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機械行業的困難時期已經過去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我們生存下來了,盈利能力也在逐步恢復,各方面水平正在提高。」在工程機械行業面臨著全行業的周期性衰退、三一重工(600031.SH)今年上半年收入和利潤雙雙同比下跌時,副董事長兼總裁向文波對公司的未來似乎充滿著信心。
訂單在縮減
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營業收入為112.2億元,利潤1.56億元,同比分別下跌。不過相比2015年中期,下滑幅度已經有所減少。
然而,行業真正的轉折點應是2011~2012年。自那以後,全球機械行業都面臨著訂單縮減,收入下滑的境地。繁榮時的大量投資在衰退期成了負擔,工程機械的產能過剩到底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向文波舉了一個例子:以前一個月可賣出上千臺泵車,但2011年底後工程機械市場開始回落,現在三一重工還有幾百臺的存貨待處理。加上資產的折舊、財務、人力等成本,可以說這幾年整個行業都過得不太好。
然而,衰退期終將過去,工程機械這一行業也不例外。不管將來的網際網路如何發達,高速公路,基礎建設都是必要的,網際網路也需要在基礎設施之上去建設、維護和保養。而南美,非洲,東南亞和「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仍十分落後,這些國家、地區的未來要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將會需要大量的工程機械,市場潛力仍不小。
儘管行業產能過剩,但工程機械不是落後產業,而是先進產業。向文波稱,青藏鐵路、三峽大壩、高鐵系統等技術難度高、規模龐大的工程都在中國,並且中國的工程機械已全面替代了進口,我國的工程機械行業通過了最嚴酷的市場考驗。
三一重工是如何實現快速國際化?
行業不景氣,是挑戰也是機會。
三一重工利用這段時間快速佔領了國際市場,大大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去年三一重工的海外收入佔總收入的44%,而經濟危機之前,三一重工90%的銷售額都在中國。拿挖掘機來說,2008年之前,三一重工的挖掘機市場佔有率只有12%~13%之間,現已達到了22%~24%。
國際化的快速滲透靠什麼?向文波認為,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戰略選擇是關鍵因素。
首先,創新對於先進位造業來說舉足輕重。想要賣出機械產品,質量必須過硬。機械作業的效率更高,設備內部的噪音更低,動作更穩定平緩,駕駛更舒適,更節能環保,操作更智能,這些都是工程設備的創新方向。
三一重工的創新到底做得如何?向文波稱,雲南的一個礦主將卡特彼勒與三一挖掘機進行比較,三年下來,三一的挖掘機節省75萬元油費,這些錢可以再買一臺新的挖掘機了。
在基礎零部件方面,過去國內企業都大量依賴進口,為解決這一問題,三一重工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投資,現在挖掘機上面的液壓件,泵,閥,馬達等都能實現自研自產,大大降低了成本。
如今的機械企業都在做物聯網和工業4.0,同樣也是技術創新的體現。向文波表示,「自動化+信息化+大數據是我們對工業4.0 的理解。」
目前,三一重工建成了中國機械的智能化倉庫。9000平方米的佔地面積,數千條生產線,其中的物料準時配送率超95%,質檢電子化率達100%,運營成本降20%。
從2006年開始,三一重工在開建上海臨港工廠時就啟動了大數據方案。所有的終端客戶都可以連接起來,從而打通客戶與企業之間的關聯,以大數據來支持企業的管理。這麼多年來,三一重工已實現了幾十萬臺大設備的連接,不斷為技改、研發、創新,提供支持。
這些數據到底有多大的價值?它是國家對宏觀經濟判斷的依據之一。向文波表示,根據三一重工的布局,每個省份的每一個設備運行狀況,都可以通過數據進行分析,也就自然可以知道各地的部分經濟狀況。過去一個月報一次數據,現在半個月就要向有關部門報一次。
人才是關鍵
要做研發,自然離不開人才。三一重工的研發費用和培訓費用不受公司預算的控制,需要多少花多少,公司的研發費用高達年銷售收入的5%—7%。
為解決人才培養的問題,他們還自己創立了三一職工大學對員工進行培訓。只要達到一定的級別,員工可以申報去中國的各個頂級商學院學習。
除此之外,「一帶一路」等工程在擴大海外市場上也極為有效。三一重工的「一帶一路」由一位董事、三位副總裁在負責,這些區域的規模也非常大。
比如,現在的阿爾及利亞政府正在興建大型港口,需要大量的港口機械,這個項目涉及到33億美元。巴基斯坦當地的公路與國內央企也在進行合作,給三一重工同樣帶來了上億的銷售額。
三一重工的海外布局其實也早於「一帶一路」。多年來,三一重工在海外投資,收購了德國科隆的普茨邁斯特,普茨邁斯特在土耳其、比利時、西班牙、俄羅斯有製造工廠。僅從西部和北部地區來說,三一重工有瀋陽,新疆和北京等分子公司,再加上蒙古、俄羅斯等相關基地,已經形成了西北廣闊的投資布局;而從海上市場來講,三一重工也有江蘇、上海臨港、浙江、珠海等工廠,印尼、泰國、印度等東南亞地區也有三一重工的烙印。
為了在海外更好地發展,三一重工做了大量海外併購,例如公司已經收購了普茨邁斯特(下稱「普邁」)。向文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在收購普邁之後,三一還在德國得了最佳僱主獎,「應該說,這次收購改變了中國資本的國際形象,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回報,普邁去年大概盈利了3000多萬歐元,創了新高。另外,三一重工也在海外也開展一些合作,如與帕爾菲格成立了合資企業,我們在歐洲和俄羅斯的銷售也是通過這個合資企業進行的。」
機會與風險是並存。「一帶一路」中的諸多發展中國家雖有大量合作機遇,但也面臨著社會不穩定的可能,如匯率波動大就是一大風險。在合作國家的選擇上,優先選擇的自然還是市場,政治、經濟、貨幣較穩定、法制較健全的國家,然後才是高風險國家。
對風險高的國家,三一重工不會一次性地大量投入,而是邊走邊看,「雖然我們在巴西徵了800多畝地,但是我們的建設投入一直很謹慎,沒有太大規模投入。具體的做法是先做市場,當市場銷售有一定規模以後,才建設工廠。」向文波稱。
單一做工程機械,公司的發展自然也會隨著行業的起伏而搖擺。除了機械主業,三一重工也在進行多元化的嘗試轉型。在新能源方面,風力發電的趨勢就不錯;金融領域,國家已批准了三一集團旗下三湘銀行及九龍保險等業務,金融板塊正在成型。住宅產業化、工業地產等也都有一定前景,「現在,很多產業園的利用率不足,我們正推行工業地產,三一也把這部分的業務作為一個平臺與社會共享,我們的角色之一是工業孵化器。」向文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