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文化象徵!在這裡遇見第二個「盛唐」

2021-01-07 網易

  京都作為日本京阪神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是一個典型的內陸城市,因為具有最濃厚的日本文化特色而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來此旅遊。而因為數量龐大的遊客和身為人口第八多的日本城市,讓國內眾多投資者想要投資日本京都房產。

  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蹟,它以神社、佛閣、庭院、繪畫、民間藝術、京都料理為代表,被稱為「千年古都」。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是日本的文化象徵之地。

  01

  穿越時空 感受京都之美

  京都起初的設計,就是仿照我國唐代的東西兩京——洛陽和長安。不僅設計一樣,連選址也是依據中國傳來的風水術。

  京都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部分,也被習慣稱為「洛東」、「洛南」、「洛西」、「洛北」和「洛中」。每個部分展現了不一樣的風貌,每一個部分都為京都這個城市添上一抹歷史的韻味。

  

  洛中的皇室風情| 皇帝之居—京都御所

  《源氏物語》被稱為日本的「國寶」,被中國人稱為日本的《紅樓夢》,裡面描寫了豐富的宮廷生活。位於京都的皇帝之居——京都御所的紫宸宮,便是《源氏物語》裡的主要場景地。與中國的故宮一樣,日本的京都御所也是日本京都天皇的寢宮,紫宸殿是舉行歷代天皇加冕儀式的正殿,是皇宮主建築群中的主要建築。

  

  將軍之府——二條城

  二條城,是原來幕府統治時期,幕府的將軍在京都住的地方,曾是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的寓所。它見證了德川家的榮枯興衰,在某種程度上見證了日本近3個世紀的歷史。二條城保存了日本桃山時代的繪畫雕刻和建築特色,是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洛東的古典風情 | 來清水寺賞櫻花和楓葉

  京都清水寺的清水舞臺是賞櫻、賞楓的名所。清水寺於778年開創,因「清水的觀音」而得名,為京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清水寺的清水舞臺依山而起,離地有50公尺高,懸空而建,未用一根釘子,只靠139根大木立柱,支撐著這舞臺般的建築,巍峨聳立在陡峭的懸崖上。作為國寶的清水舞臺,以其舞臺樣式的建築構造,矗立在懸崖之上。

  

  去祗園的花見小路邂逅藝伎

  在日本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日本的代表在京都,京都的代表在祗園。祗園是京都最著名的藝伎區,看過《藝伎回憶錄》的人們對這裡都抱有美好的幻想,去祗園就必要欣賞這裡的歌舞伎表演。

  

  洛北的人文風情| 曼殊院的枯山水

  曼殊院是京都著名的寺廟,以書院式的蓬萊枯山水庭院建築風格,吸引了遠近的遊客。日本庭園建築最早源於神社、佛寺建築和宮殿建築的需要,後來逐漸走向民間,形成一種獨立的建築藝術,並不斷吸收融貫其他藝術的精髓,形成具有豐富內涵的庭園文化。

  

  洛西的自然風情 | 金閣寺裡的「一休」

  著名的日本動畫片《聰明的一休》裡的背景之一便是京都的金閣寺,而那個總愛刁難小一休的足利將軍原型,便是金閣寺的建造者足利義滿將軍。

  金閣寺建於1379年,是足利義滿將軍給自己修的一個日式庭院,後來足利義滿將軍死後,根據他的遺囑,將這裡改為禪寺,因為寺內主要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故名金閣寺。

  金閣寺屬於以「座禪」修行而聞名的佛教的一個禪宗寺院。為了體現佛教理想中的「金色的極樂淨土世界」,金閣寺除了第一層為裸露的木質建築外,上面二三層的建築外壁上都貼滿了金箔。通體鎏金的金閣寺,在日光中熠熠生輝,是京都代表性的寺院和世界文化遺產

  

  嵐山的雨中美景

  位於京都西郊的嵐山,是京都著名風景區,有「京都第一名勝」之稱。架設在保津川上154米的渡月橋,是嵐山的象徵。穿過渡月橋,就表示你進入了嵐山。嵐山的嵯峨野,約100米的蜿蜒小道兩旁,種滿了筆直展開的竹子。夏天時,偶有陽光透過竹葉灑入,落下斑駁的光點。人穿越竹林時,能聽到林內搖曳的風聲,寧靜又清爽,是一處天然的避暑勝地

  

  南的禪韻風情 | 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

  伏見稻荷大社是京都市一座著名的神社。在日本,供奉著稻荷神的稻荷神社大約有3萬餘座,而伏見稻荷大社是全日本稻荷神社的總社本宮。

  伏見稻荷大社的獨特景觀——千本鳥居。鳥居,原本是神道教觀念裡用來區分神的居所和人類的居所的「門」,它最早是用來標誌祭神的地域,以獲得空間的一種表象手法。

  有很多香客前來祭拜,向神社進獻鳥居,以求取農作物豐收,生意興隆,表達對自己願望成真的期許。隨著進獻鳥居的人越來越多,就形成了千本鳥居的獨特景象。

  

  京都可以說是日本京阪神圈的寶藏城市,它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古韻,令遊客流連忘返的絕美景色,同時散發著京都保持千年的歷史美感。讓人想靜靜的在這個城市感受慢節奏的生活。由於這座城市的房產資源有限,每年都有大量遊客慕名而來,目前京都成為炙手可熱的投資地。

  02

  2020年京都迎來投資好時機

  

  京都投資優勢

  行政搬遷

  最遲到2022年夏季,日本文化廳全面搬遷到京都上京區,成為日本魅力的最大據點。

  人口紅利

  隨著之後東京奧運會、大阪世博會、大阪賭城的建成舉辦,極大帶動旅遊業的發展,帶來巨大人口紅利,引領京都房價持續走高

  區域優勢

  京都作為西日本的「教育中心」及「千年文化中心」,常年源源不斷的學生資源以及遊客,無論長租形式或民宿經營,都有優勢

  價格相比

  與東京、大阪相比,房價相較便宜。

  移民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博物館奇妙夜」帶你重啟時光,遇見盛唐~
    印象中的博物館每一件藏品都蘊藏著遙遠的歷史故事嚴肅、厚重似乎成了博物館的代名詞你可曾想過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外以一場「博物館奇妙夜」致敬中國傳統文化重啟時光,遇見盛唐當博物館遇見時尚潮流這必將是一場無與倫比的文化盛典當光晷緩緩轉動時光重回盛唐
  • 鳥居——日本信仰的象徵,也是日本獨特的標誌
    鳥居一般來說,神社的存在必然伴隨著鳥舍的存在,據統計,日本的神社至少有幾萬個,而一個神社會設置一座甚至多座鳥居,因此鳥居的數量遠遠不止幾萬。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鳥居呢?就以日本著名的伏見稻荷大社為例,稻荷大神在日本傳說中是掌管生意的神,很多生意人便來祈求稻荷大神保佑自己生意興隆,而當他們賺錢之後,就會回到伏見稻荷大社,建造鳥居以表還願。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裡的鳥居越來越多,在稻荷山上延綿了幾公裡,日本人用「千本鳥居」來形容這裡,但經過統計,這裡至少存在著上萬座鳥居。
  • 國內良心寺廟,盛唐時期從日本引進櫻花樹,門票免費!
    這個寺廟就是——青龍寺,位於西安境內的一個寺廟,在青龍寺的裡面有一個人工開鑿的水塘,整個寺廟的佔地面積比較大,所以人們可以進行了在這裡欣賞周圍的美景,也並不會覺得非常的無聊,整個寺廟都是唐代的風格,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憑藉身份證在入口處就可以免費領取入場券。
  • 《妖貓傳》日文翻譯談中日文化交流:盛唐的開放對日本影響巨大
    這首曲子傳到日本有一定的影響,我學中文的時候也學唱的。還有《冰山上的來客》,一部和絲綢之路有關的中國電影,是1963年趙心水導演的,其主題歌是由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改編而來。1978年在東京舉辦第二屆中國電影節的時候放映過。1978年對兩國來說非常重要,是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年,今年是40周年。那一年放映《冰山上的來客》,給日本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日本保留大量盛唐建築,京都八坂神社就是佐證!
    到日本旅行的時候發現很多古蹟都很中國風,有些建築和我們在古裝影視作品看到的非常像,其實這些建築風格都是唐代的時候從中土傳到日本的,只不過歷經朝代的更迭,有些東西在本土消失了,在日本反而保留得很好。幾乎所有到京都遊玩的遊客都會到祗園打卡,這裡是古代歌舞伎出沒的地方,也是京都最有古韻的地方,很多遊客會在和服店租借和服,然後穿著到京都各個旅遊景點打卡拍照。祗園的八坂神社是最受歡迎的打卡點,這裡隨處可以看到講普通話和粵話的中國人。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基地,有點像中國的道觀,不過日本的神社祭拜的對象更多廣泛。
  • 唐招提寺:盛唐風貌·日本國寶
    >日本著名的古寺院,位於日本奈良市,公元759年由中國唐代高僧鑑真和尚所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總寺院。他不畏艱險,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築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
  • 它是日本的傳統美食,也是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壽司
    一談起壽司,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來自日本的料理,是日本的代表美食,有稍微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它。說到壽司,我們自然地就能想起它的樣子,想起他獨特的口感和味道。但你真的了解壽司嗎?你知道壽司的起源和文化嗎,知道它的流派和食用方法嗎?接下來就跟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它吧。
  • 穿華服到曲江過大年 感受盛唐文化體驗傳統年味
    大唐不夜城街區彩車巡遊詩人方陣「酒入愁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1400餘年前,「詩仙」李白作為盛唐文化的傑出代表,曾將盛唐時期的中國魅力用詩句濃墨重彩地呈現給世人。
  • 日本文化 | 從鳥居看日本的神社文化:一步神域,一步人間
    在日本,鳥居不僅是一個單獨的建築,更是日本神社文化的一種象徵,代表了日本人心中對於未知領域的一種嚮往和探索。▋ 日本鳥居的起源關於鳥居的起源,《古事記》(日本第一部文學作品,包含了日本古代神話、傳說、歌謠、歷史故事等)認為鳥居起源於《古事記》神話。日本傳說中的天照大神(日本神話裡三貴子之一、高天原的統治者與太陽的神格化。
  • 七星瓢蟲的象徵寓意早已滲透進了中西方的文化中
    其體長約8mm,翅膀是紅色,正如中文名「七星」它有七個黑色的圖紋,以蟎蟲以及葉蟎為生,當食物不足的時候幼蟲之間也會有同類互食的情形發生。七星瓢蟲獨特、吸引人的外形頗受人們的喜歡,再加上它還與莊稼人建立了親密的關係,關於它的那些文化象徵,在中西方早已廣泛的流傳開來。
  •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
    位於華夏腹地、界分南北的秦嶺,又有著極其特殊且無可替代的歷史文化意義。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秦嶺之於我們民族、國家文化具有無可比擬的顯著地位。何為「祖脈」?簡言之,它猶如萬流之源,綿延不竭,祖先誕生於此,民族形成於此,歷史開端於此。莽莽秦嶺,人文悠悠。
  • 史學精要 | 劉芃 朱漢國:唐代的開放性格與盛唐氣象
    唐朝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空前擴大了。不僅中國的絲綢、瓷器大量運往亞非各國,造紙術和印刷術等科技發明也傳入亞洲各國。唐朝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思想文化給新羅、日本等國也帶去了巨大的影響。唐朝的商人、僧侶和手工業者前往亞洲各國,亞洲各國的留學生、學問僧、商人和藝術從業人員等也紛紛來到中國。玄奘西行天竺、鑑真東渡日本,都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 哪兒都不去,也一定要去的地方,日本的文化象徵之地
    「心靈的故鄉」——京都京都被稱為「心靈的故鄉」,是日本的文化象徵之地。幾個世紀以來,京都曾多次毀於戰火,由於其珍貴的歷史價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京都沒有被作為空襲的目標。今天江戶君就來說一說日本京都值得走一次的景點。京都市區周邊
  • 日本唯一的千年古都,有個令人詫異的名字——洛陽
    工業時代,戰火損毀,已經讓這座千年古城沒有了往日的豐彩,你若真想見識盛唐時候的洛陽,你得去日本。在日本有一座城市,它的建築風格和中國的唐朝一樣,作為日本唯一一個千年古都,它有一個讓中國人感到詫異的名字:洛 陽日本把洛陽「偷」走了。
  • 探索文化 | 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日本禮儀文化
    德川幕府時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擴張,封建文化優勢逐步衰退,日本開始由崇拜中國文化到吸收世界先進文化而轉變。明治維新後,日本禮儀出現了一個大變革時期。日本禮儀繁榮的根源,在於明治維新後,兩次國力較大幅度的增強,為其禮儀繁榮奠定了基礎。也就是明治後,西洋文化與禮儀流入融合成日本的禮儀體系。
  • 元老級舞踏大師帶你尋訪日本文化
    帶著我們展開一趟日本文化的尋訪之旅領隊:行楽之旅/木馬劇場掌門人——方依蘭▼桂勘的中國首席大弟子杜杜說,中國和日本在文化上算得上是最親近的關係,特別是盛唐和盛唐之前,日本像博物館一樣很好地保留下來了這些文化。
  • 日本「箸」文化:源於中國的筷子,為何在日本是人神合一的象徵
    公元 6世紀以後, 中日之間交流頻繁, 日本多次派遣外交使節來中國學習中國文化。他們對中國人使用箸進食十分羨慕, 並將中國的箸帶回了日本。公元 8世紀後,箸在日本逐漸普及,稱為「 唐箸」,表示源於中國之意。日本箸和中國的筷子相比,頭要尖一些,長度也要短一些。這是因為日本採用的是分餐制,不像中國人圍著桌子吃飯時需要長距離取菜,因此不需要又長又粗的箸。
  • 試問:《菊與刀》潛藏日本文化?再回首日本菊花與櫻花的「對弈」
    此句詩給人帶來無窮的遐想而素有櫻花國度的日本自古就帶著一股浪漫的氣質,日本平安時代後期天台宗僧侶大僧正行尊曾這樣說道:像我愛你一樣,一起思考愛。山櫻花,除了你,沒有人理解我的心。以櫻花而帶來的浪漫詩句在日本盛行,這樣浪漫的話句在當時推動了詩文化的發展,對於櫻花在日本更是浪漫的象徵。
  • 在北海道Poroto湖感受愛奴文化的民族共生象徵空間「UPOPOY」
    另外,也是眾所皆知的愛奴歷史文化遺產的地方,致力於傳達北海道的珍貴傳統愛奴人們的風俗、技術地區之一。於2020年4月24日,為了復興、發展愛奴文化,民族共生象徵空間「UPOPOY」即將開館。北日本首次的國立博物館誕生!白老町是有著海洋、森林、河川與湖泊等豐富自然的觀光地。除了有泉質優良的溫泉外,還有多種美食,如:以鱈魚子為首的各種海味、白老牛等。
  • 日本文化 | 日本的招財貓文化
    公、母貓之說正統的日本招財貓有公貓、母貓之分,公貓舉右手,象徵招財進寶、帶來好運;母貓舉左手,象徵廣結善緣、人潮滾滾而來。,才外加肚子上掛個金元寶的,之前是沒有的)。在日本文化中,「貓」佔據著極為特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