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新在合肥迸發澎湃動力

2021-01-09 光明日報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

-18℃是大多數家用冰箱冷凍室的製冷極限,可是你見過能夠製冷到-180℃的冰箱嗎?近日,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中科美菱低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首臺-180℃的製冷冰箱誕生了。

「低溫存儲設備是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要硬體組成,藥品、疫苗、生物製劑都需要在醫用低溫存儲設備中以特定的製冷溫度保存。」中科美菱總經理曲耀輝告訴記者,為了攻克-180℃製冷技術瓶頸,企業走了整整12年。如今,隨著一款需要在-70℃環境下儲存的疫苗問世,來自國外的超低溫冰箱訂單隨之增加。

發生在中科美菱的故事是安徽合肥高新技術製造業發展水準的一個剪影。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合肥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由1056戶增長到3328戶;截至2019年,全社會研發投入由「十二五」末的174.87億元增長到291.76億元,佔GDP比重達3.1%。合肥也由此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國家創新型城市十強。

發達的製造業集聚是合肥高速發展的信心所在,而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則檢驗著這座中部省會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智慧。今年6月起,圍繞「延鏈、補鏈、強鏈」,合肥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慧等12條重點產業鏈,啟動由市委市政府領導牽頭的重點產業鏈「鏈長制」,旨在穩定產業鏈,培植壯大創新型企業,激發經濟活力。

「從產業發展規律來看,當前產業發展已經從群時代走向了鏈時代。」合肥市發改委主任朱勝利認為,之前產業集群側重追求規模,而產業鏈更注重產業內部的關聯與協同,這是從規模向質量的轉變。

雙波長顆粒物雷射雷達、大氣臭氧雷射雷達、離子色譜分析儀……走進位於合肥市蜀山區的中國環境谷展示大廳,一批環保領域的高技術設備迅速「抓住」了記者的眼球——這些產品設備被廣泛用於大氣汙染物探測、氣溶膠成分監測、化工廠區有毒有害氣體監測等領域。

「在環境谷,我們的企業既能獲得宏觀政策支撐,又有技術層面指導,還可以及時對接科研資源。」安徽賓肯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光紅深有感觸。

為了構築科技創新的「聚變」態勢,合肥全力推進產學研融合協同創新。2012年,由安徽省、市、科研院校合作共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掛牌成立。目前,該院已建設研發平臺61家,孵化科技型企業264個,湧現出農林廢棄物生物轉化、石墨烯複合材料等一批在國內外行業領先的應用技術。

一項項成績,一列列數字成為合肥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註腳。隨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國家戰新產業集群等政策疊加匯聚合肥,合肥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優勢愈加凸顯。

(本報記者 馬榮瑞 常河)

相關焦點

  • 【創新成果】章丘區「五項聯動」讓法治迸發力量
    【創新成果】章丘區「五項聯動」讓法治迸發力量 2020-12-09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津南區創新發展活力迸發
    在過去的一年裡,津南區持續推進「創新發展聚集區」建設,在「產教城」融合發展中探索出了新思路新招法,海河教育園區高校資源匯聚,孵化載體如雨後春筍活力迸發,高科技企業咬定科研攻關不放鬆,區校合作、校企合作強強聯手,為發展積蓄了澎湃動能。 天津賦力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人員正在進行科技研討 劉文姝 攝 優質的高校資源是打造創新發展聚集區的「源」和「魂」。
  • 虞愛華:努力讓創新合肥在「雲端」創造更大奇蹟!
    虞愛華:努力讓創新合肥在「雲端」創造更大奇蹟! 12月18日,2020中國(合肥)數字經濟創新峰會在肥舉行。
  • 合肥:崛起的「創新之都」
    合肥是繼北京、上海之後,全國第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擁有中國科大等高校61所,中央駐肥科研機構8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0個,與高校院所共建協同創新平臺26個……依靠科技與產業創新,合肥在新一輪發展機遇中佔得先機,昔日「霸都」轉眼已崛起為引領全國、劍指世界的「創新之都」。
  • 【理響合肥】合肥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打造「產業地標」
    【理響合肥】合肥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打造「產業地標」 2020-06-01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新是合肥最鮮明的城市氣質
    合肥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先進位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擁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和一批大科學裝置。創新是合肥最鮮明的城市氣質,近年來合肥市圍繞推動企業創新創業,構建了全產業鏈,全周期、全覆蓋的政策體系,致力於讓科技創新頂天立地,市場主體鋪天蓋地,用個兩個成語來概括合肥的產業,即「芯屏器合」和「集終生智」。
  • 中經評論:加快科技發展 讓「第一動力」持續迸發光芒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臧夢雅認為,只有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進一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推動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強大合力,才能讓創新這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持續迸發耀眼光芒
  • 理念「破繭」產業「成蝶」——津南區創新發展活力迸發
    在過去的一年裡,津南區持續推進「創新發展聚集區」建設,在「產教城」融合發展中探索出了新思路新招法,海河教育園區高校資源匯聚,孵化載體如雨後春筍活力迸發,高科技企業咬定科研攻關不放鬆,區校合作、校企合作強強聯手,為發展積蓄了澎湃動能。 優質的高校資源是打造創新發展聚集區的「源」和「魂」。
  • 繼遵義京師研究院啟用,北師大擬與合肥共建北師大合肥研究院
    上述北師大官方消息稱,雙方認為,北師大作為全國師範院校排頭兵和「雙一流」高校,歷來以教育興邦、服務社會為己任,推動學科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促進科技創新發展與複雜社會問題解決。合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動力十足,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勢頭強勁。雙方深化合作恰逢其時,將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打造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經濟重大需求的「師大方案」「合肥模式」。
  • 保億萬市場主體匯發展澎湃動力
    隨著政策的持續加碼,市場主體活力再現,經濟發展的澎湃動力不斷匯聚。減稅降費,送上「真金白銀」「我們集團疫情期間享受到不少實打實的優惠,包括出口退稅3975萬元,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1554萬元,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142萬元,社保費減免546萬元,醫保費減免246萬元。」
  • 市北區合肥路街道實施「五心」工程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五度...
    市北區合肥路街道實施「五心」工程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五度」試驗田 2021-01-03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勁頭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重大科技成果競相湧現,「奮鬥者」號萬米深潛,逐夢深藍;嫦娥五號九天攬月,築夢蒼穹;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建成放電,跨入世界前列…… 創新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新產業快速增長,新業態增勢良好,新產品廣受青睞,高技術製造業支撐作用凸顯,經濟活力進一步迸發,中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杭州西奧電梯與格力強強聯手,為古城「智造」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格力電器(洛陽)中央空調智能製造基地以「能源互聯+工業互聯」模式攜手洛城開啟創新智造新徵程。當中國電梯領軍企業西奧電梯與中國製造代表企業格力「智能」碰撞迸發出屬於中國智慧的耀眼花火,為古都創新發展華麗轉身注入澎湃動力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也是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的核心支撐。
  • 澎湃新動力 廣闊新空間——回眸「十三五」系列述評之創新發展篇
    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題:澎湃新動力 廣闊新空間——回眸「十三五」系列述評之創新發展篇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胡喆、溫競華  這是創新驅動不斷向縱深延展的5年,這是科技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的5年。
  • 杭州西奧電梯與智慧古城碰撞,為古都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格力電器(洛陽)中央空調智能製造基地以「能源互聯+工業互聯」模式,攜手古城洛陽開始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新徵程。中國電梯領軍企業西奧電梯與中國製造代表企業格力「智能」碰撞迸發出屬於中國智慧的耀眼花火,為古都創新發展華麗轉身注入澎湃動力。
  • 合肥這組數字,讓人振奮!
    2號線「數字合肥」快速發展的背後,是合肥大數據產業有著蓬勃的發展動力。如今,在合肥已集聚了一大批大數據企業。坐上2號線,來到位於合肥西部的高新區,在這裡匯集著科大訊飛、新華三、科大國創、寒武紀、維天運通、中科曙光等行業領軍企業。
  • 為創新中國注入澎湃動力
    、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方面開展的積極探索、取得的成效經驗,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科技創新,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新時代,經濟科技迅猛發展不斷催生新的智慧財產權問題,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作為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的重要力量該如何發揮作用?
  • 讓江蘇技能型人才創新活力迸發
    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動,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強科普工作,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江蘇是製造業大省,高級工以上高技能人才有400多萬人,數量居全國第一。但處於技能最高等級的高級技師佔比仍然偏低,存在「有高原、無高峰」現象。
  • 龍湖·璟宸天著|為什麼是合肥?城市創新核給你答案!
    2017年,合肥緊隨上海之後,成為我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聲平地驚雷,讓眾多省份和城市再也坐不住了:為什麼又是合肥?論經濟實力,合肥不及沿海;論科教資源,不如武漢、南京;論創新氛圍和活躍度,深圳、杭州等大批城市都在合肥之前。「合肥,不就只有中科大和中科院合肥分院嗎?」
  •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赴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開展合作交流
    6月8日下午,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胡其雲、科技處處長朱道林、機電工程學院副書記(主持工作)王克勇、學生處就創業指導中心翟亞敏一行赴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進行交流,推進校企深度合作。國軒高科副總裁王永海、國軒大學執行校長宋美、國軒合肥公司董事長孟令奎、總經理劉大軍等主要領導歡迎並接待。胡其雲簡單介紹了合肥職業技術學院目前發展情況,提出深度合作理念,希望與企業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領域的合作。提出「校內學習——企業實習——回校再學習——企業就業」的交替式人才培養方案,學校要根據市場需求、企業需要而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