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建成之前,甘迺迪和赫魯雪夫之間發生了什麼?

2020-12-22 七追風

1961年4月,豬灣事件發生以後,甘迺迪丟盡了臉面。

赫魯雪夫

在克裡姆林宮,赫魯雪夫更加確定了這個年輕的美國總統缺乏經驗,豬灣事件很可能讓白宮「謹小慎微」一段時間。這應該是解決「柏林問題」的好機會,赫魯雪夫一直對西方國家在西柏林駐軍如鯁在喉,如果能趁此機會施壓,把英、法、美三國從柏林趕出去就好了。

6月,甘迺迪和赫魯雪夫在奧地利維也納進行了會談。美國著名記者詹姆斯·賴斯頓曾在此期間見到了甘迺迪,他立刻感受到了這位美國總統所受到的巨大壓力。賴斯頓後來寫道:「赫魯雪夫卻以柏林問題和以戰爭解決爭端來威脅和恐嚇他……赫魯雪夫已對豬灣事件了如指掌……這讓赫魯雪夫覺得,他面對的是一個初出茅廬,很容易受到威脅和脅迫的年輕領袖。」

甘迺迪確實被赫魯雪夫的態度所震驚了,他不知道該如何對付這個兇狠的對手。會談最後,赫魯雪夫對甘迺迪說,他將在年底之前和民主德國籤訂合約,解決柏林問題,無論美國是否同意。

賴斯頓後來描述說,甘迺迪已經知道豬灣事件給自己帶來的被動局面,但他不打算退讓:「如果他(赫魯雪夫)認為我既缺乏經驗又沒有勇氣,那麼,除非改變他的想法,否則我們不可能和他達成任何一致。」

於是,甘迺迪決定以強勢對抗強勢。

甘迺迪

會談結束後雙方立刻開始「出招」,赫魯雪夫決定暫停裁軍計劃,並且提高軍事預算,召開高級軍官會議,火藥味十足。甘迺迪很快強硬回擊,6月25日他發表電視演講,表示如果戰爭爆發,那一定是蘇聯借著柏林問題為幌子發動的。

甘迺迪要求國會給五角大樓撥款32.47億美元,徵集預備役,把徵兵限額擴大到原來的兩倍。不僅如此,他還命令重啟、檢修已經封存的飛機和艦船。

美蘇兩國的關係驟然緊張,赫魯雪夫進一步表示,蘇聯已經能製造1億噸TNT當量的原子彈,而且擁有運載原子彈的火箭。赫魯雪夫的威脅並非無中生有,美國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核戰壓力,在甘迺迪的催促下,很多美國家庭都開始修建家庭防空洞。

更糟糕的是,甘迺迪和赫魯雪夫頻頻出招的時候,壓力最大的柏林人坐不住了。尤其是生活在東德的人,紛紛湧入西德。整個柏林完全亂了,單單7月份就有超過3萬難民逃離東德,8月份情況愈演愈烈——8月12日,也就是民主德國封鎖西柏林,開始修建「柏林圍牆」的前一天,有16500人逃離了東德。

這對於東德政府而言意味著什麼?

修建柏林圍牆

要知道,大部分「逃走」的都是技術工人,他們是未來東德發展的主力軍,這是無法忍受的。

8月13日凌晨,東德警察趁夜佔領分隔東西柏林的主要通道,然後從卡車上搬下無數的木馬、鐵絲網、樁柱等,在天亮前就搭建了一道簡易的隔離牆。

得到消息的甘迺迪驚訝不已,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因為東德不僅在加班加點修建正式的更加堅固的「柏林圍牆」,蘇聯也開始頻繁進行核試驗了。

甘迺迪立刻喊話赫魯雪夫,希望停止核試驗,避免放射性微塵的擴散。但赫魯雪夫完全無動於衷,他要用最強勢最直接的行動壓垮甘迺迪。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蘇聯進行了30次核試驗。

在蘇共第22次代表大會開始前,蘇聯領導人演講中宣布:蘇聯很快就會引爆一枚5000萬噸級的原子彈,其威力是廣島那顆原子彈的2500倍。在第二次會議上,爆炸結果被告知了代表們:「該原子彈的威力比科學家計算的5000萬噸級還要大」。

這當然是對甘迺迪明目張胆的威脅,目的就是讓這位「缺乏經驗」的總統讓步。甘迺迪已經被逼到無路可退,他也沒打算退讓。柏林圍牆修好了,雙方已經進入極度不信任狀態,戰爭似乎隨時有可能爆發。

但實際上,不管是甘迺迪還是赫魯雪夫,都沒有做好戰爭準備。

早期的柏林圍牆

10月17日,赫魯雪夫終於開始緩和緊張氣氛,他不再要求英、美、法三國於12月底撤出西柏林,戰爭危機暫時結束了。

我們再回頭看一看,雖然這次危機的爆發不可避免,但豬灣事件顯然讓赫魯雪夫找到了好機會。他想通過步步緊逼讓「缺乏經驗」的甘迺迪讓步,從而順利把英、法、美軍隊趕出柏林。

然而甘迺迪沒有讓步,反而強硬出手。可以看出來,甘迺迪知道了赫魯雪夫是虛張聲勢,所以才顯示出美國敢於打仗的態度。

最終,「柏林圍牆」並沒有解決一切問題,美蘇恢復核武器試驗,軍備競賽由此又進入了一個高潮。

相關焦點

  • ...之間發生了什麼?|西柏林|甘迺迪|赫魯雪夫|柏林圍牆|豬灣事件|...
    1961年4月,豬灣事件發生以後,甘迺迪丟盡了臉面。赫魯雪夫在克裡姆林宮,赫魯雪夫更加確定了這個年輕的美國總統缺乏經驗,豬灣事件很可能讓白宮「謹小慎微」一段時間。這應該是解決「柏林問題」的好機會,赫魯雪夫一直對西方國家在西柏林駐軍如鯁在喉,如果能趁此機會施壓,把英、法、美三國從柏林趕出去就好了。
  • 美蘇在柏林有什麼衝突,為何一堵「柏林圍牆」,就解決地柏林危機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和蘇聯,在德國的柏林,產生了巨大的矛盾,先後掀起了兩次「柏林危機」,那麼兩國之間,在柏林到底因為什麼產生衝突,為何最後建了一堵「柏林圍牆」,就完美解決了呢!蘇聯一直在國際上,指責美國和西方國家,通過西柏林進行間諜破壞活動。在這樣的情況之下,1958年11月27日,赫魯雪夫公開宣稱並會照,美英法等8國政府,必須協商一個合約,解決西方8國,對西柏林的軍事佔領狀態。還聲稱,如果8國拒絕,蘇聯則會當方面和東德締結合約。
  • 有形的鐵幕:柏林圍牆是怎麼形成的?
    東德秘密警察機構——斯塔西,無孔不入地監視著所有人,當時平均每50個東德成年人當中,就有一個和斯塔西相關。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子女夫妻之間都不能完全信任,說不定就被舉報了,然後被消失了。1961年1月,甘迺迪當選為美國總統,赫魯雪夫見甘迺迪在豬灣失敗,又見其在寮國問題上猶豫不決,因此認定甘迺迪是軟蛋,吃定他了。
  • 柏林圍牆的建立和倒塌
    1963年6月25日,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在柏林布蘭登堡門發表了著名的「柏林圍牆下的演說」。 最初開始修建柏林圍牆時,美國未能夠做出及時反應,一方面是因為甘迺迪覺得這「不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但一堵牆比戰爭好得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國人想不通東德及蘇聯人築牆的動機。 事實上二戰後,大量東德人尤其是知識分子階層開始逃離東德。
  • 一夜之間建起了阻隔幾百萬德國人的柏林圍牆
    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圍牆。 現在柏林圍牆原址擁有柏林圍牆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柏林圍牆遺址紀念公園位於柏林輕軌北火車站和柏林地鐵伯恩瑙大街站之間;東邊畫廊位於柏林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柏林圍牆上創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
  • 讓人厭惡的柏林圍牆,甘迺迪是這樣評價的,網友這樣評價
    柏林圍牆當年是將柏林分割成了東柏林和西柏林,柏林兩邊的同胞都只能隔牆相望。對於這種狀況,甘迺迪是這樣說的「世界上的牆都是為了防止外邊的壞人進來,以至於裡面的人不受傷害。但只有這堵牆是為了防止自己的人民出去,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於抵禦敵人,而是用來對付自己百姓的牆。」那這個柏林圍牆到底是為什麼建起來的呢?
  • 性感女神夢露,赫魯雪夫點名要見她,甘迺迪兄弟同時與她幽會
    她的性感身姿和迷人笑容令全世界為之瘋狂,其中就包括赫魯雪夫。1959年,赫魯雪夫為了緩和同西方各國的關係,決定訪問美國。但赫魯雪夫在訪問美國前,向美國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點名要與性感女神,當時號稱「美國第一美人」的夢露見面;二是想參觀迪士尼樂園。
  • 一日英雄-柏林圍牆下的呼喚
    柏林圍牆使得東西方陣營之間出現了本質上的巨大道義落差,西方從此佔據道德高地,長袖善舞,遊刃有餘,蘇東集團反之底氣盡失,方寸皆亂,全無話語權。不過和歷史上所有大事件一樣,人們只見城牆上變幻飄搖的大王旗,至於何人何故在牆後搖旗則往往看不真切,柏林圍牆的起源和建造也是如此。
  • 傳奇 | 甘迺迪,懸崖邊上停下核打擊
    空軍、武器承包商和為原子能委員會工作的科學家不願放棄擴張;而另一邊,幾乎所有研究安全問題的白宮官員都主張軍控。為了和蘇聯一較高下,鼓吹美國核武力量不如蘇聯的科學家們坐不住了。他們做了詳盡的預算,向甘迺迪建議,制定美國的洲際飛彈計劃。但甘迺迪並不像赫魯雪夫那樣痴迷於洲際飛彈力量的發展。他早就認識到,核飛彈會對任何國家和地區都造成毀滅性打擊。
  • 推倒柏林圍牆,重啟一座城!
    薩克豪森集中營位於柏林北部的奧拉寧堡,是納粹於1936年建的第一座猶太人集中營。在如今已是紀念館的集中營舊址,曾經在病理學解剖室、毒氣室、焚化爐等發生的對猶太人的殘酷虐殺,撞擊著人類倫理和文明的底線,很多人在參觀途中不得不掩面跑到外面的空曠地帶⋯⋯還有柏林市中心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恐怖地形圖紀念館、柏林猶太博物館等,何嘗不是柏林對當年的種族清洗和反人類迫害的懺悔和反思。
  • 柏林,牆,世界的碎片
    整個東邊的世界,都在廢墟之上,陷入苦澀的反思:為什麼偏偏是主張整個人類擁有解放和幸福的政治理想構築起了高牆,把人從地理上、生理上、心理上隔絕開,畫地為牢?「 柏林圍牆」建成之前,每年有幾十萬人逃離東柏林,而建成之後的28年裡,每年只有不到一萬人成功逃離。這個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的屏障,從未對任何一個西邊的人進行過火力攔截—因為根本沒有人試圖闖入。
  • 那就是柏林圍牆
    但知道柏林圍牆的中國人中很少有人知道這堵讓人說不盡的高牆最早的名字叫「反法西斯防衛牆」。柏林圍牆和布蘭登堡門不一樣,柏林圍牆是一堵實實在在的高牆。柏林圍牆一點不比王母娘娘製造出來的天河差,這道把柏林一分為二的大牆全長169.5公裡,牆高約3.6米,在這堵鋼筋水泥牆的牆後,依次縱深布置有壕溝、巡邏線、照明區、觀察塔、防坦克路障、帶警示燈的柵欄和隔離牆。這麼說吧,東柏林那邊從柏林圍牆算起三十至五十米內都是禁區,一旦有人進入禁區試圖越過這道大牆,那就是罪犯,「司命之所屬矣」!
  • 德國統一之前 最後一名因為翻越柏林圍牆而被射殺的東德青年
    為了防止人口的外流,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環繞西柏林的邊防系統,命名為「反法西斯防衛牆」,這就是在國際鼎鼎有名的柏林圍牆,這道牆不但是德國民族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時期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之一。該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裡。
  • 柏林圍牆邊防部隊是如何把守柏林圍牆的?
    位於柏林圍牆的邊境軍隊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一支屬於國民的軍隊。 在1945年納粹政權失敗之後,德國就處於美、英、法、蘇聯軍的控制之下,每個同盟國都瓜分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區域。德國解體了,被分解為西德和東德作為德國首都的柏林城也被分解為兩片區域。
  • 東德人的花式逃亡:為了翻越柏林圍牆,挖隧道造潛艇無所不用其極
    柏林圍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民主德國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真實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居民逃往西柏林。由於東西德的物質水平和文化的差異,大批民主德國公民經西柏林前往聯邦德國及其他西方國家,造成大量技術人員和勞動力的外流。
  • 甘迺迪的葬禮;甘迺迪遇刺背後的陰謀論
    圖中是1963年11月25日甘迺迪的葬禮上,他的夫人和弟弟相互安慰。甘迺迪出身顯貴,有著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是他從小飽受疾病的折磨,他的健康狀況也一直是美國大眾關心的話題。甘迺迪學習成績優異,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獲得了國際關係榮譽學位(這與政治緊密相關)。二戰期間,甘迺迪奮不顧身救援戰友不僅為他贏得了數枚勳章,也令他贏得了無數的讚揚,這離不開各類美國主流媒體的宣傳。
  • 蝴蝶效應:「古巴飛彈危機」之後,整個冷戰格局發生了什麼變化?
    ,赫魯雪夫的蘇聯灰溜溜地從古巴撤走了飛彈,可是我們總結一下就發現,蘇聯也並沒有失去什麼東西。,這與我國對於蘇聯造成的威脅來說算不了什麼,這就是為什麼在大國關係之間,軟威脅要比硬威脅更加可怕。但是為什麼赫魯雪夫要主動退讓,把最高的聲勢拱手讓給甘迺迪呢?
  • 罕見老照片,希特勒在狼堡遭炸彈襲擊,赫魯雪夫抱著火雞接受採訪
    歷史罕見照片,1922年,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印第安人合影。這些印第安人曾是美洲這片熱土的主人,可殖民地時期幾乎被殺戮殆盡。愛因斯坦也入鄉隨俗,戴著印第安人的帽子,玩的很嗨!1936年,第11界夏季奧運會在柏林舉行。
  • 柏林圍牆倒了,真是「西方民主自由」的勝利?
    當日凌晨,接鄰西柏林的所有東柏林街道上的燈光突然熄滅,無數輛軍車一齊打開大燈,投射出道道刺眼的光柱,兩萬多名東德武裝邊防官兵和大量築路工在短短六個小時內,沿著東西柏林43公裡的邊界築起一道由鐵網和水泥板構成的臨時屏障。經過一段時間的繼續修建和完善,邱吉爾在二戰硝煙未盡時描寫的「那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在冷戰的最前沿東西柏林之間實實在在地落了下來。
  • 印度政客給莫迪抽鞭子:拆除「柏林圍牆」,合併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
    日前,印度一位政客深受此戰略思想的影響,口出狂言,語出驚人,聲稱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三國應該拆除三方之間的"柏林圍牆",將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三個國家合併在一起,從而建成一個更為強大的國家。馬利克表示,如果現任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能夠通過合併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來建立一個國家,那麼他所在的印度反對黨印度民族主義大會黨,將支持莫迪的行動。其實早在馬利克發表此番言論之前,印度已經有人暢想合併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