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北京先後被譽為世界的中心,周邊國家及絲綢之路國家紛紛慕名而來,並將中國文化帶到他們的國家,並一步步漢化。古代中國對東亞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日本是全盤漢化的一個國家。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布詔書。模仿中國郡縣制,削弱諸侯和軍閥勢力;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地主旗下的私有奴隸收歸國家,平均劃分土地;稅制模仿中國改為租庸調製;模仿中國三省六部制;此外,從中國輸入佛教。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與明治維新同樣重要的改革——大化革新。
此後,日本還陸續引入唐朝建築風格,並將唐裝引入日本,演變為和服。唐朝時,日本人最喜歡的書是《白氏長慶集》。平成時期,日本人還以說漢語為時尚。但是,日本唯一沒有學習中國的是科舉,讓日本成為東亞各國中最尚武的國家。
科舉不僅僅在中國有。985年,朝鮮開始科舉,分文科、武科、雜科三種。1894年,朝鮮成為日本殖民地,大力去除中國文化元素,強迫朝鮮王室廢除科舉,這就是歷史上甲午更章事件。
最初,越南最有文化的階層是佛教徒。1075年,越南李朝開科取士。從此,儒家思想開始輸入越南,儒生成為越南的文化階層。19世紀,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國人將法語、歐洲文化加入科舉考試內容。1918年,法國總督和越南國王共同宣布,廢除科舉。
與之相應的是,朝鮮、越南各地均設有孔廟、太學,四書五經也是他們的考試內容,漢字也是他們的官方文字。韓國的成均館最早是朝鮮的太學,類似於中國的國子監,其中的明倫堂類似於中國的闢雍,正殿也叫大成殿。
漢字和典籍的輸出比科舉更細微,範圍更大,中國的繁體字不僅輸出到朝鮮、越南,還輸出到日本。相應的,這些國家也保持著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書寫習慣。為了解決本國發音與文字不同的問題,13世紀,越南出現字喃,字喃是一種變形的漢字,與中國的壯文相似度很高。1443年,朝鮮世宗創製新拼音文字——諺文。9世紀,日本加入假名。
在中國草書的影響下,9世紀的日本女性中間,流行一種類似草書的文字——平假名。隨著《源氏物語》的流行,日本男性也開始書寫假名。10世紀,又出現了片假名。從此,開始了漢字和假名相互配合書寫的習慣。甲午海戰後,日本民族主義抬頭,朝野提出了廢除漢字的訴求。1945年,美國接受日本,也試圖廢除漢字。最後,迫於全民的輿論壓力,不了了之。目前,漢字在日本不僅沒有廢除,還有強化的趨勢。日本官方要求,初中生要掌握1600個漢字,高中近3000個,大學生4000個漢字,每年還要進行三次漢字能力測試。雖然讀音不同,但是日本的漢字和中國文字意思是基本相相通的,不會日語的人,用文字也能進行部分溝通。
由於朝鮮百姓看不懂漢字,1443年,世宗按照朝鮮語創製了諺文,這是一種表音文字。但是,官方文字依然是漢字,諺文只是在民間流傳。日本佔領朝鮮後,中國沒落,在朝鮮強力推行日文,導致朝鮮民族自尊心抬頭。一方面,他們要擺脫日本的殖民化,另一方面,日文中含有大量漢字,所以,他們決定放棄日文、漢字,轉而使用諺文。1948年,韓國正式廢止漢字,使用諺文。北朝鮮同樣也使用諺文。
1917年,法國廢除越南科舉,也一併廢除了漢字,並創製了一種拉丁化的越南文字——國語字。1945年,胡志明宣讀《獨立宣言》,並在憲法中規定,只有使用國語字才能參與越南政治。
1956年,中國公布第一個簡化字總表,從此,繁體字退出中國歷史書寫舞臺。1976年,新加坡頒布法令,將該國簡體字和中國統一。1981年,馬來西亞將漢字和中國簡化字統一。但,日本、朝鮮、韓國、越南、臺灣、香港、澳門依舊還是繁體字。
更重要的是朝鮮、越南的國史也是用漢字書寫的。712年,日本第一部國史——《古事記》,在天武天皇的主持下編纂完成,該書全部用漢字書寫,將日本沒有文字記載的神話、歷史、傳說、史詩全部囊括。
1145年,高麗仁宗時期,朝鮮第一部國史《三國史記》用文言文編纂完成,採用了中國紀傳體書寫方式,共計50卷。
越南最早的歷史文獻——李太祖所作的《遷都詔》,與黎文休的《大越史記》、潘孚先的《大越史記續編》、吳士連的《大越史記全書》都是用繁體漢字書寫。
從這些國家國內講,他們的傳統文書、國史、文學古籍都是用繁體字書寫,不懂繁體字,就無法了解傳統文化。中國也是如此,一味廢除繁體字、文言文,就意味著和傳統古籍隔開了一條深溝,想跨過去必須得重新學。所以,越南、韓國又開始反思這個問題,出現了重新學習繁體漢字的思潮。1960年,韓國爆發四一九運動,要求恢復漢字。1972年,韓國收回漢字廢止宣言,並允許中高等學校可設立漢字選修課,私下教漢字的行為不被處罰。1998年,金大中頒布《漢字復活宣言》。2011年,韓國小學重新開設漢字教程。至今,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姓名仍保留漢字。
1968年,朝鮮將漢文課程加入高中。
胡志明市國家大學的高春灝語言學教授曾表示:「從語言學角度看,越南語使用羅馬字表記並不合適,捨棄了漢字和喃字,是對文化的損失」。2005年7月,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訪問中國,他說:「我們認為拉丁文字有一定便利,但同時也越來越顯示出不利的一面。十九世紀前我們的文學,年輕一代越來越看不懂。」
至今,韓國、日本高層還以寫毛筆字、讀漢文為榮耀。安倍晉三曾舉辦個人書法展,有人評價「沈穩不拘泥,頓筆有力,但字有放無收,可見張揚霸道,筆觸中鋒不實邊鋒不齊,現心氣不沈,力有不逮」。
以下書法作品分別是韓國首任總統李承晚、樸正熙、崔圭夏、全鬥煥、盧泰愚、金詠三、金大中、李明博、樸槿惠的書法:
有幾樣東西,是一眼就能看清一個人的底牌的。下棋能看出一個人的謀略,開車能看出一個人的心胸,書法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隨著電腦和觸控螢幕的出現,提筆忘字成為中國人的常見現象,更不用提寫毛筆字。興墨書法課程就是歐美思專門為孩子訓練毛筆字而開發的專門課程。書法名家李銳老師在書法界享有盛譽,他就是興墨書法創始人。研究歐楷二十餘年,他是當代歐楷領域的佼佼者。二十幾歲的時候,李老師就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協會理事、四川美院特聘教授、菏澤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王羲之書法院研究員。這還不算什麼,李老師曾在第二三四屆書法蘭亭獎、山東省「泰山文藝獎」、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提名獎等獎項,不勝枚舉。大家可能不知道蘭亭獎是什麼概念,毫不誇張地講,書法蘭亭獎相當於全球的諾貝爾獎、中國電影行業的金雞百花獎,是書法領域的最高獎項。
為了解決書法培訓機構運營難題,十多年前,李銳老師便開始籌劃新的書法課程體系,2013年,他開始付諸於行動。所有的例字都由李銳老師親自書寫,錄製成示範視頻。為追求完美,寫了幾遍,甚至幾十遍,直到滿意為止。用筆嚴謹,字體規範,給學生最專業的書寫引導。一套課程的思路、內容甚至是體系,都可能被拿走照搬照抄,但書法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被複製的,這也保證了我們的課程獨一無二。
興墨書法的每節課都配備了原創動畫,將大人孩子都耳熟能詳的經典影視作品《西遊記》與書法學習完美融合。悟空出世後,先跟隨菩提老祖學習基本筆畫。後因大鬧天宮,被壓到五行山下。被唐僧救出後,在降妖除魔路上學習偏旁部首,一步步踏上書法取經之路。取到書法真經,悟空又開始總結書法結構和規律,研究經文。這樣的設計,既最大程度的遵循了原作,又與我們的書法學習完美結合。
孩子思維活躍,好奇心強,但專注力差,但他們對動畫片卻難以抗拒。邊看動畫,邊練書法,孩子們的興趣和專注力會大大提高,從此不枯燥。
興墨書法教材中所有例字,都配備了一個二維碼,學生只需掃碼,便可以打開李銳老師陣容示範視頻,把名師請到家。這樣,就算忘記老師教誨也不怕,名師就在你身邊。
我們懷著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用最飽滿的熱情去做書法事業,相信,會有更多莘莘學子能夠寫一手好中國字,把書法文化發揚光大。
了解更多項目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