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兵外骨骼列裝我軍!海拔5000米這一幕真爽,印軍指揮官目瞪口呆

2020-12-15 戰略國際觀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0日報導,東方大國開始將單兵外骨骼列裝部隊,尤其在邊界駐守的部隊,而其在海拔5000米的展示畫面令人看的酣暢淋漓,印軍指揮官直接目瞪口呆。

印度主動挑起在邊界高原地區的對峙已經長達6個多月了,但是印度仍是沒有撤退的意思,印度甚至還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準備讓印軍在對峙地區過冬。但是,印度在前線準備的十分不充足,而其國內又發生了嚴重的疫情,確診人數已經接近1000萬了。且印度國內還有三十萬農民和工人因為生存問題掀起了暴亂,造成了局勢十分緊張。而東方大國方面在邊界的準備十分充足,甚至還不斷將一些先進技術應用於對峙地區,帶來了巨大作用和方便。

據12月9日當天最新公布的一組照片,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里邊界一線,東方大國部隊官兵已經開始穿戴單兵外骨骼運送物資。這是其在繼使用無人機給高原山地士兵運送食物,將新型研製的高原保溫方艙之後,在對峙地區出現的最新一個先進裝備。

機械外骨骼主要通過外部動力和機械動力系統,解決單兵作戰、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力量不夠、體力不支、速度不快等問題。在作戰方面,其主要圍繞敵後作戰、山地作戰、邊界巡邏、搶險救災等展開,在通用機動平臺無法到達、外部能源不足的條件使用,能夠依靠外骨骼提升單兵的負載機動能力,並且幫助士兵適應複雜環境,同時還能減輕長時間的行軍疲勞。早在2019年,單兵外骨骼已經走向了實用化,在其2019年舉辦的一次比賽中就出現了多款用於物資搬運、彈藥裝填的單兵外骨骼,據悉,當時使用了單兵外骨骼的士兵能夠輕鬆舉起四五十公斤重的炮彈。據悉,單兵外骨骼能夠增強單兵50到80公斤的負載能力,尤其是在複雜地形以及高原缺氧環境下,能夠有效解決人體耐力問題,還能夠提升效率。

這一段視頻令印軍指揮官看的目瞪口呆,因為邊界印軍缺乏必要設施,很多設備都需要自己搬運,而在高原地區搬運更加困難。因為汽車等在高原山地的效率只有在平地的一半不到,而人在高原山地又會因為高原反應、含氧量過低而造成身體機能和效率大幅度下降。高原地區空氣稀薄,氧氣含量少,隨著海拔的升高,會越嚴重。

其實印度和東方大國之間工業化存在巨大差距,機械外骨骼只是一個縮影,東方大國無論在武器、運輸和保障上都領先印度。東方大國在對峙地區部署了先進的殲10戰機、殲16戰機。還出動了專門用於高原山地作戰的15式輕型坦克等。東方大國利用出色的基建能力,在附近建造了足夠的營地,還將鐵路修到附近,還能夠出動無人機運輸物資等等。

相關焦點

  • 大批機械外骨骼列裝一線部隊,邊境印軍面如死灰:這下更打不過了
    根據央視軍事在12月9日的報導,位於西藏阿里地區的邊防部隊,在海拔五千米的山高坡陡之地想要利用單兵運輸物資原本比較吃力,但是自從有了單兵機械外骨骼,邊防戰士進行物資運輸就方便多了。這種裝備原本在科幻片裡才能看到,但是現在它已經穿在了我們的士兵身上。
  • 5000米海拔疾行如閃電!解放軍外骨骼初顯神威,莫迪急令海外採購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5日報導,在5000米的海拔還能疾行如閃電,東方某大國軍隊的外骨骼初顯神威,印度一號人物緊急命令要從海外採購。自5月份開始,印度方面挑起了和東方某大國在邊界地區的對峙,持續到現在還沒有撤退的趨勢。
  • 西藏邊防戰士穿單兵外骨骼送貨
    (觀察者網訊)@央視軍事 12月9日發布消息稱,海拔5000米,西藏阿里,山高坡陡,邊防戰士送物資有了新利器——單兵外骨骼。它可以幫助戰士背起一個成年人體重的物資,還能有效避免腰部和腿部損傷。使用外骨骼的戰士稱,在背上20公斤左右物資情況下,重量全部在外骨骼上,不會下到人身上。
  • 士兵穿上外骨骼系統,印軍條件太差傷病大增,抱怨不公平!
    士兵穿上外骨骼系統,印軍難承受高原負重傷病大增,抱怨不公平!央視網最新消息,新型的單兵外骨骼系統已經開始配發給高原一線的士兵,部分士兵已經開始穿著這套系統執行巡邏和運輸任務。據悉這套全新的單兵外骨骼系統與美軍研發和使用的單兵外骨骼系統性能處於同一水平,但是其造價卻是美軍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具備了大範圍配備的條件。這種大兵系統最大的優勢是不需要電能支持,僅僅通過特殊材料和設計就能將差不多80%的負重全部轉移到地面。穿上這種外骨骼系統的士兵,個個都變成了大力士,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士兵的疲憊,保護關節等降低傷病的風險。
  • 科技力量,中印邊境解放軍用上科幻外骨骼,印度仍靠毛驢運補給
    最艱難莫過於大雪封山後後勤補給,前期對比很明顯的是印軍因物資輸送困難,士兵凍成"冰雕",而解放軍卻在溫暖的營房裡吃火鍋。▲中印邊界物資保障明顯對比命不好,誰都不要怨!心疼印度士兵的同時,近期央視軍事又大大方方地公開了一個可能讓印軍徹底崩潰的消息。
  • 這就是工業優勢!機械外骨骼備受解放軍稱讚,印軍向白宮求助遭拒
    目前,機械外骨骼更傾向於軍用,除了能夠增強人體能力的這一基本功能外,還要具有良好的防護性、對複雜環境的適應性以及輔助火力、通信、偵查支持等軍用功能。分析指出,機械外骨骼可以幫助戰士背起一個成年人體重的物資,還能有效避免腰部和腿部損傷,因此備受解放軍稱讚,解決了高海拔高寒環境下士兵「背不動、走不遠、走不快」的問題。
  • 新單兵裝備配發,穿上帥氣又實用!
    作者|軍路君 資料|央視軍事 國防和軍事 中國軍視網等12月9日,央視軍事發布了一條消息披露,我軍駐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邊境新疆軍區某師一線官兵開始在日常生活訓練使用一種兩個月前,央視國防軍事頻道也刊播視頻新聞稱,解放軍單兵外骨骼全面試用,主要介紹的是戰場救護新裝備——衛生員單兵外骨骼。消息稱,作為我軍戰場救護新裝備,衛生員單兵外骨骼有三大功能:背背包、背傷員、增加護甲。
  • 真打,我軍能先勝一籌?邊境另類對峙,我軍相比印軍只是較好?
    儘管印度方面同意與我軍達成重要共識,但到現在為止,都尚未完成在班公湖地區的撤軍。在槍炮,坦克,甚至是部隊對峙的同時,伴隨著這段時間以來中印各自的舉動,幾種另類「對峙」也引發了許多人熱議。拉達克地區冬季的來臨,使得中印雙方必須面臨來自高原高寒的惡劣條件,在本身海拔高,氧氣稀薄的情況下,下雪會導致原本惡劣的環境加速惡化。
  • 曇花一現的OICW,我軍11式是否被撤裝,未來單兵步槍系統會怎樣?
    提起OICW,不少朋友可能會說是戰略步槍,但將步槍賦予戰略顯然不太合適的,我軍型號也並沒有命名為戰略步槍,此文中且稱OICW,下文有關於我軍型號的介紹。 美軍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研發了OICW單兵作戰系統,為了實現步槍與榴彈的結合,實現步槍的未來化。不惜重金研發,可惜研發出來是個雞肋!
  • 我軍單兵外骨骼已裝備多個型號,印方士兵你怕了嗎?
    而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未來單兵作戰系統,特別是單兵外骨骼裝備,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本來我軍十分積極於換裝新式重型裝備,對單兵裝備換裝卻不那麼積極,但是,總有一些人要來惹我們(比如印方),結果促使了我軍單兵裝備的快速研發和升級。單兵外骨骼裝備,就是其中的一種。12月11號,兵器工業集團208所發布消息稱,該所研製的單兵外骨骼裝備,已裝備我軍高原山地部隊。
  • 4000米雪山我軍炊事班高喊「交槍不殺」,印軍交械投降
    在58年前的1962年中印邊境反擊戰,就是在加勒萬河谷、以及班公湖地區,我軍打垮了印軍精銳第114旅。加勒萬河谷是高原嚴寒地區,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坡度達40度以上。這裡空氣稀薄,地面光禿。其新藏公路以西、班公湖以北的數萬平方公裡內荒無人煙。
  • 海拔5104米,解放軍「班公湖大捷」!印度這回「涼涼」了。
    解放軍陣型很有講究,衝在最前面的戰士,手持防爆盾牌,不僅可以抵擋山上印軍投擲的石頭,還可以遮擋印軍視野,掩護後續手持打狗棒的戰友,用石頭反擊。另外,我軍戰術上是正面主攻,兩側夾擊,即"圍三闕一」。正面手持盾牌的戰士吸引印軍注意力,小分隊從兩側快速包抄。短短十幾秒的時間,一場冷兵器攻堅戰,印軍就全線崩潰,掉頭逃竄。落後面的只恨爹娘生的腿太短。
  • 電磁炮、單兵外骨骼、雙脈衝飛彈...只有在中國成真了
    以下文章來源於軍武次位面 ,作者羅夏 最近我軍又給戰士們裝備了一個充滿科幻感的東西。12月9日,軍事報導稱,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地區,我軍邊防士兵裝備了全新的——單兵外骨骼。
  • 我軍新裝備!有賽博朋克內味兒了
    5000米,西藏阿里,山高坡陡,邊防戰士送物資有了新利器——單兵外骨骼。使用外骨骼的戰士稱,在背上20公斤左右物資情況下,重量全部在外骨骼上,不會下到人身上。我軍在單兵機械外骨骼研究和開發方面近些年取得不少突破。2019年10月,由陸軍裝備部舉辦、陸軍研究院某研究所承辦的「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在京舉行。
  • 負重70公斤,西藏高原解放軍再獲神器,單兵外骨骼實戰部署!
    《明日邊緣》科幻的外骨骼12月9日,《央視軍事》視頻報導中出現一款新裝備,西藏邊防戰士用起了單兵外骨骼系統。報導稱在海撥5000米以上高原,這款外骨骼系統可以撐起一個成年人體重物資,更重要的在人性化方面還能有效避免腰部和腿部損傷。視頻中戰士正背著20公斤重物資行進中,使用戰士表示這些重量都集中在外骨骼上,不會下到人身上——也就是跟無負重行走一樣。
  • 我軍高原哨所氧氣到床頭;印軍太可憐,只能用十幾年前舊睡袋湊合
    作者:刺客近日,我國高原邊防又傳來好消息,隨著多種型號的單兵制供氧保障器材在高原部隊投入使用,已經成為我軍前線官兵的日常標配。據環球網報導,全軍海拔3000米以上所有哨所和營房,已經實現吸氧全覆蓋。與此同時,中國強大技術研發和工業生產能力,也為駐守在高海拔地區的官兵提供部隊營房建設材料、單兵防寒裝備和其他後勤物資的可靠保障,確保我軍駐守高海拔地區官兵,不至於受到嚴寒天氣的傷害。而單兵制供氧裝備的使用,讓我軍在與印軍的長期對峙中,具備更多的優勢。相比中方部隊獲得可靠有效的後勤保障,對面的印軍可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
  • 印軍部署130萬軍力後,我軍再次亮劍,引發印度人的擔憂?
    據了解,中國解放軍在阿克賽欽建造的直升機場非常接近實控以及當地的一條公路,這條公路連接了印度拉達克列城和DBO空軍基地,對於印度方面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我軍演習畫面(圖片來源於網絡)顯然,我軍的這一做法很有可能引起了印度方面的極度擔憂,如果印度與中國交戰的話,我國直升機將能夠以最快速度從阿克賽欽直升機基地起飛炸毀這條公路,切斷印度拉達克列城與DBO空軍基地的聯繫,屆時,印度將會陷入一個非常被動的局面。不僅如此,我國不僅修建阿克賽欽直升機場還進行了一次「亮劍」行動。
  • 中國邊防部隊裝備單兵外骨骼!美國:我當年吹的那些牛,你怎麼當真了?
    最近我軍又給戰士們裝備了一個充滿科幻感的東西。 12月9日,軍事報導稱,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地區,我軍邊防士兵裝備了全新的——單兵外骨骼。
  • 打造「力大無窮」鋼鐵戰士,中國單兵外骨骼系統曝光
    另外,還安排了單兵飛行、意圖感知、嵌入融合和防護集成等5個創新演示類項目的展示。這是繼2015年首屆外骨骼助力裝備挑戰賽之後中國舉辦的第二屆大賽,從比賽內容和科目設置上更加完善科學。中國陸軍裝備部領導表示,通過本次比賽將會優選先進技術,服務後續技術預研,將促進中國未來單兵外骨骼裝備技術的發展,進而為提升單兵綜合戰鬥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 「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在京舉行
    來源:陸軍新聞微信公眾號10月23日至27日,由陸軍裝備部舉辦、陸軍研究院某研究所承辦的「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在京舉行。挑戰賽經過北京、深圳、西安三個方向分區路演,共吸引了國內從事相關研究的科研機構、院校、企業等近百支隊伍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