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政府工作報告,可以有很多角度,政策點、趨勢、導向,等等。
寫材料的人會關注報告的寫法,畢竟這是每年最重要的公文之一,根據發布會介紹,報告創作跨度以半年計,修改次數以百次計,說它臻於完美,也並不為過。
學報告學什麼?立意、結構、邏輯,當然都很重要。
但對絕大多數新手來說,小編建議大家可以重點關注構成一篇公文最底層最基礎的要素,對,是字詞。
其實,無論是立意、結構還是邏輯,都是我們經過思考抽象、提煉出來的東西,這些東西,讀者是無法直接看到的,讀者直接能看到的只有一樣:字詞。
字詞才是每個公文寫作者需要第一時間直面的問題,也是必須闖過的第一道關卡。
假如一個人頭腦裡沒有足夠公文詞語的儲備,公文的句子、文風、結構、標題完全無從談起。
如果你是一個從小到大從沒看過新聞聯播、沒讀過人民日報,平日只喜歡郭敬明、讀玄幻、看端美,對公文行話語言沒有基本了解的人,背詞這道坎,你必須獨自邁過,沒有任何人能幫你。
這跟識字是一個道理。
小朋友只要認識最基本的1000個漢字,就可以讀懂90%的文章。
如果再進一步,掌握常用的3000個漢字,書面的表達和交流就不存在障礙,甚至可以進行文學創作,去拿諾貝爾獎了。
但反過來,如果認識1000個漢字這道坎你都邁不過去,那你就不可能進行任何閱讀和寫作。所以,小朋友或外國人學中文,一定是從「最常見漢字3000個」學起。
同樣,公文是一套行話體系,語言與日常用語有顯著區別。
寫作中,如果你不掌握「著力,聚力,出力,用力,發力,實現,分析,研究,了解,掌握,發現,提出,推進,推動,推廣,制定,出臺」等等等等最最基本的公文行話詞彙,既不知道這些詞的使用場景、寫作的時候也無法想起,任何公文寫作方法對你都毫無意義。
當然,如果從小熱愛觀看各種聯播,翻閱各種日報,夜市吃飯時會說「高樓背後有陰影、霓虹燈下有血淚」,考試成績不錯時會說「推動我們的成績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那麼你很可能已經不自覺的完成了公文詞彙的原始積累。
昨天學政府工作報告的時候,小編從報告中摳出來的這些字詞,可謂是公文寫作領域的「最常見漢字3000個」,也是公文寫作的啟蒙讀物,地位相當於「三字經」「弟子規」,不可不知。
時間有限,整理不一定完善,你可以自行添加。
如果你剛入門,列印出來放在手邊當詞典更好。
學著學著,你會對字詞的力量有更多感受,有時候,一個好詞就是一篇文的亮點和中心,甚至比一大段話更有力量。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字詞分析
關於問題和困難:
面臨諸多困難挑戰
增長低迷
摩擦加劇
下行壓力加大
壓力顯著加大
困難凸顯
風險有所積聚
矛盾加劇
問題多發
暴露出不少薄弱環節
矛盾加劇
仍較突出
挑戰前所未有
應予重視
異常艱巨
迎難而上,銳意進取
關於效果和成績:
打下決定性基礎
總體平穩
繼續優化
不斷增強
邁出重要步伐
較快增長
深入實施
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持續壯大
加快升級
深入開展
繼續深化
取得新突破
縱深推進
取得決定性成就
取得關鍵進展
進一步改善
取得決定性成果
有效遏制
關於做法和措施:
紮實開展
嚴格落實
持續糾治
鬆綁減負
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及時研究部署
統籌協調
履職盡責
英勇奮戰
勇挑重擔
協同攻關
踐行
發揮作用
堅守崗位
抓緊抓實抓細
果斷實施
適時推進
不失時機推進
不懈推進
堅決打贏
努力實現
持續打造
提升成效
加快建設
揭榜掛帥
深入推進
著力抓好
持續改善
加大力度
以更大力度推進
全面貫徹
不斷增強
統籌推進
堅決遏制
堅決整治
激發活力
關於改革和創新:
用在刀刃上、緊要處
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激活潛能
擘畫藍圖
走出新路子
過緊日子
提質增效
精打細算
底線要堅決兜牢
事情要努力辦好
突出民生導向
關於擔當和落實:
臨難不避
實幹為要
硬任務
強化落實
打好保衛戰
堅決守住底線
應出盡出
能用盡用
毫不放鬆
加大力度
為擔當者擔當
讓履職者盡責
不懈奮鬥
關於副詞和修辭:
進一步
不斷
堅持
務必
大幅拓展
千方百計
留得青山
贏得未來。
艱巨繁重任務
堅如磐石
不畏艱難險阻
決不允許
十分不易
成之惟艱
不辭勞苦
堅韌不拔
關於動詞:
確保
增強
推動
實施
推進
促進
努力
邁出
取得
激發
奪取
匯聚
抓
把放在
開展
引導
守住
實現
保持
打牢
關於疫情:
傳播速度最快
感染範圍最廣
防控難度最大
艱苦卓絕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