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山區貧困母子住在山崖下,吃水煮南瓜,用自家糧食酒招待我

2021-01-08 戶外美食集中營

這裡是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世界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當地住著原始的土著居民,世代以農為生,種玉米,放牧,採摘野菜,等待政府救助。日子過的再窮,他們也不願意離開這片土地。今天我來到一戶村民家,家中只有母子兩人,住在山崖下面,正在做中飯。挺有意思的是,兒子下身穿著阿迪的褲子,上身穿著破洞的棉襖,在尼泊爾千萬不要認為穿名牌衣服就是有錢人,恰恰相反的,穿這種衣服的人基本上是窮人,因為這些名牌衣服是國際援助過來的,政府發放給他們的。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是名牌衣服。第一次來到他家,很多東西也沒具體問,女主人用家中釀製的糧食酒招待我,一起來看看吧。

小男孩正在切南瓜,棉襖上有一個大破洞。

用彎刀切南瓜,他們不習慣用菜板切菜,其實這種刀具也沒辦法用菜板切。都是彎刀。

鋁製的水桶裝水,他們用水都是從很遠的地方背回來的。用水洗一下鍋,菜是不會洗的。他們很少洗菜的。

洗好鍋準備炒菜了,灶非常簡單,就幾個石頭,幾根大樹圍起來的。

他們家就住這個山崖下面,周圍住牛羊,找點調料準備炒菜。咖喱,鹽之類的。

幾乎就是清水煮南瓜,然後加點咖喱粉,加點鹽。

衣服被子就晾曬在竹竿上面。都是些髒衣服,破衣服。

女主人正在洗糧食酒,這種用糧食發酵好的酒料,要喝的時候再加水用手擠。看起來很像飲料一樣,酒精濃度不高。

用水這樣洗幾遍,然後把酒渣過濾出來。就可以喝了。

裝酒料的罐子基本上空了,全倒出來了。為了招待我,也是用盡了心思。特別感動。

這牛棉襖破了一個很大的洞。大冬天的他們都穿著拖鞋。

喝這種糧食酒的時候,你最好不要想起是如何製作的,不然你真的喝不下去,因為他們一直用水去洗這種酒料,把汁給洗出來的。

簡單的午餐就做好了,水煮南瓜配玉米糊,看著小男孩吃了一盤,又加飯,佩服他飯量大的同時,心酸酸。

這是他的第二盤飯,要我吃這麼多,我真吃不下,儘管餓了,這分量完全可以當我一天的飯量了。他們常年肚子裡沒油水,估計肚子慌,吃得多。我剛來這幾個月,肚子也餓得慌,後來在村長家經常能吃到肉,才改善過來的。

這是一處天然的避風港,一塊巨大的巖石伸出來了,下面可以遮風擋雨。

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這樣的窮人很多,有時候我感到很無助,很想好好幫他們一把,但現實是我能力有限,吃完飯,我給了他們1000盧比(約60元),感謝他們的招待。話說這1000盧比足夠他們買三袋玉米面粉了,目前尼泊爾首都工價是15元一天,而且還是無工可打地步,很多人失業。因為疫情,尼泊爾旅遊業受到嚴重衝擊,用工量減少。本國工業又不發達。很多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了。

看完尼泊爾窮人吃水煮南瓜配玉米糊,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尼泊爾山區窮人家來客人,主人煮一鍋大米飯,用牛肉乾煮青菜招待
    這裡是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世界上最窮的地區之一,當地土著居民大多數處在溫飽線以下,全年糧食不夠吃,只能摘野菜,吃雜糧代替。儘管生活如此艱難,但待客卻是非常熱情,我來這裡一年多時間,村中轉一圈蹭個飯吃那真的太容易了。當然也不能白吃人家的。我都會拿點錢給他們,幾百盧比不等。
  • 帶點泡麵看望尼泊爾山區窮人,主人用家中一斤多的雞來招待我
    我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原始貧困的珠峰腳下,當地土著居民過著最原始的生活,常年溫飽都得不到滿足,今天帶大家看看尼泊爾普通的窮人生活狀況,拜訪的是一對年輕夫妻,生下四個孩子,孩子們都相差一兩歲的樣子,在尼泊爾他們越窮越生娃,沒有計劃生育,跟中國完全不一樣。
  • 中國小夥在尼泊爾山區買六隻雞,在村長家燒雞招待建房村民,真香
    這裡是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一個世界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這裡生活的人大多數是窮人,他們吃不飽穿不暖,靠挖野菜,等政府救助,吃雜糧度日,看多了讓人落淚,上次籌款幫助尼泊爾貧困母親建房,受到了極大關注,目前房子基本落成,儘管還沒有完全結算完工錢,但我心中這塊大石頭終於落地。
  • 中國小夥砍兩斤羊肉看望尼泊爾窮人,主人用羊肉煮青菜招待,心酸
    這裡是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世界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冬天的尼泊爾山區氣溫降了不少,今天村中正好有人殺羊,砍了兩斤羊肉去看望山上一戶牧民,這是一戶常住山上的窮苦牧民,家中父親帶著二個女兒,一個兒子生活,住著小木棚子,四處通風,其中兩有兩個小孩還穿著短袖,看著令人心酸。
  • 尼泊爾山區窮人的生活,冬天就要來了,還住簡易帳篷,吃野菜
    今天抽空去看望尼泊爾老朋友,年初有報導,一對中年夫妻帶著兩個女兒幫地主放牧。很多朋友問我這段時間為什麼一直呆在村長家裡,那是因為尼泊爾疫情嚴重,政府號召大家不要隨意走動。在尼泊爾地主擁有很多田地,牧羊,尼泊爾沒有經過土地改革,窮人想要多種地多掙口糧,就需要多開荒,或是幫地主打工。
  • 尼泊爾山區窮人的生活,只炒一個青菜,大人吃玉米糊小孩吃大米飯
    可憐天下父母心,在尼泊爾山區一樣得到體現,這裡是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區,今天來到一家普通村民家中,可以說是窮的只剩下牆壁了,中午做飯,男主人把剩下的奶油用光了,炒了一個青菜,由於大米飯不夠吃,兩位大人吃玉米糊,把大米飯給孩子,真的無比感動。
  • 幫尼泊爾山區貧困母女建房正在進行中,收集石頭和木頭是件痛苦事
    這裡是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很多朋友關心之前我提到的幫山中貧困母女的修建新房的情況,今天給大家聊聊房子的修建進程吧。經報導後,大家都對這對母女表達了關心和支持,我和尼泊爾小哥也是決定籌集資金幫她修建一棟石頭房子,她現在住的這種木棚房子年老已舊,下雨還漏水,一年前老公也去世了,家中根本沒有勞動力來維修和新建房子。
  • 尼泊爾原始森林中的老篾匠,冬天快來了,多儲備些野生蛋白質過冬
    這是牛棚的另一頭,用石頭鑲嵌起來的,上面蓋的是木板。和竹匾。下大雨的話會有漏水的。這是他取柴的地方,一根這樣的幹樹,足夠他燒一個冬天了。這種大樹至少上百年樹齡了,被大風颳倒了,自然風乾了。劈了半天,才劈了這麼兩小捆柴。
  • 月亮山脫貧影像志——上陣「母子兵」 勠力戰貧困
    這是劉瑛、賀常樂母子派駐的貴州省從江縣停洞鎮東勤村(11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賀常樂大學畢業後,難捨故土親情,選擇了回鄉發展。地處月亮山區的從江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貴州省目前尚未宣布脫貧摘帽的9個縣之一。2019年底,劉瑛和賀常樂被從江縣供銷聯社選派到東勤村脫貧攻堅指揮所任網格員,分別負責東勤村第三和第四網格區村民的危房改造、人畜混居整治、扶貧政策宣講、貧困戶基本情況摸底和上報等工作。貧困戶在生活上遇到的一切實際困難,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幫助解決。
  • 土地貧瘠、經濟落後,不發達的尼泊爾如何養活2800萬人口?
    尼泊爾被稱為是南亞山區內陸國家,因為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在地理外形上是一個近似於長方形的國家,海拔平均高度在4877-8844米,擁有著全世界14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川的半數以上。
  • 中國小夥體驗尼泊爾窮人生活,就一個土豆炒青菜配米飯
    都說尼泊爾這個國家很窮,但有多少人知道尼泊爾到底有多窮,窮到什麼程度?無人知道,我來尼泊爾窮遊已半年有餘了,要不是疫情,我可能早就回國了。我一來,女主人就開始炒菜了,儘管我對她們炒菜的流程很熟悉了,但還是忍不住要記錄這過程。女主人準備炒菜了,女兒也過來幫忙了,今天中午吃青菜炒土豆。兩人都是打著赤腳,這地面髒的很,也不知道她們為什麼這麼喜歡光著腳。摘幾個幹紅辣椒用油爆香,雖然不是什麼好菜,但這流程不能少啊。爆香辣椒香料後,把土豆下鍋。青菜洗了下鍋,跟土豆一起炒。
  • 瑤族的飲食習俗:打油茶+「鳥酢」來招待貴客
    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幾個省區的山區,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他們以務農為主,實行輪耕,兼營狩獵、捕撈與採集,手工業較發達;聚居區出產優質紅米和藥材。瑤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紅薯等為主,日常菜餚有黃豆、飯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廣西金秀大瑤山瑤族利用「鳥盆」捕捉候鳥,醃製為酢,是款待貴客的美味佳餚。
  • 尼泊爾村長在家煮了一鍋豬肉,送給在外做事的村民吃,純樸的鄉情
    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很窮也很落後的一個地方,人們吃不飽飯,很多人處於溫飽水平以下。但在這裡還能體驗到濃濃的鄉情味,當地村長家各方面還不錯,家中糧食不愁,經常有肉吃,今天準備為幹活的村民提供一餐午飯,煮一鍋豬肉送到村民幹活的地方給他們吃。
  • 農貿市場的釀酒作坊裡的酒是真的糧食酒嗎?
    這個很簡單,既然是農貿市場裡的釀酒作坊,你看看有沒有高粱玉米等糧食進出就可以了,再看看有沒有蒸餾的設備,如果啥都沒有,只有酒缸酒桶酒罈之類的,第一直覺就是批發來的。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把農貿市場當作銷售主場,生產地在自家院落進行,成品出來後再拉到菜市場銷售,這也是大部分做散酒賣散酒的模式。家裡才是生產基地,是後勤補給,市場才是集散地。
  • 多山的尼泊爾,靠什麼養活2800萬人口?
    18世紀,尼泊爾在與清朝的鬥爭中失敗歸屬於清朝,之後又遭遇英國入侵,成為其殖民地。 獨立後一開始實行君主立憲制,在國教印度教「君權神授」的思想影響下,君主和議會之間的矛盾衝突不斷,權力爭奪空前激化,而印度教帶來的嚴格的種姓制度嚴重限制了經濟技術的發展。政府權力的頻繁更迭也使得社會內部矛盾不斷加深。
  • 古田:攜手光明日報向貧困山區捐贈棉服
    古田:攜手光明日報向貧困山區捐贈棉服 2021-01-07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杭州下城國投成立黨建聯盟 援助貧困山區
    原標題:下城國投成立黨建聯盟 援助貧困山區 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美譽,但遠在千裡之外的貴州貧困山區黎平也有一個名為「天堂」的貧困小山村。昨天(9月17日)下午,下城國投集團黨建聯盟正式成立並同步開啟「山村有約·築夢天堂」公益項目,這也是聯盟「振興鄉村」扶貧計劃的第一站。
  • 小賣部這4種白酒,看來「其貌不揚」,老酒鬼卻知道是正宗糧食酒
    白酒是我們國家傳統的一種糧食酒,傳統釀酒工藝都是用純糧食釀造的,常見的有高粱,玉米大豆這幾種我們吃的穀物造成的,可是除了這些好的純糧酒之外,現在科技發達了,就有一些人提煉出來了,酒精,拿酒精和香精勾兌之後天水就做成了一些看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成分卻是假酒的酒。
  • 買白酒時,是勾兌酒還是糧食酒,就認瓶身上「這行字」,一看就懂
    大家好,我是寶媽美食達人!生活中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即使粗茶淡飯,也要過得活色生香!買白酒時,是勾兌酒還是糧食酒,就認「這行字」,一看就懂,簡單實用!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又快過年了。每年的年底,都是很多朋友最忙的時候。
  • 「我的脫貧故事」陳馬崽:從借糧食解決溫飽到餐桌有酒有水果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紫雲紅光村把來寨組的村民陳馬崽的餐桌上開始吃上水果了,同時,每晚一杯的小酒也讓他感到幸福感倍增。11月17日中午,天氣晴朗,陳馬崽借著陽光把自家院壩打掃的乾乾淨淨,他說,院壩硬化後,打掃起來很方便,也不怕下雨了,在去年,他家的院壩還是泥巴壩,無論大雨小雨,一腳下去,整隻鞋都被泥水淹沒,一步一個腳印進,走到哪裡,髒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