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歷史書,經常看到古代打仗,動不動就出動幾十萬大軍。
要知道,就算西方最強盛的羅馬帝國,巔峰時期軍隊也不過幾十萬,更不要說日本這種國家,打仗被戲稱為「村戰」,人數上萬都不錯了。
有人就懷疑,比如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大軍加起來八十多萬,趙國都有四十五萬大軍,趙國地盤不大,人口不過五百萬,能養得起這麼多軍隊嗎?
明朝末年,萬曆三大徵最大規模也就二十萬,還是集全國國力 。所以動不動就幾十萬大軍是吹牛,或者把後勤人員也算進去了 。
其實,所謂的正史裡面記載的兵力,很多都是有水分的。
比如三國,赤壁之戰裡曹操八十萬大軍伐吳,但其實,曹魏總兵力全部能打仗的最多35萬+,東吳最多20萬,蜀漢最多10萬,總共可能都沒有80萬。
其實有好多百萬大軍 ,幾十萬大軍都是有水分的。
比如十萬大軍,這十萬大軍並不是純粹的作戰部隊,要知道在古代落後的後勤保障體系下,光補給線上的糧食損耗就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一支軍隊不只有士兵,還有大量負責打雜的民夫、工匠,這些人也被算在總人數中。
唐朝同越南作戰,聲稱兵力達80萬,越南直接說自己兵力有500萬,事實上,雙方兵力加到一起都不到30萬。
當然,中國各個朝代都是世界前列的超級帝國,人口也多,所以軍隊數量肯定也比絕大部分國家多,一場大戰,10萬、20萬士兵,還是有的。
你覺得古代幾十萬大軍這個說法可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