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有著5000年悠久的歷史,這正是因為聰明的中華民族先輩不斷地發展和進步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經歷過春秋和戰國以後,秦始皇滅六國,並統一中國,統一了文字和貨幣,才有了後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發展。雖然經歷了朝代的更迭,但是中華文化不僅沒有消亡,反倒更有生命力。當然,歷朝歷代的君王都有著極大的雄心,那就是統一中國,並且開疆擴土!從漢武帝,到隋煬帝、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大明太祖以及康熙大帝,無不在為中國的強大做努力!這樣更是將中華文化推向了全世界,曾經更是出現了萬國來朝的局面!
不過,封建王朝時代,因為中國的強大,東南亞很多國家都是中國的附屬國,有每年向朝廷稱臣納貢的動作。不過,後來到了清朝末期,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各種蠶食,使得領土流失,邊亂不斷,甚至是我們的領土被侵略者直接划走!
在我們的鄰國緬甸,有這樣一個地方,這裡講中國話,寫中國字,用的是中國電信,看的是中國課本!但是這裡卻不屬於中國!這裡就是我們在網絡上經常看到的緬甸果敢自治區!
果敢(Kokang),全稱是「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歷史上,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中國雲南省。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後,打開了山海關,引清軍入關。當時的大明首都北京已經被李自成的大順軍佔領,崇禎皇帝死後,明廷南遷並且擁立朱由榔南明永曆帝。順治年間,朱由榔聯合張獻忠的部將李定國「舉旗反清」,最後兵敗進入緬甸。
到了康熙年間,吳三桂逼緬甸交出永曆帝,並且將永曆帝縊死在昆明。此後,朱由榔的部下逃的逃散的散,除少量投降大清以外,大部分人楊高學的帶領之下逃入中緬邊界線附近科幹山(也就是果敢地區)避難,後來又在這裡長期與清軍周旋。其後,大清朝廷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在今緬甸北部的臘戌附近設立「木邦宣慰司」,命這裡的前明子民世守其地,因此果敢就進入300年左右的楊氏土司政權時代。
躲過了清軍的圍剿,但是同為中華兒女,最後還是得到了休養生息。但是到了清朝末年,由於清政府的閉關鎖國和腐敗無能,導致列強步步蠶食,很多領土都被掠奪走了。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在倫敦籤訂了《中緬邊界條約》 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強迫中國與其籤訂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
無論從電視上看到,還是到果敢地區,都能看到哪裡幾乎和內地的城市和鄉鎮一模一樣,用的是漢字,講的是漢語,甚至都是用雲南的區號和電信。不得不說像極了中國!當然,由於歷史的原因,這裡現在不屬於中國的土地,但是這裡卻生活著華人!
當然,因為政治的原因,我們沒辦法做過多的說明,只期待全世界的華僑和華人團結起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