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9個月,美聯儲水淹全世界;
現在,歐央行接過接力棒,開始重磅出擊,繼續水淹全世界。
根據12月份歐央行最新會議聲明,「鑑於大流行捲土重來對經濟造成的影響」,所以對貨幣政策根據進行了一些「校準」:
1) 主要再融資操作利率維持在0,邊際貸款便利利率維持在0.25%,存款便利利率維持在-0.50%不變——而且,直到其看到通脹前景預期接近2%。
2) 將「大流行緊急購買計劃(PEPP)」規模增加5000億歐元,總額達到1.85萬億歐元,將PEPP的淨購買期限延長到至少持續至2022年3月底,而到期證券本金再投資延長到至少2023年底,直到最後管委會評估冠狀病毒危機是否結束……
……
還有其他,諸如延長第三輪定向長期融資(TLTRO III),允許其交易對手(也就是歐央行放水的金融機構)借款總額擴大10%,放鬆抵押品措施延長至2022年6月,針對其他央行的歐央行回購便利、央行互換延長到2022年3月等。
簡單說,就是告訴歐元區金融市場,寶寶們,別怕新冠疫情捲土重來,爺的錢多著呢,你們儘管來借!
下面的這幅圖,是2000年迄今全球四大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變動情況。
你看看,全世界真正在應對新冠病毒的,根本不是什麼醫院和醫生,而是各國的央媽好不好?要是沒有美聯儲、歐央行和日本央行等央媽全力印鈔,人類早就滅亡了好不好?!
現在,歐央行說,原來我們的印鈔計劃太少了,印鈔不力就是抗疫不力,對不起人民群眾,所以我們要在原本計劃印鈔的基礎上,加印5000億歐元,就緊急抗疫印鈔這塊兒的規模,就將達到1.85萬億歐元,讓歐元區的金融機構,全都幸福的浸泡在溫暖的歐元洪水之中,直到將新冠病毒淹死為止……
我曾經詳細分析過中國人民銀行的印鈔、美聯儲的印鈔和日本央行的印鈔,現在,該來詳解一下歐央行的印鈔了。
在歐央行剛剛成立的時候,歐央行的資產構成是當時西方央行裡最「硬」的,黃金、對非歐元區主體的外幣債權兩者合計佔比近50%,而對歐元區信用機構的信貸借款,又佔了近40%,其他資產佔比很少。
但是,從2004年開始,歐央行的資產就開始逐步變「軟」,逐漸過渡到了以歐元區信用機構的信貸借款為主,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歐央行對歐元區的金融機構貸款暴增,同時大量購入各國政府國債,就像美聯儲的QE一樣,徹底改變了央行的資產構成結構。
2008年之前,歐央行常規公開市場操作,是買賣一周(主要再融資操作)和三個月(較長期再融資操作)的流動性供給,但從2008年 10月起,提供額外的一月期、六月期和一年期的長期再融資操作,到2011年底又推出三年期的長期再融資操作,這就是LTRO。
恭喜歐央行,重奪全球印鈔第一寶座!
就在打算加印5000億歐元前夕,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說:
「非凡的時代需要非凡的行動。我們對歐元的承諾是無限的。我們決心在使命範圍內,充分利用我們的工具的潛力。」
簡單說,就是歐央行也要向美聯儲學習,在非凡的時代裡,無限的印鈔印下去了!
證監會定調明年資本市場6大工作重點: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
12月22日,證監會黨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初步安排。
此次會議對明年資本市場重點要抓好的工作進行了部署,主要涉及6方面內容。關於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證監會表示,將增強市場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此外,證監會還表示,要推動加強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銜接,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
證監會所強調的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和助力擴大內需有機連結,通過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發揮了金融要素在「雙循環」中的特定功能,有助於疏通國內經濟大循環「堵點」並打通「雙循環」的中心節點。
部署明年資本市場六大工作重點
據證監會官網今日發布的消息顯示,12月22日,證監會黨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初步安排。
此次會議對明年資本市場重點要抓好的工作進行了部署,主要涉及六方面內容:
一是著力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積極發揮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支持創新的功能作用,更好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優化再融資、併購重組等政策,完善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等制度,支持優質領軍上市公司更好發揮引領作用,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完善私募股權基金「募投管退」機制,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
二是積極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促進暢通貨幣政策、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強各層次股權市場之間的有機聯繫,促進改善融資結構。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穩定交易所債券市場,夯實信用基礎。
三是著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推動加強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銜接,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健全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長周期考核機制。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增強投資者信心。
四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持續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在註冊制改革、健全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等方面,持續抓好重點改革措施和關鍵制度的落地實施。穩妥推進市場、行業和產品高水平雙向開放。
五是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嚴把IPO入口關,完善股東信息披露監管。加強監管協同和信息共享,避免監管真空。
六是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持久戰。進一步完善風險監測、預判和應對處置機制,切實維護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平穩運行。持續推動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有序緩釋,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工作部署中,證監會將增強市場的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與助力擴大內需聯繫了起來。
「雙循環」尤其是國內經濟大循環,需要生產、消費、要素流動等各環節連結點的暢通,而要素市場中金融要素尤其是資本要素在實體部門融資、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投資等金融服務和效率方面,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運行和各環節點的重要支撐。
「證監會所強調的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和助力擴大內需有機連結,通過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正是發揮金融要素在『雙循環』中的特定功能,有助於疏通國內經濟大循環『堵點』並打通『雙循環』的中心節點,這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需求側改革導向高度一致」,張宗新表示。
雖然今年來A股市場各大指數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幅,不過不少個人投資者的投資收益可能並不理想。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今日收盤,在A股市場上,有1725隻股票今年來的累計漲幅為負值,佔比達41.87%。
相比之下,雖然今年來行情有不少波折,但2020年對多數機構投資者而言又是豐收的一年。
此次會議提出,將「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健全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長周期考核機制。」A股要形成長牛、慢牛,有賴於權益類產品真正能夠吸引長期資金進入市場。
目前我們的市場不缺錢、也不缺機構,主要缺的是長期資金來源,原因在於我們的金融機構沒有能力開發出能滿足家庭理財需求的中長期產品,尤其是權益類產品。因此,證監會要求金融機構大力發展權益類產品,包括股票基金和權益類資管產品。而我們的金融機構要想做大做強權益類產品的市場,除了要做好投資者教育,還需要做好自己的產品研發。」
歐美都大開印鈔機了,中國還會觀望嗎?高層都已經為老百姓的錢袋子出謀劃策,資本市場的「泡沫」在慢慢積累,如果你未來5年沒有參與那麼你的財富將被稀釋!現在的股價就是10年前的房價,但前提是做好個股!
(以上進攻參考不做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