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會相信「讀書無用論」?

2020-12-16 劉灃學長

在文章的開頭,我給大家講一個學長本人的親身經歷:上大二那年暑假,因為我的筆記本電腦開機總是黑屏,我去家電大廈給筆記本做系統。在工作人員幫我維修的時候,一對父子進來看筆記本電腦。這個父親環視了一圈,和工作人員講:把你們這最好的筆記本拿出來介紹一下,我兒子過幾天就要去美國讀書了,給我們拿個好的。工作人員給他們介紹了一款最新筆記本,價格不菲,這單很快成交了。筆記本需要安裝系統,他們和我坐在一起等著。突然,這個父親和我說話了:你是大學生吧?讀大幾了?我說:開學大二。他對兒子說:你看,上完國內的大學也白上了,系統都不會做。還得出國啊!在國內讀書根本沒有用!留學回來就好找工作了。

我不知該說些什麼好,都什麼時代了,還能說出這種話?

前不久,看文章,寫得是國內大概7萬碩士在送外賣,讀書到底有用嗎?評論下面也是各種支持:上大學什麼也沒學到,碩士都送外賣了,本科更不容易找工作了……

我大一接觸的一些學長,現在已經碩士畢業參加工作了。他們在本科階段曾經兼職送外賣、兼職家教、兼職服務員這些工作都是為了掙錢交學費。還在上本科的學弟學妹們,大家知道將來自己讀研每個月國家會給你補貼600元的生活費嗎?同時還有助學金和獎學金,導師還能幫你推薦工作(一些個別研究生老師除外)除了學費,其它支出比較少,好學校以後的補貼只會越來越多。你們知道研究生畢業後,多數都成為體制內工作人員嗎?考上一個好大學的研究生畢業後,真的特別容易過得幸福。(這個不絕對,但多數日子過得不錯)

我們必須承認,現在讀書不等於就業。但是,我們不讀書不念大學,就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嗎?或者有好的機遇去創業嗎?我們多數人處於這個社會,它的規則是這樣的,也是很多人認可的:孩子送到學校,從小學到初中,學習好就繼續上高中,考大學;讀書不太好就去讀職業學校,學習一門技術就業。無論是哪條路,都是以基礎文化知識作為鋪墊的。

我在網上認識的一個學弟,是遼寧某鐵路學院的,大三上學期,一個系就被瀋陽鐵路局直接預定了。相當於他們院系的就業率是百分之百,他實習期就有五千塊錢的工資,現在和師傅學習基礎知識呢。(我很羨慕他)

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參加高考進入一個好學校或者讀一個好專業,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好,真的可以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甚至這個意義非凡!

咱們有些同學,本科或者專科的專業不是很好,確實不容易就業。但是不要否定自己的過去,學習沒有任何問題,只是暫時不順利。這些都能過去,主要看自己還有沒有其他潛能或者特長,有時候興趣愛好也可以當飯吃。實在不行,咱們可以先就業,利用空閒時間提升自己,再進行職業調整規劃。

希望所有學弟學妹們都要相信自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讀書無用論會一直經久不衰?都是倖存者偏差惹的禍
    相信不少人都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段子,說一個農婦誤入到一個博士群,群裡在討論一滴水從高空落下會不會把人砸傷,群裡諸多博士各種討論最終也沒有答案,這時農婦說了一句話,群裡馬上安靜了,這句話就是「你們沒淋過雨嗎」很顯然這是在鼓吹讀書無用論,嘲笑博士高分低能。
  • 讀書無用論?史上最大的謊言
    每一位讀書出來的人都會痛恨自己當初沒有好好讀書,我也不例外我也很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學習,現在我只能讓大家能夠不要學我一樣,或者你們可以從我這裡學到什麼東西教給下一代人。我覺得大家最感興趣的讀書到底有沒有用,讀書無用論究竟害了多少人!
  • 讀書無用論的擴展
    畢業後,我因為精神低沉被認為精神不正常,沒能從事教育的相關工作,加之感情受挫,家庭不合,面臨崩潰瘋掉的邊緣,村裡人一度認為是我上學太過於死讀書,讀死書,最後招致精神錯亂。我們跟我比我前一年畢業於北京重點大學並在政府上班的主動辭職後,讀書無用論在我們村更市場。
  • 知行合一與「讀書無用論」:百無一用是書生?
    說起「讀書無用論」,至今在網絡上還是個能引起熱議的話題。在很多時候,經常能看到有人會舉例道:我家裡那邊的某某大老闆,身家過億,一天書都沒讀過,鬥大的字不認識一筐,手下都是大學生在打工~如此看來,似乎讀書還不如不讀書……這也成為了著名的網絡段子,還記得筆者讀高中的時候,也經常被同學們開玩笑道:二十年後,某某甲成立公司迎娶白富美,功成名就走上人生巔峰。
  • 為什麼很多人說:大學生不值錢,研究生滿地跑,讀書無用論
    說這話的人一定是上世紀90年代的海做生意的,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呢,他們變得富裕了,他們沒有很高的知識和學歷,這是成功不需要學歷的最好證明,但是,他們無視了大環境的影響,那個時期是改革開放的初期,是國家機遇的時期,那個時代的人正好趕上了。
  • 「讀書無用論」完敗,這三個步驟可以破解讀書效率低
    由此引發了「讀書無用論」和「讀書有用論」的爭吵。「讀書無用論」的觀點是:讀書人的能力只停留在書本上,毫無實際用處。而「讀書有用論」則認為:知識就是力量,有了知識就能改變命運。你支持哪一方呢?其實這兩種說法都對,又都不對。如果讀書僅停留在書本上的內容,沒有實現內化,不能很好的指導實踐,那讀書就是無用的。讀書通常有三種目的,獲得消遣、獲取信息和獲得知識。
  • 「讀書無用論」是錯的嗎,我們能夠反駁嗎,我們有資格反駁嗎?
    現在的網絡上面,自由的言論很多,只要你不談論政治,有時候謠言都能滿天飛,更不必說一些人發表自己的個人觀點了,那是完全沒有什麼限制了,想說什麼就能夠說什麼,只要自己認為對的,只要自己認為有理,黑的都能夠說成白的,更不必說關於讀書的話題,許多人都在宣揚「讀書無用論」,那麼,他們的說法是錯的嗎?我們能夠反駁嗎,而我們是否有反駁的資格呢?
  • 面對越來越多「讀書無用論」,讀大學究竟為了什麼,能得到什麼?
    現在社會上存在著這麼一個現象,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大學生數量的增加,就業難度增大,經濟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人開始議論說「讀書無用」,「大學生不值錢」之類的話,也導致一些人開始懷疑、迷茫對大學到底有沒有用,到底上大學是為了什麼?
  • 陸遊一首抒發懷才不遇古詩,最後14字堪稱是宋朝的讀書無用論
    既然是愛國主義詩人,那麼在他的詩詞當中,難免會有很多對於人生豪情、報效國家的志向表達。陸遊也確實做到了,他的詩寫得非常精彩,而且也確實親身經歷過邊關一線的戰鬥,是那個時代少有的文武雙全之人。但是很遺憾的是,這個單純的詩人內心只想著能夠收復北方失地。對於其他的因素了解的比較少,比如說對於朝廷的戰略等,以至於影響了他的仕途,仕途的坎坷也是顯而易見的。
  • 農村孩子奉行「讀書無用論」,可城裡孩子卻拼命學習,這是為什麼
    細問之下,發小說兒子的成績忒差了,在班上只能混個倒數,所以孩子不想讀書想學著做生意。發小說,這幾年家庭條件好了,對孩子的要求都是百依百順,想要什麼衣服他爸就給他買,把他管得無法無天。現在才讀初一就想輟學,以後出去沒有文憑,幹什麼都不行啊。
  • 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古今中外讚美讀書的名人和文章很多,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張元濟先生有一句簡單樸素的話:「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為什麼讀書是一件「好事」呢?也許有人認為,這個問題有點幼稚。就像有人問:「為什麼人要吃飯」一樣,因為沒有人反對吃飯,也沒有人說讀書不是一件好事。人類千百年以來保存智慧的手段有兩種,一是實物,比如長城、故宮建築群,二是書籍,書籍使用的更多。在沒有文字之前,保存智慧靠記憶。發明了文字以後,則使用了書籍。
  • 遇上有人槓讀書無用,就該這麼反駁,大快人心!
    近幾年,總有人在小誠耳邊說,「多念幾年書沒什麼用,還不如兩年工作經驗」;「除了名牌大學學歷,其他學歷根本不值一提>」;「早出來工作兩年,早就成了大老闆了」;「讀書不如當網紅,讀研不如去直播」……
  • 庫克發表「讀書無用論」?別曲解這位奧本大學學霸的意思!
    有些人認為,「讀書有什麼用啊,我沒讀過多少書,不也過得好好的」。這種就是典型的「讀書無用論」。他們會給你舉例,你看那誰誰誰沒讀過書,人家照樣當老闆、掙大錢;現在好多大學生出來,連工作都找不到,掙個三兩千的工資,還不如我在建築工地掙得多,有啥用啊。當然,比爾蓋茨、李嘉誠、賈伯斯、馬克·扎克伯格退學的故事,更是「激勵」著他們去相信,讀書無用,不上大學我照樣可以混的好。
  • 劉強東等成功人士告訴你:「讀書無用」何其荒謬!
    劉強東二、「讀書無用論」完全是謬論在思想落後的地方,「讀書無用論」比較盛行。很多父母和學生認為讀書無用,完全沒有必要花費時間和金錢在讀書上。2017年12月4日,恆大一紙聘任書讓廣大網友議論紛紛,該聘任書顯示,恆大聘任任澤平擔任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年薪1500萬元。這一紙聘任書給了所謂「讀書無用論」的人一計響亮的耳光。任澤平何許人以?任澤平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等職。
  • 還在吹捧讀書無用論?看看這些,你就知道自己走了多少彎路!
    很多窮人開始覺得讀書無用。很多富人卻越來越注重孩子的教育,害怕孩子輸在起跑錢。要具體說明?牛逼如李雲龍他們鐵三角,為啥最後還是要被安排學習讀書?當下中國兜售「讀書無用論」的,主要有三類人,一類是對社會不公充滿憤怒的人,他們會把心中的偏見投射到對社會的分析上。「拼爹」現象的存在,確實幹擾著社會公平,打壓著窮人、無關係的人上升的通道,但總體上「讀書」肯定比「不讀書」更有競爭力。如果沒有高考,窮人拿什麼跟官宦子弟拼呢?
  • 讀書無用論?看看網際網路大佬的學歷,一切都懂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我們已經進入了經濟時代,許多人不僅要償還房貸和車貸等貸款,而且還要面對物價上升和子女教育成本的問題,因此在當代社會收入的多少就成為了一個重要因素,而目前在網絡中傳著讀書無用論的言論,許多人認為即便是讀書多學歷高的高材生,進入社會也不一定能有高收入和好發展,因此,讀書無用論就流傳開來
  • 又現「讀書無用論」,機器人將替代勞動?這是個偽命題
    導讀:用盡12年時間,去賭那2%的概率,碩士生送外賣的事,使得「讀書無用論」再起波瀾。讀書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賺錢,還有兒時的理想、詩和遠方。銅牆鐵壁之外,是廣袤無垠、貧瘠的土地,曾盼望走出大山,如今,卻想要從城市中逃離。文/金葉哥哥「挖掘技術哪家強」?
  • 讀書的無用之用|老戚外傳
    又一個讀書日來了,在這樣的時間裡,各大平臺都在說讀書,戚相元也想對讀書的事情好好思考一番。讀書無用!這一論調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有一段時間曾為此事展開過大討論,討論結束了,不讀書的人依然不讀書,讀書的人依然在讀書。
  • 「蜥蜴人」「地球是平的」,為什麼總有人相信陰謀論?
    關於政治的陰謀論不可能永遠留在政治圈,勢必會輻射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最終,大量衍生陰謀論就不脛而走,比如「地平論」、蜥蜴人、共濟會、月球上有德國軍隊等等。什麼人信陰謀論?陰謀論如此有市場,其實跟相信陰謀論的人有關係。
  • 你以為的「讀書無用論」,其實只是在為自己的無能找藉口
    聽了表姐的話,我突然感到學習是多麼重要,我暗暗慶幸當年努力讀書,現在才考上了好大學。表姐說完,一臉羨慕地看著我說:「你現在上大學了,我真的挺佩服你的,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學習時間,相信你以後會有更好地發展。我聽了使勁點頭,然後我悟出了這三點道理。一、學習可以讓人生有更多可能1. 能讓你的工作有更多選擇很多人都會抱怨自己的工作苦工作累,工資又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