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曾經歷過最黑暗的時期,彷徨、無助、任人宰割苦不堪言。中國在那一場噩夢中,支離破碎,滿目瘡痍。不僅要忍受好外界的打壓,還要聚力齊心維護好國內的社會治安。經歷的越多,對一個國家的成長越有幫助,「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燻籠坐到明」,國家間的世態炎涼更足以讓中國快速成長。
越南一個曾隸屬於我們的一個國家,分離出去後屢次將戰火的矛頭指向中國,並且還多次想要霸佔屬於中國的領土,最後逼的中國出兵討回。而現在曾被越南拖著不還的我國領土,如今回歸之後,當地人成一特殊民族。
一、強行佔據的領土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失去的土地並沒有完全收復回來,其中一部分仍然被其他國家佔據。越南曾是中國的一個地區,後來獨立出去成為一個國家。這個強行佔據的領土就是位於南海北部灣的京族三島,它與現在的越南僅是一河之隔。生活在京族三島上的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的京族人,也是56個民族中比較特殊的一個民族,因為他們是越南人和漢族融合而成的民族。
京族三島的歷史悠久,早在北宋時期就已經存在了。這裡地理環境優越,氣候宜人,景色優美,是一個修養的最佳地點。京族三島面積只有20.8平方公裡,島上居住著1.3萬人,在早些年代並不被統治者重視,在1052年的土司儂智高與狄青交戰時被越南趁機佔領,歸為自己的行政區域。直到1883年由於法國與越南籤訂《順化條約》之後,才重新引起了中國的重視。
二、收而復失,言而無信
這塊帶有中國烙印的土地,在外國人手中輾轉爭搶,這無疑是在衝撞著中國的底線,隨後我國派兵出擊收回失地。在1885年的《中法會訂越南條約》中,明確地指出了京族三島已歸入中國版圖。在籤訂了條約後,法國從越南打到了京族地區,嚴重損害了京族人的利益,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威脅,於是京族人拿起武器,英勇的與法國進行抗爭。當時越南的力量根本不能同法國抗衡,我國才答應了將京族地區借給他們。
《酌酒與裴迪》記載: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早達笑彈冠 。
越南那時候發展緩慢,所以一直依賴討好強大的國家蘇聯,在中蘇關係惡化後,越南對中國也是一反常態。越南竟然禁止我國人登上京族三島,將京族三島歸為己有。中國習慣了用禮貌性的微笑示人,他們似乎已經忘了中國是一條盤旋在東方的巨龍,中國對於越南的做法已經寒心到極點,多次規勸後,只能主動出擊,維護我國的領土安全。最後,中國收回了京族三島,也徹底的看清了越南的嘴臉。
三、再次回歸,重溫母親懷抱
中國曾失去過京族三島,還好京族三島的國人一直堅定著自己的立場,他們一直在邊界守護著祖國的防線。中國也再次為了維護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主動出兵,將孩子接回自己的身邊。真正回國後,國家也是對京族三島地區加以照顧,努力地將地緣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經濟。
如今的京族三島發展得非常的好,它就像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漂亮女子,打造了出名的世外桃源、虞山公園等旅遊景點,形成了帶有民族特色的旅遊帶,每年都會吸引著大量遊客來到這裡享受生活。
此外這裡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節日,名叫哈唱節。在這個節日來臨之際,每家每戶都會換上不同往日的豔麗服裝,來到哈亭這個地方,跳舞彈琴,為祈禱來年能夠風調雨順,有個好的收成,家家戶戶過上美滿幸福的日子。
京族三島在回國後努力發展,在中國的大力幫助下經濟水平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並且在1964年實現填海造田。如今京族三島上的京族人的生活,可謂是家庭美滿,富足和諧,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而越南人民則大不相同,還是過著艱難的生活。事實證明了屬於中國的東西,我們就必定會拿回來,任何想要觸碰中國底線的人,我們也都不會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