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經典,給自己一方安靜的天地,大家好,我是安久。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是這樣評價辛棄疾的:幼安之佳處,在有性情,有境界。可見,辛棄疾的詞作是很有自己特別風格的。辛棄疾擅長借景抒情、詠物言志,仕途的不順遂,讓辛棄疾只能在文學天地中自由抒發情緒。我們都知道辛棄疾很有能力,不論是軍事還是謀略,他都有自己的見解,可惜在當時主和派的排擠下,他無奈只能離開。在隱居江西帶湖期間,有很多經典詞作留下來。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最具有藝術性的一首《生查子》。
《生查子·獨遊雨巖》宋·辛棄疾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裡。高歌誰和餘,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此詞是辛棄疾隱居時所作,雖然身在遠方,但是心中對家國的牽掛沒有一刻忘記。在這樣的情緒之下,我們再來看辛棄疾這首詞寫了什麼。
我在溪邊行走,溪水裡倒映出我的影子,天空也倒映在溪水的底部。天上還有飄動的白雲,人此刻正走在那白雲中。我放聲高歌,誰人來和?只聽見空幽的山谷傳來清亮的聲音。這聲音不是鬼怪神仙發出的,而是那桃花林旁的流水聲,很是悅耳。
這首詞寫得就是辛棄疾一次外出遊玩的經歷,但是很符合辛棄疾一貫的風格。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整首詞的目的不是為了紀念這次出遊的感受,而是抒發自己的情感,也在表明自己的高尚品質。通過題目我們可以知道這是辛棄疾一個人外出的遊玩,其中的「獨」字很是重要。且上片和下片的內容,都分別與這個「獨」字有關係。
上片是「形獨」,通過上片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是辛棄疾獨自一人。他在寫水中的倒影時也表明了只有一人,寫倒影而不直接寫一個人,使得氛圍更加悲涼。除了自然界的事物,只有他一人而已。上片所描寫的都是美好的景物,但是在「獨遊」的背景下,都成了孤獨的陪襯。詞中最著名的「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裡」更是辛棄疾對自己絕不同流合汙的決心的表達。
下片是「聲獨」,放聲高歌是辛棄疾內心情緒的發洩方式。但是無人理解,回應他的只有自然界的流水聲。這種「曲高和寡」的狀態,正是辛棄疾內心真實的寫照。在現實生活中,他自己的處境就是如此。國家大事即使他心中抱負,可是無人理解、無人支持,自己最終的下場也是被排擠,現在甚至連表達的機會都沒有。他的內心無疑是憤懣的。
通過這首詞我們能夠明白辛棄疾的內心世界,他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可是又不敢忘懷國事。他沒有因為美景而沉醉,也沒有因為遠離朝堂而一蹶不振。正是這種矛盾的狀態,才恰恰是當時隱居時期辛棄疾最真實狀態。此詞寓情於景,景色清新,愈加反襯出辛棄疾的不平。讀過此詞才知道,王國維評價辛棄疾的「真性情、有意境」是什麼意思,關於這首詞,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