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輾轉中國20年,又精通漢語,為何越南一建國就廢除了漢字

2020-12-16 風卷歷史

說到越南,繞不過去的就是「胡志明」這個人,此人被譽為「越南之父」,曾經,穿梭於中國與越南之間,為了越南的獨立,吃盡苦頭,付出非常之多。

1945年8月26日,在日本投降後的第11天,胡志明回到越南並宣讀了《獨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

在那一刻,無數胡志明的夥伴,很多胡志明的學生,都留下了激動的淚水,畢竟,越南有了自己獨立的國家。而胡志明在中國的那些老朋友們,周恩來、陳賡等人也為胡志明感到高興,發去了賀電。

不久,胡志明等人開始統一思想,統一文化,其中,對於官方的文字統一為「越南國語」,而在越南使用了兩千年左右的漢字,則完全退出了越南的文化舞臺。

為何要廢除漢字?胡志明此舉到底是為了什麼?

1、漢字普及已經斷代,重新撿起來不容易。

越南,在中國悠長的歷史當中,大多數時間都和我們關係非常密切,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讓大軍收服南方一帶,並在廣西、廣東等地設了三個郡,其中,越南的北部就屬於「象郡」。

幾十年後的漢武大帝,在滅了南越國後,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其後的一千多年歲月裡,從西漢到東漢,從東吳到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再到五代十國的南漢時期,越南中北部都是華夏各王朝的直屬領土。

公元968年,越南的第一個獨立王朝誕生了,叫丁朝,從這之後,越南從華夏直屬地變成了藩屬國,直到1885年中法戰爭後,中國清政府與歐洲法國籤訂了《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從此,華夏和越南漸行漸遠。

無論是華夏的直屬也好,還是藩屬也罷,越南在兩千年的歲月裡,官方語言一直是漢語,這可以從越南很多的古建築看得出來。那時候的越南人,讀書人讀的是四書五經,寫的都是方塊漢字,而越語更像是方言。

漫長的歷史中,越南本土也誕生了一種文字,叫「喃字」,是越南人的一種改良品,是契合越語的,這時方便越南底層百姓使用的方塊字,讀寫一致,但看起來比漢字更為複雜。不過,喃字一直是漢字的一種補充,沒有成為所謂的主流。

1885年,法國人來了後,逐漸地開始改革文化系統,試圖推廣法語,普及法語。這是對越南原有文化體系的一種巨大衝擊。

不過,法語也不是那麼容易學的,學堂裡的年輕人學起來還可以,其他人太費勁。當然,胡志明的法語是一級棒的,曾經留學法國,並和在法國的周恩來成為了親密朋友。

在推廣法語的時候,越南還產生了一種適合他們的羅馬拼音文字,這就是後來越南人所說的「越南國語」。

大家想一想,從1885年到1945年,整整60年時間,漢語沒有被官方使用,也沒有被學校使用,那會怎麼樣?只會有一種結果:懂漢語的人越來越少,出現嚴重斷代。

1945年,胡志明的選擇來了,是撿起斷代了的漢語和漢字?還是採用新的語言和文字?權衡再三,越南廢除了漢字,讓漢字徹底退出了越南。

當然,「漢語斷代」只是一個原因,廢除漢字還有其它原因。

2、漢字不好學,不好普及

越南喃字

漢語好不好學?我們當然覺得好學,不過,在很多老外看來,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而方塊漢字書寫起來更是不容易。

就連我們民國時期的錢玄同等大師級人物,都拋出「漢字不滅,中華必亡」的言論,影響了當時很多人。何況越南的胡志明等人乎?

當時,對於文字使用上,胡志明等人有四種選擇:一是普及了幾十年的法語,二是越南本土的喃字,三是漢字,四是越南所謂的「國語」。

如果把遙遠的歷史放置一邊,僅僅考慮文字的容易普及性,不難得出結論:漢語和漢字普及最難,越南的本土喃字普及也不容易,法語相對容易,最容易的,是所謂的越南國語就是那個羅馬字母改良過的拼音。

文字普及性越弱,文盲脫盲越慢,對於國家發展越不利。

而剛建了國的胡志明等人,巴不得越南小步快跑,超越周邊小國,最好是能追趕上一眾大國。美好的理想,常常能促使人做出最為激進的行為,於是,胡志明等人對新的「越南國語」青睞有加,這意味著重新開始,也意味著要選擇放棄歷史的連接工具。

如今,在越南的那些年輕人,對於古建築上的文字大多不認識,而對於越南的古老歷史沉澱,也無法解讀,當然,那些懂漢語,會漢字的專業人才除外。

一句話,胡志明等人選擇廢除漢字,和他們的當時具體情況有關。

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下一條。

3、不願意成為中國的「文化附庸國」

何謂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在胡志明等人看來,那就是和過去做個了斷,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價值體系,要減少其它國家對自己國家的影響。

想想也是,如果胡志明選擇了繼續使用漢語,那麼,越南的百姓怎麼看歷史?看到自己原來是華夏的一部分,作何感想?會不會有重新投入華夏懷抱的念頭?

從另一層面講,如果越南上下都使用漢語和漢字,勢必,新時代的小國越南會被隔壁鄰國深深影響,從文化到經濟,從政治到人文,越南很難脫離開來。

如此一來,越南就會成為中國的文化附庸國。

越南的獨立,並不是想附庸於誰,而是想成為獨立的自己。所以,法語文化是他們要廢除的,而漢語文化也是他們要放棄的,只有這樣,越南人才會漸漸有所謂的文化自信,才會有強烈的民族精神。

胡志明等人想要打造的是一個嶄新的越南,而不是回歸歷史,回歸原有文化,哪怕如此失去很多,他們也願意失去。

從國家層面來說,此舉看起來沒有大錯。

不在文化上附庸於中國的越南,後期在政治上也慢慢和中國疏遠,即使胡志明時期和中國關係不錯,即使越戰時期中國又是派人又是給錢,都沒有暖和了越南的心,而且在1979年和我們幹了一仗,讓中越關係直線下降。上世紀九十年代後,中越關係才漸漸升溫。就算如此,如今的中越關係,也沒有恢復到越戰前的水平。

總體說來,胡志明在1945年建國後,廢除了漢字,這是有三個原因決定的:一是漢字斷代已經60年了,重新撿起來相當不容易;二是漢字、漢語學起來難,普及不容易;三是胡志明想謀求文化上的獨立,打造越南人在文化上的自信,不願意成為文化附庸國。

相關焦點

  • 越南用了一千年漢字,精通書法的胡志明,為何執意要廢除漢字?
    胡志明的字寫得是否真有這麼牛,想必對書法真正有所認知的人都懶得爭辯,當然,如果把他的字放在越南的漢字大環境當中,說胡志明精通書法,倒也是事實,畢竟,自從胡志明執意廢除漢字之後,越南也就沒剩下幾個人會寫漢字,更別說書法了。
  • 胡志明領導越南獨立後,為啥上臺後就廢除了漢字?
    提起胡志明,很多人都能想到一個地名,「胡志明市」。這其實是越南的一個城市,而這個城市用胡志明這個人來命名,也是因為他對越南有著難以磨滅的貢獻。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曾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講得一口流利的漢語,而在那時的越南,也能夠隨處看到漢字的影子。
  • 越南獨立後,胡志明迫不及待廢除漢字,用簡練拼音文字代替!
    引言越南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其歷史很多都是由漢字書寫,例如一些史書都是由漢字書寫的。越南用漢字的歷史很久,但自從近代史,越南獨立後,其領導人胡志明迫不及待地廢除漢字,用簡練的拼音代替漢字,這到底是為何?
  • 寫下133首漢詩的胡志明,為何下令廢除漢字,只在春聯中留一漢字
    如今不僅有中國人會用漢字,在一些國家的一部分地區仍然有人使用漢字。但曾寫下過133首漢詩的胡志明,為何下令廢除漢字,只在春聯中留有一漢字。漢字的影響我國文化對周圍的國家影響深遠,並且周圍的國家也深受漢字的影響。
  • 越南剛建國就廢除漢字,為何地名依舊照搬中國?原因很無奈
    越南剛建國就廢除漢字,為何地名依舊照搬中國?原因很無奈 越南歷史上叫佔城、安南等,這是一個中國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名字。越南自從秦朝開始,直至清末,數千年時間基本上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是中國的一個郡,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可謂是深厚不已。
  • 胡志明曾寫過133首漢詩,為何上臺後立馬廢除漢字?原因讓人深思
    20世紀20年代至70年代,在亞洲地區反法抗日的鬥爭中,身為越南人的胡志明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相識相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胡志明雖身為越南人卻精通漢語,在監獄胡志明寫下七絕、七律、五絕和雜體詩的小冊子——「獄中日記」,共有133首漢文詩。
  • 胡志明一上臺就廢除漢字,連春聯都用拼音寫,只有一字永遠改不掉
    每一個學習漢語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其中巨大的魅力。漢字的巨大影響力漢字也是眾多古代語言中一直流傳下來的一種,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隨著最近幾年裡我們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想要理解中國文化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想要真正地了解到中國的文化,還是要先學一點中國的語言,中國的漢字。
  • 越南共和國成立以後,胡志明為何廢了漢字?原因很現實
    提起胡志明這個人,想必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在歷屆越南領導人當中,他是我們最熟悉的了。此人和我國很多重要領導人都有著深厚的個人友誼,和中國有種不解之緣,而且他的戀人也是中國人。官方表示,胡志明一直都是我們中國人民十分敬重的老朋友。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連春聯都用字母寫,唯獨這個字始終改不掉
    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對於整個人類的歷史有著重大意義。如今的很多國家當年都是我國的附屬國或者是我國的一部分。就拿越南來說,早在秦朝的時候,越南就是我國的一個省,漢語也是越南的官方語言,就連越南歷史上的一個偉大人物胡志明也是一個漢語通。
  • 越南廢除漢字:不僅是歷史的「割裂感」,更是這個民族永遠的傷疤
    漢字作為中華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在我們國家流傳至今。但仍然採用漢字的東亞國家卻少的令人意外,目前只有日本這個國家還在推崇漢字。朝鮮半島已經逐漸退出了漢字圈,越南廢除漢字更是已有上百年之久,這又是為何呢?一、越南"儒字"和中國"漢字"有何淵源?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使用象形文字作為書寫文字的國家。除了日本,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漢字的影子,而其他國家則把目光投向了拼音文字。就連漢字也幾乎受錢玄同、魯迅的影響,學習西方拉丁語。然而,有一個國家必須廢除漢字,改成拉丁語,那就是越南。
  • 他們廢除了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歷史上,越南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 嘉慶七年(1802),阮福映在法國的支持下登上了國王寶座,建立阮朝。 阮福映請求清朝以「南越」為國名。
  • 這個連國名都是中國皇帝冊封的國家,最終廢除了漢字,全民掃盲學習羅馬拼音
    歷史上,越南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1884年,法國佔領整個越南。法國為了更好地統治越南,不遺餘力地在越南去中國化,廢除漢字,讓越南人學習拉丁文字。
  • 越南早已徹底廢除漢字,可他們寫春聯時,有一個漢字始終無法避開
    眾所周知,古代中國對周邊鄰國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國力強盛時期,這種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以漢字為例,它曾對韓國、日本和越南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度成為官方文字。可我們發現,越南和韓國都廢除了漢字,筆者重點來給大家介紹了一下越南廢除漢字的故事。
  • 越南「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現如今中國已經變成世界上唯一使用象形文字作為書面文字的國家了,除了日本還能看到一些漢字的影子,其他的國家都已經向表音文字看齊了。就連漢字也差一點在錢玄同及魯迅的影響下學習西方的拉丁化。然而有這麼一個國家卻不得不被迫廢除漢字,改用拉丁文,它就是越南。
  • 越南廢除漢字74年,全國推廣拉丁字母,如今怎樣?網友:貽笑大方
    當我們書寫文字的時候,應當知道這樣一個歷史事實,那便是中國的漢字,有著近乎六千年的歷史,是全世界使用時間最長、且從未出現過斷層的文字。象形造字,在幾千年前,出現在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當中,然而隨著那些遠古文明的滅絕,使得漢字成為了現如今唯一傳承下來的文字。
  • 越南建國初期掃盲老照片:廢除漢字提升識字率,全面使用羅馬拼音
    1945年9月2日之後,剛剛建國的越南民主共和國面臨許多困難,如饑荒和大量無知的越南人,95%的人口是文盲。如果是那些遠離城市的山區農村,沒有一個人識字。只有少數村莊保留私塾教育的文盲才少一些,這一部分知識分子後來成為越盟的中堅。
  • 越南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如今社會割裂嚴重
    不久前,越南決定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而大力提倡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希望更好同國際接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在實施之後,卻沒想到造成如今越南社會割裂嚴重的後果。 也可以算作是越南「自討苦吃了。」
  • 越南、朝鮮相繼廢止漢字,與中國恩怨頗深的日本,為何還在使用
    越南、朝鮮相繼廢除漢字,中國恩怨頗深的日本,為何還在使用越南、朝鮮和日本,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作為中國的附屬國存在的。雖然在中國的這片土地上,朝代不斷更迭,附屬國也時常反覆,但越南、朝鮮以及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吸收學習卻從來沒有中斷過,漢字也因流入這三個國家。後來,越南和朝鮮相繼將漢字廢除,和中國恩怨頗深的日本,卻至今還在使用漢字。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去看看其中的緣由吧!先說越南。
  • 中國「廢除漢字計劃」為何沒有實現?漢字如果變成字母會怎樣?
    晚清民國以來,漢字文化圈的幾乎所有國家都曾經出現過「廢除漢字運動「,中國、越南、韓國、日本都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