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來源:公眾號【悅遊族】
臺北:夢回北平
那些老北平城飄蕩已久的靈魂在這裡安家,在異鄉重築故土,用我們久違了的善意與親切搭建起舊時的生活記憶。
1998年,《新周刊》對臺北的評價是:「最陌生的城市」。15年過去,隨著自由行等各種交流,臺北已經成了最親切的城市。在這裡,你可以拾回舊時的回憶。
在評價一本名為《從臺北到北京》的書時,一位雜誌總編說:「這是一本關於距離的書——不是從臺北到北京,而是從北平到北京。這是一本關於夢境的書——夢裡是北平,醒來是臺北,或者北京。胡同臺妹的書讓人心酸——她尋訪大陸時總是與夢境銜接不上,而站在臺北街頭時卻感慨中國原來在這裡。」
如果林語堂先生穿越到了現在,在街邊踱著步子跟你講:「它包容著新舊兩派,但它本身並不稍為之動搖。它是貧富共居的地方,你可以留連在一個茶館裡,一整個下午不走。那裡的果蔬新鮮;桃就是桃,柿就是柿。它是一個理想的城市,每個人都有呼吸之地……」那麼他講的不是舊時的北平,就是現在的臺北。
臺北是老北平的穿越版。老北平沒有高樓,臺北也只有一座:101大樓。作為文化局局長,龍應臺把曾住過9位市長的日式官邸改成了藝文沙龍,任何路人都可以進來喝杯咖啡。另一幢老樓「西門紅樓」也完整地保持舊貌,無條件給各種平民藝術家們使用——胡適故居、林語堂故居、錢穆故居也都完好健在。北京人鄧慶瑜在臺北車站開的北平田園餡餅粥店,33年都沒挪過地方:曾經在老北平裡生活過的人們,在臺北獲得了不會消失的家。
在臺北,有30.02%的房子年齡超過30年,且高度不超過五層。臺灣銀行總行、臺北郵局、臺灣博物館、中山堂等老建築,以及大稻埕、剝皮寮等老社區也都是貨真價實的古董,盡心盡責地展示著一段段豐富過往。臺北政府也曾想改造這個在外人看來舊而矮的城市,但如同1955年的臺北都市更新計劃,只為了不砍掉一排老榕樹,居民們就組織起此起彼伏的社區運動。市政府只好讓步,並讓負責改良設計的林正修當上民政局長。
臺北,曾經是只出現在羅大佑歌詞中、侯孝賢電影裡的陌生之城,已經越來越熟悉——大陸客們正不斷穿過海峽,來到這座島上感受「最美的風景是人」。那些老北平城飄蕩已久的靈魂在這裡安家,在異鄉重築故土,用我們久違了的善意與親切搭建起舊時的生活記憶。
北京:最遙遠的距離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是自我的面目全非,是昨天我叫北平,今天我叫北京。
北京是現世,現世以安穩為主;北平是往事,往事不安穩卻有傳奇。
老舍說:「我心中有個北平,可是我說不出來。」尹麗川說:「北京一下雪,就變成了北平。」
1928年至1949的民國時期,北京叫北平,逾20年。
老舍言,誇獎這個古城的某一點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一些什麼,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多少風景名勝,從雨後什剎海的蜻蜓一直到我夢裡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積湊到一塊,每一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這隻有說不出而已。」於是,老舍寫了《想北平》。
且來看看北平的建築氣派,《京華煙雲》一出場,便從商人姚思安家的四合院寫起,「大門口兒並沒有堂皇壯觀的氣派,只不過一個小小的黑漆門,正中一個紅圓心,梧桐的樹蔭罩蓋著門前」,可是姚家的房子「堅固,格局好,設置精微,實無粗俗卑下華而不實的虛偽樣子」,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姚木蘭「卓然不群與堅定自信的風度」得以養成。
倘若測繪現代北京的地形圖,這四合院或可視為城中之「城」,一個五臟俱全的日常化空間,一個不無理想化的家居處所。
林語堂眼中的北平,「像一個國王的夢境」,像「一個飲食專家的樂園」,「是貧富共居的地方」,「是採購者的天堂」,有「舊的色素和新的色素」,……而最重要的是,「北平是一個理想的城市,每個人都有呼吸之地;農村幽靜與城市舒適媲美」。
一如他在《京華煙雲》中刻意突顯的,北平是田園與都市的合體。
這是北平時期,北京時期則丟掉了自己的藝術。中國人比美國人趕忙多了。北平是「慢之國」,北京則是「急之國」。
林語堂宣揚「閒適」、「中庸」的人生哲學,將其宣示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主義「抒情哲學」,並張揚「田園都市」日常生活的精微美妙之處。而這,正是他在《輝煌的北京》一書中所倡導的。不過,他輝煌的北京,指的是北平。
還有鬱達夫,浪蕩中國許多地方的才子,最後扎到北平,詩意地棲居:「中國的大都會,我前半生住過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數;可是當一個人靜下來回想起從前,上海的鬧熱,南京的遼闊,廣州的烏煙瘴氣,漢口武昌的雜亂無章,甚至於青島的清幽,福州的秀麗,以及杭州的沉著,總歸都還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裡的時候,當然還是北京——的典麗堂皇,幽閒清妙。」
民國才子作家張恨水寫道:「能夠代表東方建築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難找第二處了。」
北平之美,美在其格局,四九城,即現在的城六區。房子都是四合院。不似如今「攤大餅」,圓環套圓環,大馬路尚未有,城市尺度合適遊街。嘆如今幾乎被硬生生的大拆大建變得面目全非了。從梁思成、林徵因到王軍、華新民,呼籲聲從北平傳到了北京,但理想越來越遠,欲望越來越熾。
然林語堂總結說:「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寬大的。他包容著新舊兩派,但他本身並不稍為之動搖。」
那時的北平人,穿長袍或西服,戴禮帽;人力車夫,也是短裝利落,乾乾淨淨。物價便宜,知識受到尊重,稿費高,謀生易。禮節尚未廢除,待人接物,還是民國範兒。
如今的北京,雖也人文薈萃,只是「人格」的不確,而「奴格」則每每遇見。格之不存,樣子便也變了。
北京到北平的距離,不是時空的距離,而是心理的落差。中式與西式共存的生活方式,以中式生活被摧毀而告終,而西式的生活方式中,又只僅僅學到了西方的欲望表達,而沒有學到其人文精神。
附:臺灣自由行手續辦理詳解『珍藏版』
1、臺灣自由行開放城市全部名單(26個城市)
臺灣自由行城市是第一批:北京、上海、廈門。第二批:天津、南京、重慶、成都、廣州、杭州、深圳、福州、濟南、西安。
2013年6月28日開放:蘇州、武漢、寧波、青島、鄭州、瀋陽等六城市
2013年8月28日開放:長春、石家莊、長沙、昆明、南寧、合肥和泉州。
加上之前兩批的13城市,現在臺灣開放自由行的城市總共達到了26個。
2、去臺灣要辦什麼證?
去臺灣需要【兩證一籤】,大陸居民來臺自由行必須辦理「兩證一籤注」。
兩證:大通證(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入臺證《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
一籤註:臺灣個人旅遊籤注G籤(貼在大通證第二頁)
3、如何辦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大通證?
申請人自行前往戶籍所在地出入境管理處辦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自由行個人旅遊籤注(G 籤),一般為 15 個工作日,時間以各地要求為準,費用通行證每證30元,籤注每項次20元。
辦理《大通證》所需材料
(1)提交填寫完整的《大陸居民往來臺灣地區申請表》
(2)申請人1張近期正面免冠2寸彩色照片(淡藍色或白色背景)
(3)交驗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及複印件
(4)提供「入臺許可」複印件
(5)提交與申請事由相應的證明材料。
(6)申請人已持有赴臺證件的,申請時須將原證件交回。
4、入臺證辦理/入臺證攻略
臺灣發的入臺證:《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往來通行證》(簡稱入臺證)。這是入、出境臺灣以及登機、上船時主要需要的證件。申請入臺證,則需要符合開放城市、擁有戶籍、年齡等條件外,除了學生,都需要提供財力證明。
入臺證是一張A4紙彩色列印的,上面有申請人資料,以及二維碼。
自由行入臺證有效期是自發證之日起三個月。只要是入臺證效期之內,都可以入境,即使是剩下最後一天,依舊可以入境與停留15天。(從入境的第二天算起,第十五天一定要離境,所以,可以簡稱為停留16天15夜。)
辦理時間:一般為7~10天
1)辦理入臺證所需資料(成年人)
●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
●臺灣個人旅遊籤注(G籤)
●身份證正反面複印掃描
●戶口本
●2寸照片
●緊急聯繫人身份證正反面、戶口本(緊急聯繫人的頁面)
●財力證明(四選一)
●行程表
2)辦理入臺證需要的材料(學生)
●帶相片的學生證或學校開具的在讀證明,無需財力證明
●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
●臺灣個人旅遊籤注(G籤)
●身份證正反面複印掃描
●戶口本/人口卡,若是學校集體戶口則需學校的集中戶口本
●2寸照片
●緊急聯繫人表,與緊急聯繫人的身份證明,緊急聯繫人身份證正反面、戶口本(有緊急聯繫人的頁面)複印件
●行程表
非臺灣自由行城市的學生如何辦理入臺證
年滿18歲的學生,然18-20歲需要父母籤署同意書。擁有大陸規定的26個開放赴臺自由行城市戶籍的學生可以申請赴臺自由行(集體戶口在這些城市的也可以)。2013年7月1日大陸實施的便民措施,在26個開放自由行城市念書的學生,也可以在讀書城市申請大通證與G籤,所以,也可以申請來臺自由行。必須是全日制的學校,包括專本碩博。
提示:大通證是大陸發的,入臺證是臺灣發的,必須先辦好大通證和G籤,再憑大通證辦理入臺證(僅針對自由行)。最好出發前一個月就要準備辦理大通證和入臺證,否則可能無法按時出發。入臺證可以異地辦理。
3)入臺證辦理財力證明(四選一)
相當於人民幣5萬元以上的銀行存款或金融機構開立的已存一個月以上的存款證明,存款無需凍結。
最近一個月內超過5萬元人民幣的銀行流水單。(須蓋有銀行或金融機構章戳)
年工資收入相當於人民幣12.5萬元以上的薪資證明文件
銀行出具的信用卡,必須是金卡或金卡以上雙幣卡,僅人民幣信用卡不可用,正反面掃描件
以上四項條件滿足任何一項即可。
入臺證樣式
補充入臺證辦理其它說明:
①主申請人年滿20歲,夫妻或全家同行,任一種證明只要一份即可,不用乘以人的倍數。
②選擇財力證明5萬元的親們記得提前1個月存款哦。
③以金卡、年薪證明不用等30天!這是趕時間申請的快捷方式
④三年內第二次入臺,如果第一次來時無違規情形,無需提供財力證明。
⑤學生使用在讀證明,可以不用財力證明,碩博士生亦同。
歡迎關注「悅遊族」微信公眾號
如何分享:
*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發送給你的朋友或微博;
如何關注:
*在微信公眾帳號中搜索「悅遊族」或掃描上圖二維碼
更多精彩請點擊↓↓