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訪問蘇聯,他們說要這麼多,我們要修第二條西伯利亞鐵路了

2020-12-12 文史茶館2018

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窮二白,百廢俱興。如何迅速醫治戰爭的創傷,恢復發展經濟呢?很多人都知道,找老大哥啊。沒錯,建國伊始,蘇聯老大哥的確是援助了我們不少。

可是,千萬不要忘記,也不要說錯,援助那是有代價的,不是白給的,人家也不可能白給。也就是說,蘇聯的每一份援助,我們都是要付錢的。每一筆貸款,也是有利息的。

建國後,徐向前元帥被任命為總參謀長,當時他的身體不好,一直在休養治病,到1951年,身體稍微好轉,徐向前能夠工作了,中央交給他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到蘇聯訪問,洽談購買武器設備等工作。

蘇聯方面負責接待徐向前的是什捷緬科大將,什捷緬科是蘇聯二戰名將,我讀過他的戰爭回憶錄,雖然他只是大將,可當時擔任蘇軍的總參謀長,和徐向前的職位是對等的。

徐向前本以為洽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很快就能結束,沒想到蘇聯那邊卻磨磨蹭蹭,斷斷續續,結果前後居然花費了整整四個月的時間。

中國方面希望多購買一些武器設備,什捷緬科卻說,蘇聯也很困難,而且還認為中國軍隊的編制不宜過大,今年只能解決十六個師的裝備問題,其他的裝備以後逐年供應。

十六個師就十六個師吧,人家是賣方,咱也不能強迫人家。然而,不久,蘇聯方面就突然通知說,十六個師縮減為十個師,任徐向前怎麼溝通都沒有用。

還有中國想讓蘇聯援助兵工廠的問題,每次徐向前提到這個問題,什捷緬科就避而不談,顧左右而言他,結果也就不了了之。這一切都是為什麼呢?徐向前後來總結說,蘇聯一方面怕得罪美國,另一方面也怕中國坐大,成為第二個南斯拉夫。

總而言之,他們就是大國沙文主義思想作祟。最明顯的表現是在洽談過程中,蘇聯方面的代表態度粗俗傲慢,簡單粗暴,讓人無法容忍。有一次,他們看到中國方面的訂貨單,竟然說道,按照你們的要求,看來我們很有必要修建第二條西伯利亞鐵路了!

什麼意思?他們諷刺中國要的東西多,確切地說,是買的東西太多了,一條西伯利亞鐵路恐怕都運輸不過來,要修第二條。這讓徐向前很惱火,我們又不是白要,我們是照價付錢,你一個賣方,憑什麼這麼夾槍帶棒?

還有一次,徐向前的隨從人員中有空軍副司令員,後來的開國中將王秉璋,蘇聯方面什捷緬科向他了解情況,王秉璋的回答可能是讓他不太滿意,什捷緬科居然大發雷霆,把王秉璋狠狠地訓斥了一頓。

真是豈有此理!徐向前當時就想同他爭吵,可是又怕傷了和氣,就沒有發作。好不容易談好了,事後才發現從蘇聯購買的一些武器都是陳舊的,拿到朝鮮戰場上根本就不能用。

談了四個月,徐向前終於可以回國了,當時已經是十月底,蘇聯已經開始冷了,火車進入滿洲裡,就停止供暖了,可憐徐向前沒有帶厚衣服,突然感冒,引發舊疾肋膜炎,體溫飆升到40度,不得不在長春下車,住進了醫院。這次蘇聯之行,真是讓他苦不堪言。

相關焦點

  • 西伯利亞大鐵路,沙俄與蘇聯的國家命脈
    西伯利亞大鐵路對於蘇聯來說非常重要。這是一條世界上最長的鐵路,全長9288千米。西伯利亞大鐵路西起蘇聯聖彼得堡,東至太平洋沿岸的海參崴,跨越8個時區。該鐵路修建與1891年,到1916年結束,前後歷時25年之久。
  • 在漫長的旅途中--西伯利亞大鐵路紀行
    這條橫貫東西的鐵路線是俄羅斯的交通大動脈,如果把俄羅斯的版圖比喻成一隻北極熊,那麼西伯利亞鐵路就是這隻北極熊的脊梁骨。在1966年9月30日,西伯利亞大鐵路全線貫通50周年的時候,首趟「俄羅斯號」列車從莫斯科的雅羅斯拉夫爾車站發車,這列運行距離最長的直通客運列車正式投入營運,今年也正好是「俄羅斯號」50周年。第二個原因是既然選擇了西伯利亞大鐵路旅行,我想要來就來最長的,所以同樣念叨了很久的從北京出發經烏蘭巴託到莫斯科的K3/4次列車,我這次並沒有選擇,當然這趟車我以後還是要體驗一下的。
  • 俄國的「脊梁」——西伯利亞大鐵路,竟是中國勞工以血築成
    於是,中國勞工步入俄國人的視線:他們派人到我們中國的山東、河南、東北等地區招攬工人,前前後後有幾十萬人。俄國人給中國勞工們編制了美麗的夢:到了工地不僅可以吃飽喝暖還有高額的工資可以拿。到達工作地方了,中國勞工才發現上當了。
  • 西伯利亞大鐵路
    現在的我們可能根本不能想像,在沒有大型機械可以使用的年代,如此艱巨的大型鐵路工程是如何進行的。靠什麼,自然靠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汗水,參與施工的是俄國成千上萬的貧苦農民,以及從日本、中國、土耳其等地招募來的打工者,再加上流放的苦役犯,這群人在嚴寒酷暑之下,僅有的工具只有斧頭、鋸子、榔頭、鐵錘、鐵鏟和手推車,以及鋼釺和炸藥。
  • 西伯利亞大鐵路:撬動遠東戰略平衡的槓桿
    1891年,俄國皇太子在參加西伯利亞鐵路奠基典禮之前訪問日本,結果被日本警察津田三藏行刺,這一事件的深層次原因正是當時日本社會普遍的恐俄心理。日本有識之士認為,西伯利亞鐵路一旦建成,將成為「席捲日清韓、逐英國於太平洋之外,以囊括亞洲之武器。」
  • 蘇聯解體時東歐、中亞紛紛獨立,為什麼西伯利亞和遠東沒有獨立?
    我們現在看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擁有著大大小小數十個自治區、自治共和國,這些民族自治的地方都是俄羅斯在沙俄時代通過血腥的徵服而強取的領土,原住少數民族備受欺凌和壓迫,如果沒有列寧的民族自治政策,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可能連個「自治」的名頭都得不到,在蘇聯解體的時候應該同樣對俄羅斯人抱有強烈的排斥感,為什麼最終西伯利亞和遠東卻沒有獨立出來呢?
  • 論帝俄晚期的西伯利亞開發 王曉菊
    論及高加索的經濟開發,列寧指出:「俄羅斯在經濟上『徵服』這個地方,比政治上要遲得多,直到現在這種經濟上的徵服還沒有完全結束。」[注]論及白海之濱的北疆,列寧說道:「拿『遙遠的北方』——阿爾漢格爾斯克省來看,該省遼闊的土地和自然資源還沒有開發」[注]。
  • 薩伊鐵路:調動12萬古拉格囚犯修建6年,最後卻全線廢棄
    博物館解說員艾琳特地開小灶給我詳細解說了其中的來龍去脈,簡單說就是,諾裡爾斯克本是連接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始發站之一,只可惜鐵路還沒修完史達林就死了。薩伊鐵路也一樣離不開古拉格集中營,從施工圖可以看出,蘇聯是準備用薩伊鐵路連接西伯利亞大鐵路,從而達到北部與最東部相連的工業運輸線,因而戰後沒多久(1947年)就開始動工,先從新西伯利亞調來5萬囚犯參與施工,1948年死傷過半後再從納迪姆集中營調來7萬囚犯,總數超過12萬人,這還不算來自各個盟國的士兵和工程兵。
  • 西伯利亞,1300多萬平方公裡,盡為俄國之土,為何中國不取之?
    當時,西伯利亞汗國的蒙古人經濟軍事力量落後,而且西伯利亞地區的幾個汗國之間彼此都有分歧,內部紛爭不斷,削弱了他們的實力,很難團結一致抵禦沙俄的入侵。而且,蒙古人用血肉之軀對抗子彈火藥無疑是以卵擊石。終於,俄國將其超過13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 西伯利亞大鐵路簡史:俄羅斯耗時25年修築出統治歐亞的主動脈
    青藏鐵路的修建成功曾經讓國人興奮不已,雖然這條鐵路對於現代的中國來說,經濟價值顯得更為突出,但是誰也無法否定,這個世紀工程中所蘊含的巨大戰略價值。不過與這條高原之路似曾相識的另一條世紀鐵路,中國的北方近鄰俄羅斯曾經修築的傳奇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則是另一個充滿血腥與硝煙的故事。
  • 美蘇歷史性會晤讓西伯利亞的燃氣照亮紐約
    如果說勃蘭特是一把鑰匙,那麼在勃列日涅夫看來西伯利亞發現的天然氣氣田和那條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可能是連接蘇聯與西歐國家的紐帶,是一條通向和平的陽光大道。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又做了進一步的補充和解釋,他說,「初始(合同)時間可以是20年,投資可能接近50億美元,來這裡的美國人十分有把握地告訴我們,他們幾乎取得了美國政府的同意,而且他們十分確定涉及到的天然氣總量將在250億立方,或者說液化氣2500萬噸,他們已經給我們做了一個初步的規劃,進一步的工作當然需要我們的專家合作。」
  • 徐向前回憶:再進行新的長徵
    恐怕也不能這麼說,紅軍3大主力之所以要會師,就是因為他們想集中力量,打通中蒙或者西北,靠近蘇聯獲取援助,對於紅軍來說,這也未嘗不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西路軍的由來 對角逐的雙方來說,眼下都是最為關鍵的時刻,關鍵要看戰爭怎麼進行。
  • 極地大逃亡:蘇聯戰俘徒步6500公裡,從西伯利亞走到印度
    隨著這本書的暢銷,一個堪稱奇蹟的越獄故事被人熟知,一群蘇聯戰俘,從西伯利亞雅庫茨克附近的勞改營中逃出,一路穿越西伯利亞,翻越喜馬拉雅山,走過戈壁灘,徒步6500公裡,從蘇聯走到印度,這個故事比任何志怪小說更加傳奇,故事開始於1939年。1939年9月1日,德國開啟二戰的序幕,閃電戰很快讓波蘭無從招架,就在此時 蘇聯加入瓜分波蘭的行列。
  • 西伯利亞對俄羅斯的意義是什麼?
    俄國科學之父--哈伊爾 羅蒙諾索夫曾經感慨的說:「俄羅斯的強大在於西伯利亞的富饒。西伯利亞對俄羅斯的戰略意義非同一般,是俄羅斯的命脈與基石。 西伯利亞的發展對於當前俄羅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零下70度「速凍氣溫」,西伯利亞人如何過的?美女:就怕生理問題
    而且西伯利亞這個名字本來就緣起於蒙古語,本來的含義就是指寧靜之地。不過這個名字也比較貼切,幅員遼闊,地廣人稀,鄰居之間說上的話,可能都需要發電報,也的確非常的寧靜。不過俄羅斯是一個龐大的國家,總要有人去那些領土生活。因此在最開始的時候,有很多的開闢者來到了西伯利亞地區,並且在這裡開墾,紮根於此。此後在蘇聯時期,又因為很多政治問題,有不少的人被發配到這裡,所以這一區域又來了不少的人口。再加上後來要修鐵路以及搞資源調配,所以當西伯利亞鐵路建成以後,這裡已經生活了不少的人。
  • 徐向前十分的樸素,但我們始終都沒有一個概念
    徐向前十分的樸素,但我們始終都沒有一個概念。你永遠都不會想到,他之前差一點讓房梁給砸了。 建國之後,徐向前元帥一家都居住在北京的一個小平房中。這房子十分的破舊,有一天房屋的房梁居然斷了,好在這時候徐向前和家人都不在家,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 蔣介石為何說:別再提學德國日本,要學就學閻錫山
    第二種說法是為了節省開支。山西多山,因此修築鐵路耗費巨大。而且當年沒有中央政府的幫助,完全是憑山西一省之力,修築如此浩大的工程,花費甚巨。修築窄軌鐵路,可以節省一半開支。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同蒲路的建成通車,極大地改善了山西的交通狀況,促進了山西經濟的發展,是閻錫山治晉的歷史貢獻之一。
  • 西伯利亞那麼荒蕪,如果失去,俄羅斯將會怎樣?
    二戰,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我們的身後就是莫斯科。」姑且不論這話是誰說的,從中可以看出,俄羅斯的精華就是莫斯科所在的東歐平原。
  • 上遊時尚|女遊記 高緯度的藍眼睛:西伯利亞貝加爾湖
    後貝加爾斯克鎮的紅茶麵包的party2017年的夏天,我們在呼倫貝爾大草原租車沿中俄邊境線飛奔了三天後,便馬不停蹄地從滿洲裡出關,計劃在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的邊境小城後貝加爾斯克小鎮坐火車沿西伯利亞大鐵路到達貝加爾湖。
  • 英國首相:老佛爺,中國人來給我們修高鐵了——兩個小故事見證中國鐵路的崛起
    1885年,紫金城內,中堂大臣李鴻章對慈禧說道:「老佛爺,洋人要來給我們修鐵路啦!」時過境遷,而歷史卻總是驚人的相似!2015年,英國倫敦,英國首相卡梅倫對伊莉莎白女王耳語:「老佛爺,中國人要來給我們修高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