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真有免戰牌嗎?此城高掛一木牌,十萬大軍不敢攻?

2021-01-09 尋找魅麗

免戰牌,是個傳說中的逆天神器:一旦打不贏,高高掛出來,敵軍立馬無可奈何。

圖:古代戰爭真有免戰牌嗎?

《說嶽全傳》中,嶽飛經常使用這玩意:牛首山之戰,使兩柄鐵錘的金彈子力大無敵,嶽飛無奈,連掛七道「免戰牌」,金彈子沒轍了,只得和老叔金兀朮在營帳中無聊喝酒玩。後來,才有了嶽雲打碎免戰牌、錘震金彈子的故事。

不過,嶽雲打碎免戰牌時差點給他爹斬了,當時嶽飛怒道:「這牌是我軍令所掛,你敢打碎,違吾軍令!」

圖:連環畫裡的嶽雲打碎免戰牌

圖:連環畫裡的嶽雲錘震金彈子

慢著,古代戰爭中真有免戰牌這東西嗎?

評書可以有,現實真沒有。

兵者,詭道也。打仗講究的是兵不厭詐、出其不意、痛打落水狗,哪裡有「免戰」這種好事給對方?

就算最講究禮儀的春秋時期,貴族打貴族,先宣戰後發兵,交戰時兩軍陣勢列好,擂鼓出戰。雙方交戰期間,互派使者送戰書,約定交戰日期等等。但是,也沒有免戰牌這一說。

圖:高掛免戰牌,只存在評書小說中

打仗,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死、降,沒有第四條路。

古代歷史上,唯一一次真實的「掛牌免戰事件」,發生在明初靖難之役。

燕王朱棣為搶侄子朱允炆的皇帝位子,於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造反,揮師南下。十萬大軍從北京打到南京,所向披靡,唯獨在一個城池,吃了敗仗。

圖:影視劇裡的朱棣起兵

這座城叫濟南,守將是時任山東參政的鐵鉉。

朱棣重兵包圍攻打濟南,沒想到對面的鐵鉉,是塊啃不動的鐵:鐵鉉很會用兵,堅守了三個月!

久攻不下,朱棣密謀掘開大堤引黃河水灌城,鐵鉉則使用詐降計,派城中百姓到燕軍營中投降哭訴,請朱棣退軍十裡,單騎入城受降。朱棣信了,只帶幾個幾個護衛舉著黃羅傘蓋,過了護城河橋進城門,不料城門上暗藏的千斤閘落下,砸中朱棣的馬頭,差點丟了命。

圖:古代攻城戰

朱棣大怒,決定動用王牌武器:火炮。明初的火炮威力就很強了,大型火炮有鐵臼炮、大將軍鐵炮、攻戎炮、神銃車炮,大炮一開,眼看城破在即。鐵鉉急了,也使出了絕招。

鐵鉉做了一個大木牌,上書「太祖高皇帝之神位」,高高懸掛在城頭——太祖高皇帝就是朱元璋,這個木牌就是我們常說的牌位、靈牌。朱棣要是繼續開炮,等於打自己老子的牌位,他當然不敢,這下,免戰牌生效,濟南城保住了。

圖:清朝世宗憲皇帝牌位

無計可施下,朱棣終於灰溜溜率軍離開,從此南伐不敢再取道濟南。

對拿自己爹牌位當擋箭牌的鐵鉉,朱棣恨之入骨,後來鐵鉉被抓到後,朱棣殘酷地施以磔刑處死、妻女送入教坊司。不過,鐵鉉的忠義名垂青史,在山東遍布「鐵公祠」,山東人尊稱他為「守城之神」。

圖:山東的鐵公祠

相關焦點

  • 【免戰牌】此城高掛一木牌,十萬大軍不敢攻
    不過,嶽雲打碎免戰牌時差點給他爹斬了,當時嶽飛怒道:「這牌是我軍令所掛,你敢打碎,違吾軍令!」那麼,古代戰爭中真有免戰牌這東西嗎?評書可以有,現實真沒有。打仗講究的是兵不厭詐、出其不意、痛打落水狗,哪裡有「免戰」這種好事給對方?就算最講究禮儀的春秋時期,貴族打貴族,先宣戰後發兵,交戰時兩軍陣勢列好,擂鼓出戰。雙方交戰期間,互派使者送戰書,約定交戰日期等等。但是,也沒有免戰牌這一說。打仗,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死、降,沒有第四條路。
  • 古代戰爭高掛免戰牌後,敵人就不進攻了嗎?別再被電視劇欺騙了
    在古裝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兩軍交戰,先由大將出馬,提升一下士氣,如果打不贏就鳴金收兵,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就高掛免戰牌,這種現象在《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都有表述,問題是古代戰爭高掛免戰牌後,敵人就真的不進攻了嗎?
  • 古代戰爭中真的有免戰牌嗎?免戰牌真的有用嗎?
    看古裝電視劇裡,似乎總是可以看到「免戰牌」三個字,雙方大戰,有一方在城牆上掛免戰牌就可以暫停,難道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記載「免戰牌」的故事。1.嶽飛和金兀術各率大軍相持於牛頭山上,戰事陷入僵局。
  • 古代免戰牌是否真的有用?高掛免戰牌,對方就不可以進攻了?
    古代免戰牌是否真的有用?高掛免戰牌,對方就不可以進攻了?對於喜歡軍事的朋友來說,古代戰爭的殘忍程度是一點也不比現代化戰爭差,雙方開戰,兩軍對峙沙場,死傷都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在古代,有一種名為「免戰牌」的物品,只要不想開戰,就可以高掛免戰牌,那麼,問題出來了,這種免戰牌真的管用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首先,編者在這裡說一句,「免戰牌」只是現代人思想中的一種概念,可以說,免戰牌是絕對不存在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 古代打仗時為何一方掛免戰牌,兩方都會休戰?對方非要打會怎樣?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殘酷的冷兵器時代,戰機稍縱即逝,所謂的「免戰牌」真的存在嗎?或者說,古代打仗一方掛出免戰牌,兩方都會休戰嗎?對方非要打會怎樣呢? 而前來支援的嶽雲,看到掛起的免戰牌,不問緣由,一錘便打碎免戰牌。嶽飛得知大怒,要將他軍法治罪斬了,最後好在眾將求情,才得以戴罪立功力戰金彈子,結果了他的性命。 無獨有偶,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也出現「免戰牌」的身影。蜀相諸葛亮一生致力於恢復大漢基業,有一年,諸葛亮就曾率領30萬大軍討伐曹魏。
  • 免戰高懸必贏 古代真的有免戰牌這類神器存在嗎
    免戰牌,是個傳說中的逆天神器:一旦打不贏,高高掛出來,敵軍立馬無可奈何。《說嶽全傳》中,嶽飛經常使用這玩意:牛首山之戰,使兩柄鐵錘的金彈子力大無敵,嶽飛無奈,連掛七道「免戰牌」,金彈子沒轍了,只得和老叔金兀朮在營帳中無聊喝酒玩。後來,才有了嶽雲打碎免戰牌、錘震金彈子的故事。
  • 古代戰爭高掛免戰牌後,敵人就不進攻了嗎?
    當然,交戰雙方不會這麼客氣。免戰牌這個東西也不存在,因為它根本沒有任何效果。 在古代,任何一方都希望能迅速做出勝負。雙方都拖下去是不好的。免戰牌是違反這個原則的。
  • 古代攻城時為何一方高掛免戰牌後,另一方就不進攻了?
    敵方不出城,諸葛亮只能用各種計策引誘敵軍出來,但是都不起作用。最終攻城之事只能暫停。而蜀軍陣營因為拖得太久,糧草已經消耗殆盡,諸葛亮只得下令退兵了。也許很多人會說,不是說「免戰牌」沒什麼實際作用嗎?為什麼卻能讓蜀軍停止攻城呢?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免戰牌起了作用。要知道,免戰牌只是一個停戰信息的傳達。城池一般都是易守難攻,高掛免戰牌則說明守城一方堅守不出。
  • 古代打仗一方高掛免戰牌,為何對手真就聽話不進攻?難道不能強攻
    古代打仗一方高掛免戰牌,為何對手真就聽話不進攻?難道不能強攻但凡是是喜歡看古代小說演義,還有電視劇的朋友,總是會碰見這樣的情節,敵軍陣中來了一個非常厲害的對手,我軍就趕快縮在營寨當中,高掛免戰牌商討對策,敵人看見了免戰牌,還就真的慢慢的等待,一直到我方肯應戰。這也不由得讓人感到好奇,古代時候的免戰牌,就真的這麼大的效力嗎?
  • 古代打仗的時候,真的有免戰牌這一說法嗎?亮出此牌就會休戰?
    那麼很多朋友們紛紛表示,難道這個牌子在我們歷史上真的存在嗎?如果真的有,為什麼不趁對方實力正虛弱的時候攻擊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關於免戰牌的故事,相信很多喜歡看小說的朋友們都知道,這個免戰牌在故事當中經常會出現。才使得給武俠小說的劇情增添了一些色彩,在很多電視劇的拍攝當中,也會掛出免戰牌。
  • 古代的「免戰牌」有什麼用?掛免戰牌,另外一方就不能強攻了?
    古代的「免戰牌」有什麼用?掛免戰牌,另外一方就不能強攻了?在看古裝劇尤其是古裝戰爭劇的時候,通過關於戰爭的篇幅我們不難了解到「免戰牌」。顧名思義,免戰牌就是由一方掛出,示意暫時休戰。這就不免讓人產生疑惑,免戰牌真的這麼有用嗎?另外一方真的不能強攻嗎?
  • 古代打仗武將會單挑嗎?裝死這招管用不管用?免戰牌有用嗎?
    在古代那種沒有什麼通訊科技的年代,需要經常和敵人交流的話,就要派信使去傳話,雖然說有一個雙方默認的規矩,那就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是歷史上也經常會有很多信使被殺的情況。免戰牌。 當時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司馬懿為了拖住蜀軍進攻的步伐選擇了高掛免戰牌,堅守不出。 當時無論蜀軍怎麼在陣前叫陣,哪怕是給司馬懿送女裝,司馬懿也堅決不出來。
  • 古代打仗時,為啥一方掛免戰牌,兩方都會休戰?不怕對方使詐嗎?
    導語:古代打仗時,為啥一方掛免戰牌,兩方都會休戰?不怕對方使詐嗎?戰爭是十分殘酷的,交戰的敵我雙方打的你死我活,非有一方徹底敗下來,決出勝負,否則是不會輕易結束的。可是在古裝影視劇中,常常會出現免戰牌的身影,只要敵人掛出免戰牌,交戰雙方就會暫時停戰。那麼,在現實中免戰牌真的存在嗎?古代打仗真的有一方掛免戰牌,戰爭就會被暫時中止嗎?如果對方偏要繼續打會怎麼樣呢?免戰牌在中國古代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上是真有免戰牌這樣的事物。
  • 古代雙方交戰,為何其中一方掛出免戰牌就不用再打了,敵方同意嗎
    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我們會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其中一方實力不敵對方,或者先鋒被殺出現了重大傷亡,就立刻退回城中,並且高掛免戰牌。這個時候,對方就會按兵不動,直到雙方重新準備就緒,再次交戰。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 古代兩軍交戰,勢弱者掛出「免戰牌」,真能避免城破之禍嗎?
    別再被歷史演義騙了,古代兩軍交戰,「免戰牌」並不好使!古代兩軍交戰,勢弱者掛出「免戰牌」,真能避免城破之禍嗎?古代打仗講究多,晉文公要「退避三舍」,「三舍」有多遠?
  • 古代打仗掛免戰牌,這是什麼套路,它真的能夠起作用嗎?
    兩軍對戰戰敗的一方逃回城內,只要掛出免戰牌,那麼對方就不會再發動進攻。對於這種奇葩的戰爭規則我們一直都非常好奇,明明可以一鼓作氣拿下城池,他為什麼因為一個免戰牌就選擇的休兵罷戰,難道古人都這麼死板嗎?其實在歷史上卻不是這樣的,所謂的懸掛免戰牌和電視劇演的完全不一樣。其實關於免戰牌這一說法最早來自於春秋戰國時期,那個時候的人們非常講究禮法和戰陣。
  • 古代打仗掛免戰牌,敵人真的會不再進攻?專家:確實如此,但要有條件
    ,無論兀朮怎樣挑戰,只是「將「免戰牌」掛起,隨你叫罵,總不出戰」,而兀朮也確實奈何不得,好長時間都沒有再進攻。這就難免讓人感到困惑,要知道「免戰牌」本身只是一塊小小的木牌,它怎麼會有那麼強大的威力呢?好像古代打仗的時候,只要有一方掛上了免戰牌,敵人便不再進攻了,事實真的如此嗎?有專家表示:確實如此,但是有條件限制。關於免戰牌是否真能免戰,得從不同的歷史時期來看待,在戰國(不包含戰國)以前,這塊免戰牌基本是很有用的。
  • 古代打仗只要一掛免戰牌,對方就束手無策?真不能強攻麼?
    關於免戰牌,在《說嶽全傳》中這樣寫到過:「城上即將『免戰牌』掛起,隨你叫罵,總不出戰。」似乎免戰牌的威力十分神奇,只要把它掛出來,即使打不贏了,也可以使得對方被迫休戰,來換得己方一個休整的好機會,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免戰牌真有這麼大的威力嗎?
  • 中國古代打仗動輒幾十萬大軍,是不是在吹牛
    看中國歷史書,經常看到古代打仗,動不動就出動幾十萬大軍。要知道,就算西方最強盛的羅馬帝國,巔峰時期軍隊也不過幾十萬,更不要說日本這種國家,打仗被戲稱為「村戰」,人數上萬都不錯了。有人就懷疑,比如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大軍加起來八十多萬,趙國都有四十五萬大軍,趙國地盤不大,人口不過五百萬,能養得起這麼多軍隊嗎?明朝末年,萬曆三大徵最大規模也就二十萬,還是集全國國力 。所以動不動就幾十萬大軍是吹牛,或者把後勤人員也算進去了 。
  • 古代最有意思的是,一個仿照的免戰牌救了一個城的士兵
    在古代有許許多多神奇東西產生,比如說尚方寶劍,免死金牌,這些神奇的物品在現代社會中給人看來就僅僅是可笑的象徵。而且在現代出現這些玩意也就只能在電影裡或者是古裝劇裡出現,作用就是給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提醒在古代出現過這種玩意,並且這些東西在古時候作用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