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一首流傳了300年的童謠:「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並且這首童謠就被刻在成都錦江邊的石碑上。
據當地人所講,在四川的某個地方,傳說那裡有無數的金銀財寶,只要能識破「石牛跟石鼓遙遙相對」的密碼,就算買下成都府也是小菜一碟。乍一看,這跟影視劇中尋寶情節很像啊,「石牛對石鼓」就是寶藏的標誌性建築。
先說說這童謠講的是什麼歷史事件呢?原來它說的是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裡跟闖王李自成齊名的張獻忠,在1644年率部攻破四川成都並建立大西國政權。然而1646年,張獻忠順江南下、派千艘大船轉移金銀珠寶時,在彭山江口一遭明朝參將楊展突然伏擊,戰敗船沉,大量財物隨船一起沉於江底。
《蜀碧》記載:(張)獻忠聞(楊)展兵勢甚盛,大懼,率兵10數萬,裝金寶數千艘,順流東下,與展決戰。
歷史文獻以及地方志裡也都不同程度地提到這起歷史事件,這些財物價值幾何?據文獻記載,估摸著億萬銀兩,簡直令人乍舌。
《蜀難紀實》記載:「累億萬,載盈百艘」。
然而關於張獻忠寶藏的具體下落,有人說被參將楊展所得;也有人說,就算有財物,估計也不會有多少,這應該被人為地誇大了。一時間眾說紛紜,加上也不清楚張獻忠具體沉銀在什麼位置,只留下了「石牛對石鼓」這一特徵,眾人也不清楚到底是指的是什麼。
當時間軸來到民國,擔任四川省副秘書長的楊白鹿,竟然找到童謠裡所說「石牛對石鼓」所在地。
話說楊白鹿在做官的時候,無意中救過一個老人。老人為了報答楊白鹿,便將多年來隨身攜帶的一個木匣子轉贈給楊白鹿。老人告訴他,匣內所藏是張獻忠埋銀的地點圖樣,是由當時參與埋銀的人偷偷繪製的。
楊白鹿大喜,於是將「藏寶圖」向師長馬崑山透露,最後他們成立「錦江淘金公司」,開展「張獻忠沉銀」打撈工作。他們照原圖紙方位丈量,推斷出埋藏金銀地點,最終果真挖出一個大石牛,還挖出大石鼓。楊白鹿那種迫切的心情溢於言表,他甚至都已經想到了自己家財萬貫,左擁右抱的場景。
可是下一秒,他就慌了,工人們奮力挖出來的不是「金銀萬萬五」,只有3大籮筐小銅錢。民國轟轟烈烈挖銀事件,也只好草率收場。雖然楊白鹿的「沉船寶藏圖」這個橋斷只是民間的說法,還有待商榷。但整個「探寶」結果就是一場鬧劇,所以人們都將「張獻忠沉船寶藏」當成傳說,作為飯後談資,很多人打心眼裡都覺得這個寶藏或許本身就不存在。
然而傳說跟歷史往往就隔著一次考古發掘。2016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准了四川省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2017年1月5日該考古項目正式啟動,同年3月15日,經過兩個月的時間,共出水文物超10000餘件,從而證實張獻忠的沉船寶藏這則傳說是真的,應證了那句古話,古人誠不欺我也。
說起來這次考古發掘,還得「歸功於」2015年發生的一起彭山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據當時的相關報導來看,彭山區檢察院主動介入這起倒賣文物案,最後的結局令所有人都難以置信:
從2011年至2015年4月,在四年時間裡,有多個團夥涉及盜竊「張獻忠沉銀」。而且從追繳的文物來看,其中國家一級以上珍貴文物就有非常多,包括「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西王賞功」金幣等等,價值不可估量。也就是從2015年,官方才基本確認了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就是張獻忠沉銀的地方。
其實關於張獻忠沉銀,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被陸續證實:據相關報導,上世紀末,四川彭山當地人經常能聽到有人從江中撈出一些古物,比如捕魚時,曾網出了一些銀錠;當然那時候老百姓還不知道是張獻忠沉銀。
2005年,彭山水利部門在梳理河道時,又發現了不少銀錠。而且發現其中有七枚銀錠裝是在圓木中,但被施工人員給順手牽羊走了。公安部門知道後,隨即對這銀錠進行追繳。
這次無意中的發現,證實了《蜀難紀實》中「木槽夾銀」的說法,這也是相傳張獻忠「沉銀」主要特點之一,原來張獻忠喜歡使用」掏空的樹幹「藏銀。然而當時有專家認為,這幾枚銀錠不能完全證明江口沉銀就是屬於張獻忠的,於是便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2010年,有人再次在河中發現銀錠,甚至引發萬人下河淘寶的熱忱,不少人都有所收穫。
2011年,有報導稱,政府在清理河道淤泥時,再次發現了一頁金封冊和一枚刻有「西王賞功」的金幣及一些碎銀子。而且令考古學家欣喜的是,在這頁金封冊上刻有「維大西大順二年」和「皇帝制曰」等字樣。報導一出來再次引起了轟動,然而也正是這次發現卻引起了一波盜竊文物的高潮,盜掘活動令人防不勝防。
2015年,國內專家正是宣布,四年前的這批文物就是屬於張獻忠的金銀珠寶,民間流傳的「張獻忠江口沉銀」被證實,童謠「金銀萬萬五」所說也是真的。但由於在此之前,屢次發生盜掘事件,再加上江口上遊建起水庫,使得盜掘活動更加猖狂,包括民間也有很多人參與其中,也就導致有很多重要文物都被黑市倒賣。
比如上文提到的「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曾被以800萬元高價賣掉,後來被公安部門追回。於是文物部門決定對江口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才有了2017年的正式發掘。
到目前為止,張獻忠沉銀一共出水文物超3萬件,價值超幾十億;這些文物的出水,證實了張獻忠沉銀的真實性,也使得童謠的戲言成為真正能尋寶的「口訣」。
當然古代歷史上還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比如光緒被毒死,在1980年考古人員進入崇陵清理地宮,發現了光緒皇帝的頭髮,後來經過科學檢測,竟發現砷含量嚴重超標,最終專家確認,光緒皇帝就是死於砒霜中毒。
最後只能說,歷史上有些傳說可能並非空穴來風,希望那些被掩埋在歷史長河中的寶藏都能被一一發現,比如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