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一男子捉到5隻錐蝽蟲,獲獎100元!不可小看這些蟲,處理不當可致命

2021-02-22 廣西樂活堂

今日天氣

南寧 陣雨

25℃~33℃

近日,一則關於錐蝽蟲的文章在網上流傳並引發關注。該網文稱,一種名為錐蝽的小蟲會傳播「新型愛滋病」。目前廣西正以每隻20元的賞金「捉拿」這種小蟲。

盛夏是很多飛蟲爬蟲橫行霸道的季節,讓人防不勝防。有些蟲子的殺傷力極強,如果被它們咬傷後,輕則引起皮炎,重者可致命。錐蝽蟲、隱翅蟲就是廣西比較常見、殺傷力又極強的蟲子。

▲錐蝽蟲 自治區疾控中心供圖

7月17日,南寧市民鄧先生看到錐蝽蟲懸賞捕捉報導後,便拿了一隻空礦泉水瓶,來到自家一樓的雜物房,從堆放的木頭中捉到了5隻錐蝽。隨後,騎電動車趕到區疾控中心,將5隻錐蝽交給了自治區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防制所石雲良博士,獲得100元的獎勵。

鄧先生說 ,他以前在北海老家生活時經常看到錐蝽,10年前在南寧五象嶺自建房居住後,每年也都能看到錐蝽,但不知道這種蟲子居然會咬人吸血。

鄧先生說,本來他對錐蝽蟲並不恐慌,聽了博士的解釋後更加放心了,回去他要試著用殺蟲劑消殺一下雜物房裡的錐蝽。

石雲良說,每個片區第一個發現錐蝽並送來活蟲的市民,他們將從研究費用中抽出部分進行象徵性的獎勵,原則上每個片區只獎勵第一位發現錐蝽的市民。每隻錐蝽20元,最高獎勵100元。

石雲良介紹說,從目前初步的調查來看,廣西的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等桂南地區比較合適錐蝽生長,桂北地區可能相對較少。懸賞捉的錐蝽蟲

錐蝽蟲究竟是「何方神聖」?7月16日,自治區疾控中心召開媒體採訪會,對這隻被「通緝」的小蟲子做了一次科普。

據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防制所所長楊益超介紹,目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要熱帶病相關入侵媒介生物及其病源的動態分布於資源庫建設」課題正在研究當中。錐蝽蟲便是其中的一個研究項目。全國多省份都參與了該課題研究,廣西、廣東都在其中。這也是廣州發賞金「捉拿」錐蝽蟲的原因。

早在2016年,自治區疾控中心已在小範圍內發布了「懸賞榜」,尋找廣西錐蝽蟲。

廣西的錐蝽蟲為紅帶錐蝽,這種看似有些像「臭屁蟲」的小蟲子其成蟲體長約2.5cm,略呈橢圓形,色黑或暗褐,胸、翅及腹側緣有紅或黃斑。頭部前有刺吸式口器,攝食時伸長,可直接刺破皮下血管吸血。

▲錐蝽從若蟲到成蟲。

楊益超說,錐蝽蟲愛吸一些脊椎動物的血,尤其是哺乳動物,人自然也不能倖免。並且它喜歡挑皮膚薄嫩的地方下嘴,例如眼瞼、面部和嘴唇等部位,因此錐蝽蟲又有「接吻蟲」的名號。

▲叮咬處腫大。

石雲良博士介紹說,此前一名居住在南寧市五一路一帶的市民睡著時,被錐蝽蟲叮咬手臂。通常,被叮咬後表現症狀為一系列過敏反應,如局部紅腫、發脹,出現斑塊,被叮咬處感到疼痛等。

那麼,錐蝽蟲是否真的會傳染「新型愛滋病」呢?

石雲良解釋說,錐蝽蟲本身沒有致命毒性,但由於它的「飲食習慣」,會讓它成為病源的傳播媒介,傳染一些疾病。最近網上所說的「新型愛滋病」實際是美洲錐蟲病。

美洲錐蟲病此前主要流行於中、南美洲。錐蟲是一種寄生蟲,就像蚊子體內的瘧原蟲可以讓人得上瘧疾一樣,錐蝽蟲吸食了帶有錐蟲宿主的血液後,再叮咬人類,錐蟲病便會傳播。

美洲錐蟲病之所以被稱為「新型愛滋病」,是由於它難以被檢測出來,並且潛伏期很長,治療難度很大。該病目前沒有可預防的疫苗或藥物,其潛伏隱匿期可長達20年至30年,到發現時,患者通常已病入膏肓。

不同的是,愛滋病是屬於病毒傳播,患者的免疫系統遭到嚴重破壞而後死亡;美洲錐蟲病的病原是寄生蟲,病原入侵人體後,造成心臟、腸道等消化臟器受損,不可逆轉,很難治癒。

石雲良表示,根據已有記錄,美洲錐蟲病在拉美地區發病最為嚴重,隨著交通便利化,該病正在擴散。中國鄰近的日本、韓國已有病例,但市民無需恐慌,目前中國尚未發現該類輸入性病例。

楊益超表示,錐蟲病傳染源若輸入,極有可能造成本地傳播。目前,正在進行的課題研究正是為了了解錐蝽蟲在中國的分布情況,及早制訂相應措施,爭取將危害降到最低。

據了解,廣西對錐蝽蟲的「懸賞」仍在進行。

楊益超表示,已發現的錐蝽蟲最喜歡躲在木頭密集堆放的地方,比如舊木屋、農家柴火堆。此外,飼養家禽的場所,如雞鴨籠也曾發現過錐蝽蟲。錐蝽蟲喜陰涼,常藏身於房屋瓦片下、牆角裡

▲木頭中發現的錐蝽蟲

錐蝽蟲愛晚間活動,廣西的5月至11月是它們的活躍期。錐蝽蟲不僅在農村鄉野出現,在城市裡也曾發現。市民若看到錐蝽蟲,可用礦泉水瓶裝起來,戳幾個小孔供其呼吸,記錄下捕捉時間和地點後,聯繫自治區疾控中心「領賞」

據了解,對錐蝽蟲的「懸賞」至9月底截止。楊益超提醒市民,在「捉拿」錐蝽蟲時,要做好防護,不要被蟲叮咬。公眾也要提高自我防護意識,若被錐蝽蟲叮咬,應立即到醫院就醫檢查,不要拖延。

幾天前,家住餘杭徑山的王女士正在洗臉,突然飛來一隻蟲子停在了她的右臉頰上。當時她本能一擼,將蟲子拍落。洗完臉後,她感覺右臉發燙,臉上出現了一條10cm左右長的條狀紅印。

第二天,王女士臉上的紅印沒有消下去,反而越來越明顯,臉頰、眼睛周圍都腫起來了。經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集團瓶窯院區皮膚科副主任陳波醫師診斷,王女士臉上的紅印是接觸隱翅蟲毒液引起的急性皮炎。王女士這才想到洗臉時打落的小蟲子。

▲隱翅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醫生介紹,通常隱翅蟲爬到皮膚表面是沒事的,但如果被拍打、揉搓或者壓碎,其體內的毒素會沾到皮膚上,使皮膚出現條狀或片狀水腫性紅斑,並密集丘疹、水皰或膿皰,嚴重的可出現大面積的糜爛面或淺層的皮膚壞死。


夏天是隱翅蟲活動的高峰期。當隱翅蟲落在身上時,要小心地吹走或者抖落,千萬不要把蟲子拍打、揉搓、壓碎在皮膚上。萬一不小心接觸其毒液,可用肥皂水衝洗患處,中和毒性,並及時到醫院就診。

醫生還強調,除了隱翅蟲,現在也是蜱蟲、蜈蚣、蚊子等蟲類的活躍期。建議平時應該多注意防護,夏天夜間關好門窗,使用蚊帳、紗窗等,儘量避免接觸蟲子。到戶外遊玩時,儘量穿長袖長褲,噴灑驅蚊液,預防蚊蟲叮咬。

歡迎分享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來源:南國早報、南寧晚報、錢江晚報

記者:雷倩倩

本文編輯:賴武慧



歡迎分享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來源:南國早報

本文編輯:賴武慧

相關焦點

  • 小夥隨手捏死一隻蟲,一覺醒來滿臉膿包!這些蟲不能拍,可致命
    11日,他感到手臂上有點癢,看到是只小蟲子,他隨手就捏死了。12日一起床,把自己都嚇傻了,眼睛腫成一條縫,臉和脖子大片膿包,趕緊來到附近的武漢市普仁醫院就診。接診的皮膚科醫生任翠華仔細詢問得知,他曾經捏死過一隻長得像螞蟻,但是比螞蟻塊頭大的小蟲子。
  • 【蟲書推介】一本不易的蝽類志
    當年主持撰寫的多是昆蟲學界的老先生,從1959年陳世驤先生的鞘翅目天牛科開始,到1997年韓運發先生的纓翅目,一共出版了55冊,期間除十年動蕩外,均保持每1~2年更新一冊。雖是昆蟲志,但也有幾冊是蛛形綱的蜱蟎類群,因此這套系列志書是指導性很強的實用類圖書。
  • 鬥門一女子家裡被怪蟲「光顧」,每天都在房間抓到!專家:這些東西招蟲
    最近,也有網友發現家中出現一種小蟲,如蠶蛹般躲在灰白色的菱形「袋子」裡,吐絲結繭,喜歡呆在牆角、地板縫,一開始只有幾隻,現在每天能抓10多隻。「這究竟是什麼蟲?每天都抓不完!」馮先生不堪其擾,向南都「記者幫」求助。
  • 蟲煞
    管它呢,方正是有草必有蟲,有蟲必有草。螞蟻自不必說,幼蟻,成年蟻,分不出公蟻母蟻,浩浩蕩蕩又秩序井然爬來爬去;桃樹愛生膩蟲,連帶著花椒、月季受累,葉子上趴得密密麻麻,桃樹的葉尖兒被蟲子攪得毛球一樣捲曲;還有黑色的渾身長著刺的千足蟲,一拱一拱的青綠色的菜青蟲,有天晚上竟聽到蟈蟈兒叫,蟲們都湊齊了。 一場驟雨過後,一隻雞蛋大的青蛙躍上門前臺階,鼓著雙目覬覦室內。
  • 第三代菸鹼類殺蟲劑~呋蟲胺,八大優勢總結很到位
    最近幾天,我和大家一起學習菸鹼類殺蟲劑,從第一代菸鹼類殺蟲劑的吡蟲啉到第二代菸鹼類殺蟲劑的噻蟲胺,每個成分的具體優點以及在生產過程中的使用注意事項。今天咱們一起學習菸鹼類殺蟲劑的第三代代表成分~呋蟲胺。
  • 視頻|「麵包蟲」變成了「黃金蟲」
    7月14日,記者在呂令玉家看到,300平米的院子被他「改造」成了一個簡易棚,數千件一米長、半米寬、十釐米厚的木箱子一排排地堆滿了整個棚。記者湊近一看,密密麻麻的金色小蟲在盒內翻爬並不時地發出「沙沙」的摩擦聲。呂令玉在箱子裡隨手抓了一把,然後指著手心裡蠕動的蟲子說,「看,這就是黃粉蟲,也叫麵包蟲,再過一個月就可以出售,別小看它,這蟲子可全身都是寶。」
  • 上海土蟲七星蟲王
    因我自幼喜歡蟋蟀,從家父、大哥處學得一手捉蟋蟀的好技術,每年時節一到就和弄堂裡小夥伴一起出去捉蟋蟀。 工作後每年也如此,記得87年那個夏天,天奇熱,大約在8月26左右我中班下班去洗澡,路過維修車間,只見車間主任(老何)急匆匆朝我走來說:「小張你下班了」。 「嗯」,我邊說邊走著。老何說:「你別走,今晚抓蟋蟀去嗎」? 我一聽精神來了,說:「到那去抓,我沒帶工具」。
  • 這回踏實了,「豬肉有蟲」就是徹頭徹尾的謠言!
    傳言中的「蟲」是什麼?  實是靜脈、動脈血管和乳腺管;豬肉寄生蟲檢查嚴格,是屠宰檢疫必檢科目  近期大多傳言源於微信朋友圈流傳的一條「茂名孕婦買到有蟲豬肉,有蟲豬肉已經流傳到貴州」的消息,文中提到「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的「鉤蟲」引發廣泛擔憂。
  • 一條曾經的蟲王
    馬上要白露了,你還不好抓緊時間,去捉點好蟲?子峰是個長得小巧靈瓏的青年,平時少言內向,聽後壞壞一笑:回老爺子,我己捉到一條特特大頭的蟲了,今年不要捉了。馬老爺子一聽:你吹的吧?子峰急得紅頭赤臉,:不信你去看看!
  • 廣東一男子體內驚現大量活蟲!只因吃了……
    而令人意外的是,治療過程中醫生竟從其鼻膽管裡引流出數十隻瓜子樣的「活蟲」,有的甚至還在竄動!消化內科醫師劉海燕詢問他是否有進食淡水魚生史,文生非常興奮地回答道:「當然有,我們這邊的人都很喜歡吃。」文先生說他吃魚生的習慣已經有30多年了。
  • 苗家「百蟲宴」——桃花蟲
    ,一處風情邊邊場。「一席苗家百蟲宴」,讓人心生好奇,忍不住想去試試一番苗家百蟲宴。從矮寨進入一條河,一路可以看到熱情的苗家阿媽們穿上雨靴,背上自製的漏網和小竹簍,在母親河大龍河撈蟲兒。苗家阿媽們告訴我們,百蟲宴可不能以字面意義去理解,吃100種蟲子,而是指苗家山清水秀,溪溝、田間的昆蟲、幼蟲、小魚兒的種類多、數量多,一年四季都有蟲兒,比如春季有桃花蟲、桃花魚、瓢瓜蟲,夏季有螃蟹、蝦米、草鞋蟲,秋季有打屁蟲、白漂蟲等,冬季有水蜈蚣、蜂蛹、趴巖魚等,百蟲宴以時令蟲兒為主菜,輔以苗家酸魚、臘肉、酸湯等配菜。
  • 一代蟲俠譚敬 (一)
    這些人偶然噹噹差之外,常年用在家養鳥、養蟋蟀。可說都是當時社會上的權威。一秋養蟲超過一千盆,解放後蔣福鈿去了香港,不回來了,這個時候譚敬先生才逐步逐步開始養蟲也超過一千盆了。    介紹完譚敬先生,順帶也說說郭小毛,後面的故事和他有關。郭小毛當時家住老北站附近,是上海最大的蟲販子,平時開店做做小生意,八月份出門收蟲,九月初收工回家,家裡最多也有過一千盆。
  • 洋縣人一打穀子就看到這種蟲!遍地都是,現在賣100多塊一斤!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小娃要去竹林裡面捉一種蟲,在小編老家把它叫做竹牛,當然很多地方也叫筍子蟲,隨著時間的變幻,它的價格也在不斷變化,一斤竟然能夠賣幾十到上百元!鄉壩頭到處都看得到的蟲。沒錯,就是我們喊得竹牛。其實,它還有一個學名叫做竹象,以前沒有注意到,聽到這樣一說認真的找了張圖看了下,它長長的嘴巴長得就像是大象的鼻子嘛~
  • 防它比防蚊重要,叮咬一口可致143種疾病甚至死亡
    2018年7月5日,廣州市疾控中心發布一條消息:《我們需要你幫忙!找人!找蟲!》 找蟲?什麼蟲有這麼大「能耐」,以至於如此興師動眾?
  • 這辣椒上爬很多這樣的 殼蟲,是什麼?用什麼藥
    劉風花(山東省菏澤市 擅長草莓、蔥、大豆、辣椒等作物的植保技術) 盲蝽蟓危害,噴施功夫,聯苯菊酯烯啶蟲胺噻蟲嗪,吡蟲啉。 馮濤(安徽省六安市 擅長植保技術) 蝽類危害,建議使用聯苯菊酯+烯啶蟲胺或噻蟲嗪噴施防治。
  • 由蟲變龍的寶可夢出現了!
    說到龍系寶可夢,相信很多人首選是裂空座,天空的霸主,它的出現能讓固拉多和蓋歐卡乖乖認慫,這樣實力的寶可夢在訓練師眼中是最受歡迎的。為此有人製作出了綠毛蟲進化成裂空座的小視頻,一時間戰五渣的綠毛蟲成了口袋迷們談論的話題,難道蟲就一輩子只能是蟲,成不了龍?
  • 八師莫索灣墾區六月上旬蟲情動態及防控建議
    一、 當前蟲情情況及預測1、棉鈴蟲:由於5月21日-26日對一代幼蟲進行了防治,據近日調查,目前棉田未調查到棉鈴蟲卵和棉鈴蟲幼蟲。3、棉蚜:5月22日在棉田始見,目前多數棉田以中心株的形式發生,個別地塊已發展為較小中心片,預計6月中下旬將會遷飛擴散。5、棉盲蝽:5月20日始見。據調查,目前一般棉田百株蟲口為0-2頭。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紅顯蝽:你看看我像誰?
    紅顯蝽節肢動物,昆蟲綱,半翅目,蝽科。多生活在溫度和溼度較高的熱帶雨林裡,照片攝於西雙版納。 紅顯蝽為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只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其中若蟲和成蟲長相大體相同,區別在於成蟲羽化後多了翅膀,體色也有所改變。
  • 《精靈寶可夢》有哪些蟲系的傳說寶可夢?蟲系和毒系待遇一樣慘?
    經常看小二文章的小夥伴有印象的話,就會知道小二盤點過一波毒系裡設計上比較高大上並且接近神獸的存在,其中就提到了四顎針龍以及虛吾伊德這類究極異獸,並說到毒繫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隻傳說寶可夢(究極異獸目前已經不被算入傳說寶可夢中),而跟毒系有著一樣慘待遇的屬性,只能說就是蟲系了,蟲系作為一個偏弱勢並且在寶可夢世界中處於食物鏈低端的屬性
  • 什麼是「茶蟲」?有「茶蟲」是好是壞?
    茶蟲一般生命周期不長,多半是死在茶裡面,久了就和茶混為一體了。以前出現的小茶蟲是白色的,跑得很快,有點像蛐蛐,個兒有蚊子大小,也有黑色茶蟲,個也小,那是白色茶蟲的後期。        黑茶茶蟲即茶蛀蟲,初孵幼蟲體為乳白色,以後蟲體顏色逐漸變深為棕色、灰色直至黑色,茶蟲跑的速度比較快,不同顏色的蟲子是茶蛀蟲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形態。補充:什麼是紙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