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究竟都說了什麼?

2020-12-11 上官賀拔
馬克思、恩格斯像

《資本論》一共四卷,前一卷主要研究資本的生產過程(資本的直接生產過程),從「商品和貨幣」講起,以論述過程「資本的原始積累」結束,「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就是資本主義必然滅亡,這是社會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資本論》珍藏本

第二卷主要研究資本的流通過程,抽象出剩餘價值如何實現以及此過程中各個生產部門間資本的相互關係。從「資本形態變化及其循環」講起,「資本增殖主要通過資本循環來實現」;以「積累和擴大再生產」結尾。闡明資本主義積累的實質就是在擴大再生產過程中,資本家不斷利用無償佔有剩餘價值來擴大資本的規模,加強對工人的剝削,以便繼續榨取更多剩餘價值。

第三卷論述資本生產的總過程,主要揭示和闡明資本運動過程作為整體考察時所產生的各種具體形式。從「剩餘價值和剩餘價值率」講起,以「各種收入及其源泉」結尾;「階級是在生產關係中處於不同地位的人群的集團,其中一個集團佔有生產資料,因而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就階級的實質而言,它是一個經濟範疇,就馬克思的理論來講,階級又屬於歷史範疇。也就是說,階級的存在僅僅與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

此「剩餘價值」非彼「剩餘價值」

前三卷被馬克思稱為理論部分,而把第四卷稱為歷史批判部分。事實上,這個所謂的第四卷是通常以《剩餘價值理論》作為書名的,所以一般來講的《資本論》就是指的其前三卷。

卡爾 馬克思,是一個猶太裔的德國人,生於1818年,是偉大的政治經濟學家、哲學家、社會活動家、革命理論家。1867年9月,馬克思親自撰寫的《資本論》第一卷問世並出版。1883馬克思去世,之後,《資本論》第二、第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資本論》新版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開創了一套新的思想體系。研究方法主要淵源至德國哲學、早期社會主義理論及政治經濟學。這部書就是1859年馬克思發表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續篇。以英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關於這一點馬克思講「迄今為止,這種生產方式的典型地點就是英國。因此,我們在理論闡述上主要以英國為例。」1867年7月,「以幾星期前發表的藍皮書《就工業和工聯問題同女王陛下駐外使團的信函往來》為例,英國女王使節在藍皮書中坦率地說:在德國、在法國、在歐洲大陸的一切文明國家,他們對現有勞資關係的變革已經同英國一樣明顯,一樣不可避免。」,也就是說,《資本論》所揭示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不只適用於英國,而是適用於所有資本主義國家。

英國工業革命

作為對《資本論》的回應,18世紀英國學者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國富論》和《資本論》在基本理論上相互對立,但在具體論述上也有不少共鳴。譬如、「商品價值的二重性理論」、「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理論」、「貨幣起源」等等。這兩本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大政治經濟學巨著,可以進行比較閱讀,以增強理解。

亞當 斯密

馬克思當年撰寫資本論時翻閱了大量的典籍,整理出了數百本讀書筆記,花費了四十年時間,可以說嘔心瀝血,兀兀窮年。據傳說,其抽過的雪茄、喝過的咖啡就花費巨大,甚至《資本論》的稿費居然付不起。呵呵,是不是讓人不禁想起創作《平凡世界》的路遙,在《平凡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後的窘況來。

路遙《平凡的世界》

「自地球上有資本家和工人以來,還沒有一本書像《資本論》這樣,對勞動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資本和勞動的關係,是我們整個現代社會體系得以旋轉的軸心。這種關係在這裡第一次作了科學地說明,而這種說明之透徹和精闢,只有一個人能夠做到,這個人就是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點,將現代社會關係的全部領域一覽無餘。」

的確如此,恩格斯對《資本論》的評價,恰如其分。

脫貧

雖然現在較之馬克思所處年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滄海桑田」之嘆,但《資本論》作為寶貴的歷史文獻,其意義從來不容貶低。從根本上講,《資本論》並不是一部講如何「脫貧」或「扶貧」的窮人致富寶典,從字裡行間也看不出有什麼可以輕易獲取財富的密碼和訣竅;這部書只是從根本上回答了窮人為甚麼」窮「?而富人為什麼」富「?提供了認識經濟社會的基本科學方法論,為認識經濟現象及其內在本質提供了思路。可以說是一本工具書,有益於洞悉財富的奧秘。

此文為上官賀拔原創,希望您喜歡並給予關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經濟學家對《資本論》冷眼相待,而工人們卻爭相傳閱?
    《資本論》是政治經濟學著作中的另類,就連許多經濟學家都承認,這本書過於抽象,顯得晦澀難懂。經濟學家們常將馬克思的《資本論》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進行比較,說它們都是「把堆積如山的實際材料總結為幾點概括性的、彼此緊相聯繫的思想。」雖然篇幅巨大,但內容空洞,缺乏新意。
  • 莊忠正:《資本論》的「科學性」
    內容摘要:如何理解《資本論》 的「科學性」則需要深入研究和闡釋。 關鍵詞:政治經濟學;科學性;馬克思;形上學;實證主義 作者簡介:   關於《資本論》的解讀,存在諸多模式,但它們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一個重要問題,即「《資本論》是否具有科學性」。很顯然,作為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之一,《資本論》具有「科學性」。
  • 如果不是發生了這件事,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讀《資本論》
    (2) 一向迴避政治、討厭歷史的我不再糾結這些問題了(3) 如果不是這個活動,我這一輩子可能都不會想到要去讀《資本論》(4) 知道了很多一般人不會告訴你的事情(5) 真是茅塞頓開撥雲見日啊(6) 老娘《資本論》都扛下來了,難道說職稱考試的出卷者們能比老馬更牛掰嗎?
  • 別提什麼資本論!蘇寧冠軍實至名歸,點球沒判+7分鐘超長補時
    第一種是來自恆大球迷方面的「只要不是上港和國安,恆大和蘇寧誰奪冠都能接受」;第二種聲音就是所謂的「資本論」。至於什麼資本論,相信大家都清楚,我也不好意思明說。在蘇寧成功淘汰掉恆大後,「資本論」的聲音好像更多了!
  • 《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是誰?
    鹹豐三年(1853年),針對肅順等請添鑄「當百、當五百、當千」大錢的建議(所謂鑄大錢,指鑄造錢體和重量都有所增加,而錢幣面額價值則增加得更多的貨幣,這使得銅錢的名義價值遠遠超過本身金屬材料的價值。),上《論行大錢折》,嚴加批駁,指出:「官能定錢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
  • 《資本論》:憑什麼說資本家剝削了勞動者?
    例如威廉·配第認為剩餘價值只存在兩種形態:地租和利息;洛克認為利息(剩餘價值)是一種政治發明,產生於所有權;休謨把地租視為剩餘價值的根本形態;重農主義者說只有農業勞動才能產生剩餘價值;亞當·斯密超越重農主義的理論,在他看來,地租、利潤和利息,都是剩餘價值的不同形態。
  • 「商品拜物教」是什麼意思?馬克思《資本論》揭商品背後的秘密
    自《資本論》卷一出版以來,第一章〈商品〉一直惹來熱議。從馬克思和恩格斯有關編輯《資本論》的書信討論所見,作者本人也承認這一章的複雜性,擔心工人階級難以消化。美國學者羅伯特聲稱此章晦澀地叫他一度卻步。阿圖塞則建議學生先不要讀第一章,待研讀好三大卷《資本論》後,方可回頭細看,免得被黑格爾式文體損害腦筋。
  • 《資本論》中的自然歷史觀及其對政治倫理的批判
    在此前提下,對特定馬克思主義文本進行政治哲學的辨析是目前較為有效的理論途徑之一,而反覆審視《資本論》中的政治哲學樣態則是回應當代論爭的重要起點,關於《資本論》中自然歷史觀的界說則是起點的起點。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不僅呼喚人們立足於唯物史觀,而且預示了基於唯物史觀的政治哲學的可能性。
  • 《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在中國的早期翻譯與傳播
    這一時期對《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的翻譯、介紹、研究,往往都是零碎的、片段式的,甚至還有曲解和謬誤。但這些譯介啟發了民智,開拓了廣大知識分子的視野。初燃:五四運動前後對《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的譯介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推翻了資產階級統治,建立了工農蘇維埃政權。
  • 讀《資本論》:資本如何剝削剩餘價值?
    不變資本,說的是在資本增值的過程中,購買來的原材料、輔助材料、以及工具設備等,這部分內容本身不會增值,只是在具體的勞動生產中,將其價值轉移到了新產品中去了。因為生產資料的性質不同,其價值轉移的方式也不相同,比如廠房、機器等價值是在多次生產中逐漸完成轉移的。原材料、燃料、輔料等價值是在一次生產過程中完成轉移的。
  • 李義平:《資本論》寫作為構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1月18日電 (謝磊 曹淼)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舉辦第六講,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經濟學院教授李義平做客講堂,以「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為主題,導讀《資本論
  • 青龍湖資本論:萬科翡翠西湖·雲廬,北京城區最後的湖居大盤
    --凱文凱利全球最頂級的預言大師凱文凱利,在解讀資本升值內涵時說:「下雨時每一滴水會如何進入到山谷,這個路線是肯定無從了解的。但是你一定知道方向——因為有重力,所以必然向下。類似於必然發生的「重力」,商業趨勢也是必然的,總體趨勢一定能夠預知。」樓市資本論認為,能發現別人還沒有意識到的趨勢,才是實現人生躍進的開端。但多數現實是,我們總被「迷霧」遮住了眼睛。
  • 邢臺資本論:撤三縣並市區大擴容,令石家莊顫抖
    從地圖上看,圍繞北京天津展開,樓市資本論將河北大致劃分為兩大圈層。廊坊、唐山劃入第一圈層,秦皇島、張家口、石家莊、邢臺等地則可化為第二圈層。 樓市資本論認為,這將使邢臺市的城區面積暴漲,市轄區將由兩個變成四個,人口也將暴增超過百萬人。邢臺崛起正當時! 前有唐山壓陣,後有邢臺崛起成為河北又一大強增長極。樓市資本論認為,這多少讓石家莊顫抖! 【二】撤縣並市,邢臺城區擴張11倍 6月2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河北省調整邢臺市部分行政區劃。
  • 只定製不複製,陽光城檀系的品質之道|樓市資本論
    陽光城的檀系產品,每一個細節都滲透著品質生活的日常點滴,為高端人群提供了新一種超越純粹居住功能的生活方式。這個系列,無論是配套還是產品,在區域內都有發言權。【二】風行全國,檀系驚豔城市封面戰檀系,作為高端產品中的佼佼者,一開始便以驚豔姿態,站上房地產後千億時代的產品力競技場,助力陽光城攻城掠地,拓展布局,完成了從百億到千億的極速跨越。
  • 廈門大學籌建王亞南紀念館,他在中國最早翻譯了《資本論》
    廈門大學籌建王亞南紀念館,他在中國最早翻譯了《資本論》 2020-07-14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讀《資本論》: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
    #資本論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他們都不佔有商品的交換價值,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對立的關係。生產者的根本目的在於對價值的佔有,為了獲得價值,他必須生產自己不需要,用不上的商品,並把這種商品的使用價值「讓渡」出去,從而使得消費者通過使用商品,來佔有其使用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商品的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是統一的關係。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資本論》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其高度重視社會再生產過程,把國民經濟視為「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者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的有機循環系統。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於社會再生產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 產品主義者的勝利,上坤地產開闢價值上上籤|樓市資本論
    樓市資本論認為,上坤地產能夠在最艱難的資本環境下突出重圍,離不開其對「為宜居而來」企業定位的堅定遵循,離不開其對產品價值的不斷探索,離不開其11年持續的精研產品。也因此,上坤地產被稱為地產界的「品質專家」。無疑,上坤地產獲得資本市場認可,也代表著產品主義者的戰略勝利,踐行了房地產行業除了單一的土地、資本之外的仍有第三條發展之路。不得不說,這是一道上上籤。
  • 世界哲學史丨施杜裡希:資本論
    他把他的研究結果寫進了《資本論》。我們在這裡不可能細緻地討論他這部內容廣博且比較艱澀難懂的著作中關於國民經濟學的細節。我們在這裡只想指出,馬克思是如何將他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運用到資本主義的社會秩序中去的。
  • 沈醉回憶:戰犯買《資本論》是裝門面,陳長捷卻讀得認真 還寫批語
    沈醉回憶:戰犯買《資本論》是裝門面,陳長捷卻讀得認真,還寫批語《資本論》是馬克思的一本大部頭著作,它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作為基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規律,且橫跨經濟、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