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廢除漢字:不僅是歷史的「割裂感」,更是這個民族永遠的傷疤

2020-12-23 不見長安舊少年

我們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上古流傳至今都未斷絕,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激蕩,仍然在世界展現著最閃耀的光芒。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在整個東亞文化圈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不管是韓國還是日本,或者是東南亞國家,都能找到中華文化的影子。

漢字作為中華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在我們國家流傳至今。但仍然採用漢字的東亞國家卻少的令人意外,目前只有日本這個國家還在推崇漢字。朝鮮半島已經逐漸退出了漢字圈,越南廢除漢字更是已有上百年之久,這又是為何呢?

一、越南"儒字"和中國"漢字"有何淵源?

說起越南這個國家,越南和中國淵源頗深,我國對越南最早的歷史記錄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在越南的歷史中稱為"北屬時期"。

1、越南地帶曾是西漢郡縣

在西漢時,我國已經在越南設置了郡縣,開始對越南進行了直接管轄,在最早文獻中也有"凡交趾所統,雖設郡縣,而語言各異,重譯乃通"的記載。

對於郡縣名,例如"北帶"、"無切"等地,基本都是本地音譯地名。隨著漢人逐漸南下,越南開始出現華風。"漢字"也逐漸傳入越南,在儒家思想傳入越南時,漢字在越南最早被當地人稱為"儒字"。

在越南的早期歷史中,漢字對當地人與外地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紐帶作用。經過不斷的發展,漢字的在當地的重要性只增不減。隨著我國的隋朝開始實行科舉制度,之後的各個朝代通過科舉大舉人才,任命新官。

2、許多年前的漢字熱

隔壁的越南隨之也興起了學習漢字和"漢文化"的熱潮。在唐朝時期,安南(越南古稱)各州的讀書人漢字水平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對漢文化了解頗深。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士及第的安南人士-----姜公輔。

中華文化在越南的影響深遠還體現在10世紀時,即使越南以邊藩自立,仍然將漢字作為皇親國戚和權貴弟子的必學課程,並以此學習漢文化。在之後的越南歷史中,漢字更是被一直沿用。漢字在越南的傳播,作為封建時代的正統文字,對越南古代的學術和文學領域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李太祖的《遷都詔》,黎文休的《大越史記》,潘孚先的《大越史記續編》等越南重要歷史文學書籍,均由漢字寫就。

二、越南廢除漢字如何被推進?

對於越南廢除漢字的歷史,一般都認為是胡志明時期,而導致漢字在越南被廢除的因素很多。

1、「喃字」出現

在越南最早的封建王朝-----李朝,因為漢字書面語和本地人的口音的衝突,開始自己創造自己的文字,越南"喃字"應運而生。"喃字"由於是借用漢字六書創造,雖然可以使用,但在莊重官方的場景,漢字仍然是不容置疑的主角,"喃字"很久以來並沒有得到普遍使用。

"喃字"使用困難、意思粗俗,在寫作、記錄等方面都不比漢字實用,但是也依然流傳下來。在黎朝時期,出現了兩種文字並行的神奇狀況。由此看出,即使中華文化在越南影響深遠,漢字的地位不容置疑,但是越南也一直在發展著自己的獨有文字,想擺脫漢字的全部"統治"。兩種文字對越南的文化發展和交流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1858年,法國通過戰爭打開了越南的國門。花費將近30年的時間,將越南完全變成了殖民地。法國知道漢字在越南的歷史淵源極深,為了將這個文化紐帶割裂,服務法國的殖民,隨後頒布法令強迫越南使用國語字。

1917年開始,法國殖民政府悍然下令,將越南的漢字教育全部廢除。而順化的傀儡政府在1919年也廢除了科舉、漢字還有越南的自創文字"喃字"。

法國殖民者的目的,"用歐洲字母拼寫安南語言的被稱為"國語字"的文字取代漢字,隨後推行法語"。法國殖民政府曾叫囂,要逐漸讓越南語走向消亡,而法語處於獨尊地位。雖然法國殖民者明面上並未廢除越南的"國語字",但在教育方面開始進行法語教育。

越南"國語字"因為易學易懂,越南的革命志士以此作為傳播革命思想、爭取民族獨立的有力工具。1945年越南成立時,胡志明使用國語字撰寫《獨立宣言》宣布越南獨立。隨後在很短的時間裡,國語字正式成為越南的官方文字。

2、越南廢除漢字後的"文化傷疤"

縱觀越南的文字歷史,在複雜的歷史因素下,近代的漢字教育體系被不斷地損害,漢字使用傳統逐漸破碎。即使是越南的一些有學之士在一定範圍內繼續推行漢字教育,但是漢字退出越南通用文字的趨勢已經難以扭轉。

而且在越南獨立以後,胡志民雖然精通中華文化,但對待中國文化和漢字卻是態度複雜。越南從古至今對待北部的中國一直都是恐懼和敵視兩種態度交雜。如果國家獨立則必須要文化獨立,廢除漢字就成為了越南理所當然要做的事情。

越南從古至今,一直都在中華文化的薰陶中,不管是西漢時歸屬安南郡,還是之後的藩屬國家,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著中華文化的影子。建築廟宇、風土人情、歷史文獻等都有很明顯的中華文化痕跡。

對於越南廢除漢字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在看待越南的歷史文化時,會存在著一種"文化割裂",感覺古代越南文字和當代的越南文字發生了"突然的"轉變。

越南雖然從古至今都接受中華文化和漢字的影響,但是民族內部對中華文化的反抗也一直存在,同樣也在尋求著自己的文字,創造著自己的文字,從最早的"喃字"到現在的國語字皆是如此。

越南為了徹底獨立,擺脫國外的影響,大力地推進本國文化和文字,向新時代推進轉變,將漢字棄用改為"國語字"。"廢除漢字"是越南不得不行的下策,對我們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並無損害,但是存在於越南歷史文化的"割裂感",是這個民族永遠存在的傷疤。

相關焦點

  • 越南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如今社會割裂嚴重
    這個國家就是與我們山連山水連水的近鄰越南。不久前,越南決定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而大力提倡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希望更好同國際接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在實施之後,卻沒想到造成如今越南社會割裂嚴重的後果。 也可以算作是越南「自討苦吃了。」
  • 越南:廢除了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越南是中國南部的鄰國,很多習俗都和中國相通,人民往來更是普遍。提起「東亞文化圈」,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會油然而生出一種民族自豪感。漢文化對周邊地區影響確實很大,我們周圍的朝鮮、越南都使用過漢字。我國漢字發展跨越千年長河的洗禮,不僅奠定了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基石,更是深刻地影響著周邊國家的文字文化。
  • 越南:廢除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越南是中國南部的鄰國,很多習俗都和中國相通,人民往來更是普遍。提起「東亞文化圈」,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會油然而生出一種民族自豪感。漢文化對周邊地區影響確實很大,我們周圍的朝鮮、越南都使用過漢字。我國漢字發展跨越千年長河的洗禮,不僅奠定了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基石,更是深刻地影響著周邊國家的文字文化。例如韓國 朝鮮,日本 越南等很多國家都曾經使用過漢字,但是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歷史格局的變化,很多國家都廢棄了漢字,開始創造自己的文字。
  • 越南用了一千年漢字,精通書法的胡志明,為何執意要廢除漢字?
    胡志明的字寫得是否真有這麼牛,想必對書法真正有所認知的人都懶得爭辯,當然,如果把他的字放在越南的漢字大環境當中,說胡志明精通書法,倒也是事實,畢竟,自從胡志明執意廢除漢字之後,越南也就沒剩下幾個人會寫漢字,更別說書法了。
  • 越南早已徹底廢除漢字,可他們寫春聯時,有一個漢字始終無法避開
    以漢字為例,它曾對韓國、日本和越南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度成為官方文字。可我們發現,越南和韓國都廢除了漢字,筆者重點來給大家介紹了一下越南廢除漢字的故事。越南在歷史上與中國頗有淵源,秦始皇徵服百越後,在這裡設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隸屬象郡管理。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自此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一部分。
  • 越南廢除漢字74年,全國推廣拉丁字母,如今怎樣?網友:貽笑大方
    越南的喃字在秦始皇時期,漢字就已經傳到了越南境內,並逐漸成為了他們的官方書面語言。等到一千多年以後,越南本地民族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本民族的文字,也就是喃字。只不過,他們雖說創造出了喃字,可在內心深處卻仍然將漢字當作是正統,官方資料當中,仍然以漢字進行記載,喃字僅僅應用於民間。
  • 胡志明領導越南獨立後,為啥上臺後就廢除了漢字?
    這其實是越南的一個城市,而這個城市用胡志明這個人來命名,也是因為他對越南有著難以磨滅的貢獻。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曾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講得一口流利的漢語,而在那時的越南,也能夠隨處看到漢字的影子。可也正是這樣一位與中國有千絲萬縷關係的人,卻在上臺後,第一時間廢除了漢字,這又是為什麼呢?
  • 民族脊梁魯迅先生,為何曾經強烈要求廢除漢字?
    但魯迅先生的一些主張相當激進,以至於因此被誣為「民族虛無主義者」,最出名的要屬他的「廢除漢字論」。魯迅先生對漢字是相當深惡痛絕,儘管他的文學作品都是用漢字書寫。他的一些言論甚至表現出與漢字勢不兩立的態度,諸如:「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 越南為何要恢復漢字教育?70歲以下的人看不懂家譜,歷史嚴重斷層
    在古代亞洲,有著中華文明圈的說法,日本、越南、琉球等國都是其中的一員。這些國家認同中華文化,採用中國漢字,並向中原王朝納貢。    但是二戰過後,很多國家為了顯示自己民族的獨立性,開始廢除漢字,並推行新型文字,比如韓文、朝鮮文以及越南文。  今天就給大家重點講講越南,在古代,越南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
  • 70年前,越南廢除使用數千年的漢字,改用羅馬拼音,後來怎樣?
    但幸運的是,它們的足跡印在了我們的史書當中,只要我們的漢字永遠存在,那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會長存。但是,有些國家,他們的歷史可能就會因為文字的消失而消失了,比如越南。廢除漢字的越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 胡志明:輾轉中國20年,又精通漢語,為何越南一建國就廢除了漢字
    為何要廢除漢字?胡志明此舉到底是為了什麼?1、漢字普及已經斷代,重新撿起來不容易。越南,在中國悠長的歷史當中,大多數時間都和我們關係非常密切,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讓大軍收服南方一帶,並在廣西、廣東等地設了三個郡,其中,越南的北部就屬於「象郡」。
  • 越南沒有廢除的漢字,所有越南人都認識,並會一直使用下去
    緬甸,泰國位於東南亞的幾個國家,而且,這三個國家離我國很近,這幾年,這三個國家,特別是越南成為中國人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每年有很多中國人去越南旅行。越南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所以這裡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感受到法國的風情,但是,有點不明白,越南和我國的歷史有著很深的淵源。
  • 曾經一直沿用漢字的越南,結果廢除漢字推行拉丁文,如今效果如何
    在唐朝,因為當時唐朝非常的開放,所以當時各國的留學生都會來到唐朝進行學習,回國之後便對他們的國家進行一些變法和改制,讓自己的國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發展,其中最為著名的例子就是,日本文字是在借用中國漢字之後才出現日本特有的文字,並且學習日本文字時就會發現有大部分的日本語言詞語來源於中國古代漢字。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直使用漢字的越南,強行推行拉丁文將漢字廢除,現在效果如何了呢?
  • 胡志明一上臺就廢除漢字,連春聯都用拼音寫,只有一字永遠改不掉
    文字既是一個民族的象徵,也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我們用它來傳達情感,用它理解情感,人類創造了文字,世界也就多了一份溫暖。而中文作為世界上最難的一種語言之一,它有著獨特的魅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每一個學習漢語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其中巨大的魅力。漢字的巨大影響力漢字也是眾多古代語言中一直流傳下來的一種,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
  • 越南廢除漢字後,推行拉丁字母化,那他們用什麼文字寫春聯?
    「越南」這兩個字的歷史不長,從一八零三年嘉慶賜名開始到如今也就不過二百一十七年。不過,課本上的越南史卻不短,從傳說中的「鴻龐氏王朝」開始這裡就是華夏文明的分支旁流,其君祿續就是神農後裔,以「赤鬼」之名立國,其子崇纜又改建「文郎國」,這部分「歷史」主要是以華夏傳說為核心衍生的。
  • 越南獨立後,胡志明迫不及待廢除漢字,用簡練拼音文字代替!
    引言越南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其歷史很多都是由漢字書寫,例如一些史書都是由漢字書寫的。越南用漢字的歷史很久,但自從近代史,越南獨立後,其領導人胡志明迫不及待地廢除漢字,用簡練的拼音代替漢字,這到底是為何?
  • 越南剛建國就廢除漢字,為何地名依舊照搬中國?原因很無奈
    越南剛建國就廢除漢字,為何地名依舊照搬中國?原因很無奈 越南歷史上叫佔城、安南等,這是一個中國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名字。越南自從秦朝開始,直至清末,數千年時間基本上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是中國的一個郡,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可謂是深厚不已。
  • 越南「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現如今中國已經變成世界上唯一使用象形文字作為書面文字的國家了,除了日本還能看到一些漢字的影子,其他的國家都已經向表音文字看齊了。就連漢字也差一點在錢玄同及魯迅的影響下學習西方的拉丁化。然而有這麼一個國家卻不得不被迫廢除漢字,改用拉丁文,它就是越南。
  • 胡志明曾寫過133首漢詩,為何上臺後立馬廢除漢字?原因讓人深思
    而在秦漢時期越南曾作為藩屬國長達2000年,越南地區一直使用漢字,古代越南人所有的文字全部都是使用漢字記錄的。  古代漢字的流傳是因為它的適用、方便,更是因為漢字的傳播,促進了文化的進步,以及更多的文明歷史被較之完整準確的記錄。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除了日本,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漢字的影子,而其他國家則把目光投向了拼音文字。就連漢字也幾乎受錢玄同、魯迅的影響,學習西方拉丁語。然而,有一個國家必須廢除漢字,改成拉丁語,那就是越南。越南語的演變,從漢字到喃喃自語早在秦始皇時期,漢字就傳入越南。西漢時期,越南廣泛使用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