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越南拖著不還的中國國土,如今回歸後,當地居民卻成了一特殊民族

2020-12-14 騰訊網

前言:

我們曾經歷過最黑暗的時期,彷徨、無助、任人宰割苦不堪言。中國在那一場噩夢中,支離破碎,滿目瘡痍。不僅要忍受好外界的打壓,還要聚力齊心維護好國內的社會治安。經歷的越多,對一個國家的成長越有幫助,「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燻籠坐到明」,國家間的世態炎涼更足以讓中國快速成長。

越南一個曾隸屬於我們的一個國家,分離出去後屢次將戰火的矛頭指向中國,並且還多次想要霸佔屬於中國的領土,最後逼的中國出兵討回。而現在曾被越南拖著不還的我國領土,如今回歸之後,當地人成一特殊民族。

一、強行佔據的領土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失去的土地並沒有完全收復回來,其中一部分仍然被其他國家佔據。越南曾是中國的一個地區,後來獨立出去成為一個國家。這個強行佔據的領土就是位於南海北部灣的京族三島,它與現在的越南僅是一河之隔。生活在京族三島上的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的京族人,也是56個民族中比較特殊的一個民族,因為他們是越南人和漢族融合而成的民族。

京族三島的歷史悠久,早在北宋時期就已經存在了。這裡地理環境優越,氣候宜人,景色優美,是一個修養的最佳地點。京族三島面積只有20.8平方公裡,島上居住著1.3萬人,在早些年代並不被統治者重視,在1052年的土司儂智高與狄青交戰時被越南趁機佔領,歸為自己的行政區域。直到1883年由於法國與越南籤訂《順化條約》之後,才重新引起了中國的重視。

二、收而復失,言而無信

這塊帶有中國烙印的土地,在外國人手中輾轉爭搶,這無疑是在衝撞著中國的底線,隨後我國派兵出擊收回失地。在1885年的《中法會訂越南條約》中,明確地指出了京族三島已歸入中國版圖。在籤訂了條約後,法國從越南打到了京族地區,嚴重損害了京族人的利益,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威脅,於是京族人拿起武器,英勇的與法國進行抗爭。當時越南的力量根本不能同法國抗衡,我國才答應了將京族地區借給他們。

《酌酒與裴迪》記載: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早達笑彈冠 。

越南那時候發展緩慢,所以一直依賴討好強大的國家蘇聯,在中蘇關係惡化後,越南對中國也是一反常態。越南竟然禁止我國人登上京族三島,將京族三島歸為己有。中國習慣了用禮貌性的微笑示人,他們似乎已經忘了中國是一條盤旋在東方的巨龍,中國對於越南的做法已經寒心到極點,多次規勸後,只能主動出擊,維護我國的領土安全。最後,中國收回了京族三島,也徹底的看清了越南的嘴臉。

三、再次回歸,重溫母親懷抱

中國曾失去過京族三島,還好京族三島的國人一直堅定著自己的立場,他們一直在邊界守護著祖國的防線。中國也再次為了維護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主動出兵,將孩子接回自己的身邊。真正回國後,國家也是對京族三島地區加以照顧,努力地將地緣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經濟。

如今的京族三島發展得非常的好,它就像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漂亮女子,打造了出名的世外桃源、虞山公園等旅遊景點,形成了帶有民族特色的旅遊帶,每年都會吸引著大量遊客來到這裡享受生活。

此外這裡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節日,名叫哈唱節。在這個節日來臨之際,每家每戶都會換上不同往日的豔麗服裝,來到哈亭這個地方,跳舞彈琴,為祈禱來年能夠風調雨順,有個好的收成,家家戶戶過上美滿幸福的日子。

京族三島在回國後努力發展,在中國的大力幫助下經濟水平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並且在1964年實現填海造田。如今京族三島上的京族人的生活,可謂是家庭美滿,富足和諧,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而越南人民則大不相同,還是過著艱難的生活。事實證明了屬於中國的東西,我們就必定會拿回來,任何想要觸碰中國底線的人,我們也都不會放過他。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小鎮,居民都來自越南,樓頂一年四季插著中國國旗
    我國國土遼闊,各具特色的景點比比皆是,當今國內的旅遊業一片繁榮,各種風格的旅遊小鎮不斷湧出,有不少景點引得國內外遊客紛紛前來。在我國廣西南部有一個沿海小鎮與眾不同,該地一年四季都到處可見中國國旗,但是當地居民大多來自越南。無數飄揚著的五星紅旗成了當地一個特色。
  • 這六個國家都曾是中國的領土,分別都有哪些國家?現狀如何了
    古代的中國領土面積極其龐大,現如今有不少國家,都曾是中國的領土。據相關媒體統計稱,在國際上曾有6個國家,曾是中國的領土,他們都是誰呢?現如今過得如何了?第1個原本屬於中國的區域,就是蒙古國。這個地方經常被我們稱呼為外蒙古,其國土面積大概有156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320萬。
  • 越南曾被中國管轄上千年時間,為什麼越南人卻不會說漢語?
    在人們的認知當中,朝鮮和我們國家的關係是最緊密的,當年朝鮮受到強國侵略,中國不計代價幫助朝鮮打退敵軍,在這之後,兩國一直保持友好,連語言文化都相互學習。 事實上,朝鮮文化雖然與我國相似,卻並不是最相似的國家,越南才是,這個國家曾經可是中國的直屬領土。
  • 中國境內有一民族,人口超70萬,卻不在56個民族內,身份證很特殊
    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民族的數量被確定了,一共有56個。各個民族的人互相鞭策,互相進步,共同發展我們的新中國。中華民族的文化有非常高的兼容性,慢慢的每個民族之間的界限也變弱了。但是中國的56個民族有一部分人不認可,在中國還存在著一個極其特殊的民族。他不屬於56個民族之一,有人說他是第57個。而這一民族有將近70萬人,在身份證上也有特殊的標記。
  • 有了越南的教訓,該國對中國實行免籤,如今成對華最大水果需求國
    還有些國家本身經濟實力非常強大,他們為了本國居民的福利保證,就會在對待籤證上非常嚴格,一旦發現對方有移民意願,就會拒絕籤證申請,使得籤證遲遲無法通過。越南的免籤政策越南是我們的鄰國之一,也是歷史上和我國有著良好往來的一個國家。
  • 越南我國的跨境民族:漢族京族互相同化,壯族為兩國最大少數民族
    越南民族兩國的主體民族:京族和漢族,文化和相貌相近,在彼此國土上大量互相同化。京族是越南的主體民族,佔總人口的86%,越南官方名稱為「越族」。歷史上主要集中在北部的紅河平原和北中部沿海地區,近現代以來大量遷往越南南方和西部北部的山區,現在越南全國各地都有分布。自秦漢以來及以後的一千多年裡,我國多個朝代在越南中北部進行直接的郡縣統治管理,直至北宋時期,越南建立獨立政權。可以說京族就是千百年來從中原遷徙來的中國人和當地人通婚融合而成的民族,並且越南京族人的很多姓氏的譜系都可以追溯到我國。
  • 越南人嘆息:要是當年兩廣沒失守,如今越南將會很強盛
    中國近代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曾說過:「自江以南則曰越」,在我國長江以南,至少在秦朝建立以前,這裡還生活著諸多土著民族,它們的數量眾多,文明璀璨,被統稱為百越,其具體範圍包括了現如今的蘇南、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越南、海南等地,範圍達到了驚人的七八千裡。
  • 中國曾包下巴鐵萬噸芒果,如今越南青芒熟了,希望中國能伸出援手
    2019年的時候越南對華出口了410億美元,其中農產品的價值高達了70億美元,而在其中,水果分量極重,代表著越南一年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水果會賣給中國,只不過如今的越南水果並非特別熱門,在這個青芒盛產的時節,越南青芒就陷入了困局。
  • 越南諒山省平嘉縣蒙恩鄉發展旅遊業:當地的岱依族類似中國的壯族
    諒山省是一個中越邊境的省份,這地方是一片深山區,因此這裡面的旅遊業就是一種特殊形式,也是地區的經濟支柱,這裡面也是越南少數民族之一——岱依族的聚居區。從中國角度來看,岱依族也就類似中國的壯族,岱依族的特色也就是中國壯族的山鄉特色,這種新的旅遊方式,在越南被稱之為「社區旅遊」。這種形式其實也就類似中國人所說的「民宿」。
  • 越南最受歡迎「伴手禮」,曾被中國遊客偏愛,如今卻大量滯銷?
    在以前,中國人很喜歡去越南旅遊,並且去到越南之後很多人還會從當地購買一種「特產」回來,專門用作送給親朋好友的伴手禮。據了解,這種特產幾乎是過去絕大部分去越南的中國遊客都會帶回來的,十分受歡迎。但是現在,這一特產卻面臨著大量滯銷的困境,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一特產,是很多人都喜愛的小零食「水果乾」。
  • 中國這個特殊的群體,並不在56個民族內,身份證也跟一般人不一樣
    在很早之前,穿青人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自稱為土人,最大的原因便在於認為大地是他們的母親,土是最美好的信仰。且在流亡貴州省一帶後,在當地安家下來後,他們開始以農業為生,開墾田地、種植莊家,並與當地的土族結婚繁衍後代。可見穿青人與土族有著極其密切的關聯,這也是為何他們會對於大地那麼信奉,他們的圖騰崇拜——山魈(所謂的山神)也是與此有關係的。他們定居在偏遠的深山之中,遠離中原民族,閉塞的山中和久遠的歲月讓他們形成了一個特殊部落——穿青。
  • 越南青年:我曾因為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
    漢字在誕生之初,便作為融合華夏華夏各民族智慧的結晶,承載著超越其他國家的包容特性。在這種包容的觀念影響下,我國也在朝代更替、發展的過程中逐漸運用文字這種傳播媒介,承託起周邊附屬國的發展夢想。然而,近期越南一青年竟然公開發表曾因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的荒謬言論,這究竟是為何呢?
  • 寮國當地女性,9成想嫁入國外,中國男性表示並不介意
    全球現如今都在朝著地球村的趨勢不斷發展,截止到現如今,世界上已經有著上百個國家還要多,也正是不同的地理環境加上當地不同的文化傳承,每一個不同的國家都有著和他國與眾不同的標籤。比如,以資源起家的伊朗,以崇奉經濟至上的美國,這些國家都是有著自己代表性的標籤,而今天小編要講的卻是寮國這個國家。
  • 此國曾在巔峰時臣服於中國,國土480萬平方公裡,如今45萬不到
    公元1409年,一個叫做沙哈魯的人派出了1支使團出使明朝,並且還特地獻上了獅子、豹子、珠寶等珍寶猛獸給中國的永樂皇帝。 這個沙哈魯就是當時的帖木兒帝國國王,他派人出使中國主要為了表示自己願意臣服於中國,並且還表達了自己願意成為明朝的藩屬國。
  • 【越南研究】羅聖榮 安東程:越南民族性格形成的歷史文化因素
    中國學者沙蓮香提出,民族性格是某種在民族內部「一以貫之」的文化精神,是一個民族多數成員共有的反覆出現的心理特徵和性格特點的總和,是人格的綜合體。呂錫琛的看法是,民族性格是由共同的社會文化薰陶而成的、由民族的多數成年成員共同的思維方式、人生態度、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心理特徵等多種要素和多種層次組合而成的有機整體。趙榮和張宏莉認為,民族性格是抽象與具體、固定與歷史、共性與個性等三組矛盾的對立統一。
  • 汶萊的面積夠小了,國土為什麼還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
    相較之下,只有汶萊小得不成比例。可是在歷史上,該島的馬來西亞部分最早全都屬於汶萊,後來其國土越來越小,甚至還被一分為二,連陸地連接通道都沒有,這又是怎麼造成的?由此改變了當地的民族和宗教構成,達雅克人被排擠到山區和森林地帶,淪為少數民族。這些伊斯蘭馬來人雖然建立了渤泥蘇丹國,但國小力微,不得不向早期的印尼與菲律賓伊斯蘭政權稱臣,忍受他們的欺壓和剝削。明朝初年,朱元璋派總兵黃森屏出使渤泥,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 越南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如今社會割裂嚴重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開始對越南決定廢除使用漢字而學習羅馬拼音以及為什麼導致如今社會割裂嚴重進行揭示和探索吧!讓我們看一下在這背後,有什麼不為人所深知的過往和秘密。一、漢字在越南的悠久歷史越南作為中國山連山水連水的近鄰,與中國的聯繫古已有之。
  • 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的區別在哪?
    越南和柬埔寨都是現在中南半島最早的居民,可算土著,兩族同宗同源,越南地區最早由中國開發,所以越南的文化深受中國影響,現在去越南也不會感到太多文化差異。獨立後曾在中南半島以中華自居,稱佔婆(又稱佔城,已被越南吞併,今南越南,曾深受柬埔寨影響,滅國後部分遺民遷居海南部分仍居柬越)等為蠻夷。可以看做中南半島小中國。
  • 中國這個詞怎麼來的,為何契丹女真人和越南人都喜歡用來自稱
    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充話費領到的國土,甚至就連國家的稱號也有很多民族爭前恐後地搶。
  • 越南對80個國家實行開放,唯獨取消中國遊客免籤,如今後悔不已
    近年來,隨著中國遊客出境旅遊的比例不斷攀升,再加上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很多遊客具備消費能力,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向中國敞開了大門,希望中國遊客前來觀光。甚至還有不少國家為了能夠吸引中國遊客前來旅遊,還開出了免籤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