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超1億,糖尿病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其中,作為2型糖尿病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殺手」——心血管疾病,雖然患病率驚人,卻往往被忽略。
每2個糖友,就有1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我國是糖尿病大國,成人糖尿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11月26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據最新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1.2%,意味著患者已超過1億。目前為止,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仍在持續增長。
我國面臨的嚴峻挑戰不僅僅限於龐大的患病人數,同時還在於2型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管理,特別是心血管疾病。肖建中教授指出,糖尿病會導致冠心病風險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風險增大、死亡的風險增加等。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2~4倍。
一項國際大型研究顯示,心腦血管疾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而對於中國糖尿病患者來說,著名的「大慶研究」隨訪23年的數據也證實這一觀點,每2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 1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此外,我國72% 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併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
一種抑制劑,既能降糖又能護血管
SGLT2(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的出現打破了既往降糖治療未能帶來心血管獲益的僵局,為2型糖尿病及其相關心血管併發症管理提供了新選擇。肖建中教授強調,「如果有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或者有心衰、腎病,如果在肌酐允許的情況下,SGLT2抑制劑是排在優先位置上。」
在更新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SGLT2抑制劑也獲特別推薦。《指南》指出:
1. 對於合併有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風險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無論其糖化血紅蛋白是否達標,只要沒有禁忌症,都應在二甲雙胍的基礎上加用GLP-1受體激動劑或SGLT-2抑制劑。
2. 對於合併有慢性腎病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無論其糖化血紅蛋白是否達標,只要沒有禁忌症,都應在二甲雙胍的基礎上加用SGLT-2抑制劑。合併有慢性腎病的患者,若因為腎功能不全沒辦法服用SGLT-2抑制劑,可選擇GLP-1受體激動劑。
簡單來說,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以及高危人群,不用考慮血糖控制情況,可以直接用這兩類藥物,將其作為心血管保護性藥物來用,以達到降糖和保護心血管的雙重效果。對於腎病或心衰患者,也可以直接用SGLT-2抑制劑,達到保護腎臟的目的。
其中,由勃林格殷格翰-禮來糖尿病聯盟共同研發的SGLT-2抑制劑—恩格列淨,除了核心的降糖功能,同時還可使心血管獲益,降低患有心臟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死亡的風險。2019年11月,恩格列淨被納入最新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糖友日常生活要注意3點
對於糖尿病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哪些事項?肖建中教授表示,從日常生活來說:
首先,積極控制體重。肥胖是這些慢性疾病共同的危險因素,所以控制飲食、增加運動、積極減肥很重要。
第二,及時戒菸。
第三,遵照醫囑規範用藥,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情況。
「我們強調綜合管理,就是病人不僅僅要控制血糖,還有對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管理。」肖建中教授解釋,因為糖尿病與心腦血管病的發病危險因素相似,常相伴發生。例如,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高血糖等這些都是導致糖尿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同時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是共同的「發病土壤」。
此外,糖尿病需要長期管理,要堅持定期複診隨訪。2017年,清華長庚醫院開設了糖尿病個案管理門診。納入個案管理的患者,不僅接受醫生的治療,同時接受個案管理師的「管理」,如定期的健康宣教,定時的複診提醒,飲食、運動、血糖控制等與糖尿病相關的事項,也會由個案管理師督導。今年清華長庚醫院內分泌科推出「清糖APP」,進行病人管理。
資料:健康時報
編輯:劉佳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