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截圖
有網友說哪怕爛了一點,整個蘋果就不能吃了,這種說法靠譜嗎?很多人倒車都比較相信倒車雷達,可有人說倒車雷達其實也存在盲區的,是真的嗎?昨晚,央視財經《是真的嗎》關注到了以上話題,並用實驗來給大家揭開真相。 現代快報記者 張瑜 綜合央視
蘋果爛一點就不能吃?
有網友指出蘋果一旦出現黴變,即使看起來正常的部分,也能檢測出展青黴素,據說展青黴素會引起人和動物的胃腸道功能紊亂,以及各種不同器官的水腫和出血。所以,網友們認為即使蘋果爛一點兒也要全部扔掉。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
為此,欄目組記者將蘋果樣品送至農產食品實驗室,對蘋果中展青黴素的含量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蘋果中未腐爛部分和正常的部分,展青黴素含量都是小於50微克/千克的檢出線,所以認為是未檢出。這是怎麼回事?爛了一點的蘋果難道不產生展青黴素?或者除了展青黴素,是不是還會有其他物質能引起蘋果腐爛呢?
專家介紹說,展青黴素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真菌,沒有檢測出來可能是它的量特別少,或者蘋果特別新鮮,但是並不代表蘋果中沒有展青黴素。大家特別關心的是,若是腐爛的部分中含有展青黴素,是否會擴散到完好的部分,從而使整個蘋果都不能吃了呢?
專家說,蘋果中的展青黴素要在組織中間擴散和傳播,對於蘋果來講也不是特別容易。蘋果質地比較硬,如果爛的地方比較小,那麼把爛疤的周圍1.5釐米都切掉,其他部分還是可以吃的。而對於其他細菌引起的蘋果黴變,處理方法一樣,剩下部分還是可以正常食用的。照此來看,蘋果爛了一點就不能吃了的說法並不科學。
汽車倒車雷達有盲區?
倒車雷達其實也是存在盲區的,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
隨後,節目組來到專門的汽車訓練場地進行實驗。首先實驗人員選擇了一輛普通家用轎車,設置的障礙物參照馬路牙子高度是13釐米。一般來說,距離障礙物越近,倒車雷達的警報聲頻率就越高。第一次倒車實驗,在距離障礙物0.6米時,警報聲響了下,後來繼續倒車,直到車輪壓過障礙物,警報也沒響起,看來13釐米的障礙物確實是倒車盲區。
隨後的實驗中,實驗人員選擇了多個高度的障礙物進行實驗,從18釐米到38釐米,顯示都存在盲區,直到障礙物高度在43釐米時,倒車雷達才能準確預測。
後來,實驗人員換了一輛SUV進行了多次對比實驗,發現同樣也是低於43釐米的障礙物沒法感應。不過,也有網友說,有時候稍高一些的捲簾門,雷達也沒感應到,莫非比較高的障礙物也有盲區?隨後,實驗人員又做了一組實驗,同樣還是用家用轎車和SUV分別測試。經過多次反覆實驗發現,高於70釐米區域也是盲區。
實驗顯示,無論是SUV還是普通的家用轎車,只對高度在43釐米到70釐米之內的障礙物有反應。
為此,專家也提醒廣大駕駛員,倒車雷達確實存在盲區,駕駛員倒車之前要下車觀察清楚,杜絕違法違規等操作,倒車時一定要看清路面情況,謹慎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