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神機營稱霸世界,為什麼中國火器在清代不斷衰落?其實原因簡單

2020-12-27 騰訊網

在我們看來,明朝的神機營硬生生的被清朝的八旗騎兵打趴下了。明朝的神機營擁有眾多火炮及火繩槍等熱兵器,明末神機營稱霸世界,而反觀另一邊的八旗騎兵,他們用的只是彎刀長矛。但事實上果真如此嗎?事實上並不是,清軍非但不是清一色的冷兵器,而且裝備了數量可觀的熱兵器。而且清軍裝備熱兵器的規模絲毫不亞於明軍,並且清軍對火器的看法,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後期清軍之所以放棄火器,轉而重拾冷兵器是有很多原因的,那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細數這其中的原因。和後來的雍正朝不同,清朝前期的幾位皇帝非常重視火器在軍隊的運用,而他們對熱兵器原理及性能理解的也是非常透徹。而清軍正是憑藉這一點,讓曾經叱吒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子民向自己俯首稱臣。既然前期戰果如此優秀,那為何中國火器在清代不斷衰落?

這其實和對手就很大的關係。首先是清朝的頭號大敵——蒙古人。因為在清朝建立伊始,清朝的敵人主要是蒙古人,而蒙古人分布非常廣泛。而在蒙古人之中,分布在東亞的蒙古人火藥技術尤為雄厚,只有俺達汗和準噶爾兩支部落的軍隊擁有火器。而在他們之中,唯一和清朝有火器交手的是準噶爾。1650年葛爾丹的父親巴圖爾琿臺吉向沙俄索要鐵匠2人、炮匠2人和火炮一門,目的就是想仿製火炮。到葛爾丹掌權之時,他的軍隊已經有相當規模的火器,隨後他的軍隊在後來的烏蘭布通戰役中大顯神威,所依靠的就是這支軍隊。隨後的一系列戰爭,準噶爾的軍隊形成了相應的作戰體系。他們在作戰時將火槍與火炮作為第一火力,將先前的弓箭為補充火力,在最後進行白刃戰以奪取勝利。而他們的火炮都是一些輕型火炮,用駱駝就可以輕鬆運輸。

而且它的火炮技術還得到了瑞典人雷納德的支援,他是一個火炮專家,在他的幫助下,準噶爾鑄造了很多各類口徑的火炮,這為後來的戰爭勝利奠定了基礎。但是由於準噶爾汗國人口太少、基礎工業極度欠發達,因此在火器化的道路上越發停滯不前。在初期和蒙古和哈薩克打仗時,準噶爾利用這種輕型火炮頻頻取得勝利。但是後來火器發展停滯的他們遭遇了清軍,在與清軍作戰時,清軍用更威猛的重型火炮炮擊了準噶爾軍的「駝城」陣地。在隨後的昭莫多戰役裡,清軍士兵更是用火槍擊斃了葛爾丹的家室成員,這給葛爾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衝擊。

再看看清朝另一個對手——日本和李氏朝鮮。先說說日本,早年日本和清朝一樣都是閉關鎖國的狀態,以至於火器技術也和清軍一樣長期停滯。而李氏朝鮮在壬辰戰爭時期,由於火器稀缺而輸給日本。在後來清軍入關後,朝鮮不願做清帝國的附屬國,因此又積極備戰。但無奈自己的火器技術與清軍相比實在是可憐,以至於在在滿清入侵朝鮮時,朝鮮軍隊的火槍手每人只有三兩火藥。而想要靠他們用這些火藥擊敗八旗軍,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清朝光是一個火炮廠,就常年備有30多萬斤的火藥,而清軍有數十個這樣的火炮廠。更何況,清軍在天壇等地存儲了相當量的火藥,由此可見兩者的實力差距顯而易見。

清軍在安定中原局勢後,開始將目光轉移到東南亞,在和緬甸、越南的戰爭中,清軍雖然同樣遭遇了敵軍的火槍部隊,但是由於自身規模較大,所以在最後還是輕鬆取得勝利。後來面對沙俄的哥薩克騎兵,雖然清軍在熱兵器技術上存在劣勢,但當時俄軍在遠東的投放能力相當弱,因此那時候的沙俄對清帝國的威脅很小。綜上所述,清軍在面對這一系列對手都是輕鬆取勝,以至於覺得自己很強大,到最後變成目中無人,天下無敵。而這也為清軍在西方一眾列強面前的慘敗埋下了伏筆。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帝國,前兩個稱霸世界,第三個不斷衰落
    這三個帝國是我國歷史上最特殊的三個時期,其中前兩個帝國稱霸世界,第三個卻不斷衰落。我們看一下這三個帝國的狀況。第二個帝國就是隋唐帝國。隋唐兩朝的性質和秦朝幾乎是一樣的。隋朝建立了很多很好的制度,不過也因為用力過猛,所以歷二世而亡。之後唐朝建立後,對這些制度全盤吸收,並加以改造。這些制度在唐朝的身上發揮了更大的生命力。
  • 曾經風靡中國的五筆,為什麼敗給了拼音輸入法?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搜狗輸入法稱霸之前,中國最出名,曾佔據了統治地位的輸入法那就是五筆了。我們都知道學電腦的第一步是學習打字,打字需要輸入法。在80年代,電腦剛引進中國時,最頭疼的就是怎麼將漢字輸入進去,為此愁壞了專家們,甚至有人提出將拼音替代漢字,甚至是直接打造一個超大的漢字鍵盤。這些想法不但操作麻煩,而且不實用。
  • 中國人發明了火藥,為什麼清代中國的火藥武器卻大大落後了?
    眾所周知,中國人在唐朝已經發明了火藥,在很常的時間內中國的火藥武器都在不斷發展,入近代之後,西方「船堅炮利」的列強來到中國時,清代中國竟然幾乎抵抗的能力
  • 中國弩為何盛極而衰?明朝火器發達豐富
    弩,生於中國,也是一種經典的中國武器。用於戰爭的弩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的楚國,是中國在世界軍事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戰國中後期,七國的軍隊已普遍裝備銅製強弩。弩的拉力、射程和威力一般都比弓強,但由於拉力過強引起的上弦速度慢,導致弩的發射頻率遠低於弓。
  • 清代八旗衰落的原因
    事實上,清代八旗軍隊走向衰落是多種因素複合作用的產物,任何歷史單因歸論當就不免有失片面,而且可能將一些不甚重要的因素放大而視之為根本原因。下面,我們就八旗衰落的原因略陳管見,就正於方家。《中國古代軍制史》一書認為,我國古代交替輾轉實行過的兵役制度主要有四種基本類型,即族兵制、徵兵制、世兵制、募兵制。
  • 美國如此強大,為什麼會走向衰落?
    其實美國的弱點也很多,比如過去幾十年去工業化,導致產業空心化;種族歧視嚴重,導致族群分裂,社會矛盾嚴重;美國資本家貪得無厭,貧富分化嚴重;美國孤懸海外,離亞歐大陸太遠,導致想控制亞歐大陸卻力不從心;教育分層,上層人享受精英教育,下層人接受「快樂教育」,啥也學不到,導致階層固化等。這些弱點是導致美國走向衰落的原因嗎?不是。至少不完全是。
  • 明朝火器曾領先於世界,但為何到滿清又落後於世界?
    火槍是中國人的發明,可為什麼我們的祖先不在意這種殺傷性武器,反倒更願意使用弓箭了?為什麼歐洲人的火槍會要了清政府的命?火槍最早可追溯至南宋,金人與蒙古大戰時運用了一種名叫飛火槍的武器,從槍口噴出長長的火焰,可近身燒毀對手,當時金人已垂死掙扎,宋人知道,蒙古不日將大軍南下,便日夜研發火器發明出了火銃,火銃是世界上第一種發射子彈的槍械,管子粗大的發展為火炮,而精細輕便的則發展為火槍。
  • 日本佔領大半個中國,為什麼沒有去挖中國的皇陵?原因其實很簡單
    日本佔領大半個中國,為什麼沒有去挖中國的皇陵?原因其實很簡單盜墓賊這一「崗位」自古以來就會有,古時候最知名的還屬曹操機構的官盜「盜墓者」。可是在日本部隊侵入中國的情況下,她們那時候基本上佔領了半個中國,但是連一座公墓都沒有去刨開,難道說是由於日本日本鬼子素養高?還是她們瞧不起這種金銀財寶?自然不太可能,實際上小結出來也就幾個方面。第一,在諸多古墓中,清代的古墓歷史時間離那時候近期,並且具體地址也最準確。
  • 為什麼歐洲人在得到火藥和火器技術後能夠超過中國?
    《國初事跡》載:「陳友諒親率大船進都陽湖來侵,徐達棄圍援之戰,亦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早的上親領舟師往徵,衣甲、鎧仗、旗幟火炮、火統、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槍白船(明軍)往來湖中,仰而射紅船(漢軍)……比至紅船三百步間,箭銃、將軍筒、標叉俱發如雨,紅船將士無所躲避..........」
  • 為什麼世界黑幫中,唯獨中國黑幫最強悍,最持久?其實原因很簡單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因此,黑幫,黑社會這個組織,幾乎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誕生而誕生的,也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了。而現在世界有很多著名的黑幫組織,如著名的黑手黨、山口組等。但是要論彪悍程度,論持續時間,唯有中國黑幫最彪悍,最持久,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清朝真的耽誤了中國火器發展?
    而清朝由於「以騎射為本」,導致清代重騎射而輕火器,加上清朝又閉關鎖國,在火器發展上遠不如明朝,嚴重製約了我國火器的發展,事實上清朝真的是造成中國火器落後的「背鍋俠」嗎?那麼我們首先從火器應用最基本的東西-火藥開始講起。
  • 八旗軍--曾經世界最強軍隊的編制與火器配備
    如再加上周邊附屬國的武裝力量,朝鮮軍3萬,尼泊爾軍2萬(19世紀,英國已達成向尼泊爾招募山地步兵的協議,但尼泊爾仍然只承認中國為其宗主,並在太平天國時期上書天朝,願遣兵效力,後為清政府婉拒),緬甸軍4萬,暹羅軍3萬,安南軍5萬(以上是對中國較忠誠和較具戰力的藩屬,不大忠誠的如哈沙克,阿富汗,浩罕等,沒戰力的如琉球,蘇祿等均不計在此間),則清聯邦可動用的戰爭總兵力達150萬。
  • 火藥成為西方稱霸世界的利器,其實最早來源於一次長生不老的嘗試
    來源於長生在世界歷史上很少有物質能像火藥那樣對人類的歷史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但你不知道的是,火藥作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其實是源自於中國道教煉丹術士在一次煉製長生藥失敗時,不小心發明出來的。近代以來,西方的歷史書上,一直說中國人只把火藥這一發明用於製作煙花,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到宋朝時期,對付蒙古人時,宋人就開始將火藥試驗在竹管上,他們把燃燒的火藥竹管系在箭上,然後用弓發射,稱之為」飛火箭「。這種帶有推進器作用的微型火箭彈,把自己推進敵人的行列,並在人和馬之間引起小型爆炸。
  • 中國航海火器丨自生火銃——燧發槍
    這是國內首個以航海火器為主題的臨時文物展覽,薈萃館藏130餘件/套展品,力圖從多角度、全方位來揭示中國航海火器歷史面貌。除了精彩的展覽,『中國航海火器』系列推文也正式上線,以期讓觀眾進一步了解航海火器背後鮮為人知的航海故事。『中國航海火器』第11期,我們將介紹的是燧發槍,一種管型火器。
  • 日不落帝國英國為什麼衰落?世界霸主出了昏招?還是制度原因?
    英國衰落的外部原因無外乎三點:兩次世界大戰,消耗國力;殖民地經濟難以為繼;還有過高的福利。兩次世界大戰消耗了國力。再講講英國衰落的一個更重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荷蘭之後,英國通過自由貿易,建立起全球市場。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把英國的這一套經濟模式,理論化,規範化,系統化了。
  • 揭秘丨清代時出現了哪些威力巨大的熱兵器?
    早在馬克沁機關槍出現前的一百多年,中國就曾出現了一位製作連發火器的兵器專家。那麼,此人是誰呢?清代時又出現了哪些威力巨大的熱兵器?1686年的一天,在紫禁城內,清康熙皇帝正在接見來自荷蘭的使團。清代皇帝不重視火器,一方面是因為仍然崇尚弓馬騎射;另一方面,也與治理國家的思想有關。所以康熙執政時期,戴梓沒有充分發揮出他的聰明才智。
  • 敵人是威脅也是「動力」,缺乏外敵威脅的清朝,軍事力量走向衰落
    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重要,動亂時期更加重要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一項對於中國此後的政局發展,乃至世界歷史的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作用,這就是火藥技術的發明和傳播。  中國自古以來地大物博,並且民族成分比較複雜,自夏商周三代之始,便經常會出現中原地區政權,與周邊異族之間的戰爭。
  • 明朝火器發展達到中國封建巔峰,但後期已和西方拉開差距
    而明朝京城禁軍三大營之一的神機營,便是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隊,開啟了世界上火器部隊的先河,由此可見明朝對火器的重視。明代火器發展極為迅速,火器的樣式、品種極多,主要分為手持點放的火銃和鳥銃,以及安裝在基座上發射的大型火炮。那麼橫向對比,明朝的火器在世界上又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呢?
  • 元朝滅亡後,蒙古為何再難稱霸世界?
    很多人不由得疑惑,為什麼蒙古人在元朝滅亡後,再沒能書寫忽必烈時代定鼎中原的奇蹟呢?從歷史上看,忽必烈能夠完成建立元王朝的霸業,與當時特殊的「國際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分析忽必烈崛起的過程,我們應當將其放到蒙古帝國擴張的大歷史脈絡中進行研究。
  • 中國封建王朝火器發展史上到底是明朝先進還是清朝先進?
    火槍火炮的出現摧毀了騎士的鋼甲,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基礎,加速了世界近代化進程。世界最早使用火器是在中國的唐朝,隨著戰爭科技的發展,用不同口徑管狀的金屬裡面加入火藥和實心金屬顆粒逐漸形成了火槍和火炮。中國自然是火器發展的領先者。蒙古大軍西徵帶去了中國最先進的發明——火器。初見新式武器的歐洲人在火器面前變得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