠控制的那一些因素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就是善良。三國時期的劉備,就是因為足夠善良,所以會得到陶謙等人主動送地盤給他,而他在晚年依然會教導兒子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古人云:「男娶五窮到哭,女嫁六要折壽」,老祖宗對年輕人的忠告
    ——蘇武《留別妻》「一日夫妻百日恩」,「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從古至今的男男女女大多數都會因婚姻關係而締結一生,尤其在古代,無論是王侯將相,達官富人還是尋常百姓,幾乎只要結成夫妻,不管是由於家族關係的牽扯還是夫妻間感情深厚,他們很少會和離分開。
  • 俗語「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老祖宗的忠告,70後值得一看
    俗語「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老祖宗的忠告,70後值得一看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說道: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十歲正是不惑的年齡,農村俗語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作為老祖宗的忠告留存到現在,70後的朋友值得一看。誰都年輕過,在那些青春歲月裡,曾經懷揣著夢想與熱情的少年走到了現在變成油膩大叔,這是歲月和生活的使然,我們無法改變,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如孔聖人所說,四十而不惑,但是到了不惑之年的男人真的能夠看透、看淡所有事情嗎?
  • 老祖宗留下的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指的是什麼意思?
    也有人猜測老祖宗所說的這三個姓氏之間可能存在很複雜的世仇關係,所以這三個姓氏的人絕對不能成為一家人。其實大家曲解了老祖宗的這句名言,老祖宗口中所說的「一家不容三姓人」指的並不是三個具體的姓氏,而是三個不同的關係。如果光從字面上來理解老祖宗的這句話,確實容易產生誤會。
  • 老祖宗對後世的忠告
    俗語「窮不走難,富不去敗」,就是老祖宗們對後世的忠告。對於在這方面有一些欠缺的朋友來說,可以多關注一些類似的俗語。 而在身處富貴時,也不能敗家,畢竟「窮不紮根,富不長苗」,把握好當下並積極努力才能一生無憂。 第一、窮不走難 現在社會中,已經有很多人,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小康生活。早年間老人們所說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早已經成為了過去時。
  • 俗語「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是啥意思,老祖宗留下的...
    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希望自己成為大富大貴之人,但是我們大多數都過得平凡,美好的生活是我們殷切盼望的,老祖宗同樣對幸福生活充滿了嚮往。於是在漫長的歲月長河裡,老祖宗根據日常的觀察,發現了富貴之人的面貌特徵,雖然說這類人不一定大富大貴,但是過上富裕的生活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