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女變身「中國花布大王」

2021-01-07 全球紡織網
農家女變身「中國花布大王」

2012-02-20 14:24:16 來源:網上輕紡城

從一個擺地攤的農家女到「中國花布大王」,全國人大代表、江蘇亞萍集團董事長陸亞萍是中國夢的實踐者之一。她曾受到胡錦濤總書記3次接見,先後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十大女傑,蟬聯兩屆中國十大經濟女性年度人物,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改革開放30年十大女性新聞人物等光榮稱號。

一把剪刀一把尺「起家」

農家出身的陸亞萍從小就是個孝順女,在兄妹六人中排行老四,從小過著清苦的生活。父母親雖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但很有見識,在含辛茹苦把子女撫養成人的同時,也教會他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事。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陸亞萍高中畢業後就回家務農,挑泥、填溝,什麼苦活累活都幹過。

那時的陸亞萍總想賺點錢貼補家用,首先想到的是學做裁縫,可當時拜個師傅要交100元,這對她而言是個天文數字。但她並沒有因此退縮,而是花7角錢買了一本書進行自學。

白天參加勞動,晚上挑燈夜戰,用舊報紙當布料學裁剪。就這樣,憑著一把剪刀、一把尺和一臺縫紉機,陸亞萍開始了新的人生之路。

改革開放的春風復甦了中國大地,也為一心想通過奮鬥改變自己命運的陸亞萍帶來了機遇和希望。1982年,陸亞萍一邊走鄉串戶推銷服裝,一邊留心市場行情。她發現兒童服裝需求量很大,但市場上品種很少、貨源短缺,便大膽辭去原先所在廠裡的工作,聘請十幾名縫紉工,在家裡辦起了童裝廠,走上了坎坷而又充滿希望的創業之路。

從「亞萍服飾」到中國花布大王

1995年,陸亞萍看中了發展潛力較大的浙江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開始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轉折。她把自己十幾年的辛苦積蓄都拿了出來,租了門市,買了住房、倉庫等,以自己的名字註冊了公司,專門生產經營「亞萍」牌精品麻印花服裝布料。

創辦了自己的企業、註冊了自己的品牌後,陸亞萍如虎添翼,在強手如林、競爭激烈的中國輕紡城佔據了一席之地。她自學了印、紡、染等知識,依據自己在服裝市場多年磨練的經驗,覺察到花型是布料的「行情預報」,誰擁有最新的花型,誰就能搶佔先機。她親自動手進行花型設計,開始幾天一個,後來一天一個,再後來一天幾個,到現在已累計設計出1.7萬餘個,還專門設立了一個花布展覽中心。

在浙江柯橋創業成功之後,陸亞萍把家鄉南通當做人生奮鬥的第二舞臺。2005年,她把發展的觸角延伸到了家紡產業,在南通投資2億元,建起佔地50餘畝、擁有2.3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的南通亞萍家紡有限公司。

亞萍家紡在很短時間內在全國打響,遠銷國外,產品供不應求。亞萍家紡全國連鎖直營店、專賣店、批發點有500餘家。

家紡城與知產保護城的共生關係

2008年是陸亞萍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年。這一年,她光榮地當選了全國人大代表。

當上人大代表後,陸亞萍十分關注法院的各項建設,經常抽出時間到法院旁聽庭審、與法官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南通家紡市場的前身是農工貿產品集散地。近年來,南通家用紡織民營經濟異軍突起,隨著市場的拓展,花型設計的經濟效益不斷攀升,暢銷花型的市場產值每年都在數百萬元以上,由此帶來的擅自複製、剽竊他人花型設計等侵權行為也十分嚴重,制約了企業向更高層次的發展。

為此,陸亞萍結合自己在家紡市場多年磨練的經驗,向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法官詳細介紹了花型設計盜版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及特點。在此基礎上,南通中院形成了《關於印花布花型設計版權保護的調查與思考》調研報告,並制定了《床上用品花型設計著作權糾紛案件審理規範三十條》,就侵權認定、證據採信、責任承擔等事項作出了具體規定,增強了此類案件審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不少家紡企業智慧財產權意識淡薄,陸亞萍建議,法院組織審判庭走進家紡市場進行巡迴審理,讓更多的公眾有機會旁聽智慧財產權案件的庭審。還可以通過在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上公布典型案例等多種方式進行智慧財產權法律知識的宣傳,提升公眾的智慧財產權意識。

在一次座談會上,陸亞萍得知法院受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數量成倍增長,而法院現有智慧財產權審判人員數量相對不足,知識結構、綜合素質與司法需求尚有一定差距的情況。她建議,可採取聘請相關專家的方式解決智慧財產權案件中技術事實認定難的問題。

在陸亞萍的提議下,2010年5月,南通中院建立了全市智慧財產權審判技術專家庫,首次聘請17位技術專家。法院審理智慧財產權案件時如涉及各類專業技術問題,這些專家將受邀發表諮詢意見。

在陸亞萍的呼籲和大力支持下,2008年4月,南通市通州區法院在家紡市場成立了全國首家智慧財產權巡迴審判庭,制定了《涉家紡智慧財產權案件快速處理辦法》,對外承諾「1小時反應制」:即侵權人在本地的,在5分鐘內啟動審查程序,15分鐘內完成立案,20分鐘內製作成裁定書,1小時內趕到保全現場。

截至目前,巡迴審判庭共受理案件380件,審結355件,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1000餘萬元,平均辦案周期僅為26天,有效實現了智慧財產權案件快調、快判、快結。

南通由此走出了一條以家紡版權司法保護為龍頭的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體系。2011年底,南通通過國家智慧財產權工作示範城市驗收。

南通的家紡產業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產銷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去年成交額達630億元,產品出口歐、美、日、韓、東南亞等50餘個國家和地區,與美國紐約第五大道家紡成品交易市場和德國法蘭克福家紡花型設計交易市場並稱為「世界三大家用紡織品交易中心」。(人民法院報)

相關焦點

  • 「中國花布女王」陸亞萍:東方創業神話
    「中國花布女王」陸亞萍:東方創業神話 2013-05-13 09:02:54 來源:中國品牌服裝網 核心提示:「我就是中國花布大王陸亞萍。
  • 【南通•人物】花布大王陸亞萍:風霜雪雨鑄就的堅韌
    從練攤農家女到「中國花布大王」一把艱辛堅韌的剪子,剪出闖業創業新天地從一個練攤農家女到「中國花布大王」,到一家總資產100多億元的現代多元產業企業集團掌門人,再到一個積極參與社會建設的和諧大使,您的創業歷程、轉型軌跡,已成為中國婦女創業長河中精彩的浪花和樣本,能否分享您「一把剪子剪出闖業創業新天地」的特殊經歷?
  • 肅寧農家女變身「網絡主播」,火了!
    農家女變身「網絡主播」 來源:滄州日報 手機變成了「新農具」,直播變成了「新農活」。肅寧縣著力於將傳統針紡服裝、魚竿漁具、民族樂器等特色產業與電商產業對接融合,形成相互促進、創新發展的「新業態」,手機更是成了一些農家女的「新農具」,讓農家女變身「網絡主播」,實現致富奔小康。 在河北留善寺鎮西乾泊村的一個直播間內,主播郭隨正站在幾部手機前,利用多個電商平臺直播銷售魚竿漁具。
  • 喜看萬名農家女變身「主播」
    喜看萬名農家女變身「主播」本報評論員 李聖哲魚竿漁具產業是肅寧縣傳統特色產業之一,為了拓寬銷售渠道,肅寧縣漁具行業從業人員開辦網店5500多家,近萬名農家女轉身變成了「主播」。其實,衛亞靜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肅寧縣現在有上萬名農家女變身成「主播」淘金。這一切都是因為,這裡的土壤適合夢想的種子生根發芽,這裡正隨著電商的普及發生著令人欣喜的蝶變。衛亞靜直播銷售的是魚竿漁具,魚竿漁具產業是肅寧縣傳統特色產業之一。所謂「傳統」,一般都會面臨「新興」的挑戰,肅寧縣的傳統產業也不例外。
  • 「中國花布大王」陸亞萍:親力親為的愉悅【圖】
    「中國花布大王」陸亞萍:親力親為的愉悅【圖】 2013-08-12 13:57:34 來源:網上輕紡城 多次在不同場合見過陸亞萍,漂亮、大方、幹練的她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中國藍印花布
    中國藍印花布圖文|古典新風尚編輯|易向Han folk traditional craft藍印花布是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的工藝印染品,宋代稱為藥斑布,明代稱為澆花布,傳說為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區)一歸姓者發明。
  • 長春市九臺區:農家女就地變身產業工人
    長春市九臺區:農家女就地變身產業工人 2020-06-08 1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藍•藍印花布
    ——詩經·小雅·採綠 藍印花布是中國特有的手工印染品,源於秦漢,明清之際已廣泛流傳於民間。廣義的印花布是指蠟染,扎染,夾染和灰染染出的藍白相間的花布,現在一般說的藍印花布是指選用植物藍草為染色原料,採用黃豆粉和石灰粉用染漿,雕刻鏤空紙板為染板,用漏印染色而得來的藍白雙色花布。
  • 花布面料圖片 花布面料窗簾批發價格
    花布面料圖片 花布面料窗簾批發價格 2017-03-13 16:14:18 來源:全球紡織網 花布面料上面的印花是從中國古代就有的,印花布是一種很有技術含量的加工工藝,它是用坯布印花紙經過高溫印染加工而成
  • 玩遍上海:日本人收集出來的中國藍印花布館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是中國藍印花布館,記得有一年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訓練中有一文深深的打動了我,那就是王全集的藍白風情。多少年了,這張現代文閱讀試卷一直珍藏至今。今天要寫博文,重又翻開試卷再次閱讀,還是那麼喜歡他。我忽然聽見一種呼喚。親切,又有些遙遠。
  • 南通藍印花布「風光」臺灣
    「沒想到,臺灣的朋友對我們南通的藍印花布藝術這麼感興趣!」昨天,剛剛參加完在臺灣舉行的「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和「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交流活動的南通藍印花布傳承人吳元新回到通城,說起這一個月裡在臺灣的經歷,他連連感慨。    此次臺灣之行的文化交流,從11月23日至12月23日,分別在臺灣的臺北和臺中進行。
  • 南通藍印花布「風光」我國臺灣
    南通藍印花布「風光」我國臺灣 2010-05-26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本報訊 「沒想到,臺灣的朋友對我們南通的藍印花布藝術這麼感興趣
  • 傳統工藝:高密藍印花布
    又有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們把布晾在樹枝上曬乾時不小心被風吹到了地上,地上正好有一堆蓼藍草,它裡面有一種成分叫靛藍,可以把布染成藍色,等他們發現這塊布的時候,黃布已變成了一塊花布,青一塊、藍一塊的,他們想這奧秘肯定在這個草上,此後,兩人又經過多次研究,終於把布染成了藍布,梅葛兩位先生也就成為藍印花布的祖師爺。
  • 我在南疆丨伽師瓜王變身西梅大王
    我在南疆丨伽師瓜王變身西梅大王 2020-11-04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蕾絲與花布
    於是,我將一節節蕾絲花邊與花棉布交於做縫紉的大姐,請她為我的花布鑲邊。剛開始,沒考慮到布料與花邊的縮水性,新做好的桌布確實很漂亮,但洗過一次後,花邊縮水性大於布料,導致花布起皺。後來汲取教訓,縫紉之前,先浸泡一夜,在洗衣機裡亂攪一番,晾乾,最後才縫紉鑲邊,避免了起皺的局面。獨自在家時分,琢磨怎麼好好打理餐廳。尋思選擇一張鮮豔的餐桌布,點亮不大的空間。
  • 東北大花布的作者,是阿拉上海寧|大象公會
    時尚「妖風」吹過,掀起了人們的陳年記憶:舊床單、舊被罩、舊棉襖……而近年在熒幕舞臺上頻頻以鄉土形象示人的東北地區,天然親和這種花布,於是便有「東北大花布」之稱。▍趙本山把二人轉和花布帶向了全國「東北大花布」從何而來?網上流傳最廣的說法稱,1952 年蘇聯花布產能過剩,中國為增進中蘇友誼,進口一批推銷民間。
  • 《藍印花布魚紋藝術展》在通舉辦
    徐培欽昨天上午,由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藍印花布魚紋藝術展》在市文藝之家舉辦,壁掛、桌旗、靠墊、圍巾等100個藍印花布傳統魚紋圖案展示了千變萬化、活潑多樣的藍印花布裝飾魚紋在現代家居裝飾的活態傳承。下午,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項目、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項目《傳統魚紋在手工印染現代家居裝飾中的應用設計》結項評審會召開。
  • 「為國爭輝南通人」吳元新:帶著藍印花布走向世界
    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染織藝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南通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吳元新從小生活在祖母紡紗、母親織布、父親染色的氛圍中。中學畢業後進入印染廠工作,從染布、刻版開始學習,設計製作的藍印花布新紋樣很早便得到了日本客商的認可。
  • 南通藍印花布的歷史演變
    南通藍印花布的歷史演變 2017-07-04 10:42:25 來源:全球紡織網 南通藍印花布的歷史演變?藍印花布是一種曾廣泛流行於江南民間的古老手工印花織物。
  • 農家女金種子抗疫故事十|我還年輕,我要做更多農家女的事業
    當了婦女主任以後,尤其是結識農家女以後,她就更加熱愛自己選擇的婦女發展事業。我家就是村裡婦女活動的陣地從「婦女健康支持小組」到「農家女書社」到「居家養老服務社」再到「婦女手工業服務站」,李桂民家的門頭上,從來就沒少過這些與婦女活動有關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