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朱婷:讓孩子動起來,對「家長看手機」說「不」

2020-12-23 凌晨媽媽育兒

文|全文共209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我們小區有位媽媽說,兩歲的兒子每天除了擺弄樂高,就是坐著看電視,她也就在旁邊刷手機,每天「機械式」帶娃,感覺挺沒意思,但不知道怎麼改變。是啊,現在的孩子,每天除了寫作業就是玩遊戲,運動項目少得可憐。

土耳其親子體育氛圍帶來的思考

說起來朱婷,喜歡體育的人們應該不陌生,她是蟬聯世界盃MVP的第一人,裡約奧運會冠軍,拿過的獎項不勝枚舉。在她效力土耳其女排聯賽時,那裡人們的親子體育氛圍,讓她記憶深刻。

她說,在國外運動員公寓附近的公園空地上,家長帶著孩子們,用一個足球、一個排球,就能玩上大半天。

她還說,國內女排的訓練館和附近場館,經常有家長帶著孩子專程來練習體育。孩子在裡面練習,家長則在外面玩手機,有些甚至坐在旁邊監督,甚至比教練還激動,直接上手去指導,最後往往是大人著急得不行,孩子哇哇哭,不歡而散。

這樣真的能培養好孩子的體育愛好嗎?

確實如此,我也有國外的朋友,他們說,自己的孩子在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就跟家長、兄弟姐妹或者是小區的小夥伴一起玩耍。他們從小就擅長好幾種運動項目,最後因為喜歡或特別擅長某個項目,最後投入到更專業的訓練中。

朱婷是因為初中階段個子已經1.73m才去打排球,而國外的孩子們,從小受到體育活動的薰陶,也許身高上不一定比得上,專業訓練時間沒那麼長,但接觸體育的機會多,接觸面也更廣。所以他們在球場上的移動能力、判斷能力、靈敏度等,都顯得比我們國家的運動員要好。這也和國內青少年能接觸的運動項目有關,種類少,時間晚,基礎素質相對較弱等等。

讓孩子動起來,家長別刷手機了

我曾經進修過早期教育的系統課程,教材中明確指出,學齡前兒童每日戶外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

而我們現在的孩子,和現在的幼兒園,真的很少能達到。而且你會發現,國內兒童和青少年身體素質依然不容樂觀,肥胖率、近 視率逐漸增加。

文章開頭的那位媽媽,刷手機帶娃,應該是很典型的現代家庭教育問題了。我經常會聽到有家長說,自己帶娃,玩手機兩不耽誤。聽起來是不是挺悲涼的?

其實,從幼兒開始,體育項目就應增加,營造幼兒體育教育的環境和氛圍。哪怕只是帶孩子打打羽毛球、玩跳繩、踢足球等,都是可以的。還可以有一些跳格子等專注力訓練的運動項目,也能增強孩子的體質,提升體育學習興趣。在家就能帶孩子玩,也不需要太複雜的道具和多麼寬闊的場地,就能進行了。

家長邊玩手機,邊帶孩子,和沒有家長區別不大,這樣帶孩子,養育的也只能是呆滯、愛玩手機、看電視的娃兒,不要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了,光身體健康就很堪憂。家長扔下手機,跟孩子一起走出去,動起來,才能更好地推動體育教育。

下面按年齡推薦適合孩子的體育項目:

1、3~6歲的孩子:跳舞、跳遠、攀爬、跳繩等,孩子也可以用手接籃球、踢毽子、單腿跳等運動,鍛鍊孩子走、跳的平衡力、柔韌性等。

2、7~12歲的孩子:以跑步、遊泳為主,還可以有一些簡單的對抗項目,比如跆拳道、擊劍練習、啞鈴操、輪滑、打羽毛球、桌球等。

3、13~17歲的孩子:可以嘗試器械練習,比如跆拳道、足球、籃球、排球、騎自行車、滑雪等。

Ps:孩子進行體育鍛鍊,能增強力量感,也能促進肌肉體積的增長。我家哥哥從7歲開始學習跆拳道,每周都會去,現在不僅已經是紅帶學員,而且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了。

凌晨媽媽來叨叨:

看了這麼多運動項目,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帶孩子參加了?其實,運動是隨時隨地,每天都可以進行的,運動過程中,既能鍛鍊身體,還能增進親子關係,以體育遊戲為契機,還能讓家庭成員養成運動習慣,並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進行形成良好的體育文化。今天,你帶孩子運動了嗎?丟下手機,跟孩子一起動起來哦!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讓作文更高級的秘密,都在詩詞中,用思維導圖獲得「詩詞思維」

相關連結二:孩子在哭也許不是無理取鬧,用更合適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鬧!

相關連結三:闢謠:孩子哭鬧採用「冷處理」?三種方法處理孩子情緒「崩潰」

相關焦點

  • 何為女排精神?這4句話,家長務必說給孩子聽
    4句話講給孩子聽,讓這感動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成為孩子成長路上一種力量!「死磕」,一場一場「硬拼」,拖不垮、打不倒。郎平說:「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哪怕我輸給你,我也要把我的水平打出來,永遠不放棄。」
  • 中國女排二傳一姐丁霞帶不動遼寧女排,朱婷或可助其圓遼排奪冠夢
    在國家隊風光無限卻帶不動遼寧女排奪冠外媒和國內近幾天瘋傳的朱婷加盟的消息也許並非空穴來風。只是雖然她一直在賽場上狂奔救球傳球,卻難以帶動遼寧女排更進一步。每次比賽之後求安慰的畫面也讓很多球迷看的心酸。朱婷的到來可以帶動遼寧女排後排技術的提升。為了保障朱婷,遼寧女排肯定提前要想辦法。苦練段放,宮美子的一傳也會提上日程。
  • 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到了我這個年齡,朋友們都有了孩子,有的在上幼兒園,有的在上小學,我們這些老朋友相見少,平常偶爾會在手機上聊天,而聊天內容基本上都和孩子有關,大家都常常吐槽一件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
  • 女排比賽罕見一幕,朱婷對王夢潔揚拳頭,看完動圖,隊長脾氣真好
    但凡事都有例外,中國女排在2017年大冠軍杯比賽中就曾出現過極具爭議性的一幕,作為隊長的朱婷竟然在場上對著隊友揚拳頭,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日本女排是中國女排在2017年大冠軍杯中的最後一個對手,此前中國女排是四戰全勝,贏下日本女排就將結束戰鬥。
  • 時隔303天,中國女排隊長朱婷重新上場
    當身穿天津女排隊服的朱婷重新出現在賽場上,球迷們或許會有一絲恍若隔世之感。細數起來,距離她的上一次賽場表演,已經過去了303天。13日晚,女排超級聯賽首輪,中國女排隊長朱婷帶領天津隊直落三局橫掃廣東恆大,開門紅看似來的不費吹灰之力。之前有傷在身的朱婷似乎仍然在尋找比賽的感覺,拿下13分的她在首戰交上了一份「差強人意」的成績單。
  • 真《爺們兒》,女排MVP朱婷看《烏龍山伯爵》||朱婷突然亮相舞臺劇,引發全場轟動
    10月1日消息,昨天,中國女排隊長朱婷度過了充實的一天,一大早跟隨球隊參加國慶70周年慶典,而晚上,她又和未來俱樂部隊友姚迪去看了一場開心麻花的話劇表演
  • 時隔303天,中國女排隊長朱婷,重新上場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4日電(邢蕊) 當身穿天津女排隊服的朱婷重新出現在賽場上,球迷們或許會有一絲恍若隔世之感。細數起來,距離她的上一次賽場表演,已經過去了303天。剛開始練習排球,朱婷也曾哭著向爸爸訴苦,希望爸爸接她回家。後來回想起來,朱婷開玩笑說:「幸好當時我兜裡沒錢,有錢我就自己買車票回去了。」
  • 《奪冠》講女排精神,我卻隱約發現一條農村孩子成才的路
    不僅如此,循著女排姑娘們的奪冠之路,我還看到了「成事」的某些關鍵點。尤其是朱婷的成長,可能同樣出身農村,來自河南,朱婷的故事帶給我很多共鳴。從她身上,我隱約看到了一條農村孩子成才的路。(不是都去打球哈,做什麼事都適合)這是意外的收穫,分享出來,大家品品看是不是這麼回事哈。
  • 時隔303天,中國女排隊長朱婷,重新上場!
    13日晚,女排超級聯賽首輪,中國女排隊長朱婷帶領天津隊直落三局橫掃廣東恆大,開門紅看似來的不費吹灰之力。之前有傷在身的朱婷似乎仍然在尋找比賽的感覺,拿下13分的她在首戰交上了一份「差強人意」的成績單。   還記得去年聯賽,從土耳其回國不久的朱婷幫助天津女排拿下了第12座冠軍獎盃。但從那之後,朱婷幾乎消失在了公眾視野。
  • 1米98朱婷騎姚迪背上!抱胖迪抱不動 朱婷龔翔宇摔跤互相踩腳
    在結束女排世界盃後,奪冠的中國女排載譽回國,登上了國慶花車,受到了熱烈歡迎。女排姑娘們雖然沒了比賽任務,但並沒有解散,她們集體出現在了電影《中國女排》的拍攝現場,參與演出。在拍攝間隙,朱婷與隊友們玩得很開心。
  • 女排精神:40年前看郎平,40年後看朱婷
    40年前,最偉大的女排運動員郎平出生在了中國,40年後,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女排運動員朱婷出生在了中國。朱婷可能比郎平還要牛。巴西女排主教練評價:朱婷是世界排壇最好的攻手,世界上只有一個朱婷。(苦惱臉,為何朱婷不生在巴西?)美國隊女排主教練說:和朱婷處於同一時代的球員很悲哀。
  • 中國女排隊長朱婷分享成長的故事,希望能徵戰2024年巴黎奧運會
    相比於兩會上人大代表的身份,人們更為熟悉的或許還是排球場上的朱婷,然而作為如今的中國女排隊長,當家球星,她的排球之路卻是滿是艱辛,出生於河南省周口市一個普通家庭的朱婷是姐妹五人中的老三,按照當地人大多數的成長軌跡,朱婷原本可能會去外地打工,可在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她幸運的遇上了排球,2007年父親在老師的建議下將只有13歲身高卻長到1米78的朱婷送到周口市體校組織的夏令營,被排球組選中的她此後又被推薦到河南省體校
  • 我為什麼建議家長們帶孩子看一看《奪冠》
    過後仔細回味,更覺得影片《奪冠》對當下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真希望家長們都能帶孩子一起去看看這部影片,一起重溫早已被大眾淡忘的「女排精神」。手臂擦傷、深夜扣球、200斤的啞鈴一練就是一天、10000次的接發球、大年夜不完成訓練不吃飯……看了這些鏡頭,我想,不需再說什麼,都能深深體會到「女排精神」的點點滴滴。
  • 《奪冠》朱婷為什麼打球: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迫不及待地帶孩子走進電影院,帶她了解中國女排。每一個年代的觀眾,都能在電影裡找回當年看女排的回憶。郎平卻對朱婷說:"你永遠成不了我。李鎮西老師說:我們培養的多是"為別人而存在"的孩子,這個為別人而存在的孩子是這樣的一種狀態,為老師的表揚、為家長的獎勵、為成年人的種種期待與願望而"成為好人"。爸爸媽媽們,考自己一個問題吧:我家孩子的夢想是什麼?你能不能回答上來呢?
  • 孩子玩手機廢寢忘食,脾氣暴躁,家長應不應該給他們配手機?
    另外玩手機容易上癮,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學習成績自然會下降。二、長時間玩手機無法和家人好好交流,容易暴躁。很多家長應該深有體會,自從孩子迷戀上手機之後就會變得沉默寡言,動不動就發火。其實大多數是因為孩子一玩上手機就會過分沉迷,很少有時間跟大人交流,父母問得多了就會不耐煩。久而久之,家長看到孩子玩手機就會生氣,和孩子說話的語氣就會不太好,而孩子玩得正入迷,態度也不會好到哪裡去,雙方硬碰硬自然都會容易爆發。三、性格孤僻,影響孩子與他人的交往。
  • 老師把學生手機沒收了,家長卻說:不可能,我沒給孩子買手機
    昨晚,媽媽跟我說,她同事被孩子班主任請去學校了,說孩子在課上玩手機。但是她同事很納悶,她和孩子爸爸沒有給孩子買過手機呀,哪來的手機?後來孩子說,手機是自己按揭購買的,每個月還100元貸款,手機卡是用奶奶的身份證辦的。奶奶不知道,他偷摸用的。
  • 「王之蔑視」表情帝朱婷年薪千萬,為何有人還說女排工資低?
    可事實上,如今的朱婷,年薪已達千萬。當然,這個工資不是國家給開的。今年5月份,土耳其女排聯賽豪門瓦基弗銀行官方宣布,與中國女排主攻朱婷籤約,朱婷將以超過100萬美元的轉會費加盟該俱樂部,效力一個賽季。其實,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有中國女排國手登陸義大利聯賽,比如郎平。2000年之後,王一梅、魏秋月、馬蘊雯這些國產女排精英也陸續出國打球。「出國掙大錢」,是前些年,甚至現在國內女排高手的優選項。「有的孩子練體育是因為愛好,有的則是因為貧窮。有的觀眾看比賽是因為興趣,有的則是因為家國情懷。」
  • 女排國手朱婷:拿下冠軍,學好英語
    2016年里約奧運會結束後,朱婷沒休息幾天,就收拾行裝奔赴土耳其,加盟土超豪門瓦克弗銀行女排,開始了嶄新的留洋生涯,成為中國女排主力球員在當打之年赴歐洲參加職業聯賽的第一人。作為全場比賽表現最佳的球員,朱婷賽後接受了現場記者的英文採訪。雖然此時的朱婷不用翻譯就能聽懂,但是她自從上次被粉絲「嘲笑」自己的英語水平以後,突然「不敢」說英語了,只能向一旁的翻譯姐姐求助:" 還是你來說吧 "。
  • 教育不單是補習班和做作業,看《奪冠》把中國女排故事講給孩子聽
    中國女排的四十年正好等同於我人生的四十個春秋。四十歲想看一部值得看的電影,盼啊盼,從去年盼到今年;受疫情影響,從春天盼到了秋天……今天想帶著孩子去看《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可是周末她已經被補習班和作業們安排滿。
  • 從天津女排和浙江女排的比賽看朱婷的狀態
    在剛剛結束的女排超級聯賽第四輪的比賽中,天津女排對陣浙江女排。雖然天津女排輕鬆獲勝,但從比賽過程看,朱婷的狀態依然低迷。在第二局的比賽中,朱婷休戰。圖片來自網絡有侵權提示即刻刪除比賽過程中,朱婷多次可以發力扣的進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