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個糖友中就有 1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醫生給出3點建議!

2020-12-26 上海普陀發布

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超1億,糖尿病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其中,作為2型糖尿病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殺手」——心血管疾病,雖然患病率驚人,卻往往被忽略。

每2個糖友,就有1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我國是糖尿病大國,成人糖尿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11月26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據最新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1.2%,意味著患者已超過1億。目前為止,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仍在持續增長。

我國面臨的嚴峻挑戰不僅僅限於龐大的患病人數,同時還在於2型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管理,特別是心血管疾病。肖建中教授指出,糖尿病會導致冠心病風險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風險增大、死亡的風險增加等。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2~4倍。

一項國際大型研究顯示,心腦血管疾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而對於中國糖尿病患者來說,著名的「大慶研究」隨訪23年的數據也證實這一觀點,每2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 1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此外,我國72% 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併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

一種抑制劑,既能降糖又能護血管

SGLT2(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的出現打破了既往降糖治療未能帶來心血管獲益的僵局,為2型糖尿病及其相關心血管併發症管理提供了新選擇。肖建中教授強調,「如果有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或者有心衰、腎病,如果在肌酐允許的情況下,SGLT2抑制劑是排在優先位置上。」

在更新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SGLT2抑制劑也獲特別推薦。《指南》指出:

1. 對於合併有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風險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無論其糖化血紅蛋白是否達標,只要沒有禁忌症,都應在二甲雙胍的基礎上加用GLP-1受體激動劑或SGLT-2抑制劑。

2. 對於合併有慢性腎病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無論其糖化血紅蛋白是否達標,只要沒有禁忌症,都應在二甲雙胍的基礎上加用SGLT-2抑制劑。合併有慢性腎病的患者,若因為腎功能不全沒辦法服用SGLT-2抑制劑,可選擇GLP-1受體激動劑。

簡單來說,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以及高危人群,不用考慮血糖控制情況,可以直接用這兩類藥物,將其作為心血管保護性藥物來用,以達到降糖和保護心血管的雙重效果。對於腎病或心衰患者,也可以直接用SGLT-2抑制劑,達到保護腎臟的目的。

其中,由勃林格殷格翰-禮來糖尿病聯盟共同研發的SGLT-2抑制劑—恩格列淨,除了核心的降糖功能,同時還可使心血管獲益,降低患有心臟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死亡的風險。2019年11月,恩格列淨被納入最新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糖友日常生活要注意3點

對於糖尿病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哪些事項?肖建中教授表示,從日常生活來說:

首先,積極控制體重。肥胖是這些慢性疾病共同的危險因素,所以控制飲食、增加運動、積極減肥很重要。

第二,及時戒菸。

第三,遵照醫囑規範用藥,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情況。

「我們強調綜合管理,就是病人不僅僅要控制血糖,還有對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管理。」肖建中教授解釋,因為糖尿病與心腦血管病的發病危險因素相似,常相伴發生。例如,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高血糖等這些都是導致糖尿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同時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是共同的「發病土壤」。

此外,糖尿病需要長期管理,要堅持定期複診隨訪。2017年,清華長庚醫院開設了糖尿病個案管理門診。納入個案管理的患者,不僅接受醫生的治療,同時接受個案管理師的「管理」,如定期的健康宣教,定時的複診提醒,飲食、運動、血糖控制等與糖尿病相關的事項,也會由個案管理師督導。今年清華長庚醫院內分泌科推出「清糖APP」,進行病人管理。

資料:健康時報

編輯:劉佳豪

相關焦點

  • 糖友鍛鍊 光看微信步數沒用
    糖友鍛鍊需達到一定的強度。(圖@視覺中國)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範冠傑教授  眾所周知,心血管疾病起病急、危害大、預後差。殊不知,約七成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風險,糖友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是無糖尿病人群的2~4倍,約半數糖友死於心血管疾病。那麼日常生活中糖友該如何及早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呢?廣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範冠傑教授提醒,糖友可從平衡飲食、適當運動、合理治療這三個方面來預防,需要重點提醒的是,一定要規範用藥,保健品絕不能代替降糖藥,兩者的關係只能是「一主一輔」的關係。
  • 世界心臟日:最新國際研究,1/3的2型糖友患有心血管疾病—新聞...
  • 血壓高的人,醫生給出3建議1個公式,堅持做,幫助你平穩血壓
    血壓控制不好,血脂、血糖水平還容易升高,畢竟這三個是穿一條褲子的好朋友,久而久之,就會發展為三高,若血壓長期居高不下,還會增加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跟腦梗的關係比較大。血壓高的人,醫生給出3個建議1個公式,堅持做,幫助你平穩血壓,血壓或能慢慢降到正常範圍,就看你能不能堅持做下去,下面具體向大家介紹下。
  •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請當「心」!
    如果存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或高血壓的情況,極易造成血管的堵塞或破裂,出現出腦血栓、腦出血,或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研究顯示,氣溫每降低1攝氏度,心臟病發病率增加2%。 其次,冬季裡節日較多,人們在節日期間的飲食熱量、脂肪都會偏高,冬季作息不規律,增加了心腦血管的波動,也會增加發病的機率。
  • 頭皮發麻,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信號!3個簡單動作可預防
    若任由頭皮發麻的症狀長期發展下去,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會比常人高出80%。心腦血管疾病,中老年人的健康殺手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高達2.9億,並且有上升的趨勢,全球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800萬人。可想而知,這種疾病的「殺傷力」很強。
  • 風靡糖友圈的精準飲食秘訣...
    心腦血管疾病,一直被號稱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構成的NO.1。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關注青壯年心腦血管疾病,卻忽略了一類同樣容易被心腦血管疾病找上的群體——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它們的成因:高脂高糖飲食、暴飲暴食、酗酒、吸菸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因而這兩類疾病也容易相伴相生,兩者可以稱之為是「等危症」。
  • 90%糖友都有的運動誤區,點進來你就賺了
    另外,清晨血液粘稠度比較高,血栓形成的危險性高,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間。所以糖友儘量不要太早空腹鍛鍊。最好的運動時間是在飯後的一小時,儘量避免空腹或餐前運動,若運動前血糖<5.6 mmol/L,應進食一份糖類或蛋白質類食物(如2-3塊蘇打餅乾或1杯牛奶)後再運動。
  • 2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藥物,吃多久?何時停?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危及人們健康的頭號殺手!《中國居民慢性病及營養狀況2020》指出,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已經超過3億,其中腦中風1300萬,冠心病1100萬;這兩種疾病也是目前導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應該如何預防?
    如果存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或高血壓的情況,極易造成血管的堵塞或破裂,出現出腦血栓、腦出血,或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研究顯示,氣溫每降低1攝氏度,心臟病發病率增加2%。  其次,冬季裡節日較多,人們在節日期間的飲食熱量、脂肪都會偏高,冬季作息不規律,增加了心腦血管的波動,也會增加發病的機率。  另外,運動不當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尤其是冬季的晨練。
  • 心腦血管病高發,要使心腦血管更加健康,你需要做到這幾點運動
    在我國,心腦血管病的特點1、發病率高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併發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點,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經超過2.7億人!2、死亡率高我國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近300萬人,佔我國每年總死亡病因的51%。而倖存下來的患者,75%有不同程度勞動能力缺陷,40%重殘!
  • 懷疑自己有「心腦血管疾病」?醫生建議做5項檢查!結果很可靠
    心腦血管疾病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很多人因為疾病發生而影響生活,甚至喪失性命,而心腦血管疾病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早採取措施可以得到控制,不會影響到身體。但很多人比較疑惑想要知道是否存在心腦血管疾病該做什麼檢查?其實如果懷疑存在疾病,這幾項檢查不能忽略。 懷疑存在心腦血管疾病?
  • 內分泌代謝科相關疾病,您想了解的都在這
    內分泌科這個名字聽起來「高大上」,顯得神秘,很多朋友弄不清楚內分泌科究竟是治療什麼病的。 生活中也經常會把「內分泌科」與「泌尿外科」混淆,或者誤認為內分泌科只是調調血糖而已,那麼究竟內分泌科治療哪些疾病呢? 接下來就由長沙市第一醫院給大家帶來詳細的科普!
  • 自律的人,或不受內分泌「處罰」,6個內分泌失調表現,望你不佔
    30歲的小吳人是非常老實的河南人,在老闆面前表現很好的小吳,得到了一次免費面診體檢的機會,可以檢查自己身體有沒有毛病,小吳在以前體檢時就發現了自己的血壓很高,但是即使用了藥還是沒有緩解,自己也沒什麼大事,只是偶爾的頭痛勞累,就沒再管過。
  • 哪些疾病容易遺傳給孩子?心腦血管疾病是不是遺傳疾病?這樣預防
    這些疾病都屬於遺傳疾病。作為心血管醫生,我們還是說說我心血管相關疾病。一、醫院所見我們在醫院總能遇到一家子,當父親或母親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疾病的時候,孩子或者兄弟姐妹有這些疾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 內分泌醫生:糖尿病控制不好,可能會引起失明,這並不是玩笑話
    有時候內分泌醫生會讓患者去眼科進行眼底檢查,正是為了早期發現視網膜相關病變,早發現,早幹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如果不進行早期幹預並任由其發展的話,可能最後會發展至不可逆的失明。關於這個問題,患者和糖護士之間有如下對話。患者:我已經得了糖尿病,未來註定會失明嗎?糖護士:不是的。
  • 提升湖南心腦血管疾病救治和健康管理能力 「光琇-醫者項目」啟動
    紅網時刻1月5日訊(通訊員 張瑩 李旻睿)心腦血管疾病及癌症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前兩位殺手,全球科學家和醫療工作者正致力於早期發現危險信息,系統檢查、提早預防和規範治療。1月4日,長沙高新區麓谷湖南光琇健康管理中心內,「光琇-醫者健康管理項目」正式啟動,將提升湖南省在心腦血管疾病領域的救治和健康管理能力,並為湖南人對接國內知名醫院、權威專家等優質醫療資源。
  • 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做這些複查,確保我們平平安安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心腦血管疾病需要我們長期管理,除了健康生活、按時規律服藥、定期複查是必不可少的。進入秋冬季,心腦血管疾病常常不穩定,甚至病情加重,反覆住院,更嚴重的人,可能會導致心肌梗死、腦梗死、心衰等等危重病情,危及生命。那麼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應該做好哪些複查,才能為穩定病情打下基礎呢?
  • 這2個危害,你可能承受不起,儘早戒菸
    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吸菸導致的疾病。吸菸早已被認為是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疾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險因素,但吸菸與糖尿病的關係其實也密不可分。有研究表明,吸菸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在一項對1300名男性患者的研究中發現,每天吸菸超過30支的被測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吸菸者大4倍。
  • 糖友提問:血糖管理的問與答
    成人低血糖處理的15法則:1)吃15g單糖食品:120ml果汁/非無糖類蘇打飲料,3塊普通的硬糖果,1湯匙蜂蜜/糖;2)15分鐘內重測血糖值,仍低於3.9mmol/L則重複步驟1;3)如低血糖已緩解,但距離下一餐時間在1小時以上,則應再給15g複合碳水化合物:1片含芝士的麵包或120ml酸奶。
  • 極寒天氣,醫院急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增3成,醫生教您如何預防監測
    記者今天從北京安貞醫院了解到,隨著極寒天氣的到來,醫院心腦血管等急症患者增3成。專家提醒中老年人,極寒天氣注意保暖,及時識別身體信號避免發病。極寒天氣心腦血管患者增3成來自北京新聞廣播00:0003:02近日北京地區遭遇極寒天氣,日最高氣溫跌到零下10攝氏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