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大鐵路對於蘇聯來說非常重要。這是一條世界上最長的鐵路,全長9288千米。
西伯利亞大鐵路西起蘇聯聖彼得堡,東至太平洋沿岸的海參崴,跨越8個時區。
該鐵路修建與1891年,到1916年結束,前後歷時25年之久。這條鐵路穿過遼闊的森林,越過烏拉爾山脈,經西伯利亞凍土地帶,最終成功來到太平洋沿岸。
無論是對沙俄還是蘇聯,亦或是今天的俄羅斯而言,西伯利亞大鐵路都堪稱國家動脈。
從經濟到軍事、從人口到工業生產,從工廠到礦藏,西伯利亞以自己崎嶇綿延的身軀,將所有的一切都穿了起來。
在二戰期間,這條大鐵路發揮了最為關鍵的作用,以此證明了自己對蘇聯的影響,對俄羅斯民族的重大意義。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生命線,沒有它,蘇聯和蘇聯人民,將會遭遇到更大的危機。
起初的沙俄還是一個地處歐洲的莫斯科大公國之類的彈丸小國。他面積狹小,經濟落後,軍事也不值一提。一直到16世紀,經過長期的隱忍發展,實力才得以壯大。
沙俄在擴張的時期,堪稱瘋狂,從歐洲地區向四方全面擴張,以至於成為了北到芬蘭、南到黑海、外高加索一帶,西佔波蘭及波羅的海地區,東抵太平洋。
沙俄的土地是廣袤的,礦產和資源也是豐富的,然而,因為土地太大,沙俄缺少一條橫貫東西的交通動脈。
沒有大動脈,那麼,廣袤的西伯利亞地下埋藏的森林、礦產等資源都將變得毫無價值。再加上西伯利亞天寒地凍,根本就沒人願意去定居開發。
一直到沙俄進行工業革命,有了工業基礎之後,西伯利亞的開發才真正進入視野。當時列強們對遠東地區的爭奪加劇,沙俄感到如果不加強對東部的控制,不僅無法在列強瓜分中國的時候攫取利益,甚至自己薄弱的遠東地區都可能遭到蠶食。
在這種情況下,1890你那,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宣布修建大鐵路。先是從海參崴修建,然後向西延伸,最後又從車裡雅克賓斯克往東修建,最後東西對接,全面貫通。
修建過程中,沙俄碰到了不少難題,如經費、凍土技術問題等,但是沙俄還是堅持了下來,一直修了25年最終完成。
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引起了日本人的擔心,日本人擔心這條鐵路修成後,俄國人會加強對遠東的建設,並在中國東北與日本進行爭奪。所以,日本就想切斷這條鐵路。
但是此時日本經濟和軍事實力都要弱於沙俄,所以日本人也很苦惱,而沙俄得到消息後也非常緊張,於是加大力度修建鐵路。鐵路修成後,果然形勢不出日本人所料,沙俄在東北地區的滲透大大加強。
沙俄滅亡之後,新成立的蘇聯也加緊了對鐵路的二次建設,修建了大量的支線,完善了鐵路運輸體系。
在衛國戰爭中,這條鐵路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戰爭初期,蘇聯運用這條鐵路將西部地區的大量工廠、物資、人員等都迅速地運往東部地區。
蘇聯的工業基礎也依靠鐵路的強大運力,能夠快速地轉移到戰略大後方。大量的武器彈藥、原材料、人員等都是通過這條鐵路進行運輸。
前線的蘇聯紅軍能夠快速補充軍隊,甚至在兵力上超過德軍,也是因為大鐵路的功勞。可以說,大鐵路在衛國戰爭期間立下了重要的功勞。
在戰爭期間,希特勒閃電般佔領西部之後,大鐵路給蘇聯帶來了緩衝的空間和時間,沒有了鐵路,那麼,蘇聯當時恐怕就真的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