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拉、時間觀念差,家長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2020-12-23 文文媽育兒說

有了孩子後,我們做家長的要花大把時間與精力用在培養孩子上,每天都要與孩子「鬥智鬥勇」,但畢竟孩子還小,該包容就要包容。但如果有家長跟我一樣是個「急性子」,那麼孩子拖拉、沒有時間觀念就是我們最無法忍受的事

我每天對孩子說的最多的話:

「文文你怎麼還沒上完廁所啊,這都多長時間啦,掉裡面了嗎?」

「文文你不是說要出去玩嗎,怎麼還沒洗漱穿衣服?」

「文文,我都說了一會有朋友要來咱們家,你怎麼還不收拾你的房間?」

「這都幾點啦,鬧鈴都響幾次了還不起!」

「你今天是不是不想去幼兒園了!還在那磨蹭!」

每天我都會不厭其煩的向我家文文重複這些話,奈何沒有一點作用……這讓我頗為無奈。

有一次我向一位朋友提及這件事,他反問我,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沒有時間觀念嗎

我搖了搖頭,他對我講起了他小時候的故事

我在上小學的時候,在學校就會拼命把作業完成。下午基本上也不怎麼聽課,全部用來做作業。

特別有時間觀念,做事從來不拖泥帶水。這是因為我回家要看頭文字D、美少女戰士……

如果我不把作業做完,回家就要佔用我的娛樂時間,那麼晚上7點半我就沒法看到射鵰英雄傳8點半看不到天龍八部9點半就沒法在床上躺著看小說了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做完某件事之後,你要她去背單詞、閱讀、學這個學那個,那麼孩子為什麼要儘快完成這件事?

就算孩子具備時間觀念,但這並不能使她快樂,那麼孩子為什麼要具備時間觀念呢?

我從小就知道時間的寶貴,所以我會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所以我自然很有時間觀念,因為時間都是自己的,省下更多時間。我就可以做我自己想做的事

朋友的這番話,讓我五體投地,我想這就可能就是他年入千萬的原因吧。

我總結了一下,朋友其實表達了2個意思

1、如果孩子意識不到時間觀念的好處,就算孩子具備了時間觀念,他也不會實施。

2、如果以讓孩子學習各種知識為理由,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效果就會差強人意,並且佔用孩子的娛樂時間是「不人道的」。

朋友給我「傳授了」幾個方法,我在下面分享給大家,看看我這位朋友是如何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的。

1、與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表

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以後,每天的時間就變得有規律起來,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協商制定時間表,將起床、洗漱、早餐、上學、放學、做作業、遊戲、閱讀、看電視等事項全都規划進時間表。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必須要跟孩子一起協商,不然孩子對這樣的安排不滿,就不會遵守時間表。

當初我每個月都要跟我家文文一起制定,她每次都要跟我討價還價,想把看電視與遊戲的時間延長一些。只要她上個月表現好,我就會答應她的請求。而文文也會遵守時間表上精確的時間。

2、通過計時遊戲提升孩子的時間敏感度

孩子積木或樂高時,家長可以給孩子計時,約定多長時間內如果孩子搭出了一座完整的建築,那麼家長就可以獎勵孩子一個小紅花,當小紅花累積到一定數量就可以讓孩子提出一個要求,家長也要儘量滿足。

這樣可以鍛鍊孩子提升時間觀念,與此同時還能提高孩子的手、眼、腦協調能力因為有獎勵孩子也會願意配合家長的訓練

3、家長要樹立榜樣

兒童一開始建立的行為習慣,都是在父母身上學到的。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也一定要具備守時、不拖拉的好習慣,如果連自己都做不到又何談教育孩子呢?

所以要想孩子具備時間觀念,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再談教育孩子。

4、利用繪本來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朋友對我說,孩子在6歲前最好的朋友只有繪本,不論什麼繪本孩子都很喜歡看,他也很樂意讓孩子看繪本,因為看繪本對孩子來說既是娛樂、也是學習,其中有許多道理可以讓孩子領悟。

他向我推薦了一本可以培養0-6歲孩子時間觀念的繪本《,時間!,時間!聽到這本書名字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本書我家文文一定喜歡即是「駕馭」也是騎馬時的「駕」「籲」,光聽名字就非常有趣,其中的內容一定差不了。

我連忙在網上給孩子定了一套,剛拆開包裹時,我不禁有點愣神,這明明是一本書啊。我買的是《駕,時間!,時間!》怎麼這就變成《駕,時間!》了?另一半去哪了

結果還是我家文文發現,原來這本書是雙面的,兩個故事兩面書,如此新奇的創意連我都是第一次見,更別提我們家文文了。

她一邊嘲笑我一邊將書搶了過去,其中的內容她看一眼就被迷上了。其中的故事不僅生動有趣,可以培養孩子建立時間觀念,並且畫風新奇,非常獨特,不僅我家文文被吸引,就連我都忍不住多看兩眼

我說怎麼連我這位朋友都會推薦這套書呢,原來這本書真的很優秀。這裡文文媽非常推薦家長們給孩子入手一本,真的非常合適。

相關焦點

  • 孩子專注力太差怎麼辦?家長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有些孩子做事總是拖拉,明明一會就能寫完的作業,孩子卻要寫幾個小時,而且家長一時沒看住,孩子可能就跑去做別的事情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說明專注力比較差,無法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如果不及時改正的話,會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
  • 李玫瑾:孩子總是拖拉磨蹭怎麼辦?家長試試5個方法,專治拖延症
    有的孩子做起事情不拖泥帶水,效率很高,不一會兒就完成了。但是有的孩子卻總是拖拉磨蹭,做一件事慢吞吞的,很長時間也完不成讓家長很心急。其實如果說孩子總是做事磨磨蹭蹭的,不妨看看這5點建議,讓他做事變得"高效率"。很多父母因為孩子磨蹭,可以說是操碎了心。
  • 孩子做事拖拉怎麼辦?教你6個小妙招
    當一個有"強迫症"的父母,遇上一個習慣拖拉的孩子,那可以說是兩個極端了。當父母的又不捨得對孩子大打出手,家長如果不加注意,就會讓寶寶養成"做事拖拉,沒有時間觀念"的壞習慣,久而久之,這種壞習慣會根深蒂固。怎樣幫寶寶改掉拖拉的習慣呢?
  • 孩子懶惰散漫毫不上進,不妨試試「祖母原則」,或對孩子很有利
    作為家長,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煩惱?孩子總是貪玩、鬆懈,除了玩什麼都需要父母催,每天催著起床、催著洗臉刷牙、催著出門……可是家長卻發現孩子不僅沒能變勤快,反倒變得「懶惰成性」,更不上進了。鄰居家的孩子就是如此,每天在家裡家長不叫就不知道起床,吃飯也是需要一直哄著叫才吃幾口,做事情更是拖拖拉拉,不知上進。
  • 孩子做事拖拉,除了老人溺愛,還有這三個原因,你家娃中招了嗎?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很多家長都頭疼自己的孩子做事情拖拉,尤其是寫作業的時候。但如果家長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的拖拉可能是從他小的時候就養成的壞習慣。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做事情拖拉呢?通常有以下三點,只有家長找到了孩子拖拉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幫助他改正。
  • 孩子做事總開小差怎麼辦?家長不用急,不妨試試「斯特魯普效應」
    做事總愛開小差,是很多孩子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很多家長都對此感到十分頭疼。其實有時候很多事情在冥冥之中都是有關聯的。比如,對於孩子缺乏專注力這樣一個問題,家長可以適當的運用「斯特魯普效應」。所謂的「斯特魯普效應」,是來自心理學上的一個測試。
  • 孩子拖拉怎麼辦?試試這幾招,聰明媽媽這樣教
    【諮詢回顧:家有5歲女寶寶,性子特別拖拉磨蹭。起床要催,睡覺要催,刷牙也要催,收拾玩具也要催......而且很多小習慣也是因為拖沓導致的,喝水摸瓶子蓋,吃飯慢慢挑飯粒,不催的話能吃一個小時,我總受不了要餵她,這個習慣怎麼改過來?】我相信很多4-6歲年齡階段的寶寶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那麼如何去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呢?
  •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家長從這些方面入手,幫他糾正「拖延症」
    這些都是拖延症的表現,愛拖拉的習慣對孩子非常不好,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過來。 在規定的時間內高效率的完成指定的任務目標,不但可以節約出來很多時間去做其他事情,還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生活習慣。 這對於他們的學習和將來更好的在社會立足都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 孩子做事像烏龜,打罵只會反效果,用3個詞語改變孩子
    很多家長每天起床原本應該有個輕鬆愉悅的心情,但看到孩子的「慢動作播放」,無名之火瞬間燃起,對孩子怒吼:「和你說幾遍了!快一點!媽媽和你都要遲到了!」但孩子依然表現得很「佛系」,穿衣服、洗漱、吃早飯都不緊不慢,好似「體弱多病」的老年人。
  • 孩子做事沒有耐心,不妨試試「激將法」
    很多家長都會為其打上"多動症"的標籤。其實孩子做任何事缺乏耐心,並非是多動症,而是這兩個原因造成。第一個原因:沒有完全投入其中。小說家馬克吐溫曾說: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作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只有全身心投入某種事情之中,才能發現其中的樂趣所在。有些孩子做任何事都無法提高專注力,只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
  • 一招搞定孩子做事拖拉的習慣
    孩子做事拖拉是很多父母都為之頭疼的事情,雖然孩子拖拉的事情多種多樣,但孩子拖拉的狀態卻基本一致:父母不催不動,即便是動了也是慢騰騰。雖然父母們都為孩子拖拉的毛病而頭疼,但孩子拖拉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嚴重。
  • 孩子做事總是3分鐘熱度?家長可巧用4個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案例分析:朋友工作比較忙碌,陪孩子的時間比較少,所以總會讓孩子同時做幾件事情,藉此節省時間。殊不知,同時讓孩子做幾件事情不僅會大大降低孩子做事的效率,還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還讓孩子形成做事拖拉,做事馬虎的不良習慣。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方式方法尤為重要,孩子專注力不夠往往會有不好的影響:1,做事效率低下: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做事自然而然就會延長時間,效率也會低下。
  • 孩子拖拉愛磨蹭,家長越催娃越慢,用這3招比你催100遍更管用
    不然孩子長大了不能形成良好習慣,家長也會累個半死!孩子為什麼磨蹭?缺乏時間觀念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時間知覺,意思是說對於時間順序、持續性的直覺反應。家裡一點動靜都逃不過他的耳朵,這就導致做事效率低,出現拖延磨蹭的狀況。其實了解了孩子拖延的原因以後,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我總結了3招,也可以當作是3步來專治拖拉、磨蹭的孩子。
  • 孩子拖拉(上):為什麼孩子會喜歡拖拉?
    孩子拖拉對許多家長來說都是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哪怕家長花很多時間去提醒,試圖矯正孩子的行為,但孩子還是慢慢養成一個拖延的壞習慣。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拖延的行為呢?第一點,孩子被要求做的事是他不感興趣的事。
  • 孩子做事磨蹭?家長別光知道催促,先認清這3個原因再說
    日常生活中,是否你也會因為孩子的拖拉而感到煩躁,想要解決卻無從下手?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孩子磨蹭的背後,多半跟家長的行為有關!所以,家長別光知道催促,要先認清這3個原因再說!3個方法幫孩子改變愛磨蹭的壞習慣1、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中,父母對於孩子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讓他覺得自己不做父母也會幫著做,自然能拖就拖。當孩子長大的時候,迫不得已要自己的做的時候,又不能熟練做好。因此,父母要對孩子放手,讓他學會獨立。
  • 培養孩子時間觀念,提高學習效率,這期家長學堂有乾貨!
    ,視頻中的孩子名叫晴晴,做事總是被媽媽催促。如:父母做事經常拖拖拉拉,本來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結果不到最後一刻也不做。家長這種拖拉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時間長了,孩子也會變得沒有時間觀念,養成拖拉的習慣。
  • 寫作業不拖拉、早起不賴床:4個方法,教出自律的孩子
    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做作業要大人守著,電腦一玩一整天,睡覺、吃飯、上學都得催,總之,大事小事,都得大人看著,否則,別指望他能自己做好。」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制力的表現。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是家長頭疼的問題。對大多孩子來說,自律都是個稀缺貨。
  • 寶寶做事磨蹭、不專心?家長別急著催,這4種方法讓娃自行提速
    孩子做事情總是容易分心,做啥事總喜歡磨蹭,可見孩子的做事情的專注力是不夠的,家長在一旁著急催促,往往取得的效果並不大,家長教育應該掌握方法,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帶給家長們幫助。寶寶做啥都總是磨磨蹭蹭?
  • 孩子說話不算數,家長很氣惱,別光怪孩子,教你3招來解決
    不知道家長朋友們是否把培養孩子「秩序感」重視起來,孩子們之所以說話不算數,其實是根本的原因就是在隨意改變做事的程序,如拖延時間、潦草應付、藉口忘記等。秩序感的構建其實並不複雜,只要你抓住這6個必備要素。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做事拖拉,做什麼都慢慢悠悠的怎麼辦?
    以後起床後動作要快,又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刷個牙要20分鐘,都上三年級了,自己要有個時間觀念,我每天催你,你不煩,我自己都煩……上次國慶回老家,要不是你磨嘰半天,我們就不會塞在路上半天了……」這是今天早上我送元寶去幼兒園,一路上一個母親送兒子上學,走一路訓孩子一路的大概對話,我想起了前幾天網上有人調侃:「最近,人類幼崽中分布廣泛的一個流派終於被人發現了,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