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選取歷史發展的關鍵接口期,取材歷史轉折中的關聯機構和典型人物的抉擇,上下勾連,左右疏通,勾勒出宏大歷史背景下官方代表人物的縱橫捭闔,官僚機構中組織成員的生態臉譜,以及底層百姓生活百態的歷史畫卷,這是編劇導演的匠心獨運,也是藝術創作的取巧妙用,從影視劇的角度看,足夠給觀眾帶來驚心動魄的視覺和情感體驗。
從頭至尾,時不時出現一隻迷路的駱駝在北平的胡同裡尋找出路,尋找失聯的族群。北平不是駱駝的原生地,駱駝是外來物種,在新世界來臨的前夜,它迷失在北平的胡同中。胡同是北平的象徵,同時,駱駝也某種程度上代表著這座城市中的人在新世界來臨前的掙扎和尋覓,最終在解放軍入城的當天,駱駝找到了它的族群,融入了家庭。
明線暗線交織
《新世界》劇情的明線是三兄弟在歷史變局下的不同選擇,導致結拜情誼由親到疏,直至徹底決裂;暗線是國共實力的此消彼長推動著北平各方做出不同選擇,推動劇情向前發展。
首先是徐天和金海關係的由親到疏,及再恢復。對於賈小朵的死,徐天和金海有著不同的看法,徐天認為賈小朵是他未過門的媳婦,同時作為警察的他,他無法接受賈小朵就在其眼皮子低下被人殺害,在徐天看來,賈小朵是北平,北平是賈小朵,而他是生在北平,長在北平,他不能沒有北平,賈小朵的死,讓他的世界崩塌了,所以,他要找到殺害賈小朵的兇手,為此他沒日沒夜,歇斯底裡,他要抓住每一點希望,要給賈小朵的死一個交代。
而在金海眼裡,賈小朵作為一個普通人,在那個歷史變幻的關鍵時期,她的死不過是一粒被風吹去的塵土,無足輕重。作為京師監獄的監獄長,金海看慣了生死,密切關注時局變化的他,非常明白不知道會有多少鮮活的生命會在那個動蕩時局下被歷史的車輪碾為灰塵。所以,他對賈小朵的死看的很淡,甚至態度有些輕浮,這讓結義兄弟的徐天非常不滿。
當徐天在不斷摸索賈小朵被殺的線索的過程中,金海成為嫌疑人之一,就在他們兄弟因此瀕臨決裂的情況下,金海才不得不把賈小朵被殺當晚為徐天擺平隱患去殺人的事實說出來,原來大哥一直都在罩著小弟,徐天愧疚不已。
在對待共產黨田丹的問題上,兩人再次發生了分歧。作為京師監獄的獄長,金海知道他們監獄裡殺過共產黨,雖然他沒有參與,但是他是手續流程上的籤字人,這也是他為啥堅持一定要離開北平去南方的原因。金海忌憚共產黨,擔心北平失守後會被秋後算帳,所以他不希望徐天接觸田丹,對於徐天在查案上對田丹的依賴,金海非常擔心。但是查案心切的徐天起初並沒有在乎田丹的共產黨身份,田丹似乎成了他破案的唯一希望,她確確實實對徐天查案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徐天要報答她感謝她,所以不惜劫獄——這突破了金海的底線,所以他用槍託狠狠地懲罰了他。
其次是二哥鐵林與金海、徐天的關係由親變疏,最終決裂。同樣是在對待田丹的問題上,一直要出人頭地的鐵林要殺掉田丹,才能夠通過馮青波的關係不斷高升,為此,在徐天劫獄的同時,他去監獄殺田丹,一方面與徐天一樣突破了金海的底線,另一方面與徐天發生了直接衝突,一個要救出田丹,一個要把田丹殺死在監獄,雖然未能成功,弟兄三人的關係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大哥金海拿出四十六根金條封住了獄吏們的嘴,擺平了事端後,把曾經合計託人帶到南方的金條退還給了徐天和鐵林,大哥不再脅迫小弟做選擇,放手了。
但是,對于田丹的態度除了金海開始向田丹靠攏外,鐵林和徐天並沒有改變最初的選擇,這導致了他們三兄弟在司法處的衝突達到了高峰。
馮青波和柳如絲一夥失勢後,鐵林找到了更加有勢力的靠山——沈世昌。沈世昌能夠給到鐵林想要的東西,鐵林也信誓旦旦地要跟定了沈世昌,同時更加堅定了他要殺田丹的決心。鐵林通過獻計沈世昌,扣押金海家裡的兩個女人來要挾金海和徐天,最終實現兩兄弟的閉嘴,最終他們的戲份在司法處匯合,三兄弟的矛盾衝突白熱化。看似田丹被徐天捅死解決了所有問題,但是三兄弟的關係已經是名存實亡,直到鐵林失手槍殺了徐天的父親,一切都不再有回頭路。
以上為明線。
國共實力的此消彼長導致北平國民黨剿總和代表人物被迫做出歷史選擇,從天津還在國民黨手裡,到天津快速失陷,給國民黨勢力一當頭棒喝,迫使他們急速改變選擇,他們的選擇改變也在推動著三兄弟關係從融洽到攤牌。
天津失守前,金海一心要拿回被黑了的四十六根金條,準備往南去,鐵林傍上馮青波一心要出頭,徐天一心要破案找到小紅襖,他們三兄弟在最終都把目光集中在了田丹身上,一個要殺,一個要保,一個不想讓任何人靠近被沾染。在田丹自己逃出監獄後,通過一次談話金海開始懷疑沈世昌,得到驗證後,他給自己做出來重新選擇,把身家押在了田丹這一邊。
這樣以來,站在田丹一邊的金海、徐天,與站在沈世昌一邊的鐵林發生了直接衝突,他們三兄弟的衝突,直接原因是外圍力量國共實力的此消彼長導致的,是代表著新舊勢力的衝突。
在天津失守之後,三兄弟的衝突更加激烈化,不再可以調和和勉強。
以上,構成了劇情發展的暗線。
劇情勾連出奇
從生活日常切入敘事,逐步深入宏大歷史,是這部劇的一大亮點。本來徐天和賈小朵商議好了,要留在北平過普通生活,但是被大哥金海一頓批評和賈小朵的死打破了徐天的規劃。著急破案抓小紅襖的徐天,先是與大哥金海衝突,金海對賈小朵的死不太上心讓徐天倍感失意,然後把嫌疑人指向大哥金海,接著搭上田丹,力保田丹,又再次與大哥衝突,接著是與鐵林衝突;隨著案情線索的推進,嫌疑人從胡屠夫到金海,再到照相館丁師傅,再到高醫生,然後再回過頭來盯住丁師傅。
在破案的一路追蹤下,徐天就如一個無頭蒼蠅,到處亂撞,而且認死理,先是撞到天橋小耳朵勢力上,然後徐天和金海與小耳朵結下了梁子,小耳朵勢力捲入到二兄弟的事情當中,直到劫獄,雙方的糾纏達到了高潮。
二哥鐵林性格的變化是大哥金海、兄弟徐天的強勢、媳婦的慫恿和同事的眼光等周圍人綜合推動的結果,馮青波給了他出頭的希望,他一心要抓緊這個希望的繩頭,為此不惜試探兄弟的底線和情誼,當他發現馮青波在耍他的時候,他突然陷入到無望之中。為了救下馮青波,柳如絲滿足了鐵林做處長的願望。在看到鐵林可利用之後,沈世昌接過鐵林,並許諾了他京師監獄獄長和黨國少將的頭銜。鐵林為了出人頭地,一步步倒向了舊世界的舊勢力一邊,並與新世界代表的田丹和徐天、金海發生直接而無保留的衝突。
金海最初為了自保,一心想著向南方去,所以作為安身立命的開銷,他必須從柳如絲和馮青波處拿回四十六根金條,通過明搶差點兒喪命後,他不得不改變策略,從田丹口中得到第二波共黨來北平和平洽談的時間和地點,作為與柳如絲、馮青波的交換,但是發現被騙之後,他不得不通過上峰來繼續追回金條,為此他搭上了沈世昌。對沈世昌的態度,從信任到懷疑,直至認清其人的真實面目,在此過程中,他的思想和選擇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兄弟三人都有著明確的目標,在各自追逐目標的過程中,他們匯聚到了田丹身上,匯聚到了馮青波和柳如絲身上,最後又都匯聚到了沈世昌身上,層層推進,環環相扣,跌宕起伏,盪氣迴腸。
二哥鐵林:那個最出彩的人
二哥鐵林有三大特點:慫貨、吃藥、擤鼻子和吃瓜子等零食
說鐵林是慫貨,那是周圍人的共同認知。在保密局四年無人理睬,每次行動哪個組都沒人要,自甘墮落,直到在前門火車站的行動,冒名頂替了殺害田懷忠的罪名,並搭上了馮青波開始,看到了出頭的希望。他出頭不是為了所謂的黨國,而是為了在自己周圍人眼中可以昂首挺胸,揚眉吐氣。吃藥壯陽似乎與其慫貨的形象密切關聯,從劇情開始就吃藥,一直吃到劇情快結束,失手殺死了徐天他爸,當晚,他燒掉了所有的中藥材,那是她媳婦每天盯著的事情。擤鼻子和吃瓜子構成了其行為特徵,擤鼻子是掩飾其緊張時的一個下意識動作,劇情裡處處可以提現,吃瓜子是其無聊無信仰的表現,是小市民狀態的常有的動作。
如上所說,鐵林性情的變化是周圍人共同推動的結果,他的變化和出頭,目的只為了一個,就是在媳婦面前顯擺,有面子,所以他不能離開媳婦,離開了,那麼他的奮鬥就失去了所有的意義——與吃藥壯陽一樣。
從前三兄弟相處融洽,老大和老三都是強勢的主兒,一個是有實力有能力審時勢的強勢,兩兄弟和周圍人都認,老三徐天的強勢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強勢,是小青年的認死理蠻幹的強勢,是某種富家子弟的強勢,而鐵林被拉入結拜插香,構成了緩衝地帶,是服軟的一方,這樣三兄弟才能夠相安無事。
但是,當二哥鐵林要出頭的時候,原來的結構和融洽關係勢必遭到破壞,三兄弟均沒有了緩衝地帶,沒人服軟,就直接硬碰硬,所以,鐵林和金海、徐天的衝突最為激烈,在此過程中,鐵林的性情不斷演化,性格衝突最為明顯,經常處在出頭和慫貨之間進行權衡,自始至終都對大哥、兄弟保有一定的餘地,但是他親手殺害了徐天他爸,標誌著他的餘地不再有。
鐵林的變化構成了劇情的最精彩部分,是戲劇衝突的主要提現人物,從演員的整體演繹來看,可謂是活靈活現,當仁不讓,足可拿到最佳男豬腳。
幾乎整部戲都是冰天雪地,無論是現實還是夢境,這是一種象徵,北平的嚴寒不僅是現實中的嚴寒,也是三兄弟關係的嚴寒,也是國共較量的嚴寒,更是歷史發展轉折期的嚴寒。嚴寒過後,春暖花開,最後在收穫的田野上,徐天和田丹兩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