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0-9或吃或喝都為榮耀神而行

2020-12-17 任教師分享恩典

林前10-9或吃或喝都為榮耀神而行

(JP文字組—beloved整理)

一起來禱告:

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時間,我們一起分享你的話語,在我們共同聆聽你的話語的時候,聖靈帶領我們,學會去使用你的話語,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有所得著。感謝讚美你!一切榮耀都歸給你。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哥林多前書十章25-33節:

凡市上所賣的,你們只管吃,不要為良心的緣故問什麼話, 因為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乎主。 倘有一個不信的人請你們赴席,你們若願意去,凡擺在你們面前的,只管吃,不要為良心的緣故問什麼話。

若有人對你們說:「這是獻過祭的物」,就要為那告訴你們的人,並為良心的緣故不吃。 我說的良心不是你的,乃是他的。我這自由為什麼被別人的良心論斷呢? 我若謝恩而吃,為什麼因我謝恩的物被人毀謗呢?

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 神而行。 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 神的教會,你們都不要使他跌倒; 就好像我凡事都叫眾人喜歡,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叫他們得救。

分享的題目: 或吃或喝都為榮耀神而行

保羅其實是要告訴我們,在生活當中,如果遇到別人邀請我們去參加宴席,該怎麼辦呢?不能信了耶穌了,人情世故全都不顧了吧。比如說前兩天,有一個阿姨就問我說,她的很多朋友都不信主,邀請她去吃飯的時候,到底去還是不去呢?去了吧,他們談論一些偶像的事情。不去吧,人家會說我們信了耶穌之後,不跟他們來往了,這是其中的一方面。還有一方面是什麼呢?在面臨到的婚喪嫁娶的事情,我們到底該不該參加呢今天會給大家來分享聖經上的根據是什麼?

先來看第25節:凡市上所賣的,你們只管吃,不要為良心的緣故問什麼話。

25節是先告訴我們,在當時的哥林多地區,市場上所賣的肉,基本上都是祭過偶像的。該怎麼辦呢?作為神的兒女,到底還要不要吃這些東西呢?就拿今天我們所吃的肉來講,很多也是祭過偶像的,那我們到底是吃還是不吃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保羅告訴我們說,你們只管吃,不要為良心的緣故問什麼話。

我們一定要看上下文,保羅此時是告訴我們,你可以吃,但是不代表可以專門挑那些偶像之物吃。這是兩個概念,有人在聽我講其中的一兩句的時候,就說,「你說偶像之物可以吃啊,那我們就可以吃了嗎?」不是這個意思啊。根據上下文來講,保羅說的意思是,你不必在意這個到底是拜過偶像的,還是沒有拜過偶像的。不要去想這些事情。如果你不知道,儘管吃。買回來吃就可以了。

不要因為良心不安,就問自己說,主啊,我是不是得罪你了呢?該不該吃這個肉呢?作為神的兒女,沒有必要非得去在這樣的事情上,求良心的平安。有很多人為了良心的平安,專門去問別人說,你告訴我,這個肉是不是拜過偶像的?不要這樣去做。沒有必要一一去查問,只管買來吃就可以了。原因在哪裡呢?

哥林多前書第十章26節:因為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乎主。

其實保羅在這裡用非常具體的例子教導信徒們,如何對吃偶像之物所持有的態度。對於這些平常所吃的這些食品,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呢?我們可以管住自己不去拜偶像,但無法阻止別人去做呀。

當時拜偶像的人,幾乎在所有的牲畜宰殺之前,都把這些牲畜獻給偶像了。所以市場上的肉,多數都是祭過偶像的食物。使徒保羅特別的提到這一點,是要告訴我們,世上所賣的,你只管吃,這就足夠了,不要受良心的控告。凡市上所賣的,不管有沒有祭過偶像,只要你不知道,沒人質問你,就可以吃。因為對於保羅給我們所分享的話語來講,偶像對那些食物本身沒有什麼作用,原因是什麼呢?

26節: 因為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乎主。

食物本來是我們主所創造的,偶像絕對不能改變食物的狀態,需要改變的是我們的觀念。以前給大家講過,重點不是食物,而是你覺得食物拜過偶像之後,所帶有的能力,這才是問題所在。讀聖經一定要看上下文,聽別人講道的時候,也要聽上下文在講什麼。如果只拿出其中一句說,任教師說了,是可以吃偶像之物的。那就是斷章取義了。

保羅也不是這個意思,保羅是說,我們要用新約的思維方式,來看所要吃的食物。得首先確定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是屬於主,而不是屬於魔鬼的。我們當為這些食物禱告,神將它潔淨了,神所祝福的食物都是好的。

我們看一個人,彼得。彼得在新約開始之後,他觀念的更新。所以我們也需要常常來更新心思意念。對於聖經切,記不可以死守儀文,有時候會出問題的。

使徒行傳第十章9-15節:

第二天,他們行路將近那城。彼得約在午正,上房頂去禱告, 覺得餓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預備飯的時候,彼得魂遊象外, 看見天開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縋在地上, 裡面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 又有聲音向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 彼得卻說:「主啊,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 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 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

有一些人是讀過這段經文的,這是彼得在異象當中,心思意念的改變。因為彼得是猶太人,這些過去在律法裡邊,禁止不能吃的那些走獸、昆蟲,還有天上的那些飛鳥,彼得確實沒有吃過。在他的觀念當中,也覺得這些東西真的是汙穢的,可是我們的主卻說,彼得,起來,宰了吃。這是給彼得一個信心,告訴彼得,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是屬於我的,你可以看它是不潔淨的,但我使他們潔淨了。

去市場上去買這些肉、菜,無法確定這些是潔淨還是不潔淨的,但是可以奉主耶穌的名潔淨這些物,這些就是神所潔淨的,就不要再把它當做是不潔淨的。當時彼得是沒有明白,他說,主啊,這個不可以啊,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都沒有吃過。他是不願意吃啊,但是神說,你不能把這個當做俗物了,因為已經改變了。當然了,這裡有屬靈的含義就是指外邦人。因為在猶太人的眼目當中,他們認為外邦人是不潔淨的,外邦人是俗物。所以他也不願意跟外邦人來往。

神藉著這些動物告訴彼得,我已經收納了外邦人。雖然他們過去拜偶像,雖然他們過去抵擋我,雖然他們沒有遵守十誡,但是我已經把他們潔淨了,你要接納他們。所以我們的觀念要在這裡更新。再次強調一下:重點不是食物,而是我們的主。是我們向著食物的那顆心。

羅馬書十四章14-17節:

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惟獨人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經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 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毀謗; 因為 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根據上下文可以看出來,保羅其實在乎的並不是食物,而是我們的主,他在乎的是,這件事情會不會叫別人憂愁,會不會讓別人跌倒。不能因著食物叫別人跌倒、敗壞,也不可以因著食物被人毀謗。比如有人說,「我已經信耶穌了,我無所謂啊,我是在恩典之下,在新約之中了,吃什麼都無所謂的啊,就是吃偶像之物也沒事兒啊。」這是一些人的想法,但是有沒有想過 ?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會讓軟弱的跌倒。雖然那些食物真的本身沒有什麼。

所以保羅在這裡已經告訴我答案了,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因為神所造的,不存在潔淨和不潔淨。有人說了,可是神在挪亞時代也確實說了呀,潔淨的,不潔淨的。其實在那個時候,人的心裏面已經都分出來了,潔淨和不潔淨。唯獨人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這點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啊。神造的都是潔淨的。只是有一些人以為它不潔淨,就把它看作不潔淨的。

如果說有人認為這個東西不能吃,可是你卻吃了,結果他會說,你還是信耶穌的呢,竟然吃這個東西,讓你的弟兄憂愁了,這就不是愛人如己了,跟基督的真理不相符合了。保羅關注的並不是食物,而是人的生命。在這裡保羅說,基督已經替他死了,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那有人就說了,我信耶穌了呀,我吃血也不要緊的呀,吃偶像之物也不要緊的呀。再次強調一下我的觀點,這些偶像之物和血都是沒有益處的。

如果你覺得可以吃,但不要當著其他人的面吃,免得讓其他人跌倒了,阿們!我的觀點很明確,並不贊成吃偶像之物或者吃血,但不是守律法似的方式,說,你們不要這樣吃,吃的話神會咒詛你們,我不會這樣告訴你們,神也確實不會因此而咒詛你們。我要說的是,這樣做了,對你本身沒有益處,也可能會讓別人跌倒。基督徒的行為非常的重要。

在吃什麼,喝什麼上面,神並不限制我們。神的國不在乎吃喝,但是神在乎的是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你是義人,結果隨便的亂吃亂喝,行為舉止很糟糕,讓別人覺得你不是義人,或者說讓別人看出,你根本不像個基督徒,甚至連世人都不如,這就損失了神的義,就會讓你的善被別人毀謗了。別人就會說,他還是信耶穌的,還是教會裡面的服侍人員呢,怎麼能做這樣的事情?這是因為食物叫別人跌倒了,所以這樣的事情我們不做就可以了。

接著往下看哥林多前書十章27節: 倘有一個不信的人請你們赴席,你們若願意去,凡擺在你們面前的,只管吃。不要為良心的緣故問什麼話。

這是很實際的一個事情,我們總要跟給不信的人打交道的,如果不信的朋友當中有誰結婚了,或者家裡邊有老人去世了。人家請你過去,去還是不去呢?這裡說了,你若願意去。神不會限制你說,不能去啊,去了之後鬼上身,神不會這麼說。也不會攔阻你。神是說,如果你願意去,就去好了。當別人給你擺上食物了,也許他們是按照某種特定的風俗,食物都獻過祭的,擺在了你的面前,你只管吃。

今天的這個,大家一定要聽全面了,千萬不要拿其中一句,來到處去跟別人講啊。你只管吃,不要為良心的緣故,問什麼話。如果請客的主人把食物獻過偶像,擺上之後,你也是只管吃即可。因為保羅在這裡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因為是否獻過偶像,對食物本身毫無作用。你心裡邊不要有什麼疑惑。如果你覺得說,這個是獻過偶像的食物,我不能吃,吃的話,我心裡會不舒服,可能對我身體有影響,那就不要吃。如果你接受人家邀請,首先得有一種信心,擺在你面前的你只管吃。不能因為你想去,你就去了。

人家說,這是我的心意,大家儘管吃啊。

你說,我是基督徒,不能吃這個,我看你這好像是拜過偶像的,你告訴我是不是?

保羅說的意思是不要問什麼話。千萬不要去問,這個是不是不拜過的呀?這食物是不是拜過偶像的啊?他如果不說,你就不管,只管吃就可以了。這也是我們面對婚喪嫁娶的態度。如果有人請你去了,不要問什麼,擺上的你只管吃就好了。這樣的話呢,別人覺得,哦,原來信耶穌了,不會不食人間煙火啊。

很多人信了耶穌這個不吃,那個不吃;這個人不能來往,那個人不能交往。以至於說好些不信者一提起基督徒就說了,你們應該在山上生活的吧,應該不食人間煙火吧,聽說你們都不吃肉啊,聽說你們家裡邊什麼都沒有啊,聽說你們過得很清貧哪。

他們的這些猜測從哪裡來的?是過去給人一種表象,就是基督徒好像不吃肉,又不吃這個,又不吃那個,這樣的人不能來往,那樣的人不能來往。無法跟世界在一起一樣。可是耶穌並沒有說,你信了我之後,要遠離世界。恰恰耶穌是讓我們就在世人當中,把福音傳給他們。吃,是人與人之間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在一生當中又佔絕大數時間的事情。我們要有正確的態度。

這個事情我還真遇過。有一次,我去外地參加一個葬禮。他們知道我從遠道而來的。主人專門給我預備了一頓飯,讓我吃,非常非常的熱情。當時我就吃了,吃完之後,我私下聽別人說了,這可是人家的主人特意為了款待你,專門獻過的。那你說,我該怎麼辦?已經吃下去了,難道吐出來?不行,當時不知道,就吃下去好了。在吃之前他們沒有說,這個是我專門求來的,你可以吃,有靈氣,吃了對你有好處。那你可以說,我不吃。

哥林多前書十章28節:若有人對你們說,這是獻過祭的物。你要為那告訴你們的人,並為良心的緣故,不吃。

這個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人知道你是基督徒,又專門說,你是基督徒吧?這個肉啊,是專門拜過王母娘娘的。很明顯,他是帶著一種懷疑,或者不知道該怎麼去做,但是又要問你的一種態度,那你就直接告訴他: 我不吃。對不起,既然你說了,這個是拜過偶像的物,那我就不吃了。

為什麼呢?不是食物不能吃,而是因著這個人告訴你了這些,你為他良心的緣故不吃。免得他出去給別人說了:信了耶穌之後,這偶像之物都可以吃啊,這個信徒是假的呀。免得給別人落下這樣的話柄,免得他跌倒,所以,不吃。現在大家能分清楚嗎?重點不在食物上面,重點在人心上。你不要因為食物叫別人跌倒。我們或吃或喝,都是為了榮耀主。阿們!

若有人對你們說這是獻過祭的物,就是可能是這個人故意告訴你,這個食物是獻過偶像的,他可能對基督徒,能不能吃這類食物有疑問,甚至說他認為基督徒不該吃,那你就不要吃,因著他的這個良心,你就不要吃了。阿們!

看一段經文,哥林多前書八章4-9節,其實我們應該讀到第13節,之前已經講過了,可以去聽一聽哥林多前書八章的講解。在哥林多前書八章裡面,保羅說,論到這些吃祭偶像之物,我們知道偶像之物在世上算不得什麼。

大家一定要記得,偶像算不得什麼。我們的神比這些偶像大多了,我們的神造了這些食物。雖然我們是這麼認為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看見。有些人因為拜慣了偶像,現在信耶穌了,過去就一直吃這些祭偶像之物,現在歸向了耶穌之後,不知道到底是該吃,還是該放棄。他在良心裡邊可能覺得說,我不能再吃了,再吃可能就沾染汙穢了。恰恰如果你這時候給他做了個錯誤榜樣,說沒關係啊,可以吃啊。他可能就放膽去吃,最後就徹底墮落了。

那還有一些人本來覺得不可以吃,結果你說可以吃,他說你是假信徒,他又跌倒了。所以八節說的是,食物不能叫神看重我們,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處。大家明白了嗎?所以重點不在食物上,而在人上。吃了那些東西,對你來說沒有任何益處,不吃也沒有損失。如果你說,那是祭過偶像之物啊,如果不吃損失大了呀,一年才能遇到一回啊。那就麻煩了,這才是問題所在。

所以重點不是食物,而是食物背後,能給你帶來什麼?如果你認為那是偶像之物,而且還有靈氣,吃了,可能真的會給你帶來一些不好的後果。那就別吃。

但如果僅僅看做那是食物,本身沒有什麼力量。那就沒事。

不可能因為這食物,是拜過偶像的,就說別人吃了之後,靈氣很大,你一吃就中毒了,不會出現這個情況。也不會因為你吃這個食物,然後魔鬼上身了。這些食物本身沒什麼,就是擔心你在乎那個食物背後的操縱者。

哥林多前書八章9-13節:

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 若有人見你這有知識的,在偶像的廟裡坐席,這人的良心若是軟弱,豈不放膽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嗎? 因此,基督為他死的那軟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識沉淪了。 你們這樣得罪弟兄們,傷了他們軟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 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

所以這才是重點,保羅一再強調重點不是食物,而是我們的弟兄姊妹,別因為我們這個自由,讓別人跌倒了。不要因為我們這樣的自由,傷了別人的良心,這就是得罪了基督。結果這個人說,我們牧師竟然吃偶像之物,還吃血,我不信了。那這就是把他給跌倒了啊。

保羅在13節說了,如果食物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都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

在這裡保羅不是討厭這個肉。也不是說,這個肉是拜過偶像的,一吃就軟弱了,不是。保羅怕因為這個事情叫別人跌倒了,因為每個人的信心程度不一樣。聖經裡面就告訴我們,你們信心大的,要接納信心小的。每一個人對神的認識,良心的反應不一樣,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個是拜過偶像的食物,你怎麼辦?他的良心當中認為不能吃,你就不要吃。

接著看本文,哥林多前書十章29節:我說的良心不是你的,乃是他的。我這自由為什麼被別人的良心論斷呢?

不是說你覺得不可以吃,或者說覺得可以吃就吃,要照顧一下別人的軟弱。如果有人告訴你血不能吃;這是拜過偶像的,你不能吃。那你怎麼做呢?好吧,我不吃。大家明白了嗎?因為這裡所說的良心,不是你的。你不要說,無所謂啦啊,我在恩典之下啊,在新約之下啊,耶穌寶血都潔淨了啊。

你是信心挺強的。可是他呢?你這吃了之後,他就會跌倒了,或者說他從此以後,開始論斷你說,我們牧師竟然吃血,我覺得他不是個真牧師。牧師竟然吃偶像之物,我覺得他是假教師。你何必讓這個人的良心影響你呢?所以這才是重點。

我要再次強調,食物本身沒什麼。可是如果這個食物,讓我們跟弟兄姊妹之間起了爭論,互相猜忌,或者互相攻擊了,就不吃它好了,因為他們的良心軟弱,恐怕別人會因此跌倒。至於你的良心,跟別人不一樣,你的良心裏面,不再覺得有罪了。他們不一定能勝過這個啊。你認為凡物都屬乎主,都可以吃。那是你對主的認識,不代表他也是如此的認識。只有等到他的信心增長了,能理解了。你說,這個可以吃,他說,我也覺得可以吃。那就可以吃。如果有一個人產生了疑惑,就不要吃。大家明白了嗎?

特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不知道別人的信心如何,那最保險的方式,就是不吃。我這自由,為什麼被別人的良心論斷呢?我們在恩典之下,在新約之下,特別是講道的,服侍人員,很多信徒,是拿著耶穌的標準在套著我們呢,他們自己做不要緊,但是我們做就不行,這就是他用自己的良心去論斷別人。他可以吃血,可是牧師不能吃。我可以吃這個,那牧師不能吃,因為他是牧師。

雖然一個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別人論斷,誰沒有點問題缺點呢?誰又沒有點食物方面的愛好呢?有人就喜歡吃青蛙,我覺得那個不好,不能因為我覺得那個不好,就論斷他。有人喜歡吃蛇,我就覺得甭管那個肉有多好吃,我就不喜歡。有人就覺得這個好吃啊。無論你是吃,或者不吃,不要彼此論斷。

吃的,不要論斷那個不吃的。不吃的,也不要論斷那個吃的。這是我們的自由,怕的是什麼呢?作為服侍人員的這個自由,可能讓別人跌倒。因此避免別人的良心軟弱,而引起來的論斷,最好的方式是不吃。真想吃,回自己家裡吃。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去吃吧。

接著往下看,哥林多前書十章30節: 我若謝恩而吃,為什麼因我謝恩的物被人毀謗呢?

其實這是一個反問句,都知道,萬物都是屬於我們的主的,萬物當中的東西都是可以吃的。如果我感謝著而吃,這本身沒什麼。可是如果我已經感謝著而吃了,為什麼別人要因此而論斷、毀謗呢?這個吃的人是認定這是神賞賜的食物,但是別人說了,你竟然吃偶像之物,因此招來了別人的毀謗,這都是由於不肯放下我們的自由所造成的,所以我們不僅僅是活在神的面前,更多的時候是活在人的面前。為什麼說基督徒要有好行為呢?因為我們要在人面前有好行為。在神面前,無論你有沒有好行為,祂都是愛你的,可是在人面前需要有好行為,免得讓別人跌倒了。

看31節: 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

這是對前面一段的總結。如果我們因為吃喝遭人毀謗,這就不榮耀神了。基督徒要盡力的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或吃或喝,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再次強調一下,今天講的本文內容,不要拿其中的一句,給別人講我的觀點,一定要聯繫本文的上下文和中心,食物不是中心,其實食物不能叫神看重我們,我們吃也無益,不吃也無損,但是不能因為這個事情讓別人跌倒了,因為每一個人的信心不一樣。無論我們做什麼,都要想一想,這個事情會不會讓別人跌倒。如果確實會讓別人跌倒,我們不做就好了,這就是最簡單的方法了。

哥林多前書十章32節: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神的教會,你們都不要使他跌倒。

保羅在這已經告訴我們真實的原因了,不拘是猶太人,希臘人,這裡指的是,還沒有信主耶穌的猶太人,或者希臘人。猶太人是代表過去他們守律法,不吃這個東西。希臘人,此處是指不信主的外邦人,就是不信的人,我們都不要讓他們跌倒了啊,因為我們要為他們做見證。在不信的人面前,我們需要有好行為。不要信耶穌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又去拜佛,又去吃偶像之物,坑蒙拐騙什麼都幹,這讓別人會跌倒的啊。這是指不管是在猶太人,還是在不信主的外邦人面前,我們都要做他們的榜樣

後面說了,神的教會,在這裡指的是所有信主的猶太人和外邦人總而言之,信主的人,無論在信與不信之人面前,都不要使別人跌倒,切記不要因為吃什麼,讓別人跌倒不要在食物上有爭論。別人說,你是基督徒,不能吃這個。我們最好的方式是:好吧,我不吃。這就簡單了嘛。不要跟別人爭論說,為什麼不能吃?我覺得這是可以吃的,你爭贏了,他跌倒了。

所以說在這裡保羅是告訴我們,你們都不要使他們跌倒。基督徒不僅是對自己有責任,也有責任不讓別人跌倒。對不信主的世人,也有責任,別讓他們跌倒。因為他們一旦跌倒了,可能讓信主,就變得更加的難了。

想想我們周圍有很多人,為什麼信耶穌那麼難?其實很簡單,他們心裡邊或多或少對耶穌有偏見呀。有些人就以為信了耶穌,那就不著家了,工作也不幹了,班也不上了,家也不回了,一信耶穌就沒影兒了。這是不是也讓他們跌倒了?所以他們怎麼也不會信的。

那有的人就認為信了耶穌之後,就沒有親情了。婚禮也不參加了,葬禮也不參加了,都說這有邪有鬼,有什麼的。這樣的話,他們能信嗎?正是因為他們心裏面有很多的疑惑。而很多基督徒做的這件事情,也確實讓他們跌倒了。

以前有這麼一個見證,說是有一個基督徒,他爸爸去世了,他爸爸也信主,一家人都信主,就請了教會裡的樂隊,在家裡唱了三天三夜,就因為這個事情,他們那個村裡的人都不信耶穌了,就說,耶穌絕對不能信,你看這一家人,家裡死人了,看把他們給高興的,沒有一個人哭的,都在那兒唱呀,不知道他這老爹死了,他們有多高興啊。

他們不懂對不對?這些事情讓他們跌倒了。這是我們的責任。對於不信的人來講,親人去世了,就得哭,這是他們能接受的。在那兒唱,這是他們接受不了的呀。我們不僅僅是活在信的人面前。信耶穌的,我們都知道了,他們將來在天國還能再相見,所以現在沒有必要悲傷,可是很多不信的人是不明白了。

這些事情一旦做出去了,就會阻止他們信耶穌。我們活在世界上,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為耶穌作見證,還要拯救這些靈魂,傳福音給他們。如果因為吃什麼,不吃什麼,讓這些人跌倒,從此以後不再接觸基督徒了,那就是我們的損失了,大家明白了嗎?所以信徒吃不吃偶像之物,一方面是,不傷害我們與其他基督徒的交通;另一方面,別讓不信的人跌倒了。這樣的話,他們對神都會有誤解的。

再次我給他講一個比較實際的例子。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其他的也是一樣的。比如有人問我說,任教,家裡邊老人去世了,家裡其他的親戚都不信主,辦喪事的時候,到底是按主內的辦,還是按世俗的辦?在這個很實際的問題上,我就告訴一些人,聽聽家裡人的意思,如果家裡人同意按照教會的方式辦,那就按教會的來。如果家人不同意,按他們的來。我送給你們就四個字: 和睦為主

大家能理解這四個字的意思的話,就知道怎麼辦了。我們得接納他們的信心。那有人就說了,如果按照他們的意思來,那就會上偶像那一套,亂七八糟的東西啊,那作為家裡的長子,到底要不要參與那些呢?你說我拿個花圈,還得參與他們的那個禮儀,我到底是做還是不做?我如果做的話,對不起主了。

如果不做,那親戚那就下不去了呀。我還是送給他四個字:和睦為主。重點不是那些食物,也不是那些禮節,重點是人,大家明白了嗎?重點是人。不是那些物件,那些物件,並不能對我們造成任何影響,但是我們要影響的是人。

如果你非得堅持信主的那些條例的話,讓你的親人從此以後,跟你老死不相往來,你是持守了真理,可是這一家族的人,可能從此以後再也不信耶穌了,這不是我們主的意思。我們主耶穌的意思是希望人人得救。

吃什麼,或不吃什麼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這個事情起爭議了,讓我們使一些靈魂徹底的沉淪了,這就是最大的損失了,大家明白了嗎?重點不是食物,而是人。如果你順從了他們的意思,坐下來跟他們一起聊天,他們能夠接納,說,「你是信耶穌的呀,太好了呀,我今天算是長見識了,你這個耶穌跟別人的不一樣。」我過去的講道有類似見證,有一個弟兄,就是因為順從了世俗的那些禮節,最後他們坐下來,這個家族的人都信耶穌了。這才是最終的,我們所說的圓滿啊,阿們!

弟兄姊妹,所以就四個字:和睦為主。當然了,能夠爭取不吃這些,不參與這些,那是最好的了。但如果避免不了,四個字,和睦為主。基督來了,就是要拯救我們。你們想想看,耶穌為什麼進法利賽人,進那些稅吏的家門呢?當時的稅吏的家,是連一個正常的猶太人都不進的地方,認為那個地方汙穢啊。那地方敗壞呀,可是耶穌進去了,耶穌進去的目的,不是要跟他們一起敗壞,不是要沾染汙穢,而是要拯救那裡邊的人。

所以他去了西門的家裡邊,去了撒該的家,這些人因著耶穌的這個行為,他們信耶穌了,生命從此改變了,丟棄了以前汙穢的生活方式、訛詐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也改變了。如果今天我們能夠借著吃什麼,或者借著這些婚喪嫁娶,把福音傳給他們,有一天,他們才能夠真正的丟棄掉這一切偶像之物,對嗎?如果從現在開始就跟他們決斷,那他們繼續拜偶像,我們繼續信我們的神,對我們來說沒什麼損失,可對他們來說,損失太大了呀。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救人。

看哥林多前書十章33節: 就好像我凡事都叫眾人喜歡,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叫他們得救。

弟兄姊妹。這是重點呀。我們做這些事是為了叫人得救。比如說在喪禮上,在婚禮上,我們的目的是,而不是別的。就拿喪禮來舉例子來講,很多人都注重的是花圈兒,那個能不能拜啊,死人能不能拜,其實重點是周圍正在活著的那一群人,讓他們能聽到福音,就是我們最大的益處了。

所以保羅的意思是我凡事都叫眾人喜歡,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怎麼求眾人的益處呢?不是順服他們,不是認可他們的這種做法,不是說他們吃偶像之物,他們覺得有靈氣。你說,對對對,就是有靈氣。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是先跟他們坐席,然後使他們得救,認識真正的生命是什麼。

在哥林多前書第九章19-23節,也已經給我們做了答案了,我更喜歡用以經解經來解開,這些比較有爭議的經文,哥林多前書第九章19-23節:

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 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 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我願意大家把最後23節牢牢記在心裡邊,就知道怎麼樣與人相處了,保羅向猶太人做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做律法以下的人,目的不是要真的去守律法,不是要真成為軟弱的人,而是要跟他們一起,最終的目的是要拯救他們。

所以保羅說,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在信的人面前,他持守這個食物不吃,是為了讓別人跟他同得這福音的好處,不讓別人跌倒。在不信的人面前,他可能真的選擇跟他們同席,目的不是為了要蹭那點,有偶像之物靈氣的食物,而是想借著這些食物,跟那些拜偶像的人達成一片,最後把福音給他們,讓他們因著福音而得救。

所以今天的這段經文,希望大家從頭聽到尾,特別是哥林多前書第八章到第十章全部的內容,建議大家順序收聽。所以對哥林多前書,千萬不能拿出一節經文,或者拿出我所講的一段話說,你為什麼承認這個?為什麼讓大家做這個事情?因為都是前後文互相連接的,大家一定要聽仔細了,最好是從開頭開始聽,直到現在為止,就知道我的中心思想在表達什麼。因為保羅針對哥林多教會的這個問題,已經給他們指出了方法。循序漸進的讓他們明白保羅的心意是什麼。願神祝福大家!今天的分享是讓大家如何在生活當中與人相處,與不信的人相處,與信的人相處。感謝讚美主!

我們一起來禱告:

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藉著這樣的話語再一次的幫助我們,更新我們。我們或吃或喝,都為榮耀神而行,因為我們不是為自己在活著,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我不願意別人因為我的行為,誤解我而跌倒,盡力能夠與眾人和睦,做大家喜悅的事情,目的是為了讓別人,跟我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感謝讚美你!你把這樣的智慧賜給我,讓我能為你做那美好的見證。感謝讚美主!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相關焦點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2-11-五重職事-2先知的職分
    林前12-11-五重職事-2先知的職分(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 先知的職分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哥林多前書十二章28-30節: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 豈都是使徒嗎?豈都是先知嗎?豈都是教師嗎?豈都是行異能的嗎? 豈都是得恩賜醫病的嗎?豈都是說方言的嗎?豈都是翻方言的嗎?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4-在愛裡凡事包容
    林前13-14-在愛裡凡事包容(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在愛裡凡事包容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神愛世人。透過羅馬書讀到,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當神愛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活在罪中,沒有包容,沒有盼望。甚至說不相信祂。聖靈的這些果子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幾乎沒有。就在這種情況之下,神依然愛我們,這是對我們的包容。是為了要救我們,將祂的獨生愛子耶穌賜給我們,使一切相信耶穌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 《為榮耀神而行》
    人之所以如此感嘆,是因為沒有做人的標準,無所適從;人之所以如此感嘆,是因為沒有求問創造人的 神,祂對我們的要求是什麼,祂希望我們如何做人?   主耶穌來到世上,既是道成肉身的神,也是最完美的人,天父藉著耶穌向我們展示了該如何做人。如果直接告訴哥林多信徒-看看耶穌如何做人吧!他們也許仍會感到迷惑,因為大多數人並沒有親眼見過耶穌;所以,保羅說,你們來看看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0-8-藉著吃與主有份
    林前-10-8-藉著吃與主有份(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想貪圖那虛浮的榮耀,讓別人都誇他,或者說把神的榮耀奪去,安在自己的身上,這些都是破壞合一的,都不可能在基督裡面合一的。如果真正的了解這篇信息,無論在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找到一間信耶穌的教會,那就是我們的家。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7-1-婚姻系列之-如何看待婚姻
    林前7-1-婚姻系列之-如何看待婚姻(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一起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讓每一個來尋求你的弟兄姊妹,都能夠得著供應,感謝讚美主!一切榮耀都歸給你!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分享題目:婚姻系列之--如何看待婚姻哥林多前書7章1-7節:論到你們信上所提的事,我說男不近女倒好。但要免淫亂的事,男子當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當各有自己的丈夫。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2-愛是激發所有能力的核心驅動
    在十二章的時候,給大家講到了使徒、先知、教師等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作用就是講道。今天要提到的是和講道有關的,這是在教會裡面的服侍,也是傳遞信息的。第一: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現在到處都是講道人,古今往來,神的話語,要透過講道人的口傳遞下來。
  • ——從神的創造論教會的秩序 (林前11:1-16)
    而另外一個極大的誤解是認為凡事都要順服,其實是在真理的基礎上才順服。第三種屬靈次序使得作為頭的意思變得清晰。在希臘詞彙中「頭」一詞有兩種意思:源頭和權柄;如果我們認為神是基督的頭理解為源頭,就很容易得出諾斯替主義的結論,基督是被造的。因此在這裡更好的解釋是基督順從神的權柄。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6-凡事盼望
    你為福音的緣故受苦,也能夠像耶穌一樣因為福音同得安慰,耶穌為福音受了那些苦,不是白受的呀,神把祂升為至高之處,給了祂那麼多冠冕、榮耀,如果你們也是為福音受苦,也會得著神的安慰,這個安慰不僅僅是地上的,也包括將來的賞賜,這是我們的盼望。基督徒不懼怕患難,也不懼怕問題,因為我們的出路在基督那裡。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0-6以色列人是我們的鑑戒6
    林前-10-6以色列人是我們的鑑戒6(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第三段,就是出埃及記的十七章裡邊,他們又沒有水喝了,又向摩西發怨言說,給我們水喝吧,鬧騰。摩西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與我爭鬧?為什麼試探耶和華呢?百姓在那個地方根本不管摩西說什麼,就是向摩西發怨言,你為什麼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為什麼要讓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牲畜,都渴死在這個地方呢?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2-6-屬靈的恩賜-6-權能性恩賜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7、9、10節:12:7 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12:9-10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 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阿們!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5-凡事相信
    19他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經斷絕,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20並且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裡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21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作成。22所以這就算為他的義。透過這段經文,看到了亞伯拉罕對神的凡事相信。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9-不做害羞的事
    林前-13-9-不做害羞的事(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 不做害羞的事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給我們這麼美好的時間,我們一起來到你面前。如果不明白基督的愛,不知道基督是如此為你獻上的,就沒有力量去這樣愛別人。看一段經文,箴言書十九章9-11節:做假見證的,不免受罰;吐出謊言的,也必滅亡。愚昧人宴樂度日,是不合宜的。何況僕人管轄王子呢?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 講道學 第2課 《講員的條件》
    照樣神在今天也會呼召,拙口笨舌的你和我去作神的工(出4:10-12)。2、以賽亞:以賽亞看見異象並聽見神的呼召。神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6:8)。今天神也從萬民中把我們尋回,並對我們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太9:37)。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6-1你是新人,不可按過去的方式生活
    可是有很多的人,明明吃了一丁點的虧。不行,受不了,大吵大鬧,在別人看來這個人素質不高,大家都會遠離他的。還有第五節說,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這些都是惡人所做的事情,他不去做,他單單去仰望他的主。可是我們的神卻說了,行這些事情的人,不是讓你心裡有這樣的想法,不是,是你把這些事情行出來。行這些事情的人必永不動搖。你說他吃虧了,他怎麼會不動搖呢?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0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
    林前-13-10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開始關注自己,聽了鬼的話語,想透過吃這果子跟神一樣,這就是自私的表現,是為了自己的益處,甚至不惜去違背神的話語。有多少人是這樣活著的呢?甚至有多少基督也是這樣活著呢?為了自己的益處違背神的命令,損害他人的生命。他們吃了那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之後,就開始以自我為中心在活著。簡單來說,自私,是一直在求自己的益處。
  • 1988(27)靠聖靈行異能(林前12:9-11)
    讓我們作耶穌的見證人(27) 靠聖靈行異能【林前12:9-11】1988年 聖樂教會 主日禮拜講道講師:金箕東元老監督翻譯:孔睿文字:聖樂宣教中心-事奉Nazir聖靈顯出能力。能力被稱為上帝的手(徒4:28)上帝用聖靈與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穌,耶穌就行善事,醫治病人(徒10:38)。何謂行異能?不僅僅指醫治病人,還要通過神跡和奇事(徒2:18)將天國的事顯明在世上(徒4:30)。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3愛是甘心施捨的主要動機
    弟兄姊妹,這些善行不能讓人得救,在神面前,他們並沒有屬靈的價值,但是在人面前呢,被他們幫助的人會稱讚他們,會紀念他們。今天我們講的,不是這個世界上的行善和愛心,而講的是在基督裡的愛心。利未記十九章9-10節:9.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7-2基督徒可以離婚嗎?
    (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時間,讓我們在這裡共同來分享你的話語,我們願意按你的話語去生活,用你的話語,成為我們生活當中的指導。你把聖經留給我們,是願意所有相信你的人按聖經而行。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2-不計算人的惡
    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47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48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耶穌其實告訴我們,祂是如何來愛我們的,並且告訴我們神的愛是無條件的,跟你的行為無關。哥林多前書十三章裡提到的愛都是Agape,無條件的愛,神的愛。在律法裡面,我們根本做不到這一點的,律法裡面是愛該愛的,恨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