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另一個「中國」,使用漢語漢字和中國電信,但不屬於中國

2020-12-10 吾天說事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5000年悠久的歷史,這正是因為聰明的中華民族先輩不斷地發展和進步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經歷過春秋和戰國以後,秦始皇滅六國,並統一中國,統一了文字和貨幣,才有了後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發展。雖然經歷了朝代的更迭,但是中華文化不僅沒有消亡,反倒更有生命力。當然,歷朝歷代的君王都有著極大的雄心,那就是統一中國,並且開疆擴土!從漢武帝,到隋煬帝、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大明太祖以及康熙大帝,無不在為中國的強大做努力!這樣更是將中華文化推向了全世界,曾經更是出現了萬國來朝的局面!

不過,封建王朝時代,因為中國的強大,東南亞很多國家都是中國的附屬國,有每年向朝廷稱臣納貢的動作。不過,後來到了清朝末期,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各種蠶食,使得領土流失,邊亂不斷,甚至是我們的領土被侵略者直接划走!

在我們的鄰國緬甸,有這樣一個地方,這裡講中國話,寫中國字,用的是中國電信,看的是中國課本!但是這裡卻不屬於中國!這裡就是我們在網絡上經常看到的緬甸果敢自治區!

果敢(Kokang),全稱是「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歷史上,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中國雲南省。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後,打開了山海關,引清軍入關。當時的大明首都北京已經被李自成的大順軍佔領,崇禎皇帝死後,明廷南遷並且擁立朱由榔南明永曆帝。順治年間,朱由榔聯合張獻忠的部將李定國「舉旗反清」,最後兵敗進入緬甸。

到了康熙年間,吳三桂逼緬甸交出永曆帝,並且將永曆帝縊死在昆明。此後,朱由榔的部下逃的逃散的散,除少量投降大清以外,大部分人楊高學的帶領之下逃入中緬邊界線附近科幹山(也就是果敢地區)避難,後來又在這裡長期與清軍周旋。其後,大清朝廷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在今緬甸北部的臘戌附近設立「木邦宣慰司」,命這裡的前明子民世守其地,因此果敢就進入300年左右的楊氏土司政權時代。

躲過了清軍的圍剿,但是同為中華兒女,最後還是得到了休養生息。但是到了清朝末年,由於清政府的閉關鎖國和腐敗無能,導致列強步步蠶食,很多領土都被掠奪走了。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在倫敦籤訂了《中緬邊界條約》 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強迫中國與其籤訂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

無論從電視上看到,還是到果敢地區,都能看到哪裡幾乎和內地的城市和鄉鎮一模一樣,用的是漢字,講的是漢語,甚至都是用雲南的區號和電信。不得不說像極了中國!當然,由於歷史的原因,這裡現在不屬於中國的土地,但是這裡卻生活著華人!

當然,因為政治的原因,我們沒辦法做過多的說明,只期待全世界的華僑和華人團結起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

相關焦點

  • 世界上另一個「中國」,說漢語,用人民幣,電話都加中國區號
    清朝時,果敢地區名義上由清政府供奉,但實際上楊氏仍在掌權當中。這種情況其實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今天的果敢仍然還是使用中文和漢字,交易也是使用人民幣流通,通訊使用中國移動的號碼。電力也由中國南方電網送電。甚至在學生的課本上,也是這樣寫的:「偉大祖國的首都是北京,面積有著960萬平方公裡」。
  • 與我國雲南接壤,說漢語用漢字,被稱為另一個「中國」
    在中國古代,由於戰亂和經商的需要,經常有人向東南亞地區遷移如今的新加坡就是由華人組成在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都存在不少華裔而今天三哥要和大家說的地方與我國雲南接壤它便是隸屬於緬甸的佤邦自治區,被譽為世界上的另一個中國
  • 世界上另一個「中國」,人口60萬軍隊4萬,不僅說漢語還用人民幣
    特別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個理想,一個夢,它是萬人的願望。眾所周知,我國是人口大國,自古以來佔地面積就很龐大。喜歡歷史的人應該有所了解,隨著社會發展,周邊很多國家都受到中國影響,如今越發繁榮。說起「中國」大家會想到五星國旗,但你知道世界上另一個地方也有「中國」嗎?說起來有些荒唐,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 亞洲中的第二個「中國」仍然使用漢字,稱為「小中國」
    世界上有233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語言和特點,以中國為例,中國文化在世界範圍內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尤其是漢字,作為世界中除了英語使用最廣泛的詞,世界上有很多忠誠的「用戶」,但他們大多是華人和華僑,但你知道在亞洲的領土上,還有一個叫「小中國」的地區,這個地區的人仍然使用漢字
  • 世界上另一個「中國」,人口60萬軍隊佔4萬,把中文當官方語言
    正是憑藉這些努力,中國周邊的很多國家,都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至今都還能在它們的身上看到中國的影子。其中就有一個地方,它被認為是世界上另一個「中國」。在那裡,漢語被當作官方語言,漢字當作官方行文,人民大多都會說漢語,寫漢字。這就是人口只有60萬,卻擁有4萬左右軍隊的佤邦。 佤邦在歷史上曾經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在可追溯到的歷史記載中,佤邦在唐代時屬於依附唐朝的南詔國,元明清三朝已經完全成為中國的領土。那麼後來到底經歷了什麼,使得佤邦被分離,成為了另一個「中國」?
  • 同樣位於東南亞,古越南使用漢字,為何泰國卻不用中國漢字
    作為東亞文明的引領者,中華文明深度影響東亞各國,其中最大的一個表現是古代多個國家使用漢字,作為官方語言之一,最終逐漸形成了「漢字文化圈」,成員為中國、越南、朝鮮、韓國、日本。然而,作為東南亞一直「親中」的古泰國,為何不使用漢語,而一直使用泰語呢?原來,古代中南半島並非一片蠻荒,而是隱藏了三個文明程度很高的大帝國!
  • 曼尼普爾: 世界上的另一個中國
    世界上的另一個中國叫曼尼普爾,離中國不算遠,距離雲南省不到500公裡。曼尼普爾(Manipur), 曾是兩千多年的獨立城邦,有本地古語史料載,其源頭是古代中國齊朝國王與中亞王朝公主通婚所立,與中國人長相無異。其地歷史豐厚,藝術發達,教育繁盛,文化自成一體,受高等教育者遍布世界各國。當地政府1947年擺脫英殖民之後,49年重又被印度統治,但至今仍不認同印度政府和印度其他民族。那裡反政府武裝活動不斷。
  • 胡志明:輾轉中國20年,又精通漢語,為何越南一建國就廢除了漢字
    1、漢字普及已經斷代,重新撿起來不容易。越南,在中國悠長的歷史當中,大多數時間都和我們關係非常密切,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讓大軍收服南方一帶,並在廣西、廣東等地設了三個郡,其中,越南的北部就屬於「象郡」。
  • 中國漢字和日本漢字有什麼不一樣?
    早在距今1300多年前,日本人便開始以中國漢字為基礎,結合漢字造字的要素與原理,開始了國字的創造。之後,通過中日文化和貿易往來,日本國字也被傳到了中國。同中國一樣,日本也有很多自己的地區方言,專屬於方言的漢字讀音有趣,字形跳脫,卻也鮮少為人使用。
  • 這裡是第二個中國,說漢語寫漢字用中國號,吃了敗仗還能撤到中國
    在中國共有5個自治區,但是你知道在國外也存在著這樣一個漢族自治區嗎?在我國雲南和緬甸的交界處,他們的身上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並且都承認自己是中國的後代。這裡是第二個中國,說漢語寫漢字用中國號,吃了敗仗還能撤到中國。他們叫做果敢族。他們是怎麼去到那裡的呢?明朝建立初期,非常的強大,雖然歷史上對明朝皇帝們的評價都不高,到了明朝晚期,內憂外患最早滅亡,崇禎皇帝自盡。
  • 曼尼普爾:世界上的另一個「中國」
    ",他們尊崇龍的文化,也是龍的傳人;他們學習漢語,喜歡中國飲食;他們的國旗,國徽甚至連軍隊的名字都幾乎跟中國一模一樣,他們日夜期盼與中國的牽手...這,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中國:曼尼普爾。如果不仔細看,可能就當成五星紅旗了······世界上的另一個中國:它的國旗,國徽跟中國幾乎無異,連軍隊的名稱都一樣;它的人民是中國漢唐遺民,黃皮膚;他們到現在還認中國為宗,崇拜中國文化,這個"國度"就是曼尼普爾。曼尼普爾位於印度東北部,南鄰米佐拉姆,東接緬甸,西連阿薩姆邦,面積22347平方公裡,2011年最新統計人口為272.1萬人。
  • 漢字—中國文化符號的明信片
    在這一地區,除了中國大陸、臺澎地區、新加坡以及南洋華人,把漢語作為母語或官方用語之外,其他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這些有自己語言的國家和地區,有的在歷史上曾借用過漢字如朝鮮和越南;有的至今還在使用漢字,如日本本土、衝繩、韓國、新加坡等。如今,漢字已作為一種中國符號進入世界的眼球,它作為中國語言文化信息的載體,將中國文化以符號的形式表達,成為中國文化的明信片。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每一個字都是文化
    漢字是世界上獨特的以形表意的文字,是記錄、書寫漢語的特殊符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更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從甲骨文出現到現在至少4000多年的時間,中國曆朝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
  • 日文源於中國漢字,為何日語和漢語卻是兩種語言體系
    目前全世界5651種語言主要屬於漢藏語系、印歐語系、阿爾泰語系、閃-含語系、烏拉爾語系、高加索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這九大語系。我國56個民族各自的語言分別屬於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作為我國官方語言的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漢藏語系是以漢語和藏語為代表的一個有親屬關係的語言群,分為漢語族、藏緬語族、壯侗語族、苗瑤語族四個語族。
  • 為什麼有數字密碼,卻沒有漢字密碼?中國電信這樣解釋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密碼類型千千萬,卻偏偏沒有漢字密碼,這是為什麼呢?來看看中國電信是怎麼解釋的,具體有以下幾個原因:圖片來源:微博一、使用傳統:有關密碼組成中沒有漢字這一問題,首先要追溯到計算機的發明。我們知道,電子計算機最初是由外國人發明,世界上主流的程式語言也是英文,而Windows在電腦系統界佔據極大的份額,密碼由英文、數字等組成也就順理成章;再加上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其易用性和通用性相對較高,因此更加普遍地為大眾所接受和使用。
  • 這個國家曾經屬於中國,現在屬於緬甸,但依然說漢語用人民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的速度令世界矚目,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國實現了富強、民主,如今中國繁榮昌盛,百業聚興,我們才能夠快樂幸福的生活在這。在與我國相鄰的一個國家,他們的語言和中國一樣,都說漢語寫漢字,使用的貨幣也是人民幣,但與中國不同的是,那裡常年戰火不斷,居民飽受戰火的摧殘,經常會有因戰亂,受傷死亡的無辜百姓,這個地方叫果敢,隸屬於緬甸境內,全稱是「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
  • 世界上「另一個中國」,人口60萬軍隊佔4萬,官方語言為漢語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經過數十年的徵戰,首次統一全國,建立了空前強大的大秦帝國,中國從此走在了世界的前端,在之後的2000多年裡,一直都是強盛的代表。
  • 漢字是中國統一強大的基石,漢字拼音化是亡國之路
    比如東歐那些國家,波蘭語、烏克蘭語、俄語、克羅埃西亞語、斯洛維尼亞語、塞爾維亞語都屬於斯拉夫語系,它們之間的差異並不比廣東話和東北話差異更大,如果使用漢語這種文字,各地人讀語不同,但意思是一樣的,那麼就是同一種語言,就是同一個民族,但因為用的是拼音文字,各地的人按不同的讀法寫出來也不一樣,就產生了很多種文字,也就是很多種語言,各地的方言就升級為民族文字,一個斯拉夫族就變成十幾個民族就建立起十幾個國家。
  • 日語漢字源自古漢語的異同和其發展的優缺點
    日本隋唐遣使路線日本的漢字來源於中國古代,跟自然中國的文言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日本的古書裡經常見到的一個詞尾なり,就是文言文裡面之乎者也那個也,是一個表示判斷的助動詞。日本人之前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要造日語的文字的時候,是直接拿了中國的漢字來用,當然有一些為了表示這是日語,也做了一些改動,所以大家今天看的一些日本的文字跟中國的繁體字是不一樣的。日本人在用中國的漢字的時候,很多漢字的意思也是直接拿過去用的。大家可以從中體會到古代中國和日本的那種深刻的文化交流,從學習日語當中也可以複習我們古代的文言文。
  • 印度女學者:美洲瑪雅文明語言和中國漢語一模一樣,瑪雅屬於中國
    瑪雅文明是美洲地區古老的古典文化,也是世界上極其重要的古代文化,被世人稱為「叢林文化」。自遠古以來,許多學者對美洲瑪雅文明的研究都沒有中斷過。最近一位印度女學者伊爾娜依拉美曾經指出:美洲瑪雅文明的語言與中國漢語完全相同,兩者密不可分,瑪雅屬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