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點:
1、艾伯維將首次參展進博會
2、輝瑞罕見病創新藥維萬心在中國獲批
3、信達生物與禮來合研的達伯華在華上市
4、飛利浦心臟成像和標測系統在中國正式上市
5、復星醫藥子公司獲美批准進行新冠藥物臨床試驗
6、默沙東實驗室任命Dean Y. Li博士為新總裁
醫藥企業動態
全球排名前十的、研究型的生物製藥公司艾伯維(AbbVie)宣布將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不僅是艾伯維進博會的「首秀」,也是完成對艾爾建併購後全新艾伯維的初次登場。進博會期間,艾伯維將以「創新,讓生命遇見未來」為主題,通過總面積為600平方米的企業展臺和「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展臺,創新詮釋艾伯維作為全球領先生物製藥企業的全新發展戰略,全面呈現在免疫學、腫瘤學、眼科、神經科學和艾爾建美學等5大核心領域的創新成果,及其在全球和中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做的貢獻。
疫苗公司Moderna宣布,從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獲得了新一筆衛生事件疫苗研究援助金,金額高達5600萬美元,旨在幫助Moderna利用現有的製造技術來快速生產疫苗。執行長Stephane Bancel表示,目前衛生事件疫苗正處在第三階段試驗,而這筆新增的援助金將用於支持疫苗的快速設計和自動化生產,以應對未來潛在的病毒挑戰。
禮來製藥宣布,與蓋茨基金會籤署了一項協議,旨在幫助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獲得衛生事件抗體治療。禮來製藥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生產技術轉讓,因為其抗體療法已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為了儘快在全球範圍內提供衛生事件治療的創新產品,公司將在2021年4月之前向其他低收入國家提供一定量的抗體治療產品,目前正等待監管機構批准。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禮來的合作夥伴AbCellera Biologics Inc.,君實生物和哥倫比亞大學已同意放棄對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銷售的特許權使用費。
德國默克與丹望醫療達成戰略合作,加速其3D細胞培養技術在患者來源類器官模型(PDO)中的應用。作為合作的一部分,默克計劃向丹望醫療提供3D細胞培養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其中包括來自默克中國團隊和默克總部研發團隊的專業應用支持,與丹望醫療共同優化針對類器官模型的3D細胞培養技術和工藝。類器官是指源自人體、模擬體內腫瘤組織生物特徵的三維細胞培養物。
義合控股附屬華大海洋與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訂立框架協議。根據框架協議,華大海洋與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基於雙方各自建立的專業業務團隊和平臺,發揮各自優勢,在深圳建設(海洋)生物醫藥產品技術研發平臺,合作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和進行成果轉化;華大海洋提供科研場地、設施條件等支援,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支援院士、高端人才和核心技術等,並對華大海洋產業發展論壇、相關資質機構申報等給以支援,積極開展科技研發合作,共同申報科研項目及課題。
微醫集團香再獲另類資產管理公司Investcorp投資。總部位於巴林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Investcorp日前已成為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微醫集團的新增股東,這也是繼跟投陸道培醫療集團後,Investcorp在國內醫療健康賽道的又一次布局。從另一方面來講,Investcorp的本次入局,同樣可視作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為微醫集團上市所作的一次背書。
默沙東宣布默沙東實驗室(Merck Research Laboratories)總裁Roger Perlmutter博士即將退休。明年1月1日起,Dean Y. Li博士將成為他的繼任者,目前,他是默沙東實驗室的高級副總裁,負責發現科學和轉化醫學的工作。Li博士於2017年加入默沙東,先前任職於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負責轉化醫學方面的研究工作。而Perlmutter博士則將作為默沙東實驗室的非執行主任(non-executive director),繼續工作至明年6月30日,以確保工作的無縫銜接。自Perlmutter博士於2013年出任默沙東實驗室總裁以來,該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超過100項監管批准(包括藥物和疫苗)。其中,有15項為創新疫苗或是療法。
醫藥新產品
輝瑞罕見病創新藥維萬心在中國獲批。輝瑞公司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批准維萬心(氯苯唑酸軟膠囊,Vyndamax,61mg)用於治療成人野生型或遺傳型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心肌病(ATTR-CM),以減少心血管死亡及心血管相關住院。維萬心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經批准治療ATTR-CM患者的口服藥物。
信達生物聯合禮來製藥宣布達伯華(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在中國正式獲批上市,用於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及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這是繼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達攸同(貝伐珠單抗注射液),蘇立信(阿達木單抗注射液)之後,信達生物第四個獲得NMPA批准上市的單克隆抗體藥物。也是繼達伯舒之後,第二個由信達生物和禮來製藥共同合作開發上市的單抗藥物。
復星醫藥旗下子公司獲得FDA批准進行新冠藥物臨床試驗。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Fosu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表示,旗下一家子公司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 (FDA)批准,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新藥的臨床試驗。上述子公司Hengenix Biotech Inc.計劃很快在美國開始一期臨床試驗。上述新產品是與三優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之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預計將用於治療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或器官衰竭。
飛利浦宣布KODEX-EPD心臟成像和標測系統在中國正式上市。該系統目前已在全球40個醫療機構安裝使用,用於治療心房顫動等常見心律失常疾病(AF即房顫,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常引起中風等嚴重併發症),並已治療超過1500名患者。升級後的系統在成像和標測性能方面均有提升,其他功能也得到強化,能夠更好地滿足臨床各種心律失常導管消融手術的要求。
大健康產業
西安楊森舉辦世界精神衛生日系列宣傳活動。本次活動上,西安楊森攜手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渡過」抑鬱互助康復社區和華貿中心共同發起「抑鬱症患者關愛計劃」,通過權威臨床專家、患者組織、社區和創新藥企等多方的協作,旨在提高抑鬱症公眾疾病認知,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呼籲全社會對抑鬱症患者提供支持和關愛。
精神健康管理的五項關鍵技術和投資。全球企業增長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預計,2020年全球健康技術公司在精神健康管理領域的投資將近14億美元,其中約75%面向美國市場。支持精神健康管理的五項關鍵技術包括:1.遠程醫療:視頻諮詢在持續的治療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患者參與工具(如行動應用程式、門戶):心理健康應用程式在減輕與抑鬱症和焦慮症相關的症狀方面非常有用。3.數據分析:必須將通過遠程醫療和移動應用解決方案收集的醫療數據轉換分析,以提供定製的預防性護理方法。4.人工智慧:基於AI的聊天機器人可以篩查症狀、提供反饋,並將患者與精神科醫生聯繫以進行諮詢或治療。5.虛擬實境:遊戲化提供了身臨其境的體驗,可提高整體效果和對治療的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