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晚,證監會公布第十八屆發審委2020年第175次會議審核結果,齊魯銀行成功過會。
圖片截取自證監會官網
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齊魯銀行擬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601066)證券。本次發行股票的數量為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10%(含10%),且不超過發行後總股本的25%(含25%),發行後的總股本不超過54.97億股。
齊魯銀行成立於1996年6月,前身是濟南城市合作銀行,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是新三板首家掛牌的城商行。新三板掛牌後,齊魯銀行的業績一度十分亮眼。2017年,齊魯銀行憑藉20.15億元的淨利潤,奪得新三板「盈利王」頭銜 。
2018年11月3日,齊魯銀行一連發出六張公告,宣布轉板A股。11月5日,齊魯銀行向山東證監局提交上市輔導備案材料,同時股票在新三板暫停轉讓,開啟A股上市之路。
2019年5月27日,齊魯銀行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申請,歷經一年半時間,齊魯銀行此次終於成功過會。
「理財產品是否類似P2P」、「無控股股東」等四大問題被問詢
從發審委發布的公告內容來看,齊魯銀行的非保本理財產品持有違約債券規模、理財產品業務、無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等問題被重點關注。
截至2020年6月30日,齊魯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持有違約債券規模合計6.8億元,在同業投資中存在兌付風險的非標投資共有9筆。發審委要求齊魯銀行說明9筆非標投資目前的訴訟及追償情況。
此外,發審委重點詢問了「齊魯智慧盈」產品與P2P的異同、7641支齊魯智慧盈產品總規模、以及正在運營中66支產品具體情況。
圖片截取自齊魯銀行官網
齊魯銀行官網顯示,「齊魯智慧盈」是該行基於直銷銀行平臺推出的投融資產品,1000元起投。其基本模式是銀行作為融資和投資方的中間信息撮合服務和結算服務平臺,實現投融資雙方的資金直接融通,是對標準金融服務形式的創新。
齊魯銀行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這一情況同樣備受關注。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齊魯銀行普通股股東人數為4236人。由於股權較為分散,齊魯銀行暫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澳洲聯邦銀行持有17.88%的股份。前十大股東質押股份數共計2.26億股,約佔普通股總股本的5.48%。
對此,發審委要求齊魯銀行說明無實際控制人認定結論是否客觀,濟南市國資委是否對下屬企業入股齊魯銀行進行過統籌安排以及對下屬企業出具的發行人無實控人認定是否無異議等。
淨利潤增速放緩,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低於行業均值
今年前三季度,齊魯銀行實現營收58.54億元,同比增長10.76%,實現歸屬淨利潤18.48億元,同比增長9.68%。
儘管近幾年齊魯銀行營收與淨利潤增總體仍在增長,但增速已明顯放緩。其中,淨利潤增速已從2016年末的38.22%下降至2019年末的8.67%,增速降幅超三分之二。
圖片截取自齊魯銀行招股書
今年以來,銀行業整體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都呈下降趨勢,特別是中小銀行「補血」需求迫切。
數據顯示,近四年來,齊魯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逐年上升,但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始終維持在低位,甚至在2016年一度接近監管紅線。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44%,而齊魯銀行三季度末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僅為9.5%,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招股書顯示,本次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水平。
貸款集中在製造業,不良貸款餘額連續三年增長
截至2020年9月末,齊魯銀行總資產為3392.8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33%,資產規模與37家上市銀行相比較為靠後,與西安銀行(600928)體量相當。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為1613.6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8.17%。
招股書中曾披露,齊魯銀行發放的貸款主要集中在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截至2019年6月末,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貸款佔公司貸款總額的比重分別為22.24%、15.35%,且行業不良貸率分別為6.32%和4.46%。
對此,齊魯銀行也在招股書中表示,貸款集中的行業若出現大規模衰退,可能導致不良貸款大幅增加,進而導致資產質量和財務狀況等受到影響。
財報顯示,2016年末-2019年末,齊魯銀行不良貸款率小幅波動,分別為1.68%、1.54%、1.64%和1.49%。不良貸款餘額連續三年增長,由14.55億元持續增加到了20.88億元。
招股書指出,齊魯銀行前十大不良貸款客戶涉及的不良貸款合計9.44億元,佔不良貸款總份額的比例為43.95%。十大不良貸款客戶中製造業有5戶,批發和零售業有4戶,與上述的貸款行業分布基本一致。
企查查顯示,該十大借款人無一例外,均曾有或現存多條失信被執行人及限制高消費記錄, 各類案件未履行的被執行標的總金額高達71億元,或對齊魯銀行不良貸款的回收與追償造成一定困難。
下半年銀行類IPO提速,排隊銀行剩餘15家
2019年共有8家銀行成功在A股上市,但今年上半年,銀行類IPO儼然進入了「寒冬期」,前七個月銀行無一「入場」。直到7月16日廈門銀行(601187)過會才打破僵局。
截止目前,年內已有4家銀行相繼上會,分別是廈門銀行、重慶銀行、上海農商行和齊魯銀行。其中,廈門銀行已於10月27日成功上市,重慶銀行和上海農商行分別於8月27日和11月26日成功過會。
除上述4家銀行外,目前A股門外排隊的銀行還有15家。湖州銀行、廣州銀行和重慶三峽銀行處於「已反饋」狀態,剩餘12家銀行尚處於「預先披露更新狀態」。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zj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