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哈爾濱人記憶中的八區體育場

2020-12-11 冰城時光致

導言:說起哈爾濱市人民體育場,可能有很多人不清楚它的位置,但是要提起「八區體育場」相信老哈爾濱人沒有不知道的,那裡曾經可是哈爾濱人的驕傲。前兩天閒來無事想著已經有好多年沒去八區逛逛了,於是一時興起就準備去八區轉轉。到了之後小編才發現如今的八區體育場早已大變樣了。後來上網查找資料才發現,老八區體育場在去年也就是2019年7月份,就已經拆除重建了。今天小編想跟大家聊聊關於八區體育場的那些事兒。

曾經的主席臺、看臺早在2003年就被專家鑑定為危房,停止接待各項賽事了。後來牆體開裂,鐵架子上也都鏽跡斑斑,漸漸也就沒人去運動了,就連操場上和水泥看臺上也都長滿了1米多高的荒草。

長滿了野草的八區體育場

說起「八區」這個名字,可能外地人聽著有些奇怪,「八區」這個名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在當時以景陽街以西的施工單位,被稱為「第八工程站(段)」,簡稱「八站」,後來又被傳為「八區」,當時這個地段規劃作公園使用,於是就有了八區公園和八區體育場,這個名字就沿用至今。在1953年,在此地召開的全國首屆冰上運動會也讓哈爾濱的八區體育場在全國揚名。為了讓這次運動會圓滿成功,政府特撥專款僅僅用了40天的時間就將「八站公園廣場」改造成了一座能夠容納2萬觀眾的體育場地,不僅如此,只要稍作加工還能讓它成為一個標準的滑冰場。

獲得首屆冰上運動會全能冠軍的林振坤

後來我們看到的八區體育場是在1970年修建的,是當時哈爾濱唯一一個綜合性多功能體育場,主要作用是為市體育局所屬的運動隊提供訓練場地,每年還向哈爾濱中小學、社會團體提供比賽場地等服務。小編曾有幸在學校的組織下在八區體育場參加過一次校運動會。雖然當時那裡沒有現在的塑膠跑道和人工草坪,僅僅是砂石鋪就的場地和用石灰粉刷出來的跑道,但是在當時已經感覺這裡很豪華了。標準的400米賽道在當年可是不多見的。據說,當初的八區體育場每年要接待100多萬人,對於很多哈爾濱人來說這裡都有他們的珍貴回憶。

現如今新建的八區體育場與之前可是大有不同了,在2019年9月30日開始正式對外開放,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賊好看」。如今的八區體育場成為了一座開放式多功能體育場,佔地面積4.1萬平方米,包含了10條100米直道塑膠跑道、8條400米標準環形塑膠跑道、一個人造草坪足球場、一個瀝青混凝土鋪就的停車場等設施。

新體育場主席臺

上面這個主席臺眼熟嗎?眼熟就對了,這座新建的體育場主席臺的設計元素來源於老八區體育場的看臺塔樓,體育場項目的主創設計師說:「八區體育場承載了哈爾濱幾代人的體育記憶和體育夢想,在新建的同時,去延續城市體育的歷史文脈是本次新建設計的首要考量。」

小編看到了這座重新建立的體育場,在旁邊坐著發了好一會兒的呆,又想起年少時在跑道上揮灑汗水、在看臺上搖旗吶喊的少年時光。還記得你和八區體育場的回憶嗎?歡迎留言討論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老哈爾濱人的甜蜜記憶:說說哈爾濱麵包
    雖然後來外僑陸續離哈,但麵包已與這座城市密不可分,影響深遠,成為哈爾濱多元文化遺留下的飲食遺產,大列巴、塞克、槽子麵包、列巴圈等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還是很多哈爾濱人家經常吃的食品,1988年臺灣導演凌風來大陸拍攝的紀錄片《八千裡路雲和月》,其中黑龍江一集中就記錄了街頭哈爾濱人排隊買塞克的畫面。時代變遷,很多哈爾濱傳統食品已不復當年風光,老口味更是成了記憶中的味道。
  • 記憶中的體育場你最喜歡哪一個?
    青島天泰體育場瀋陽五裡河體育場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北京工人體育場記憶最深的是那場比賽
  • 哈爾濱拼車信息發布19-06-20
    說明:此信息來源於哈爾濱拼車超級群(QQ群:85664517)由於部分拼車的朋友在發布信息時沒有留下有效的聯繫方式
  • 五裡河體育場|國足的福地,永恆的記憶
    2008年8月13日,一場奧運男子小組賽在瀋陽奧體中心五裡河體育場舉行。圖/視覺中國瀋陽五裡河體育場曾是中國足球的「福地」。2001年10月7日晚,中國男足在這裡改寫歷史——1比0戰勝阿曼隊後首次晉級世界盃決賽圈。2007年2月12日下午3時,隨著爆破帶來的一聲悶響,黃祖剛和李松華的青春記憶隨著倒塌的五裡河體育場化為煙塵。
  • 舌尖上的哈爾濱,我們記憶中的冰棍!
    ,都會被人說白去一回。1925至1956年間,餐廳幾易主人,他們中有俄國人,德國人,波蘭人,捷克人和中國人,1959年公私合營後改制為國營企業,遷址到現中央大街112號,改名為華梅西餐廳。華梅西餐廳以經營俄式大菜為主,兼營法意式菜系,建築和飲食風格被認為是富有濃鬱特色的哈爾濱文化的主要標誌之一。與北京馬克西姆西餐廳,上海紅房子西餐廳和天津起士林大飯店並稱為中國四大西餐廳。
  • 哈爾濱紅腸簡史 說一說哈爾濱的紅腸往事
    因香腸呈棗紅色,故又稱紅腸,更因產地在哈爾濱,更多人叫它哈爾濱紅腸。中間的人是俄羅斯技師,左側的中國工人在用機器灌腸,而右側的中國工人則在為一長串灌制好的腸身上繫繩子,它們就變成一節一節的「紅腸」了。之所以「紅腸」用引號,因為自中東鐵路修建歐式灌腸傳入哈爾濱,一直到1960年代初,「紅腸」都叫「裡道斯」。
  • 記憶| 泰達足球場、河東體育場都要回來了!
    河東體育場新年伊始,由中冶天工承建的河東體育場提升改造工程各訓練場館精裝修全面展開,整體工程計劃今年投用。改建體育場看臺建築面積6948.66平方米,綜合訓練館建築面積11668.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8949.72平方米,地下面積2718.88平方米。旁邊配套的河東區體育館建成後,也可容納300-400人同時觀看籃球、羽毛球等賽事。規劃圖上透露,新體育場與體育館融為一體,外形時尚大方充滿律動感。
  • 探尋伍佑古韻,重拾鹽城記憶
    適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授牌,鹽城著力打造國際旅遊城市之際,日前,鹽城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探尋老城文化,注新鹽城文旅」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師生一行踏上「古鎮伍佑之旅」,進一步了解古鎮特色,探索鹽城歷史文化記憶。伍佑古鎮位於鹽城市鹽南新高區,是鹽城市區保存較為完好的千年古鎮。
  • NBA球星埃文·特納空降哈爾濱萊飛躍麗江路嘻哈籃球館!寧盟種子籃球訓練營圓滿結束!
    萊飛躍道裡旗艦店群力麗江路1899號萊飛躍-哈體院訓練基地南崗區大成街1號萊飛躍-湃森籃球基地香坊區結構街1號群力會館群力第七大道哈爾濱工程大學體育館南崗區南通大街145號省體工隊訓練基地和平路73號(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對面)哈爾濱八區體育館道外區八區街24號哈爾濱工業大學體育館南崗區西大直街92號東北林業大學體育館
  • 80年代兆麟公園老照片 這裡有哈爾濱人的青春記憶 更是冰燈發源地
    在哈爾濱地段街與尚志大街之間有一條南北平行的街道,原名水道街。後為了紀念1946年遭特務殺害的李兆麟將軍,改名為兆麟大街。兆麟大街的北邊與森林街相交的地方前面有承載了許多哈爾濱人記憶的兆麟公園。兆麟公園前的街道風光。
  • 新中國體育光榮記憶歷久彌新 工人體育場實施保護性改造復建
    工體改造後效果圖近日,北京工人體育場正式啟動保護性改造復建。改造後,工人體育場將由綜合性體育場轉變為一座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專業足球場。動工牽動首都市民情感今年夏天,已經啟動施工的工體照片刷遍了北京人的朋友圈,對工體懷有情愫的北京市民心中五味雜陳,因為這座體育館承載了他們太多的情感。工人體育場由原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1959年建成投入使用。
  • 「城市記憶」很少有人知道哈爾濱人熟悉的照片拍攝者
    阿布拉姆斯基在哈爾濱令人吃驚的是,作為囚徒,阿布拉姆斯基在生與死的的邊界,在被羈押期間,手持他自己在「關押營」中造出來的相機,將逝去的那個時代的苦難記憶殘餘記錄了下來。弗拉基米爾·阿布拉姆斯基1939年獲哈爾濱花樣滑冰冠軍家庭檔案中還保存著由滿洲國俄羅斯移民事務局三處出具的文件,當中記載著:「阿布拉姆斯基·弗拉基米爾·帕夫洛維奇,生於基輔,俄羅斯人,信仰東正教,1922年移民。
  • 國圖舉辦甲骨文記憶展 探尋古文字的秘密
    一進入北京國家圖書館甲骨文記憶展廳,古樸的布置和光影就讓我們瞬間步入了那個遙遠的時代,仿佛可以通過展廳還原的甲骨佔卜場景與古人進行思想的對話。近日,國家典籍博物館年度大展——甲骨文記憶展覽舉辦,帶你一探甲骨文的秘密。
  • 【城市記憶】哈爾濱國際冰雪節
    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在1983年10月提出舉辦節慶的建議,正式啟動首屆冰雪節是在1985年1月5日,此後每年從1月5日開始都舉行為期一個月左右的哈爾濱冰雪節。自1985年開始舉辦,2001年,冰雪節與黑龍江國際滑雪節合併,正式更名為「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到2020年哈爾濱冰雪節已經舉辦了36屆。從開始以冰雕藝術及文化體育活動為主,經過30多年的運營發展,已經成為集合了100多項活動的綜合性節慶。其發展規模及速度十分可觀,也成為中國冬季節慶活動的典範。
  • 蒼南規劃濱海「一線一帶八區」
    而據蒼南旅遊局的統計,蒼南旅遊主打的「山海旅遊」中,以玉蒼山為主的「山」的遊客數量、旅遊收入這3年內都很平穩,為翻番立下頭功的無疑就是迅速火爆的沙灘、風情漁村及濱海的其他旅遊點。今年年初,蒼南縣旅遊局著手籌備《蒼南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及三年行動計劃》,將濱海旅遊規劃融入蒼南旅遊的整體發展,在整體區域的統一規劃中進行開發,並於不久前啟動了這個規劃。根據規劃思路,以「一線一帶八區」的總體布局為主要內容,其中的一帶為金鄉-大漁-赤溪-馬站漁寮環海路旅遊景觀帶, 「八區」中的兩區為金鄉濱海衛城文化旅遊區塊和馬站濱海生態-綠能小鎮旅遊區塊。
  • 機場巴士江北萬達線暫停 哈爾濱機場巴士最新乘坐攻略請看這裡...
    【交通動態】機場巴士江北萬達線暫停 哈爾濱機場巴士最新乘坐攻略請看這裡!龍頭新聞訊 17日,記者從哈爾濱機場獲悉,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需要,17日起,對機場巴士部分線路運行時刻做出調整。
  • 《夜幕下的哈爾濱》發生地 探索這所百年名校的秘密
    如今,哈爾濱的兆麟街是一條商家雲集、繁華熱鬧的街道。然而,這裡坐落的一所學校卻「鬧中取靜」,典雅莊重的歐式校舍悠然地佇立在高樓掩映間,見證著曾被譽為哈爾濱「黃埔軍校」的這所學校的百年發展歷程。其中,山東人來得最多,同鄉會成立得也最早,闖關東來哈爾濱的山東人被當地人稱為魯人,故他們的同鄉會取名『魯人同鄉會』(後改名『山東旅哈同鄉會』),首任會長張萬川。『魯人同鄉會』十分關注子女教育問題,張萬川等人提議建立學校,1912年8月15日,哈埠山東商紳集資創辦的『山東旅哈學校』(又稱『魯人旅哈學校』,是哈一中前身)開始招生,11月1日開學,張萬川任學校董事長。校址在道裏區買賣街雙合盛廠房內。」
  • 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中俄文化碰撞中,產生的藝術結晶
    聖索菲亞大教堂在百年歷史中,見證了哈爾濱的近代發展,教堂的鐘聲至今仍舊迴蕩在哈爾濱人的心中。如今,走在哈爾濱的商場、車站等公共場所,到處可以看到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照片,仿佛它已經成為了哈爾濱的象徵,令中俄文化的交流一直保持著鮮活度。
  • 大田灣體育場,全面修繕啟動了
    這裡,曾是新中國第一座甲級體育場,這裡,曾創造了新中國第一個百米世界紀錄,這裡,曾見證了重慶足球奪得的第一個冠軍,這裡,是幾代重慶人的青春記憶,這裡的每一個坐椅,都見證了許多重慶人的笑與淚,悲與喜,那條跑道,那個草坪,鐫刻了足跡,留下了故事,這就是重慶大田灣體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