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說:辛棄疾的詞有性情有意境,讀了這首詞才知道果然如此!

2020-12-12 安久文化

悅讀經典,給自己一方安靜的天地,大家好,我是安久。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是這樣評價辛棄疾的:幼安之佳處,在有性情,有境界。可見,辛棄疾的詞作是很有自己特別風格的。辛棄疾擅長借景抒情、詠物言志,仕途的不順遂,讓辛棄疾只能在文學天地中自由抒發情緒。我們都知道辛棄疾很有能力,不論是軍事還是謀略,他都有自己的見解,可惜在當時主和派的排擠下,他無奈只能離開。在隱居江西帶湖期間,有很多經典詞作留下來。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最具有藝術性的一首《生查子》。

《生查子·獨遊雨巖》宋·辛棄疾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裡。高歌誰和餘,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此詞是辛棄疾隱居時所作,雖然身在遠方,但是心中對家國的牽掛沒有一刻忘記。在這樣的情緒之下,我們再來看辛棄疾這首詞寫了什麼。

我在溪邊行走,溪水裡倒映出我的影子,天空也倒映在溪水的底部。天上還有飄動的白雲,人此刻正走在那白雲中。我放聲高歌,誰人來和?只聽見空幽的山谷傳來清亮的聲音。這聲音不是鬼怪神仙發出的,而是那桃花林旁的流水聲,很是悅耳。

這首詞寫得就是辛棄疾一次外出遊玩的經歷,但是很符合辛棄疾一貫的風格。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整首詞的目的不是為了紀念這次出遊的感受,而是抒發自己的情感,也在表明自己的高尚品質。通過題目我們可以知道這是辛棄疾一個人外出的遊玩,其中的「獨」字很是重要。且上片和下片的內容,都分別與這個「獨」字有關係。

上片是「形獨」,通過上片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是辛棄疾獨自一人。他在寫水中的倒影時也表明了只有一人,寫倒影而不直接寫一個人,使得氛圍更加悲涼。除了自然界的事物,只有他一人而已。上片所描寫的都是美好的景物,但是在「獨遊」的背景下,都成了孤獨的陪襯。詞中最著名的「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裡」更是辛棄疾對自己絕不同流合汙的決心的表達。

下片是「聲獨」,放聲高歌是辛棄疾內心情緒的發洩方式。但是無人理解,回應他的只有自然界的流水聲。這種「曲高和寡」的狀態,正是辛棄疾內心真實的寫照。在現實生活中,他自己的處境就是如此。國家大事即使他心中抱負,可是無人理解、無人支持,自己最終的下場也是被排擠,現在甚至連表達的機會都沒有。他的內心無疑是憤懣的。

通過這首詞我們能夠明白辛棄疾的內心世界,他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可是又不敢忘懷國事。他沒有因為美景而沉醉,也沒有因為遠離朝堂而一蹶不振。正是這種矛盾的狀態,才恰恰是當時隱居時期辛棄疾最真實狀態。此詞寓情於景,景色清新,愈加反襯出辛棄疾的不平。讀過此詞才知道,王國維評價辛棄疾的「真性情、有意境」是什麼意思,關於這首詞,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辛棄疾很「狂」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古往今來,豪邁的詩句有不少: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黃巢一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更是千古流傳……然而在我心中,這些都不比不上"詞中之龍"辛棄疾的一首詞,大家讀了就知道有多牛。《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 王國維說詞有三種境界,是哪3種境界?讀懂這一句你就明白了!
    近代詞人王國維著有《人間詞話》,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裡程碑式的作品,在書中,王國維提出了一個「境界」說,評價一首詞的好壞,不在於寫了什麼內容,而在於所寫內容是否具有境界。「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 辛棄疾一首出神入化的詞,開篇諷刺,讀完才知道是經典
    一說到宋朝的文人,相信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蘇軾蘇大學士了。在宋朝的文人裡面,蘇軾的名氣確實是非常大,而且不止是會寫詩作詞著文章,其他領域也是有不少精通的,美食、繪畫等。每一方面的成就拿出來,都可以稱得上是頂尖的水平。而在當時的文人中,能夠與蘇軾齊名的,應該就只有這另一位偉大人物了。就是辛棄疾。
  • 辛棄疾閒居瓢泉,這首詞質樸清雅,讀完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南宋詞人辛棄疾就是這樣一位很矛盾的人,曾經金戈鐵馬、沙場點兵,可是當他遭遇猜忌、被人排斥,雖然有些灰心喪氣,卻不甘心就此沉淪。不過歲月不饒人,轉眼間青絲變成白髮,他也只好看淡想開。下面介紹的是辛棄疾閒居瓢泉,這首詞質樸清雅,讀完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 讀懂了辛棄疾的「婉約」,才知道辛詞為何如此動人
    詞有豪放、婉約之分,但詞人沒有。而實際上,豪放詞在所有詞作之中都僅僅是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詞還是以婉約為主。這一點即使在以豪放詞著稱的詞人身上同樣如此,比如蘇軾一直被認為是豪放詞人的代表之一,但他流傳到今天的所有詞作中,豪放風格的作品還不足總數的十分之一。
  • 臧否古人的王國維,一首詞看出他的水平;梁啓超:他是世界之學者
    王國維被公認有三大成就:一是把詩詞鑑賞統一在「意境說」之下,讓詩詞鑑賞從實用性和藝術性提升到哲學和美學的新高度。二是第一個把託爾斯泰、莎士比亞、歌德等人的名著全面介紹入中國,讓中國人第一次認識到世界名著的魅力。三是開創了新史學的研究體系,被郭沫若敬稱為新史學的開山之祖。
  • 115年前,王國維在寺廟裡寫的妙詞,專家評:最高格的無我之境
    對於詞,王國維的觀點是以境界為上,一首詞有了意境,才能顯得格調高邁,達成極高的藝術成就。而從創作的主體關係來看,境界又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那麼這兩者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王國維曾有一首詞被知名學者佛雛評價為:最高格的無我之境。下面我們就通過這首詞來探尋一下這個問題。
  • 辛棄疾的這首詞,被認為是「情詩」,實則暗含處世之道
    時常會有人疑惑,到底什麼樣子才算是通透的人生呢?實際上這其中並沒有蘊含什麼深刻又難懂的奧妙,你只需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內心,那麼無論遇到什麼人生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這樣說雖然可能有點過於玄妙,但其中的道理卻很簡單易懂。
  • 辛棄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闌珊何意?詩詞大會難倒不少高手
    一首詞,到底要寫成什麼樣,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在筆者看來,其實只要後世提到某個詞牌,首先想到的便是這首詞,無疑就是成功了。當年,王國維說辛棄疾這首詞是做學問三大境界中的最高境界,讓這首詞紅得發紫。但事實上,對於這首詞中某些字眼的意思,卻並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詩詞大會曾出過這樣一道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的「燈火闌珊」指的是什麼地方?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寫得生動有趣,讓人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不過在這眾多的作品中,還有一首比較獨特,也就是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雖然這首詞看似很普通,只不過是描寫了鄉村普通的風景,還有普通的事物,但是寫得又是生動有趣,讀來也是朗朗上口;當時辛棄疾正是在夜間出門散步,信手拈來寫了這麼一首詞,讀來也是讓人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在北宋時期,著名詞人黃庭堅,就曾經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後,決定要戒酒,不過15年之後,他還是破戒了,為此,還特意寫下了一首詞來調侃自己。除了黃庭堅,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之後,也曾想過要戒酒。為了敦促自己戒酒,他還寫下了一首戒酒詞,通篇幽默搞笑。這首詞便是著名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歷經了大半生。
  • 王國維說的「句」是指作品中的點睛之處神來之筆
    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①降宋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遊、美成、稼軒②數人而已。注釋①李後主:李煜。②永叔、子瞻、少遊、美成、稼軒:歐陽修、蘇軾、秦觀、周邦彥、辛棄疾。譯文唐和五代的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的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的,只有李煜降宋後的作品,以及歐陽修、蘇軾、秦觀、周邦彥、辛棄疾幾人的作品而已。
  • 南唐後主一首詞開篇後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偶像的詩?我試試
    在我國歷史上,有這麼一朵奇葩,放著好好的皇帝不好好幹,非要寫寫詩幹個副業,並且這副業幹的比皇帝幹的還好。要說做皇帝,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一顆璀璨的明星。雖然李煜的眾多詞作被後人模仿,但是有一首卻沒人效仿。不是因為他不出名,而是眾人將它捧得太高,不敢去仿,怕弄出笑話來,貽笑大方。這首詞便是《長相思》,詞的意境非常唯美。
  • 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更勝過金戈鐵馬裡的豪放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鐵血男兒也有柔情似水的辛棄疾,辛棄疾是豪放派的巔峰詞人之一,他與許多文人不同的是他曾經奔赴過前線上戰殺敵,也正因為他的這段經歷,才使得辛棄疾的詞風豪邁雄宏,筆觸大氣有力而極具感染力。但你知道嗎,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的時候,溫婉清新、意境優美,很難相信錚錚鐵骨的辛棄疾也可以將一腔豪氣化作綿綿的兒女情長。
  • 辛棄疾最幽默的一首詞:和一個酒杯較了半天勁,讀來令人捧腹
    它說:你看人家劉伶,成天喝醉,他讓僕人跟在後面,囑咐說醉死了,就地埋上,人家才是「古今達者」呢!你怎麼就不學學人家呢?下片裡,辛棄疾下定決心要與酒杯決裂。他說:歌舞配上酒,更是瘋狂,它們的合作幾乎算得上毒藥了。何況怨恨沒有大小,都源於人們的喜愛,東西沒有好壞,但一旦喜歡過頭就是災難。所以辛棄疾決定趕走酒杯:"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趕緊滾,再不滾我就把你摔壞!
  • 辛棄疾被罷官,寫下這首狂放之詞,豪邁之中夾雜著無奈
    這首詞上半部分,翻譯過來的意思大概是:感覺自己已經老了,這時候,想起曾經一起出遊的朋友們,都流落四方,也不知道現在還剩下幾個。我的白髮已經很長了,對於人世間功名利祿,也看得很淡。也不知道還有什麼事情,可以讓我歡喜呢?面前的青山,多麼巍峨動人啊,想必它此刻,也懷著同樣的心情在看我吧!手裡握著一樽清酒,我坐在窗前。
  • 辛棄疾不止於豪放,讀完這2首詞,讓你見識什麼叫「詞中之龍」
    辛棄疾的詞題材廣泛,各種事均能入詩,除了極具代表性的《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樣豪放沉鬱,激越瑰麗的作品以外,他還有許多風格截然不同的詞作,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兩首。王獻之有愛妾名桃葉,桃葉往返秦淮河時,王獻之在渡口迎接。「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南浦:多用來指送別之地。本詞開篇,連用三個意象,說分別,足見此別離的愁苦與沉重。而「怕上層樓」承上是「煙柳暗南浦」,啟下是「斷腸片片飛紅」。
  • 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描寫的是什麼內容,詞中的關鍵字是什麼?
    今天重讀這首詞作,一下子將我的思緒引入了詞作中所營造出的意境,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這首詞的中的關鍵字是什麼呢?思慮再三,所以我想將自己對這首詞的看法寫出來。這是一首現實與夢想結合的詞作,也是一首抒發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詞作。在解讀詞作以及分析詞中的關鍵詞時,我認為非常有必要對辛棄疾和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做一個交代。這樣更有助於理解好這首詞作的內涵和意義,以及詞中的關鍵字。
  • 辛棄疾不算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很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千古宋詞:蘇軾辛棄疾半夜難眠,月光下各寫一首詞,千年難分高下
    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兼有文學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每首詞都有一個詞牌名,與唐詩並稱雙絕。兩宋時期,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風格流派交相輝映,李煜、柳永、王安石、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詞人不斷豐富著宋詞的形式、風格和內容,成就了宋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