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你相信「野草」的力量嗎?問大家世界上什麼東西力氣最大?眾人紛紛回答,大象,牛,馬,大猩猩?當然,對於這些動物到底力氣有多大,也說不出一個大概來。你可知道螞蟻,這個渺小又不起眼的生物能舉起比它身體要重50倍的物體。渺小又不起眼的東西往往最出奇,因為你的渺小淡視在我的視線裡,往往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就會被忽略。那讓我回到那個問題,野草的力量有多大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魯迅先生眼中的「野草」究竟有什麼力量吧!
《野草》是文學家魯迅先生創作的一篇散文詩集,整體採用象徵手法,包含著23篇分篇故事。創作在20世紀20年代初,生活在北洋軍閥統治下戰火紛爭的北京。這首散文詩描繪構思也是格外的奇特,加上他豐富的想像力和語言的細緻描繪,極大地將詩進行想像與升華,讀出來讓人有一種藝術風格和思想意境之美。當時的魯迅先生生心境很頹喪,處於苦悶之中的魯迅先生並沒有放棄對理想的追尋。在之後魯迅先生是怎麼頑強對戰到底,孤獨和寂寞感在徘徊探索中繼續前行,讓我與大家細細道來。
上篇講到《秋夜》這一篇,向我們展示了兩顆棗樹頑強不屈的精神,連它們的影子都是堅挺的樣子。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影的告別》,影子為什麼又會告別呢?「人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來告別,說出那些話——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天堂裡,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裡,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裡,我不願去。」原來魯迅先生筆下的影「復活了」,影向我們闡述了他心中的不甘,和他的「所不樂意」。其實影子這個形象還是挺有趣的,從他的語言中「朋友,我不想更隨你了」,「我不願住」,「我不願意!」,「嗚呼嗚呼」,小編突然感覺到了影子的俏皮可愛,這些話像極了女朋友向自己撒嬌的樣子,讓我產生了興趣。
原來影子不僅僅是撒嬌慪氣,他有苦,他有苦是說不出。他說他彷徨於黑暗與光明之間,不管在哪一邊,他都要被吞噬使之消失。小編突然覺得影子好像的確如此,平常生活中也沒什麼注意影子,隨著我們的出發,他也跟著我們出發。它什麼時候消失什麼時候存在,我好像的確沒有在意過,原來小小的影子還有這樣的苦澀,只是是我們沒有發現。影子,它是流淌於黑暗與光明之間的產物,影說自己不願意去,我想他大概是對生活已經彷徨開來,覺得在大千世界裡找不到自己的任何一個位置,心靈也得不到一絲的滿足,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這不禁讓小編聯想到現實,現實是那麼的殘酷,自己命運甚至不能由自己掌控,生活更是無奈。
影子不僅象徵性的代表了我們,我感覺這也是魯迅先生的縮影。直面現實中獲得深切感受,充滿了思想,更充滿了價值。彷徨著彷徨社不斷思考自己,在彷徨中,折射這影子的光芒精神。又隱隱約約給人一種力量,「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影子是冷靜的,是理智的,他清彷徨在黑暗之間不如在黑暗裡找到出路。小編覺得影子是真的特別的明智,他思考了其中的分量和程度,在雙重壓迫下下他選擇了理智。
影子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他堅定自己的立場,以柔志剛。正如魯迅先生說的那句話,「沉默著沉默著,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在黑暗中他只能忍耐一時,因此他相信自己,他終究會在沉默中爆發。「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裡。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他將自己的內涵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付之行動,努力和鮮血戰鬥前行。作為影子他要尋求光明,他也相信他能找得到。
一時的彷徨並不能代表什麼,及時的認清自己,思想靈魂也在進一步的提升。「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即使被黑暗完全吞沒,但那完完全全是屬於你自己的世界。影他用行動告訴了我們,雖然生不逢時,但是要活得有價值,有意義的活下去。因此我們在彷徨的行程中,我們要積極定位自己,認真思考。我相信那條充滿黑暗的小路,在你眼中就是充滿光明的星光大道。我堅信,那將是美麗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