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曾經被人懷疑的歷史事件,最終被考古發現證明了的例子?

2020-12-14 浪子聊歷史

四川,有一首流傳了300年的童謠:「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並且這首童謠就被刻在成都錦江邊的石碑上。

據當地人所講,在四川的某個地方,傳說那裡有無數的金銀財寶,只要能識破「石牛跟石鼓遙遙相對」的密碼,就算買下成都府也是小菜一碟。乍一看,這跟影視劇中尋寶情節很像啊,「石牛對石鼓」就是寶藏的標誌性建築。

先說說這童謠講的是什麼歷史事件呢?原來它說的是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裡跟闖王李自成齊名的張獻忠,在1644年率部攻破四川成都並建立大西國政權。然而1646年,張獻忠順江南下、派千艘大船轉移金銀珠寶時,在彭山江口一遭明朝參將楊展突然伏擊,戰敗船沉,大量財物隨船一起沉於江底。

《蜀碧》記載:(張)獻忠聞(楊)展兵勢甚盛,大懼,率兵10數萬,裝金寶數千艘,順流東下,與展決戰。

歷史文獻以及地方志裡也都不同程度地提到這起歷史事件,這些財物價值幾何?據文獻記載,估摸著億萬銀兩,簡直令人乍舌。

《蜀難紀實》記載:「累億萬,載盈百艘」。

然而關於張獻忠寶藏的具體下落,有人說被參將楊展所得;也有人說,就算有財物,估計也不會有多少,這應該被人為地誇大了。一時間眾說紛紜,加上也不清楚張獻忠具體沉銀在什麼位置,只留下了「石牛對石鼓」這一特徵,眾人也不清楚到底是指的是什麼。

當時間軸來到民國,擔任四川省副秘書長的楊白鹿,竟然找到童謠裡所說「石牛對石鼓」所在地。

話說楊白鹿在做官的時候,無意中救過一個老人。老人為了報答楊白鹿,便將多年來隨身攜帶的一個木匣子轉贈給楊白鹿。老人告訴他,匣內所藏是張獻忠埋銀的地點圖樣,是由當時參與埋銀的人偷偷繪製的。

楊白鹿大喜,於是將「藏寶圖」向師長馬崑山透露,最後他們成立「錦江淘金公司」,開展「張獻忠沉銀」打撈工作。他們照原圖紙方位丈量,推斷出埋藏金銀地點,最終果真挖出一個大石牛,還挖出大石鼓。楊白鹿那種迫切的心情溢於言表,他甚至都已經想到了自己家財萬貫,左擁右抱的場景。

可是下一秒,他就慌了,工人們奮力挖出來的不是「金銀萬萬五」,只有3大籮筐小銅錢。民國轟轟烈烈挖銀事件,也只好草率收場。雖然楊白鹿的「沉船寶藏圖」這個橋斷只是民間的說法,還有待商榷。但整個「探寶」結果就是一場鬧劇,所以人們都將「張獻忠沉船寶藏」當成傳說,作為飯後談資,很多人打心眼裡都覺得這個寶藏或許本身就不存在。

然而傳說跟歷史往往就隔著一次考古發掘。2016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准了四川省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2017年1月5日該考古項目正式啟動,同年3月15日,經過兩個月的時間,共出水文物超10000餘件,從而證實張獻忠的沉船寶藏這則傳說是真的,應證了那句古話,古人誠不欺我也。

說起來這次考古發掘,還得「歸功於」2015年發生的一起彭山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據當時的相關報導來看,彭山區檢察院主動介入這起倒賣文物案,最後的結局令所有人都難以置信:

從2011年至2015年4月,在四年時間裡,有多個團夥涉及盜竊「張獻忠沉銀」。而且從追繳的文物來看,其中國家一級以上珍貴文物就有非常多,包括「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西王賞功」金幣等等,價值不可估量。也就是從2015年,官方才基本確認了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就是張獻忠沉銀的地方。

其實關於張獻忠沉銀,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被陸續證實:據相關報導,上世紀末,四川彭山當地人經常能聽到有人從江中撈出一些古物,比如捕魚時,曾網出了一些銀錠;當然那時候老百姓還不知道是張獻忠沉銀。

2005年,彭山水利部門在梳理河道時,又發現了不少銀錠。而且發現其中有七枚銀錠裝是在圓木中,但被施工人員給順手牽羊走了。公安部門知道後,隨即對這銀錠進行追繳。

這次無意中的發現,證實了《蜀難紀實》中「木槽夾銀」的說法,這也是相傳張獻忠「沉銀」主要特點之一,原來張獻忠喜歡使用」掏空的樹幹「藏銀。然而當時有專家認為,這幾枚銀錠不能完全證明江口沉銀就是屬於張獻忠的,於是便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2010年,有人再次在河中發現銀錠,甚至引發萬人下河淘寶的熱忱,不少人都有所收穫。

2011年,有報導稱,政府在清理河道淤泥時,再次發現了一頁金封冊和一枚刻有「西王賞功」的金幣及一些碎銀子。而且令考古學家欣喜的是,在這頁金封冊上刻有「維大西大順二年」和「皇帝制曰」等字樣。報導一出來再次引起了轟動,然而也正是這次發現卻引起了一波盜竊文物的高潮,盜掘活動令人防不勝防。

2015年,國內專家正是宣布,四年前的這批文物就是屬於張獻忠的金銀珠寶,民間流傳的「張獻忠江口沉銀」被證實,童謠「金銀萬萬五」所說也是真的。但由於在此之前,屢次發生盜掘事件,再加上江口上遊建起水庫,使得盜掘活動更加猖狂,包括民間也有很多人參與其中,也就導致有很多重要文物都被黑市倒賣。

比如上文提到的「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曾被以800萬元高價賣掉,後來被公安部門追回。於是文物部門決定對江口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才有了2017年的正式發掘。

到目前為止,張獻忠沉銀一共出水文物超3萬件,價值超幾十億;這些文物的出水,證實了張獻忠沉銀的真實性,也使得童謠的戲言成為真正能尋寶的「口訣」。

當然古代歷史上還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比如光緒被毒死,在1980年考古人員進入崇陵清理地宮,發現了光緒皇帝的頭髮,後來經過科學檢測,竟發現砷含量嚴重超標,最終專家確認,光緒皇帝就是死於砒霜中毒。

最後只能說,歷史上有些傳說可能並非空穴來風,希望那些被掩埋在歷史長河中的寶藏都能被一一發現,比如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等等。

相關焦點

  • 偉大的考古發現:曾經在人類世界引起巨大反應的5個考古發現
    了解古代歷史絕非易事,儘管我們可能認為我們已經搞清楚了一切。但經常有一些發現會扭轉一切,開始推翻我們認知的事情。考古是非常偉大的一項工作,它幫助我們認識了人類過去的發展,雖然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新的發現而推翻舊的研究。在今天,小編就要和你分享,偉大的考古發現:曾經在人類世界引起巨大反應的5個考古發現。
  • 科學家的4個發現,曾被人懷疑是外星文明,引起了巨大討論!
    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古代文明大多是通過考古的方式獲得。通過考古學家的研究,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輝煌燦爛的年代,在考古過程中,科學家曾發現很多神奇的事物,有些甚至顛覆人類想像,在科學界引起了巨大爭議。比如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4個發現,便曾經在科學界引起過大肆討論。
  • 訪談︱霍巍:中國歷史時期考古的時代使命
    這方面,我們的古人應該說做了大量的實踐,留給我們的金石學著作很多都跟這個有關係。因此我們在今天的歷史時期考古研究中,儘管有了西方的類型學、地層學方法,有了西方傳來的各種科技考古的技術,但是最終要解決歷史時期考古的問題,還是離不開文字和文獻。所以,我認為在方法論上,我們中國的考古學應該有自己的特點,這個特點恰恰是在有文字以來的歷史時期考古研究中反映得最充分,不是簡單地用某種科技手段可以取代的。
  • 歷史上最引人入勝的十大考古發現
    考古學,或通過恢復和分析過去的物質方面來研究歷史活動,對我們理解歷史至關重要。在大多數情況下,考古學並不是戲劇性的,它對我們對過去的認識是漸進的,填補了一些已知的細節。但時不時地,考古發現要麼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要麼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我們認為已經知道的東西的理解。以下是十個歷史上更引人入勝的考古發現和遺址。
  • 英國發現1600年前遺址,考古發現簡體漢字文物,上書:吉姆在這裡
    總想讓人拂了面紗,對她面貌一探究竟。 而考古,便成了人們撩開她神秘面紗,一探究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現代人們是如何進行考古?考古又為人們帶來了什麼?英國對1600年前的遺址進行考古又為何會在其中發現帶有中國簡體字的文物呢?
  • 在人類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7個非常神秘的考古發現
    考古學可能不是一件有趣的工作,但是發現的東西卻很有價值,如果你想成為一名考古學家,需要有一顆堅強的心,因為在進行考古的過程中,極有可能會發現一些,讓自己感到恐懼的東西,例如,在俄羅斯伏爾加格勒附近,發現的12個含鎢的雕刻圓盤,以及找到的英格蘭理查三世的墳墓,乍看之下這些事物很神秘,往往讓人感到毛骨悚然
  • 日本號稱幾千年歷史,為何不敢考古?原因:怕被證實是中國的子孫
    在世界上,基本上所有的國家為了還原歷史都會發展考古行業,發現自己祖宗的榮耀,一方面也能證明世界上對於自己國家歷史的懷疑,所以大部分國家都非常熱衷於考古事業。對於歷史的研究不不止是我國,美國、韓國等國都對於自己的考古有著深入的研究,然而有一個國家始終沒有進行考古,這就是日本。
  • 考古發現顯示:或許存在「時間倒流」現象
    近代考古學家在史前地質層中發現了大量的人造工具及人類遺蹟並測定了它們的年代這些考古發現的年代測定結果表明這些來自於遠古世界的神秘物體其歷史要比我們原先想像的要古遠得多柏洛茲博士宣布他在石炭紀砂巖中發現10個與人類完全相同的腳印顯微照片和紅外線照片證明這些腳印是人足壓力自然造成而非人工雕刻
  • 商朝疆域有多大,考古發現或推翻歷史:商朝疆域大於周朝?
    然而,這一判斷卻忽視了商朝,儘管商朝疆域有多大,學術界爭議不斷,史書記載不盡相同,但其中一些古書記載的商朝疆域,卻顛覆了傳統認知,尤其重要的是,在考古發現的加持之下,不由讓人深思另外一個問題:早在商朝之際,殷商就已經奠定了中國古代版圖?關於商朝疆域問題,史書記載不一,漢朝之前主要有四種說法,每一個差異都非常大。
  • 30年間十大不為人注意的考古發現!
    從1990年開始,國家文物局委託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每年舉行一次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評選有兩大標準。第一,必須要是合法的考古發掘。每項考古發掘必須履行報批手續,取得國家文物局批准。在發掘過程中,必須依照《田野考古工作規程》進行考古發掘。
  • 郭物:亞歐草原東部的考古發現與斯基泰的早期歷史文化
    那麼它們還可能屬於哪些文化呢?除了以上因素,是否還有其他發現?這些現象說明什麼問題?本文將關注這些內容。 本文也認為北高加索並在黑海北岸草原地區建立遊牧國家的斯基泰人主體來自東方。以往研究的重點主要是哈薩克斯坦草原、南西伯利亞和圖瓦地區的發現。隨著中國考古工作的開展,新疆地區的考古發現日益得到重視。
  • 孫機:考古能看得見歷史,也能望得見未來
    文物能夠為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提供註解,但有些古代的東西沒有流傳下來,慢慢被湮沒在歷史裡,今天的人們已經不了解它們的用途,就有必要探索「物源」。他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霞帔墜子,一個是三子釵。 北京昌平明定陵出土的霞帔墜子(圖6),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有的圖片發表時,尖朝下,有人認為是香囊、銀燻或佩飾。
  • 美國《考古》眼中的2017十大考古發現:黃金「戰狼」來了
    3個被加工處理的頭骨證明某些人死後享受了「特殊待遇」,這是一項全新的考古發現。朱莉婭說:「這證明了在這個重要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儀式中,活者與死者存在著精神層面的互動行為。」2、發現「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沉沒是美國海軍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事件之一,1945年7月16日,這艘「波特蘭級」重型巡洋艦離開了舊金山港口,艦上有1196人,這艘軍艦最後的任務是駛抵北太平洋天寧島一個海軍基地,運送原子彈「小男孩(Little Boy)」組件,最終這顆原子彈投擲在日本廣島。
  • 神秘的考古發現:近些年人類找到的7個奇特的考古發現
    考古學家們總是想要通過研究來自過去的一些發現,來了解人類的歷史和地球的歷史。從鼠疫時期的面具到戰爭遺留下來的頭骨塔,通過今天的文章,小編要為你介紹,神秘的考古發現:近些年人類找到的7個奇特的考古發現。1、「Chan Chan」雕像Chan Chan曾經是美洲最大的城市,曾是印加帝國之前的奇穆王國的首都。如今,它只以廢墟的形式存在。
  • 考古發現:大衛王的豐功偉績可能是假的,《聖經》虛構另有目的
    他們熱衷於此地的原因在於既想證明《聖經》記載的是史實,也想證明《聖經》有些地方是虛構的。大衛王是整個以色列從古至今的精神標杆,是以色列人振興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源泉。那麼對於大衛王以及大衛王所建立的功勳進行考古發現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大衛王時期被以色列考古學家們譽為「黃金時代」。
  • 【考古發現】美國考古學會評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公元8世紀的時候,這個時期的歐洲,是維京人的天下,他們整整統治了歐洲300多年。在不斷擴大版圖的過程中,維京人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不過奇怪的是,從公元11世紀之後,維京人便開始衰落了,一直到13-14世紀,他們便再也沒有了蹤跡。維京人為何突然消失?他們去了哪裡?多年來,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歷史學家,一直在研究維京人的去向,前段時間,終於有了答案。
  • 歷史上真的有孫悟空?曾經發現了其墓葬,還找到了一根鐵棒
    神話世界是多麼的精彩,那麼一直存在在小說,或者影視劇作中的,這麼一個神話人物,齊天大聖孫悟空我們知道是假的,但是,所謂的孫悟空的墓真的被發現了,這是用事實證明,孫悟空在歷史上是真的存在過。在2003年的時候,在福建省的順昌縣寶山上,一個叫"山狸洞"的洞內,孫悟空的兄弟合葬墓,被考古人員所發現。
  • 訪談︱霍巍:中國歷史時期考古的主線
    從戰國秦漢開始,我們中國已經有了比較完備的文獻記載,這與前兩個大段落是很不一樣的。我今天要談的歷史時期考古,主要說的就是這第三個階段。大家都知道,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而我在1978年有幸考入四川大學,學習中國考古學。在我學習期間及畢業以後,我感覺到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考古學,有了很大的進步與提升。各個時段的考古新發現都層出不窮,而且不斷有重大發現。
  • 考古新發現讓古埃及文明再引世人關注
    他們對久遠歷史的記載有偏差,有傳說也可能有文學的加工。但是,他們對很多歷史事件的記載被後世通過不同的方法尋到佐證。我們如今所了解的很多有關古代中國和古代埃及的歷史知識依然建立在這兩位歷史學巨人的肩頭上。曼涅託的《埃及史》原稿至今未被發現,但後世的希臘學者大量抄寫引用了曼涅託的文字記載,使得這部史學名著得以流傳後世,成為人們研究埃及歷史的重要史料。
  • 孫機:考古能看得見歷史,也能望得見未來 -唐山廣電網
    文物能夠為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提供註解,但有些古代的東西沒有流傳下來,慢慢被湮沒在歷史裡,今天的人們已經不了解它們的用途,就有必要探索「物源」。他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霞帔墜子,一個是三子釵。北京昌平明定陵出土的霞帔墜子(圖6),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有的圖片發表時,尖朝下,有人認為是香囊、銀燻或佩飾。對照明代典籍(圖5)就可以知道,這個東西叫霞帔墜子,應該尖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