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明天會更好

2020-12-16 歌哥娛樂

如果有人問:在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公益歌曲是哪一首?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是的,我想這個回答會沒有多少爭議。這首公益歌曲原來是為了支援非洲的難民而創作的,由羅大佑獨立完成作曲作詞,後張大春、等人共同作詞創作完成。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中期,非洲國家衣索比亞爆發了震驚全球的大饑荒,這場自然災害導致了大量的非洲難民,更是造成了數百萬人的營養不良而死亡。歐美國家流行歌手們為了支援這些難民,從發起製作了一系列的公益歌曲,並進行公開的演唱。公益活動中不乏世界的許多當紅巨星都積極參與,活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募捐得了大量的資金捐獻給了非洲的難民,而且這些歌曲迅速走紅,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極大的影響力。目睹了世界發達國家的流行音樂巨星們所進行的公益歌曲演出盛況,在亞洲地區,有一個年輕人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就是羅大佑。

此時的羅大佑已經在華語樂壇鋒芒初露,自己寫了不少的作品,他的好些歌曲都是人們傳唱度極高的作品,已經初步奠定了他在整個華語樂壇的地位。然而,目睹了歐美的這些流行巨星們所創造的音樂盛況以及對世界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羅大佑對音樂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他覺得音樂不僅可以使人獲得身心的愉悅,進行人生的自我調節,給人予以力量,而且還可以在更大的範圍上給人們予以更大的能量,甚至還可以改變世界!

世界並不是都是美好的,就在我們當下正在進行「歡樂頌」的時候,在很多的地方由於自然災害、由於戰亂等原因,還有許多的人正在流離失所、忍飢挨餓,他們迫切的需要施以援手、予以救助!於是羅大佑心中強烈的萌發了一種要仿造歐美的流行音樂界,創造我們華語公益歌曲的強烈願望。這年的年底,一首名為《明天會更好》的歌曲終於橫空出世,這首歌最先是由羅大佑獨自完成,後其他人參與了對歌詞進行一些的修改,雖然歌詞在羅大佑與其他創作人之間有些爭執,但是作為一首完整的新歌,還是地誕生出來了。為了迅速地推廣歌曲,擴大歌曲的影響力,歌曲問世後,羅大佑帶領著歌曲製作人們,召集到了臺灣、香港以及東南亞的華人歌手60餘人共同參與,歌曲一經推出,便迅速傳遍全世界。

《明天會更好》這首歌開始便以傾述和娓娓道來的方式,象是要向我們講述一個在地球遙遠的地方發生的故事,將遠處的饑荒和戰火依然存在的消息帶到人們的面前,儘管災難仿佛距離遙遠,但是地球是一個大家庭,你的痛苦便是我的不幸,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不知不覺中與歐美流行界此時的公益歌曲《We Are The World》有異曲同工之效,地球東西方遙相呼應,共同世界祈禱和平幸福。這首歌旋律優美大氣,充滿了人文的情懷,它給黑暗和無助中的人們送去祝福,給絕望中的人們予以希望,是一首具有世界意義的公益歌曲。

《明天會更好》這首歌也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華語公益歌曲,歌曲祈求世界和平,人類幸福,充滿了正能量,引領了華語歌曲的新時代。隨著時間的流逝,如今儘管距離這首歌的誕生已經過去了35年,但是它仍然是公益歌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無論在各種公益活動中,還是在其他的大型儀式上,《明天會更好》依然帶給我們心中的感動和對世界未來的憧憬,這首歌其實已經超越了當初作為救助災難、給那些身心受到摧殘的人們予以慰籍的初衷,在更加廣闊的意義上宣揚了世界大愛,同時它也在極大地提升了華語公益歌曲在世界的影響力。

相關焦點

  • 讀羅大佑《明天會更好》歌詞初稿所想到的
    從羅大佑最初創作於1974年的《明天會更好》(並未發行唱片)與最終出版發行於1885年、改為由集體作詞的《明天會更好》的歌詞部分,不難看出這一點。初稿是從「我」的心靈深處開始的一場自我反省與覺醒的痛苦之旅,有著艾略特的《荒原》之美。羅大佑把自己降到最低點,仿佛用一棵草或一滴露水的視角給予眼前世界以最普遍的關照。
  • 華語群星演唱《明天會更好》,經典懷舊老歌!
    《明天會更好》是華語歌曲中最成功的公益歌曲之一。由羅大佑作曲,羅大佑、張大春、許乃勝、李壽全、邱復生、張艾嘉、詹宏志等人共同作詞,陳志遠編曲,羅大佑、張艾嘉、李壽全出面邀集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六十位華人歌手共同錄唱。
  • 85年香港群星合唱《明天會更好》超清完整版,果斷收藏
    《明天會更好》是中國臺灣群星演唱的歌曲,由羅大佑、2008年11月15日,羅大佑憑藉該曲獲得第六屆東南勁爆音樂榜華語樂壇傑出貢獻獎。2020年2月27日,為傳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明天會更好》作為公益曲被群星重新演繹。
  • 今天我們回到民國72年,你選擇哪個版本的《明天會更好》
    1昨天滾石修復版《明天會更好》放出後,又有當初羅大佑《明天會更好》歌詞手稿流出。大概甄別了一下,應是真的。放手稿圖和初稿、終稿歌詞對比圖在下面。《明天會更好》的歌詞,最初是羅大佑執筆,後來又經眾人改動,是確定無疑的。羅大佑執筆這首歌的歌詞,與臺灣實力派「眾人教母」張艾嘉有關。
  • 羅大爺還是你羅大爺,能把《明天會更好》寫得這麼灰暗
    這個MV的名字叫《明天會更好》,羅大佑詞曲。1985年,非洲衣索比亞發生饑荒。為援助饑民,美國歌手以稍早英國群星合唱的公益單曲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為藍本,組成USA For Africa,推出合唱歌曲We Are the World(天下一家),專輯版稅捐作賑災用途,迴響極為熱烈,並募得鉅款。流風所及,世界各地多有仿效者。
  • 戰疫人生:東京奧運會可能取消,明天會更好
    為什麼會這樣?最新消息:街道、社區正積極處理老人的善後事宜,「小孩已經交由社區工作人員帶回家照顧,孩子身體情況都挺好的。」羅大佑1985年羅大佑還是憤怒青年,《明天會更好》原版灰色歌詞:「輕輕撫摸麻木的身體,無奈閉上你的眼睛;這個荒謬的世界 依然黑白不分的轉個不停。
  • 夜讀︱我們總是相信,《明天會更好》
    《明天會更好》 資料圖毫無徵兆的,一首「老掉牙」的、幾乎人人都能哼唱出主旋律的歌曲在社交媒體上刷了屏。10月25日,滾石唱片官方發布了高清版本的《明天會更好》MV。蔡琴、蘇芮、娃娃、齊秦、羅大佑、潘越雲、費玉清……當一張張年輕的面容出現在畫框中時,總讓人不禁產生時光穿越之感。
  • 高唱《明天會更好》馬來西亞一合唱團為中國加油
    中國僑網2月20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日前,馬來西亞美聲琴藝音樂中心動員43名合唱團學員高唱公益歌曲《明天會更好》,為中國武漢獻歌送暖,希望中國的明天會更好。她說,為了讓中國人民感受到來自馬來西亞華裔的真摯關懷,所以選擇合唱由臺灣著名音樂家羅大佑作曲的公益歌曲《明天會更好》,希望以曲寄情,把希望傳遞給正在抵抗新冠肺炎的中國人。吳觀全指出,參與攝錄的43人,當中年齡最小者僅5歲,最高年齡則是70歲,分成4組,花了4個小時錄製,並在她改編的鋼琴伴奏下合唱。
  • We are the world,明天會更好!
    本文為我們推送的第833篇原創文章We are the world,明天會更好!1986年,臺灣歌手羅大佑、張艾嘉等人手受到邁克·傑克遜和Lionel Richie《We are the world》的啟發,創作了歌曲《明天會更好》,以此呼應世界和平年的主題。召集了臺灣、香港、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地共60位華人歌手共同演唱,盛況空前,代表了80年代華語樂壇永恆的記憶。
  • 滾石唱片重新發布了《明天會更好》這首歌經典之作,是為了什麼
    滾石唱片公司在剛剛過去的10月25日這天「突然」發布了多年前的《明天會更好》這首經典之作,滿滿的回憶,諸神同框,時過境遷,讓我們不勝感慨。《明天會更好》這首經典之作自從發布以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有華人的地方,哪兒都能聽到!
  • 這首羅大佑最討厭的歌,為何歷經35年而不衰
    公益歌曲《明天會更好》能力強、人緣好、路子廣的張艾嘉被推舉為歌曲召集人,負責運籌協調創作、製作、召集歌手演唱等一條龍事宜。她邀請好友羅大佑來創作詞曲,並委託當時的著名音樂製作人李壽全負責歌曲製作。羅大佑負責《明天會更好》詞曲創作歌詞應批判還是煽情張艾嘉對羅大佑可謂有知遇之恩,收到她的邀請,羅大佑自然義不容辭。然而,他費勁心力寫下的《明天會更好》歌詞,卻被製作團隊一致否決,認為其歌曲慣有的批判基調過於黑暗。
  • 《童年》《光陰的故事》原唱,都不是羅大佑
    說起羅大佑,不少人可能首先會想到《童年》《光陰的故事》。兩首歌的旋律一起來,搭配無比貼切的歌詞,瞬間能讓任何年齡段的人進入童年或進入自己的某一段光陰故事。說到這裡不得不感慨,現在這樣的歌這樣的音樂人越來越少了。
  • ...攜手北音畢業生蘇運瑩、苟瀚中演繹抗疫經典作品《明天會更好》
    近日,中國移動、咪咕音樂、環球網聯合發起出品,滾石唱片公益支持,攜手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畢業生蘇運瑩、苟瀚中等華語樂壇優秀音樂人共同演繹抗疫經典作品《明天會更好》, 傳遞「即使再艱難,愛也不離開」的社會正能量。
  • 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十大代表作
    羅大佑年輕時候照片羅大佑(英文名: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是臺灣省苗慄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中國臺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人、作家關於羅大佑的成就無需贅述,創造經典數不勝數,他棄醫從樂,書寫著歷史的樂章。他跟父母說:「醫學界差我一個不差,但音樂界卻需要我。」 甚至都不知道應該如何評價他的偉大,因為那是我遙不可及的詩篇小編收集的部分羅大佑不同時期的作品,其中以下十首堪稱經典中的經典:1,童年。2,你的樣子。3,光陰的故事。4,戀曲1990.。
  • 快船的明天會更好?還是快船的明天會更好
    到底快船的明天會更好?還是會更好!我的答案是—「!」會更好!到了季後賽,經驗和防守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一支球隊會走多遠,快船隊內的萊昂納德,蘆葦等人不缺乏季後賽甚至是總結賽經驗,防守的排兵布陣更是讓其他球隊膽寒,頂級防守保羅喬治,瘋狗象徵貝弗利,激情四射哈雷爾
  • 八十年代三首公益歌曲,傑克遜、羅大佑、郭峰,哪首更好聽
    發布於1985年,羅大佑作曲,他和其他幾人作詞,60位歌手演唱的《明天會更好》。演唱於1986年,郭峰等人作詞,郭峰作曲,大陸百位歌手聯合演唱的《讓世界充滿愛》。二、《明天會更好》1985年,在《We Are The World》的感召影響下,我國港臺地區的音樂人也準備製作一首公益歌曲,形式同樣是歌星聯合演唱,總召集人是張艾嘉。有意思的是,受邀為這首歌譜曲作詞的是張艾嘉的前男友羅大佑,兩人彼時的關係據說並不太好。
  • 66歲羅大佑近照頭髮花白,開刀55天仍未完全康復
    提起羅大佑這個名字,你會想起什麼?是林蔭路上拿著磁帶準備聽歌的青春時光?還是與好友一起合唱《童年》時的快樂面龐?作為「臺灣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曾靠歌聲打動一代又一代人,他的作品直到今天仍是經典。不知不覺間當年買磁帶聽歌的孩子長大了,羅大佑也在慢慢變老。7月30號,據臺媒報導,66歲的羅大佑在採訪中透露稱自己近來身體狀況不好,經歷開刀後身體至今尚未完全康復。臺媒曝光出的照片中,羅大佑白色T恤配馬甲,戴著墨鏡,頭髮花白,但精神看起來還不錯。
  • 明天會更好的說說短句,句句正能量,為更好的明天加油!
    明天會更好的說說短句,句句正能量,為更好的明天加油!1、昨日已遠去,今日已到來,明天會更好,讓我們珍惜當下時光,好好努力,迎接更好的明天。加油。若你付出了足夠的努力,就要相信明天會更好,加油!Start toward the moon, even if you can't reach it, you can stand among the stars.
  • 這首歌傳唱了35年,每次聽到都會哭:明天一定會更好
    我知道,那樣的明天我們一定會相見。想到此處,我想起1985年60位歌手合唱的一首歌,也是中國第一首公益歌曲,《明天會更好》。圖片|燕驚寒 攝關於《明天會更好》藏著一個「音樂救扶世界」的故事。於是,1985年羅大佑等創作《明天會更好》,並匯集當時華語界的當紅歌手60位,合唱。
  • 重溫經典歌曲:We are the world+明天會更好
    ——————————————————————————————-——也是在1985年,國內還有一首可以與之媲美的歌曲《明天會更好》,也一起欣賞一下吧,1985年的他們告訴我們,一切都會過去,明天會更好。這群人裡面有我們熟悉的蔡琴、費玉清等明星年輕的時候,您看看能認出誰,我就不一一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