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窮二白,百廢俱興。如何迅速醫治戰爭的創傷,恢復發展經濟呢?很多人都知道,找老大哥啊。沒錯,建國伊始,蘇聯老大哥的確是援助了我們不少。
可是,千萬不要忘記,也不要說錯,援助那是有代價的,不是白給的,人家也不可能白給。也就是說,蘇聯的每一份援助,我們都是要付錢的。每一筆貸款,也是有利息的。
建國後,徐向前元帥被任命為總參謀長,當時他的身體不好,一直在休養治病,到1951年,身體稍微好轉,徐向前能夠工作了,中央交給他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到蘇聯訪問,洽談購買武器設備等工作。
蘇聯方面負責接待徐向前的是什捷緬科大將,什捷緬科是蘇聯二戰名將,我讀過他的戰爭回憶錄,雖然他只是大將,可當時擔任蘇軍的總參謀長,和徐向前的職位是對等的。
徐向前本以為洽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很快就能結束,沒想到蘇聯那邊卻磨磨蹭蹭,斷斷續續,結果前後居然花費了整整四個月的時間。
中國方面希望多購買一些武器設備,什捷緬科卻說,蘇聯也很困難,而且還認為中國軍隊的編制不宜過大,今年只能解決十六個師的裝備問題,其他的裝備以後逐年供應。
十六個師就十六個師吧,人家是賣方,咱也不能強迫人家。然而,不久,蘇聯方面就突然通知說,十六個師縮減為十個師,任徐向前怎麼溝通都沒有用。
還有中國想讓蘇聯援助兵工廠的問題,每次徐向前提到這個問題,什捷緬科就避而不談,顧左右而言他,結果也就不了了之。這一切都是為什麼呢?徐向前後來總結說,蘇聯一方面怕得罪美國,另一方面也怕中國坐大,成為第二個南斯拉夫。
總而言之,他們就是大國沙文主義思想作祟。最明顯的表現是在洽談過程中,蘇聯方面的代表態度粗俗傲慢,簡單粗暴,讓人無法容忍。有一次,他們看到中國方面的訂貨單,竟然說道,按照你們的要求,看來我們很有必要修建第二條西伯利亞鐵路了!
什麼意思?他們諷刺中國要的東西多,確切地說,是買的東西太多了,一條西伯利亞鐵路恐怕都運輸不過來,要修第二條。這讓徐向前很惱火,我們又不是白要,我們是照價付錢,你一個賣方,憑什麼這麼夾槍帶棒?
還有一次,徐向前的隨從人員中有空軍副司令員,後來的開國中將王秉璋,蘇聯方面什捷緬科向他了解情況,王秉璋的回答可能是讓他不太滿意,什捷緬科居然大發雷霆,把王秉璋狠狠地訓斥了一頓。
真是豈有此理!徐向前當時就想同他爭吵,可是又怕傷了和氣,就沒有發作。好不容易談好了,事後才發現從蘇聯購買的一些武器都是陳舊的,拿到朝鮮戰場上根本就不能用。
談了四個月,徐向前終於可以回國了,當時已經是十月底,蘇聯已經開始冷了,火車進入滿洲裡,就停止供暖了,可憐徐向前沒有帶厚衣服,突然感冒,引發舊疾肋膜炎,體溫飆升到40度,不得不在長春下車,住進了醫院。這次蘇聯之行,真是讓他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