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她是遠古女巫,被十個太陽炙烤而亡,「造就」后羿射日

2020-12-14 梨白愛歷史

(我是梨白,喜歡我的分享就關注吧~本文為梨白原創,盜文必究!)

面對浩瀚五千年的歷史,我們渺小又重要,因為我們既是歷史的親歷者、締造者也是面對曾經、未來未知的探索者。今天梨白和大家繼續《山海經》系列的探索。

《山海經》配圖

《山海經》是一本作者、創作時間皆未知的先秦典籍,與《易經》、《黃帝內經》並成為上古三大奇書。除了自身來歷「奇」之外,《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地理風貌、民族人物、風物習俗等也是令人驚奇不已,看似荒誕無比,細細研讀下來,又覺得某些地方、傳說似乎在現實歷史生活中有所驗證,這便是《山海經》的魅力。

01《山海經》中的「女丑」

《山海經》中記載的人物、志怪很多,其中不乏以女性特徵出場的形象,像是梨白前文中提到的女子治國、女魃、女子獻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則是又一個女性形象,女丑

女丑

乍看到「女丑」二字時,很容易將重點落到「醜」字上,沒有哪個女人願意以此作為自己的名吧。然本就記錄諸多志怪的《山海經》卻沒有對女丑的相貌有過多描述,其中《海外西經》中記載,「女丑之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之上,女丑居山之上」

女丑,十日炙殺

短短一段話就將女丑的生死都交代清楚了,且這裡還有隱藏這一段我們耳熟能詳的傳說。女丑因為「十日」而被殺,這裡的「十日」就是后羿射日中的是個太陽,說白了,女丑是被炙烤而死。那她死在何地呢?就是之前《女子之國》篇梨白提到的無婦人的丈夫國北方的一座山上女丑用右手遮擋著臉,因為十日之上死在了這個地方。

02「女丑」之死的真相

《淮南子·本經篇》記載了關於「十日」的詳情,「堯之時,十日並出」。對於還是刀耕火種的遠古時代,十日並出可不是好的兆頭,大旱之年!兩晉時期的風水學家郭璞在註解《山海經》時提到,這裡的「炙殺」可能就是遠古時期的「暴巫之象」,而女丑很有可能就是堯帝時期的女巫。面對乾旱無雨的狀況,古代會有暴巫、焚巫的現象,說白了就是一種以「巫」作為祭品驅趕乾旱的祭祀形式。

堯帝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過古人認為大旱和「旱魃」有著很大的關係,而女丑其實也和旱魃有著某種聯繫。《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記載,「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大荒西經》中記載,「有人青衣,以袂避面,名曰女丑之屍」很明顯女魃和女丑都穿著「青衣」,而女魃曾經也因為所到之處無雨而被驅逐、死去,所以古代在大旱之年還有驅旱魃的儀式,所以我們是否可以推測作為「巫」的女丑為了驅除乾旱,將自己扮作青衣女魃舉行「暴巫」儀式,以求驅災降雨。

遠古時期以人作祭品的事件並不少見,「暴巫」的祭祀形式在春秋戰國時亦有發生,《論衡》記載,「魯繆公之時,歲旱,繆公問縣子,『寡人慾暴巫,奚如?』」,可見「暴巫」是先秦時期人們認為可以解決乾旱的方式。女丑之所以被選擇成為「暴巫」的對象,因為彼時造成大旱的是青衣女魃。

03「女丑」和后羿射日

為什麼要選擇「女丑」驅旱呢?首先她是女巫,義不容辭;再者梨白推測是因為古人向來認為女人代表「陰」,能夠和代表「日」的太陽結合,以求驅災;還有一個原因則有可能是《大荒東經》中記載的「海內有二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因為其水的屬性被安排去求雨,當然這都是我個人的推測。

后羿射日

我們是聽著「后羿射日」的故事長大的,其實這和女丑是有關係的。女丑即便舉行了「暴巫」這樣殘酷的祭祀,仍舊沒有緩解大旱,還被炙殺。最後堯帝忍無可忍,便派后羿射日,《淮南子》中記錄了這個故事,「堯乃命羿射十日」。

04梨白有話說

很多人都認為,《山海經》記錄的都是一些傳說,梨白卻堅持認為,它的創作來源於真實的生活。像是所謂的「十日」不過就是描述大旱之象,古人們使用了自己認知範圍內的詞語解釋他們認為出現的天象,太陽多了便酷熱,然後便是大旱。

十日

農耕火種的他們不足以面對如此天象,這時充當人神溝通的「巫」便成為祭祀的祭品,同為女性形象的女丑選擇將自己裝扮成「青衣」女魃的形象來驅旱讓災,最後卻只落了個「以袂遮面」死在山上的形象,很顯然她是被暴曬而亡的。

女丑承載著舉國之人求雨驅旱的心願而受暴曬酷刑,是科技不發達的遠古時代人們美好願望之後的犧牲品。最後的最後,流傳於世的之後英雄后羿射日的故事,人們不知道誰是女丑,我們也不知道歷史的長河中就這樣默默逝去的「女丑」有幾人。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小夥伴們對女丑有什麼想法快快給梨白留言互動吧,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以史為鑑,研讀歷史、神話,做最好的自己。

(文中所有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創作者付出,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萬分感謝!)

參考書籍:

《山海經校注》

相關焦點

  • 「后羿射日」前傳:天空中的那十個太陽,究竟來自何方
    「后羿射日」的傳說,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如果有誰說自己沒有聽說過「后羿射日」,那麼他大概也就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中國人了。既然「后羿射日」如此出名,沒有不知道的,可是,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我們關注過沒有,那就是——天上為何會有十個太陽呢?
  • 《山海經》誠不欺我,埃及壁畫發現后羿射日
    除了眾多奇怪地理與生物外,《山海經》還記錄了不少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諸如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后羿射日等。對於后羿射日的故事,讀者們想必爛熟於心。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它們炙烤著大地,令地上的百姓民不聊生。作為一名神箭手,后羿最終彎弓射箭,射落了天上的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太陽造福於民。
  • 《山海經》記載后羿射日的真相,根本不是拯救世界,而是不義戰爭
    上古奇書《山海經》作為中國神話的開山鼻祖,記載了數之不盡的神話傳說。而如果我們將這些神話故事單獨拿出來看,雖然足夠經典,卻略顯單薄,也遠遠沒有西方神話那樣龐大的人物譜系與社會結構。但是,如果我們將這些故事聯繫在一起,人們就會發現許多顛覆認知的內容。我們非常熟悉的后羿射日這個故事就是來自於《山海經》的記載。
  • 《山海經》裡所提到的「日」真的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太陽」嗎?
    首先夸父作為一個巨人族的首領,智商一定不會有問題,然而在因「太陽」炙烤而部落領域內「大旱」、民不聊生的情況下,作為首領的夸父不是帶領族人「抗旱」,而是憤怒而勇猛的追趕天上的「罪魁禍首」——太陽。我們都知道除了極地的極晝極夜現象,其餘的地方太陽自古以來就是「東升西落」,每日不變。
  • 《山海經》中發現后羿射日的真相,不是拯救世界,而是不義戰爭?
    例如:女媧補天、後裔射日、夸父逐日等;這些先祖戰天鬥地,勇猛激進的故事,無疑激勵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那麼,在我們悠然神往的同時,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這些神話故事的真偽,遠古時期又究竟有沒有十個太陽?如果這些事跡只是古人憑藉想像,憑空捏造的,為何會流傳至今,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
  • 山海經記載遠古戰爭,后羿射日或是地球保衛戰,扶桑神木就在美國
    后羿射日的傳說大家都曾聽說過,這個傳說最早出現在古本《山海經》。除此之外,幾乎每個民族都有射日的傳說,而且整個過程大同小異。為何不同族群記錄了一件相同的事情,這僅僅是神話故事,還是說歷史上確實發生過類似的事件,所以被記錄了下來?
  • 古代后羿射日的真相是怎樣的?專家:人們可能把這個當成了太陽
    古代的人們雖然局限在地面,然而對於天空,卻有著各種各樣的幻想,而「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這樣的故事,正是在這種心態下的產物,后羿是中國遠古五帝時期的人物,十分擅長射箭,同時他還是帝堯的弓箭師傅,以及美女嫦娥的老師,而後來在夏朝,又有出一個名字叫做「羿」的人,也十分擅長打獵,箭法了得
  • 中國上古傳說故事:后羿射日
    由於該國家為眾多崇拜太陽的部落方國所組成,在《山海經》中被稱為「十日國」。山海經大羿和她的妻子死後就葬在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內的天台山上。當地人稱之為大羿陵(詳見大羿射日)。因此,儘管二人均善射,射日神話中的羿是大羿而不是后羿,嫦娥的丈夫大羿而不是后羿。讀者在讀下面的內容時需要注意。
  • 帝俊的十個太陽之子和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
    天神帝俊和他的妻子相傳上古時期,天帝帝俊有三個妻子:一是羲和生十日;二是生十二個月亮,並給月亮洗澡的常羲;三是生了三身國的娥皇。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這天帝的十個太陽之子和后羿射日的故事。帝俊羲和是十個太陽的母親,十個太陽居住在東方海外的湯谷,湯谷又名甘淵,谷中海水翻滾,十個太陽便在水中洗浴。
  • 后羿射日:那九個太陽的今生
    一、十個太陽的前世  《山海經》等上古神話記載
  • 看了《山海經》才知道,原來后羿射得不是太陽,當時或是一場戰爭
    在《山海經》中,曾提到過一個廣為人知的神話,該神話便是后羿射日。相傳在古代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天空中有10個太陽,這些炎熱烤焦了很多森林,許多的草木都被曬乾了,只有白天,沒有黑夜的照著,為了拯救世界,后羿拿著弓箭向9個太陽射去,九個太陽紛紛墜落,天上只剩了一個太陽,白天黑夜的運轉著,人們正常生活著。
  • 關於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及傳說.
    當時,夏朝的國王是當時天下的共主,是天子,是太陽在人間的代表。后羿實際上了滅了三個夏王(太康、仲康、相),也就是說消滅了三個太陽。也有史書說后羿射十日,「十日」其實不是十個太陽,而是人名!  神話傳說后羿在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后羿為了救百姓,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後來他又射殺死了猛獸毒蛇,為民除害,民間因而奉他為「箭神」。
  • 神話傳說中的射日英雄 后羿
    簡介后羿(生卒年不詳),本稱羿,中國遠古五帝時期的神話人物,帝堯的射師,神話傳說中的射日英雄。在民間有「后羿射日」的典故。
  • 《山海經》中有十個太陽,但所指並不是太陽,而是十個人
    《山海經》中包含許多單詞是記有「日」的,而「日」的主要對象並不是我們熟悉的「夸父逐日」與「后羿射日」,而是以下記錄:《山海經·大荒南經》記載:「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由此可見,上述十個「日」應該都是羲和所生的孩子。
  • 后羿射日!這桌遊的英文名直譯過來竟然是《十個太陽》!
    (圖源:來自網絡)後裔射日這個主題竟然都被應用到桌遊上了!感覺我大中國的文化輸出在未來會越來越多!唯一有點想吐槽的是遊戲的名字,Ten suns直接翻譯過來就是赤裸裸的《十個太陽》。怎麼說呢,感覺有些直白了呢。。。以下是遊戲介紹:起初,地球上只有你和其他遠古原始人。後來諸神的曙光到來,更多的天神出現了。
  • 傳說中后羿射日,用什麼箭,射落的9個太陽都去哪兒了?
    有人問:假如真有后羿射日,需要怎樣材質的箭才能摧毀恆星級別的太陽?網絡上將諸如此類的神話當科學來疑惑和糾結的人很多,反映了我國民眾科學素養還亟待提高。后羿射日是古代一個著名傳說,既然許多人迷惑,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后羿射日只是一個神話,與科學不搭架。
  • 后羿射下的九個太陽,其中一個,至今造福人間
    在遠古神話中,就是由烏鳥馱著太陽飛上天,再落下去的。后羿射日二、天上有十個太陽,后羿射下九個在堯帝時代,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就是有十隻烏鳥,同時各馱著一個太陽,齊刷刷地飛上了天空,天上同時出現十個太陽后羿射下九個太陽,也可以理解成射下九隻烏鳥,那后羿射下的這九個太陽或九隻烏鳥都哪兒去了呢?
  • 小朋友們,「射日」的那人可不是「后羿」
    那些來自《山海經》裡的古老傳說,如精衛填海、巴蛇吞象、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穿越歷史的塵埃照進現代孩子的夢想,豐富了孩子們的內心。然而那些過於古老的故事,在一代代人口口相傳中也難免出現謬誤,比如寒號鳥原本只是因為毛羽脫落而自嘲「得過且過」(《南村輟耕錄》),後來被誤解為是因為懶惰而得過且過。
  • 【薦讀】后羿射日故事傳了多年,原來射日的是羿,而不是后羿
    當下我們的著作、教材和辭書都記作「后羿射日」,和史料有較大出入。第一,是羿射日,不是后羿;時間在堯舜時代,不是夏代中期。第二,射日是信仰通過制度的儀式表達,不是真的和太陽開戰。  根據《左傳》,夏太康失去了王位,后羿掌管了夏政,寒浞又取代了后羿,還和他的老婆生下了澆及豷兩個兒子,分別安置在過與戈。
  • 《山海經》記載的之上古十二屍之一:坐騎是螃蟹的女丑之屍
    「女丑」應該是古代的女巫,這個名為女丑之屍的女巫有著很大的神通,經常騎著獨角龍魚巡行在九州的原野,這龍魚又叫作鱉魚,要比娃娃魚大得多;此外,她還有一隻大蟹,這大蟹生長在北海,它那脊背有千裡寬廣,也是隨時聽候女丑的役使和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