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133首漢詩的胡志明,為何下令廢除漢字,只在春聯中留一漢字

2020-12-23 風蕭品史

《周易》: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中國是一個有著上下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提起中華文明的代表之一漢字,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孩童在牙牙學語的時候便開始學習漢字,許多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也會接觸漢字並且學習。漢字與英文不同,漢字是表意文字,從漢字的形上,我們可以了解其背後的故事以及代表的意思。如今不僅有中國人會用漢字,在一些國家的一部分地區仍然有人使用漢字。但曾寫下過133首漢詩的胡志明,為何下令廢除漢字,只在春聯中留有一漢字。

漢字的影響

我國文化對周圍的國家影響深遠,並且周圍的國家也深受漢字的影響。比如說日本,朝鮮,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他們的文字就和漢字有一些關聯。比如大家在看日文的時候,有一些文字幾乎和漢字沒有差異。如果我們單純聽日語,會發現根本聽不懂,但看漢字的話可以看出它大致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正是因為日本在古代學習我國文化,他們在語言方面也有所學習,在日本人東渡唐朝之前,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後來學習了漢字,用以發展出本國的文字。

韓國有些文字也有很多關於中國的元素,但韓國人並不承認自己的文化受過中國的影響。所以一些韓國的專家們,便舉行了一場韓國文字去中國化的行動,將韓文中許多類似於漢字的文字都去除,用以更加接近他們如今文字的文字。新的文字普及之後,許多用慣舊的韓國字的韓國人無法適應新的文字,他們調整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勉強能夠使用如今新研發出來的文字,但他們很快發現,這些所謂的專家去中國化之後所研製出來的文字,很多都不能表達他們所表達的意思,造成很多的困難。從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漢字能夠影響那麼多國家,是因為其有很大的優勢以及在表達意思書寫上面有著非常大的便利。

擅長漢文學的胡志明

提起越南,越南在古代也是中國的附屬國之一,越南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如今越南的一些傳統服飾也有中國的一些服飾有著非常大的聯繫,越南人說漢字寫漢語,但後來一個人改變了越南這個國家的文化。越南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他為了越南的獨立而鬥爭,這個政治家就是胡志明。胡志明的一生都用來為越南爭取獨立,為越南爭取發展,可謂是越南的國父。他帶領著越南人民反抗侵略者,推翻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後來帶領越南走向獨立,使越南成為一個擺脫殖民者的獨立國家。

胡志明除了在革命上有很大的成就之外,他還極戰擅長漢語言文學,喜歡寫中國的詩詞歌賦。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和越南兩國關係非常好,胡志明與我國領導溝通都是通過漢語進行溝通。這其實在外交史上是比較罕見的,因為在外交史上一般兩個國家相互溝通使用都是各國的語言,然後由翻譯員來進行翻譯。但胡志明直接就用漢語進行溝通,由此也可以看到漢語是溝通越南和中國的橋梁。

廢除漢字,只在春聯中留有一漢字

胡志明之前被關在監獄裡的時候,還寫下了133首漢語的詩詞來表達自己的壯志難酬。但就是這樣一個喜愛漢字並且非常善於使用漢字的人,居然做了一件讓人們感覺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宣布越南廢除使用漢字。要知道,越南在之前已經使用了上千年的漢字,對於越南人來說,漢字也如同他們的血液一樣,深扎在他們的文化基因之中,突然要廢除漢字,使用其它文字,這對於越南人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胡志明宣布廢除漢字,其實有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越南地區原來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要求越南人民使用法語,但越南人民使用拉丁文字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的語言。所以如今的越南人際不說漢語,也不說英語,說自己通過拉丁語創造出來的越南語。

雖然越南人廢除了漢字,他們仍然保留著一些關於漢字的習俗,比如保存老祖宗留下來的族譜或者家書等等。此之外,越南還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而人們在過春節的時候也會貼春聯,越南人寫春聯寫的是拉丁文。大家看慣了春聯上寫漢字,突然寫上一些其他文字,難免看起來有些彆扭。胡志明宣布廢除漢字,但僅有一個漢字仍然留在了越南,這個字就是福字。中國們過春節的時候,會將福字貼在自己家的門上,而越南人們也會將福字貼在自己家的門上,並且所有越南人都認識這個漢字,也明白這個漢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參考資料:《周易》

相關焦點

  • 胡志明曾寫過133首漢詩,為何上臺後立馬廢除漢字?原因讓人深思
    胡志明雖身為越南人卻精通漢語,在監獄胡志明寫下七絕、七律、五絕和雜體詩的小冊子——「獄中日記」,共有133首漢文詩。  廢除漢字  然而在越南獨立後,胡志明就下令廢除漢字,推行以羅馬拉丁字母為基礎的越南文字,通俗來講就是拼音成為國語字,且在憲法中規定,只有會讀寫國語字的公民才有被選舉權。
  • 胡志明一上臺就廢除漢字,連春聯都用拼音寫,只有一字永遠改不掉
    儘管他們的寫法和念法和漢字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區別,但是我們依舊能從中間看到一些漢字的影子。漢字對越南的影響在古代,越南曾經也是中國的附屬國,自然也深深地受到了中國的影響。尤其是在語言方面,他們一開始所用的也是中國的漢字。直到一名政治家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切。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胡志明,不僅是在越南,在全世界都非常的有名。
  • 越南用了一千年漢字,精通書法的胡志明,為何執意要廢除漢字?
    胡志明的字寫得是否真有這麼牛,想必對書法真正有所認知的人都懶得爭辯,當然,如果把他的字放在越南的漢字大環境當中,說胡志明精通書法,倒也是事實,畢竟,自從胡志明執意廢除漢字之後,越南也就沒剩下幾個人會寫漢字,更別說書法了。
  • 胡志明:輾轉中國20年,又精通漢語,為何越南一建國就廢除了漢字
    為何要廢除漢字?胡志明此舉到底是為了什麼?1、漢字普及已經斷代,重新撿起來不容易。越南,在中國悠長的歷史當中,大多數時間都和我們關係非常密切,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讓大軍收服南方一帶,並在廣西、廣東等地設了三個郡,其中,越南的北部就屬於「象郡」。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後來,越南引進了大量的漢語詞彙,與日本、韓國只保留古代漢語發音的漢字不同,越南甚至保留了聲調。可見,越南當時非常重視漢字教育。他們的詔書、公文、科舉等方面都是用漢字書寫的。孩子們還學習了中國文學的三字經,後來又學會了用古漢語寫文章和詩歌。到了12世紀,漢字已經成為越南的官方語言。
  • 越南「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越南文字的演變,從漢字到喃字早在秦始皇時期就有漢字傳入越南,到了西漢時期漢字在越南被大規模使用,據史料記載,那時候的越南把漢字稱為「儒字」,而且越南的上層社會把漢語視為高貴的語言文字。後來越南又引進了大量的漢語詞彙,並且與日本、韓國只保留漢字的古漢語發音不同的是,越南甚至還保留了聲調。
  • 越南早已徹底廢除漢字,可他們寫春聯時,有一個漢字始終無法避開
    以漢字為例,它曾對韓國、日本和越南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度成為官方文字。可我們發現,越南和韓國都廢除了漢字,筆者重點來給大家介紹了一下越南廢除漢字的故事。越南在歷史上與中國頗有淵源,秦始皇徵服百越後,在這裡設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隸屬象郡管理。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自此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一部分。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連春聯都用字母寫,唯獨這個字始終改不掉
    就拿越南來說,早在秦朝的時候,越南就是我國的一個省,漢語也是越南的官方語言,就連越南歷史上的一個偉大人物胡志明也是一個漢語通。但是,在他上臺之後,立馬就廢除了漢字,開始使用所謂的國語。但他們還是保持著過年寫春聯的傳統,可卻用字母代替了漢字,然而,可能當時的胡志明也沒有發現,唯獨這個字他們始終改不掉。
  • 越南獨立後,胡志明迫不及待廢除漢字,用簡練拼音文字代替!
    引言越南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其歷史很多都是由漢字書寫,例如一些史書都是由漢字書寫的。越南用漢字的歷史很久,但自從近代史,越南獨立後,其領導人胡志明迫不及待地廢除漢字,用簡練的拼音代替漢字,這到底是為何?
  • 胡志明領導越南獨立後,為啥上臺後就廢除了漢字?
    可也正是這樣一位與中國有千絲萬縷關係的人,卻在上臺後,第一時間廢除了漢字,這又是為什麼呢?「胡志明市」越南與中國想要探究這背後的故事,就要先知道,越南與和中國自古以來的關係。可令很多人覺得詫異的是,在他上臺後,將在越南使用了多年的漢字廢除了。在上面的歷史裡我們可以看出,越南的很多方面都受到中國的影響,尤其是文字上,現在的越南也可以見到很多漢字,那為什麼胡志明還要廢除了流傳了這麼多年的漢字而選擇用拼音文字來代替呢?其實答案很簡單,而且任何一個人都會和胡志明選擇同樣的做法。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寫春聯改用字母,有個字卻怎麼也改不掉
    越南這個國家很有意思,曾經的「安南」是基於漢文化而存在的,可以說若是沒有漢字的記錄,曾經的「安南」是沒辦法把自己的歷史記載下來的。但「安南」在使用了兩千年的方塊字之後卻在一夕之間全面廢除漢字,面對昔日小兄弟突然脫離漢語圈這件事,很多國人對越南去除漢字一事有種「被背叛」的感覺。
  • 越南廢除漢字:不僅是歷史的「割裂感」,更是這個民族永遠的傷疤
    漢字作為中華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在我們國家流傳至今。但仍然採用漢字的東亞國家卻少的令人意外,目前只有日本這個國家還在推崇漢字。朝鮮半島已經逐漸退出了漢字圈,越南廢除漢字更是已有上百年之久,這又是為何呢?一、越南"儒字"和中國"漢字"有何淵源?
  • 越南共和國成立以後,胡志明為何廢了漢字?原因很現實
    提起胡志明這個人,想必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在歷屆越南領導人當中,他是我們最熟悉的了。此人和我國很多重要領導人都有著深厚的個人友誼,和中國有種不解之緣,而且他的戀人也是中國人。官方表示,胡志明一直都是我們中國人民十分敬重的老朋友。
  • 韓國廢除漢字,春聯是用韓文寫,國人看到成品後都笑了
    因此,漢字在這些國家的史書中都有記載,現在也有很多漢字的歷史遺蹟。但從20世紀中葉開始,這些國家也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開始廢除漢字,推廣自己的語言。這其中包括韓國。韓國廢除漢字,年輕人不再懂漢字韓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廢除漢字。計劃將「諺語」升級為國民性,開始實施韓國教育政策。因此,當時大量的漢字遺物和書籍被抹去。
  • 越南剛建國就廢除漢字,為何地名依舊照搬中國?原因很無奈
    越南剛建國就廢除漢字,為何地名依舊照搬中國?原因很無奈 越南歷史上叫佔城、安南等,這是一個中國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名字。越南自從秦朝開始,直至清末,數千年時間基本上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是中國的一個郡,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可謂是深厚不已。
  • 廢除漢字數十年後,韓國人如今為何後悔了…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文章稱,1970年,韓國當局下令施行韓文教育,將漢字從教育機構和官方文件中徹底抹去。但是,隨著韓國的新一代從一開始就只接受韓文教育,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不認識漢字。不僅韓國的中小學課本越來越少地使用漢字,韓國的報紙、雜誌也從80年代後期逐漸減少漢字採用率。這使得韓國出現一種現象:對漢字的認知斷層非常嚴重。
  • 越南人寫春聯,「花式」字母不倫不類,只有一個字保留漢字的神韻
    其實,廢除漢字,對越南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損失呢?下面我們看看,廢除漢字之後,越南人寫的春聯是什麼樣子?在制度設計者看來,廢除漢字之後,帶有漢文化色彩的春聯、春節、紅包、龍舟等文化元素,就會在越南退潮,甚至是銷聲匿跡。
  •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甲午海戰後,日本民族主義抬頭,朝野提出了廢除漢字的訴求。1945年,美國接受日本,也試圖廢除漢字。最後,迫於全民的輿論壓力,不了了之。目前,漢字在日本不僅沒有廢除,還有強化的趨勢。日本官方要求,初中生要掌握1600個漢字,高中近3000個,大學生4000個漢字,每年還要進行三次漢字能力測試。雖然讀音不同,但是日本的漢字和中國文字意思是基本相相通的,不會日語的人,用文字也能進行部分溝通。
  • 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東亞文化圈是以漢字文基礎建設的文化圈,它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的共同點就是歷史上曾以漢字作為官方書面語言,所以漢文化也跟隨著這樣的漢字而流出到當地。不過這些國家也因為要培養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所以紛紛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力,開始廢止漢字,就比如韓國這個國家就是如此。
  • 他們廢除了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法國為了更好地統治越南,不遺餘力地在越南去中國化,廢除漢字,讓越南人學習拉丁文字。 ▼越南小皇帝在法國人安排下出宮視察 1945年,胡志明在河內宣告獨立,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剛剛獨立的越南,文化極為落後,農村基本都是文盲,剛上臺的胡志明決定在全國發起掃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