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意,杭州人,家庭背景。他進入燕京大學學習家政學(出自張瑋Ying王百強編輯),燕京大學歷史手稿[M],1999),燕京大學家政專業第一名學生。理學學士學位。與冰心成為燕大校友。
他去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營養學。在此期間,他認識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張立輝《梁思成與林徽因畫傳》,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第65頁),因為他的弟弟和梁思成是清華的校友和室友。
他從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在回國之後,他在燕京大學理學院家政系工作。能勝任雙語教育教學(張瑋穎王百強主編,燕京大學歷史手稿[M],96頁)
吳文藻和冰心在燕京大學結婚。陳意是伴娘。
《中學家事教育應注意什麼? 》發表在《留美學生季報》第12卷第2期。
至陳意任燕京大學執行委員會委員(王蕾),哈佛燕京圖書館、出版和教育學會於1928-研究華中國1928-1951[M],)。
燕京大學社會學系成立了清河實驗區,並成立了清河調查委員會,成員為燕京大學社會學主要教授。陳意去清河實驗區指導「區內的家政合作」(《制度變遷下的知識治理:早期燕京學派的清河試驗》&侯俊丹)。
下旬,燕京大學中國教職員工大會抗日會議決定中國全體教職員工發誓不購買日貨,佔156人。(原載《燕京大學校刊》,第4卷,第8期;由張瑋英等編輯;燕京大學校友歷史編纂委員會《燕京大學史稿 1919-1952》,第1238-1239頁)。
至任燕京大學家政系主任。為他的第一次(《燕京大學史稿 1919-1952》,第276頁)擔任這個職位。
至參加燕京大學女子系三人組,主持女子系工作。由她第一次主持延達婦女部(《燕京大學史稿 1919-1952》,第276頁)。
事件「後,冰心、陳意等作為發起人,發表《為捐助滬戰後防事徵求前協和女大與燕大女部1926以前各同學意見啟事》,支持前線(卓如著《冰心》,第146頁)。
至中華基督教聯合會在杭州召開非正式會議,「,參加會議的名單有陶行知,但其缺席,而」向燕京大學家政學教授提交了一篇「。陳意參加會議時,為」北平的文章
陳意《家事》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該書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的復興初中教材。本書的編寫完全按照當時教育部頒布的《初中勞動課程標準》進行。本書分為三卷:第一卷是關於個人服裝,個人飲食和個人臥室布局。第二卷為服裝、兒童教育法、家庭飲食、家庭關係等。第三卷是家庭護理法、育兒法、家庭經濟、家庭管理等,中國家庭教育(第二版),。從燕京大學家政系的課程設置來看,陳意《家事》與其教學課程密切相關。
陳打算在《教育與職業》第152期上發表《中學家事教育應注意什麼?》。
陳擬由中華基督教主辦,全國青年婦女協會《女青年月刊》第14卷第1期出版《住的問題》,而《兒童的環境》在《教育雜誌》第25卷第12期出版。
發表於《家庭對於入學前兒童各方面發展的責任》,卷。
夏,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到燕京大學與家政系陳意和社會學系雷潔瓊討論江西婦女工作。熊式輝邀請陳意、雷潔瓊和北平香山慈幼院院長熊芷(熊希齡的女兒)參觀南昌。他們三人來到廬山與熊式輝討論江西省女性生活改善會議(鄭國朱總編輯)的擴容重組事宜。
陳意等人還在成立的河北省女子師範學院任教,指導家庭管理和食品微生物等,戴建兵編輯齊國梁文集[M],2012)
後,抗戰時期,陳意在西南聯合大學(鄭翰獻)擔任主編,錢塘江參考書目第18卷之江大學畫冊[M],第249頁),教育部教授的課程包括家庭管理「、」營養「。該課程為共三、四年級學生的選修課。各佔3學分(伊繼東,封海清,候德東主編《教育與區域發展研究 2012》,第28頁)。
至任之江大學(吳禹星,李亞林,夏志清)和湖江大學的兼職國內經濟學講師,第34頁)。
《家庭經濟》出版於上海女青年會編輯出版的《上海女青年》第1卷第3期。
從1945到他和妻子周學章再次主持燕京大學女子系。他第二次主管延達婦女部的工作(《燕京大學史稿 1919-1952》,P.276)。
至任燕京大學家政系主任。他第二次擔任系主任(《燕京大學史稿 1919-1952》,第276頁)。
陳意從美國回國到日本(王炳根),玫瑰的盛開與凋謝,冰心吳文藻傳下來了[M],)。
「,陳意與梁思莊,造訪張元濟宅(《張元濟日記 下》,北京:商務印書館,第936頁)。
《客廳內外 林徽因的情感與道路》,王晶晶的作者訪問了陳(見第153頁,北京:東方出版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