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在企業內部間的稅率不一致的時候,轉讓定價是最常採用的,把最主要利潤轉到稅率比較低的企業來達到節稅的目的。
若是充分利用稅收窪地、經濟特區以及稅收優惠政策,通過轉讓定價法,把稅收高的地方的公司的經營所得使用低價銷售轉入到低稅區的公司,這樣一來節稅效果比較明顯。
使用轉讓定價方法,首先可以通過關聯企業然後把費用進行一個分配,分到稅收負擔高的地方,可以縮小所得稅的一個計稅依據。然後能通過關聯企業這種方法把利潤進行轉移,轉移到稅負輕的地方。這樣節稅時要注意,轉移時,必須要合理、合法。
在企業之間或者企業內部,使用上述的方法節稅,根本來說是利用利潤率的調整。意思是,轉讓定價的時候,轉讓雙方對自己的內部所創造出的產品剩餘價值分配的時候,要儘可能最大限度地把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或者關聯的企業手中,手段一定要合理合法。
《芳芳說稅》關注了解更多
合理節稅的其他方法
轉讓定價節稅時,還能利用地方性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的結構進行合理設置。比如在稅收窪地、經濟特區以及稅收優惠政策,大部分的企業都會通過下面的方式來進行稅務籌劃,來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第一、大部分的投資經營企業都會利用稅收窪地的各項優惠政策,名義上把企業入駐到稅收窪地,實際的業務一般不在或者不主要在稅收窪地裡進行,也就是說企業不進行實體辦公。這樣的話,企業就能享受到稅收窪地的稅收減免政策。
第二、虛設信託財產使委託人按其意旨行事,形成委託人與信託財產的分離,但信託財產的經營所卻歸在國際低稅區、特區或經營開發區的企業名下,以達到逃避納稅義務的目的。
詳情關注《芳芳說稅》!
還有,對稅收規定進行充分研究,對企業的經營方式、財務進行合理安排,還是能達到節稅目的。如:
1.一個大宗交易處於兩個納稅年度的交叉點的時候,可以根據權責發生制的一個會計處理原則,來適當把交易發生日推遲,讓它儘量發生在下個年度,從而讓一部分的所得稅可以推遲一年進行繳納,從而獲利。
2.部分企業可以採取收購虧損企業的方法,把企業的利潤進行轉移,就可以避開納稅企業所得稅義務。
總之,納稅對象不同,節稅方式也會不同。企業要對企業組織結構、經營方式,對財務進行合理安排。達到最大程度節稅,合理合法讓企業利潤最大化。
本文轉自:公眾號《芳芳說稅》
更多詳情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