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民法典》遇上「網絡安全」會有什麼樣的奇緣?​

2021-01-08 澎湃新聞

當《民法典》遇上「網絡安全」

會有什麼樣的奇緣?

請帶好小本本

往下看

哪些屬於隱私權與個人信息?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第一千零三十四條)

侵害隱私權與個人信息的行為?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1)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2)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3)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

(4)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5)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信息處理者不得洩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儲的個人信息;未經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個人信息,但是經過加工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第一千零三十八條)

處理個人信息的免責情形有?

處理個人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為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1)在該自然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的範圍內合理實施的行為;

(2)合理處理該自然人自行公開的或者其他已經合法公開的信息,但是該自然人明確拒絕或者處理該信息侵害其重大利益的除外;

(3)為維護公共利益或者該自然人合法權益,合理實施的其他行為。(第一千零三十六條)

個人信息主體的

(1)自然人可以依法向信息處理者查閱或者複製其個人信息;

(2)發現信息有錯誤的,有權提出異議並請求及時採取更正等必要措施。

(3)自然人發現信息處理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處理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請求信息處理者及時刪除。(第一千零三十七條)

網民虛擬身份受保護

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字號、姓名和名稱的簡稱等,參照適用姓名權和名稱權保護的有關規定。(第一千零一十七條)

防止「深度偽造」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醜化、汙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作品權利人不得以發表、複製、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第一千零一十九條)

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參照適用肖像權保護的有關規定。(第一千零二十三條)

合理使用的情況?

自然人的肖像和聲音受法律保護,未經權利人同意,不得製作、使用、公開權利人的肖像、聲音,如AI換臉、變換套用他人聲音,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屬於侵權行為,行為人應承擔民事責任。

但根據法律的規定,合理使用可以不經權利人同意,合理使用的情況包括:

1、為個人學習、藝術欣賞、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在必要範圍內使用權利人已經公開的肖像、聲音;

2、為實施新聞報導,不可避免地製作、使用、公開權利人的肖像、聲音;

3、為依法履行職責,國家機關在必要範圍內製作、使用、公開權利人的肖像、聲音;

4、為展示特定公共環境,不可避免地製作、使用、公開權利人的肖像、聲音;

5、為維護公共利益或者權利人合法權益,製作、使用、公開權利人的肖像、聲音的其他行為。(第一千零二十條)

權利人、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等在網絡侵權方面的作為與要求如下:

權利人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絡用戶

網絡用戶接到轉送的通知後,可以向網絡服務提供者提交不存在侵權行為的聲明。聲明應當包括不存在侵權行為的初步證據及網絡用戶的真實身份信息。(第一千一百九十六條)

網絡服務提供者

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絡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聲明後,應當將該聲明轉送發出通知的權利人,並告知其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網絡服務提供者在轉送聲明到達權利人後的合理期限內,未收到權利人已經投訴或者提起訴訟通知的,應當及時終止所採取的措施。(第一千一百九十六條)

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信息安全?

對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處理,增加「徵得監護人同意」的規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一千零三十五條)

未成年人網絡打賞行為效力?

《民法典》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第十九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條)

為此,未滿八周歲未成年人的網絡打賞行為是無效的,監護人可以要求對方返還打賞金額;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打賞行為需要根據心智成熟狀況來區別對待。

訂立

當事人一方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第四百九十一條)

履行

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訂立的電子合同的標的為交付商品並採用快遞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貨人的籤收時間為交付時間。(第五百一十二條)

明確數據和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

將數據與虛擬財產寫入「民事權利」一章,從法律上申明數據、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第一百二十七條)

來源:重慶高院

清清朗朗邀您一起看《公約》

新聞推薦

·

網絡「匿名提問箱」為何這麼火?

·

支付寶年度帳單來了!網友:原來我這麼有錢?

·

一非法控制用戶手機盜刷廣告的網絡黑產鏈條被摧毀

·

主播帶貨出問題怎麼辦?市場監管總局:立即召回

原標題:《當《民法典》遇上「網絡安全」會有什麼樣的奇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網絡熱點 | 涉網絡民事行為,《民法典》有哪些新規?
    面對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相伴而生的新問題,《民法典》可謂「網絡民事行為新規範」。它有哪些新規定?快來找答案。體系整合:實踐與生態任何一部法律的產生,都是基於鮮活的生產生活實踐,《民法典》亦不例外。《民法典》第491條明確規定網絡購物合同成立時間點,即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當事人一方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這就讓過去爭執不下的網購合同行為中何為要約、何為承諾等內容有了定論,確定合同成立時間點,有利於減少相關糾紛。
  • 涉網絡民事行為,《民法典》有哪些新規?
    網絡虛擬財產如何繼承?電子合同怎樣籤才合法?......面對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相伴而生的新問題,《民法典》可謂「網絡民事行為新規範」。它有哪些新規定?快來找答案。體系整合:實踐與生態任何一部法律的產生,都是基於鮮活的生產生活實踐,《民法典》亦不例外。
  • 金州論典 | 《民法典》與網絡權益保護
    一、首次在同一部法律內對網絡權益保護進行了體系化規定在《民法典》頒布之前,關於網絡權益保護的法律規定散見於《民法總則》、《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網絡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 周江洪:從民法到民法典,一字之差何以有別
    請您幫我們解讀一下民法典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法典,它的特色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周江洪:民法典編纂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具有很多中國元素。就整體而言,有六方面特色。比如說,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新發展理念融入民法具體規則之中。
  • 《民法典》數據問題評析
    《民法典》作為確定民事權利義務根本內容的基礎性法典,明確了個人信息的定義和範圍,對於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包括在司法實踐中減輕司法機關裁判壓力等有突出的意義。《民法典》相較《網絡安全法》,在個人信息類型列舉中追加了「電子郵箱」「健康信息」和「行蹤信息」,其中的「行蹤信息」恰恰符合「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判定範疇。
  • 小虎普法丨一圖讀懂《民法典》中的網絡安全
    小虎普法丨一圖讀懂《民法典》中的網絡安全 2020-09-15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與檢察工作|檢察公益訴訟遇上民法典,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在民法典這部「生活百科全書」中,有11處直接表述了「公共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並明確規定了「綠色原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懲罰性賠償」等制度,這也成為民法典備受關注的亮點和特色。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表示,民法典回應了強化環境資源保護的現實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是最普惠的人民的福祉,為此民法典專門增加生態環境保護的侵權責任、對生態破壞的修復責任,特別是規定了對惡意損害生態環境的要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如何落實「綠色原則」?
  • 《民法典》與你的日常生活③——網路遊戲裝備被盜怎麼辦?高空「墜...
    《民法典》與你的日常生活③——網路遊戲裝備被盜怎麼辦?高空「墜物」兇手不明,向誰索賠?《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被稱為人民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幾乎囊括人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為——結婚、離婚、繼承、收養等人生大事,物業服務、飼養動物等生活瑣事,都可以從中找到依據。下面小編帶著你們從生活中走進《民法典》這座寶藏。1.電梯中勸阻老人吸菸發生爭吵,吸菸者猝死,勸阻人是否有責任?
  • 【高警法苑】《民法典》系列學習(二):編纂《民法典》的時代背景...
    >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國家,均有完善的民法;在大陸法系的成文法國家,均有完備的民法典。僅就近30年,我國從發展有計劃商品經濟(1992年前的改革目標)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1993年憲法確定的改革目標至今),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2010年完成)到進入全面依法治國時期(2014年始),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國雖數次起草民法典,先後完成五個草案,均因客觀條件不具備而中止。
  • 網絡時代《民法典》對臉的保護 _澎湃商學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民法典》確立了很多原則,最重要的兩個原則排在最前面,第4條規定了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5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當然《民法典》還確立了公平原則、誠信原則等。但是實際上民法價值體系的核心之核心是平等與自願原則。
  • 《民法典》視角下隱私權與個人信息保護
    二、《民法典》就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主要規定及簡要評析(一)構建個人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基本保護體系1.首先,《民法典》採納了《網絡安全法》設立的個人信息保護三大基本原則,即「合法、正當、必要」。比如就信用信息有《徵信業管理條例》、《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加強徵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等相關規定。涉及收集相關信息的企業應特別關注行業內法規是否相關特殊要求,或主管部門是否有監管指南可供參考。(三)侵權責任及免責情形《民法典》並沒有就個人信息受到侵害時的民事責任及救濟措施予以特別規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人格權編釋義》
    人格權在民法典中獨立成編,落實了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的任務,改變了傳統民法存在的「重物輕人」的體系缺陷,這既是民法典回應時代需求的集中體現,也從根本上滿足了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強化了對人格尊嚴的維護。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我國民法典最重要的創新之一和最大亮點,也為世界各國有效應對人格權保護問題提供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
  • 民法典的主要制度與創新
    二是「改」,針對現行民事法律規範中不適應新的情況、需要與時俱進進行修改的內容,作出有針對性的修改完善。三是「廢」,處理好民法典與民事單行法律的關係。在民法典頒布之前,我國現行有效的民事商事法律共有32部。
  • 紮實推動民法典落地生根——全國律師行業掀起學習宣傳民法典熱潮
    北京、天津、湖南、湖北、廣西、黑龍江、貴州等地律師協會通過召開專題會、擴大會等方式,就律師行業如何開展學習、培訓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天津律協要求全市律師抓好民法典的學習研究和宣傳,準確把握民法典的核心要義和重點問題,充分發揮律師專業優勢和職能作用,將律師工作自覺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 民法典,將給我們帶來什麼?
    這部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它的出臺有何重要意義?有怎樣的鮮明特點?在此次編纂民法典的整個過程中,立法機關努力在每一個環節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召開了多次論證會、聽證會和研討會,邀請了不同領域的法學家、全國人大代表、司法實務部門、各業務部門的同志參加。每一次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草案也會上網公布,徵求社會意見。
  • 張文顯:中國民法典是二十一世紀民法典的典範
    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吹風會,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委員王利明,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孫憲忠介紹民法典及其實施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水準的民法典,在人類法治文明園地當中具有代表性。法學界有一種說法,如果說法國民法典是十九世紀民法典的典範,德國民法典是二十世紀民法典的典範,那麼中國民法典毫無疑問將被公認為二十一世紀民法典的典範,為我們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樹立了良好形象。
  • 《民法典》必學的88處重要變化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七)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 《民法總則》在我國民法典中的重要地位 民法典的地位是什麼
    在成文法國家的民法典中,民法總則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國《民法總則》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和作用,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第一,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綱。民法是一個龐大的法律體系,是規模龐大的成文法。
  • 民法典是經世濟民、治國安邦之重器
    《民法典》是一部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障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的精髓和要義就在於「民」字,堅持以民為本、以民為上的立場,飽含愛民、護民、安民、惠民的情懷,促進民權保障、民生改善、民業興旺、民心和順、民風文明,讓人民群眾有更多公平感、獲得感、幸福感。
  • 人大專家獨家解讀民法典:1260條 人民權利宣言書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作為一部伴隨人們「從搖籃到墳墓」的法典,民法典確立的規則會伴隨每個人的一生。這是新中國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市民生活的百科全書;它同時又以「民」命名——民法典充分反映人民的意願、保障人民的權益、體現人文關懷,將為人民群眾實現美好幸福生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